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赵奇, 张叶, 樊金星, 岳思宁, 王安琪, 刘吉起
- ZHAO Qi, ZHANG Ye, FAN Jin-xing, YUE Si-ning, WANG An-qi, LIU Ji-qi
- 河南省2019-2022年媒介伊蚊监测:幼蚊种群特征及登革热风险分析
- 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edes larvae and dengue risk analysis based on vector surveillance data in Henan Province, China, 2019-2022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4, 35(3): 303-307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24, 35(3): 303-307
- 10.11853/j.issn.1003.8280.2024.03.008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23-12-18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1]。近几十年来,全球登革热发病率急剧上升,2021年全球报告了1 612 850例登革热病例[2],2005-2020年中国大陆共报告81 648例登革热本地病例[3]。据估算每年有3.9亿登革病毒感染者,其中9 600万例有临床症状[4]。2014和2019年中国大陆经历2次登革热大暴发[5-6]。河南省曾在2013和2019年发生过登革热疫情的局部暴发[7-8]。目前全球尚无抗登革病毒的特效药物,仅有基于减毒的登革病毒2型开发的四价嵌合疫苗上市,但该疫苗仅对有既往登革热感染证据的人群开放接种[9]。媒介伊蚊的监测和可持续控制,仍然是防控登革热疫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广泛分布于我国北至沈阳、大连市,经天水、陇南市,至西藏自治区墨脱县一线及其东南侧大部分地区[10],河南省所有的地级市均有该蚊种分布[11]。本研究依托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项目,整理2019-2022年的监测结果,判定流行风险、分析季节消长。由于人口流动和气象环境是登革热传播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同时比较2020-2022年与2019年的监测结果,判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和2021年“7·20暴雨洪灾”是否对媒介伊蚊密度有直接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方法对城乡居民区室内外的小型积水、绿化带积水、轮胎积水等白纹伊蚊孳生水体进行调查,记录调查户数、调查积水数和伊蚊阳性容器数,将现场不易鉴定的幼蚊带回实验室饲养至成蚊后进行蚊种鉴定,记录伊蚊幼蚊的孳生情况,采用Excel 2010软件计算布雷图指数(BI)。
按地理方位和纬度选择14个县(区、市)开展监测,包括黄河以北的汤阴县、辉县、温县、台前县和济源市,黄河沿线的中牟县、洛阳孟津区、禹州市和睢县,以及河南省南部的叶县、舞阳县、项城市、正阳县和淅川县。监测时间为2019-2022年每年的5-10月,监测频次为每月1次。
1.3 传播风险判定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BI < 5为控制登革热传播的阈值,BI≥5有传播风险,BI≥10有暴发风险,BI≥20有区域流行风险。
1.4 季节消长分析季节消长分析采用季节指数法[12],分别计算连续4年BI的同月合计数和同月平均数,以及4年总的月平均数,季节指数即为同月平均数与总月平均数的比值,当其 > 1.00时表示该月为季节消长高峰期。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之间的BI差异使用t检验比较,多组之间的BI差异使用方差分析比较,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现场监测结果2019年完成84次监测,全省总BI为15.31,5-10月BI分别为4.69、11.57、22.78、24.82、18.91和9.89;2020年完成84次监测,全省总BI为14.27,5-10月BI分别为4.83、14.50、23.21、22.96、14.04和5.76;2021年完成80次监测,全省总BI为11.34,5-10月BI分别为3.40、13.19、18.38、17.21、12.68和4.90。2022年完成82次监测,全省总BI为12.32;5-10月BI分别为3.48、9.06、20.41、21.86、12.52和3.66。2021和2022年监测未全部完成的原因是受新冠疫情防控和“720暴雨洪灾”影响。见表 1。
2.2 传播风险分析2019-2022年累计330次监测中,达到区域流行风险85次(25.76%),暴发风险70次(21.21%),传播风险77次(23.33%),无传播风险98次(29.70%)。舞阳县、叶县、洛阳孟津区、汤阴县、台前县和正阳县的“区域流行风险”占比均高于全省总体水平。见表 2。
2.3 季节消长分析各年BI的季节消长趋势大致相同,5月基本无传播风险,6月BI开始快速升高,7、8月达到高峰并维持相对稳定,9月缓慢下降,10月基本回归较低水平(图 1)。季节指数法结果显示,5-10月季节指数分别为0.31、0.91、1.60、1.63、1.09和0.46,7-9月的季节指数均 > 1.00,为季节消长的增长期,其中7和8月的季节指数均 > 1.60,为活动高峰。
2.4 新冠疫情前后BI比较2020-2022年与2019年各监测点的整体BI监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2021年9、10月,以及2022年10月的BI监测结果与2019年对应月份BI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其他月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2.5 2021年“7·20暴雨洪灾”对BI的影响2019、2020、2022年与2021年各监测点的整体BI监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分别对不同年份相同月份(7、8月)的监测结果进行比较,2022年8月BI值高于2021年8月(P=0.029),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2.6 不同区域BI和传播风险比较不同年份黄河以北、黄河沿岸和河南省南部3个区域之间BI监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从风险等级次数差异上看,达到区域流行风险比例最高的是河南省南部,占比达到35.04%(41/117),高于黄河以北的21.67%(26/120)和黄河沿线的19.15%(18/94);达到暴发风险比例最高的是黄河以北,占比为28.33%,达到传播风险比例最高的是黄河沿线,占比为32.98%。
