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夏光辉, 汪如良, 刘晓青, 潘欢弘, 张天琛
- XIA Guang-hui, WANG Ru-liang, LIU Xiao-qing, PAN Huan-hong, ZHANG Tian-chen
- 江西省2015-2022年登革热媒介伊蚊幼蚊监测结果分析
- An analysis of surveillance results of dengue vector Aedes larvae in Jiangxi Province, China, 2015-2022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4, 35(2): 182-187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24, 35(2): 182-187
- 10.11853/j.issn.1003.8280.2024.02.010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23-11-22
2 江西省气象台, 江西 南昌 330096
2 Jiangxi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 Nanchang, Jiangxi 330096, China
登革热是一种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具有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的特点,传播媒介主要为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和埃及伊蚊(Ae. aegypti)。近年来,登革热全球发病率持续上升,以美洲和东南亚地区较为严重[1]。国内登革热疫情的发生主要是由输入病例引发的本地暴发或流行[2]。由于东南亚国家登革热疫情的持续高位流行,国内登革热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目前尚无针对登革热的特效治疗药物和疫苗,媒介蚊虫的监测和防控是预防和控制登革热流行的关键措施[3]。
江西省于2019年首次出现多县(区)大规模登革热本地疫情[4-5],严重危害了当地群众健康,给当地卫生健康体系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通过监测及时发现登革热传播风险,进而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十分必要。本研究通过分析2015-2022年江西省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结果,掌握媒介伊蚊幼蚊的密度消长情况,为登革热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江西省2015-2022年13个登革热防治项目监测点的伊蚊监测资料。监测点包括南昌市东湖区、景德镇市珠山区、萍乡市安源区、九江市瑞昌市、新余市渝水区、鹰潭市月湖区、赣州市南康区、赣州市章贡区(2019-2022年)、吉安市吉州区、宜春市铜鼓县、抚州市黎川县(2015-2016年)、抚州市东乡区(2017-2022年)和上饶市婺源县。
1.2 监测方法采用布雷图指数(Breteau index,BI)法,监测时间为每年5-10月,每月中旬监测1次。每个监测点按不同地理方位选取4个街道或村的居民区,调查不少于100户,检查记录室内外所有小型积水容器及白纹伊蚊幼蚊孳生情况,收集阳性容器中的幼蚊进行种类鉴定,或带回实验室饲养至成蚊进行种类鉴定,计算BI、容器指数(container index,CI)和房屋指数(house index,HI)。为避免连续监测对蚊虫密度造成影响,相邻2次监测在不同户次进行。
1.3 相关定义及计算 1.3.1 户的定义每个家庭、集体宿舍/单位办公室/酒店的2个房间、农贸市场/花房/外环境/室内公共场所等每30 m2定义为1户。
1.3.2 密度指标幼蚊密度指标包括BI、CI、HI。
根据地理位置将江西省分为赣南、赣中、赣北3个地区。赣北包括九江、宜春、萍乡、新余、南昌、景德镇、鹰潭和上饶市等8个设区市,赣中包括吉安和抚州市,赣南指赣州市。
1.3.4 容器分类积水容器分为永久性容器和临时性容器。永久性容器包括明渠、水缸、假山、水池等,临时性容器包括盆、桶、轮胎、废弃瓶罐、碗等。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Excel 2019软件收集整理数据,R 4.3.1软件进行t检验、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用Joinpoint 5.0.2软件进行趋势分析。不同容器类型的CI比较采用t检验,CI、HI的变化趋势与BI关联性采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不同容器类型的年均CI变化情况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2015-2022年13个监测点累计调查56 890户,阳性4 537户,调查容器48 778个,其中白纹伊蚊幼蚊或蛹阳性5 830个,年均BI为5.88~15.36,年均CI为6.84%~17.10%,年均HI为4.73%~10.69%(表 1)。江西省未发现埃及伊蚊。除2016年BI略有上升外,江西省年均BI整体呈下降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为-9.23%,见图 1。
2.2 不同容器类型CI比较2015-2022年,永久性容器的CI均值为8.47%,最高值为14.44%(2016年),最低值为4.31%(2022年);临时性容器的CI均值为13.72%,最高值为20.70%(2017年),最低值为7.65%(2022年)。临时性容器的CI值整体高于永久性容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9,P=0.029)。临时性容器的CI值呈下降趋势(Z=-18.514,P < 0.001),永久性容器的CI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28,P=0.669)。见表 2。
2.3 不同月份的伊蚊密度变化情况2015-2022年白纹伊蚊月均BI最大值为2016年5月的22.85,最小值为2022年10月的2.23。仅有3个月的月均BI值< 5,占比为6.25%(3/48),月均BI值在5~10、> 10的比例分别为43.75%(21/48)和50.00%(24/48)。