3 讨论河南省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项目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中国疾控中心的支持下于2015年启动,2019-2022年工作开展稳定,未发生监测县(区、市)或监测方法的调整。与全国开展相同项目的其他Ⅱ类省份对比,河南省整体BI偏高,2019年伊蚊活动高峰季节中7月BI位居全国第4位,8-9月均位居第1位[13],2018年7-9月BI均位居第1位[14]。在2020-2021年开展的专项调查中,河南省的BI在Ⅱ类省份中仅次于湖南省[15]。河南省BI连续多年维持在较高水平,与监测生境多选择在城乡结合部或农村有关,这类生境往往闲置积水容器较多,居民主动翻盆倒罐、防蚊灭蚊的意识有待提高。由于河南省的登革热疫情均由输入性病例引起,故媒介伊蚊密度提示传播风险较高,但登革热疫情暴发或流行程度尚处于低位。
研究初期考虑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可能会影响人员流动,进而影响蚊虫的吸血、繁殖,导致BI存在差异,但监测结果显示河南省疫情防控3年的媒介伊蚊密度与疫情前差异并不明显,与金彬彬等[16]在杭州市对媒介伊蚊的研究结果接近,与黄晓彤等[17]在广州市海珠区针对登革热病例的研究结果不同,表明BI所表征的媒介伊蚊幼蚊密度与受蚊虫叮咬的人群活动变化未见直接关系,而更可能与降水量和气温相关:降水量直接影响了小型闲置积水等孳生地的数量,气温则直接影响了成蚊的繁殖活动。2021年“7·20暴雨洪灾”对BI确有影响,但与预期不同,2021年8月的BI值低于其他年份。监测行为的改变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方面部分受灾较重的监测点,如禹州和项城市等,未开展当月的监测工作,导致数据缺失;另一方面,能够坚持开展工作的监测点均把监测日期改在8月中下旬,经过灾后环境治理和消毒杀虫,极端天气对环境、水体和蚊媒密度的影响被淡化。
传播风险分析显示,全省蚊媒密度在“传播风险”阈值以上的监测次数占全部监测次数的70.30%,按照地理方位和纬度划分的3个区域之间登革热传播风险等级占比略有不同,河南省南部的“区域流行风险”占比较高。按单个监测点看,“区域流行风险”占比高于全省总体水平的孟津区、台前县所在的洛阳和濮阳市,在2019年发生过因省外输入病例引起的登革热本地传播[8],当时现场应急蚊媒监测显示在处置前疫点周边均BI > 20。河南省绝大部分地区在蚊媒活动季节都存在极高的登革热传播风险,一旦引入失管的输入病例,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造成本地传播。随着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有可能造成登革热疫情的本地传播,需要密切关注国内国际登革热疫情变化,严格入境人员的检疫检测和流调排查,做好病例输入后的应急处置准备。
利益冲突 无
[1] |
李兰娟, 任红. 传染病学[M]. 9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108. Li LJ, Ren H. Infectious diseases[M]. 9th ed.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18: 108. |
[2] |
焦艳梅, 张云辉, 赵雅琳, 等. 2021年全球传染病重要疫情事件回顾[J]. 传染病信息, 2022, 35(1): 27-38. Jiao YM, Zhang YH, Zhao YL, et al. Review of important global epidemic event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2021[J]. Infect Dis Inf, 2022, 35(1): 27-38. DOI:10.3969/j.issn.1007-8134.2022.01.002 |
[3] |
岳玉娟, 刘小波, 任东升, 等. 中国大陆2005-2020年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3, 34(6): 761-766, 818. Yue YJ, Liu XB, Ren DS, et al.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engue fever in Chinese mainland, 2005-2020[J]. Chin J Vector Biol Control, 2023, 34(6): 761-766, 818.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23.06.010 |
[4] |
Bhatt S, Gething PW, Brady OJ, et al.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and burden of dengue[J]. Nature, 2013, 496(7446): 504-507. DOI:10.1038/nature12060 |
[5] |
Yue YJ, Sun JM, Liu XB, et al. Spatial analysis of dengue fever and exploration of its environmental and socio-economic risk factors using ordinary least squares: A case study in five districts of Guangzhou City, China, 2014[J]. Int J Infect Dis, 2018, 75: 39-48. DOI:10.1016/j.ijid.2018.07.023 |
[6] |
Yue YJ, Liu XB, Ren DS, et al. Spatial dynamics of dengue fever in Chinese mainland, 2019[J].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1, 18(6): 2855. DOI:10.3390/ijerph18062855 |
[7] |
郭影, 常红丽, 杨安锋, 等. 一起输入性登革热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14, 25(3): 222-224, 227. Guo Y, Chang HL, Yang AF, et al. An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an imported outbreak of dengue fever[J]. Henan J Prev Med, 2014, 25(3): 222-224, 227. DOI:10.13515/j.cnki.hnjpm.2014.03.025 |
[8] |
李东晓, 马红霞, 李懿, 等. 2019年河南省北部地区登革热本地暴发疫情的分析[J].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21, 41(12): 948-953. Li DX, Ma HX, Li Y, et al. Analysis of the local dengue fever outbreak in the north of Henan Province in 2019[J]. Chin J Microbiol Immunol, 2021, 41(12): 948-953. DOI:10.3760/cma.j.cn112309-20210410-00116 |
[9] |
张抒. 登革热疫苗CYD-TDV的接种前筛查策略[J].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0, 43(2): 101-104. Zhang S. Pre-vaccination screening strategies for dengue vaccine CYD-TDV[J]. Int J Biol, 2020, 43(2): 101-104. DOI:10.3760/cma.j.cn311962-20200228-00019 |
[10] |
刘起勇. 我国登革热流行新趋势、防控挑战及策略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0, 31(1): 1-6. Liu QY. Dengue fever in China: New epidemical trend,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J]. Chin J Vector Biol Control, 2020, 31(1): 1-6.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20.01.001 |
[11] |
赵奇, 高丽君, 郭祥树, 等. 河南省2016年白纹伊蚊幼虫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8, 29(4): 358-360. Zhao Q, Gao LJ, Guo XS, et al. Analysis on surveillance results of Aedes albopictus larvae in Henan Province in 2016[J]. Chin J Vector Biol Control, 2018, 29(4): 358-360.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18.04.009 |
[12] |
李炳辉, 刘砚涛, 马小芳, 等. 媒介蚊虫季节消长趋势分析方法的探讨与比较[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2, 33(6): 869-872, 878. Li BH, Liu YT, Ma XF, et al. Discussion and comparison of methods for analyzing the seasonal fluctuation trend of mosquito vectors[J]. Chin J Vector Biol Control, 2022, 33(6): 869-872, 878.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22.06.020 |
[13] |
刘小波, 吴海霞, 郭玉红, 等. 2019年全国媒介伊蚊监测报告[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0, 31(4): 401-406. Liu XB, Wu HX, Guo YH, et al. Annual report on Aedes vector surveillance in China, 2019[J]. Chin J Vector Biol Control, 2020, 31(4): 401-406.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20.04.004 |
[14] |
刘小波, 吴海霞, 郭玉红, 等. 2018年全国媒介伊蚊监测报告[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9, 30(2): 134-138. Liu XB, Wu HX, Guo YH, et al. National vectors surveillance report on Aedes mosquitoes in China, 2018[J]. Chin J Vector Biol Control, 2019, 30(2): 134-138.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19.02.004 |
[15] |
刘小波, 岳玉娟, 贾清臣, 等. 2020-2021年我国12省份媒介伊蚊生态学调查[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2, 33(1): 8-15. Liu XB, Yue YJ, Jia QC, et al. Ec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Aedes vector in 12 provinces of China in 2020-2021[J]. Chin J Vector Biol Control, 2022, 33(1): 8-15.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22.01.002 |
[16] |
金彬彬, 韦凌娅, 金慧, 等. 杭州市2017-2021年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生态学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3, 34(4): 491-496. Jin BB, Wei LY, Jin H, et al. An analysis of ecological surveillance results of dengue vector Aedes albopictus in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2017-2021[J]. Chin J Vector Biol Control, 2023, 34(4): 491-496.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23.04.009 |
[17] |
黄晓彤, 凌远理, 刘青连, 等. 新冠肺炎疫情前后广州市海珠区登革热疫情与伊蚊密度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J].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2022, 29(4): 229-236. Huang XT, Ling YL, Liu QL, et al. Changes and correlation of dengue fever epidemic and Aedes albopictus density in Haizhu District, Guangzhou before and after the COVID-19 pandemic[J]. Acta Parasitol Med Entomol Sin, 2022, 29(4): 229-236. DOI:10.3969/j.issn.1005-0507.2022.04.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