BI峰值主要出现在每年的5-6月,之后呈下降趋势。CI和HI变化趋势与BI基本相同,相关系数分别为0.827(P < 0.001)和0.916(P < 0.001)。见图 2。
2.4 不同地区的伊蚊密度2015-2022年赣北、赣南地区年均BI呈先升后降趋势,峰值分别出现在2016和2017年,之后BI在10.00波动,2022年降至最低。赣中地区年均BI在3~12,整体低于赣北和赣南地区。见图 3。
月度分析发现,赣北地区月均BI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峰值出现在6月;赣南地区月均BI变化趋势与赣北地区类似,峰值出现在7月。赣北、赣南地区5-8月的月均BI值均 > 10,9-10月的月均BI在5~10。赣北地区月均BI呈连续下降趋势,5-9月月均BI在5~10,10月月均BI值< 5。不同地区的月均BI值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76,P=0.044)。见图 4。
2.5 不同监测时间BI超过安全阈值的监测点数2015-2022年不同年份BI最大值依次出现在铜鼓县(74.00,7月)、月湖区(111.00,6月)、东湖区(67.00,6月)、东湖区(33.00,5月)、铜鼓县(48.00,5月)、渝水区(32.00,9月)、渝水区(48.00,8月)和渝水区(61.00,5月)。2019年BI超过传播阈值的监测点次最多,月度分析发现以6月超过传播阈值的监测点次最多,见表 3。
3 讨论在全球范围内,登革热的流行强度逐年增加,对我国的影响也日趋严重[6]。江西省既往为登革热疫情低发省份,2018年及之前报告病例数较少,均在20例以下,2019年首次出现大规模本地疫情,报告病例数达1 000例以上[4]。通过早期监测发现传播风险并及时预警,对江西省防控登革热疫情十分必要。当前媒介伊蚊监测中应用最多的指标是BI、CI和HI,而BI是评价登革热传播媒介伊蚊幼蚊孳生情况的公认指标[7]。
江西省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工作涉及全省11个设区市,每个设区市选取1个县(区)作为监测点(赣州市于2019年增加为2个)。通过对监测结果分析发现,除2016年略有上升外,2015-2022年江西省年均BI值整体呈下降趋势。这可能与近年来城乡环境卫生状况逐渐改善有关。此外,2014年广州市登革热疫情大暴发后,各地加大了对登革热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群众的防蚊灭蚊意识也有了一定增强。虽然整体呈下降趋势,但2015-2022年江西省年均BI均 > 5,提示江西省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在监测周期内(5-10月)比较活跃,存在登革热本地传播的风险,应及时开展媒介伊蚊控制工作,防止输入病例引发本地登革热疫情暴发流行。
永久性积水容器恒定性高,彻底清理后可保持较长时间,能较好地体现清理工作的成效[8]。2015-2022年,江西省永久性容器的CI未见明显下降,提示孳生地清理工作有待提高。临时性容器的CI整体高于永久性容器,可能与临时性积水容器多为小型、临时性蓄水容器[9],水质相对清洁,更受伊蚊喜爱有关。提示在疫情处置过程中,孳生地的清理应格外关注临时性容器。临时性容器的CI呈下降趋势,可能与群众卫生习惯逐渐改善、防蚊意识增强有关。
江西省白纹伊蚊幼蚊密度呈单峰分布,春夏季密度较高,秋季密度降低。密度高峰一般出现在每年的5-6月,之后呈下降趋势。该结果与安徽省[10]、武汉市[11]、四川省[12]、浙江省义乌市[13]、广州市[14]研究有差异,较其他地区更早进入密度高峰,可能与江西省7-9月气温更高、降雨量相对减少有关。48个月的监测过程中,仅有3个月的月均BI < 5,表明江西省登革热传播风险的持续存在。提示江西省应建立长效机制,将伊蚊密度持续控制在传播阈值以下,防止登革热本地疫情的发生发展。同时,伊蚊控制工作应尽早开展,最好在密度高峰来临之前的4月进行,开展以清除孳生地为主的治理措施。
赣北、赣南地区的年均BI值整体高于赣中地区,且5-8月的BI值均 > 10。提示赣北、赣南地区的登革热防控压力更大,应采取更加严格的媒介伊蚊控制措施。赣中地区仅10月BI值低于传播阈值,5-9月均超过阈值,提示赣中地区的登革热防控形势也不容乐观。不同地区的月均BI值上下浮动存在差异,除与不同地区真实的伊蚊密度存在差异有关外,还可能与不同地区的区域大小、涉及监测点多少有关。赣北地区浮动最大,地理跨度最大,涉及监测点(8个)最多,地区自然人文环境差异大;赣南地区地理跨度最小,涉及监测点(1个)最少。此外,BI法虽然操作便捷、有评估阈值,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媒介伊蚊监测方法[15],但其受调查人员专业水平的影响较大。
通过分析不同监测点的月度BI值发现,2015-2022年间,每年的监测点BI最高值均超过20(区域流行风险阈值)[16],其中渝水区出现3次,铜鼓县和东湖区各出现2次,月湖区出现1次,提示渝水区、铜鼓县、东湖区和月湖区为登革热本地流行高风险县(区),当地应在登革热流行季前做好媒介伊蚊控制工作,谨防输入病例引发本地流行。2019年的BI高于传播阈值的监测点数明显多于其他年份,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该年江西省多地出现登革热疫情本地暴发流行的原因。2019年江西省累计报告1 282例登革热病例,涉及72个县(区),为有记录以来本省登革热疫情最严重年份。
综上,本研究通过分析2015-2022年江西省登革热媒介伊蚊幼蚊的监测结果,描述了江西省媒介伊蚊幼蚊的消长规律,评估了登革热的传播风险,明确了媒介伊蚊控制的重点时间节点,为制定江西省登革热疫情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志谢 本研究得到江西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同仁的大力支持,特此志谢利益冲突 无
[1] |
焦艳梅, 揣征然, 赵雅琳, 等. 2020年全球传染病重要疫情事件回顾[J]. 传染病信息, 2021, 34(1): 1-14. Jiao YM, Chuai ZR, Zhao YL, et al. Review of major global epidemic event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2020[J]. Infect Dis Info, 2021, 34(1): 1-14. DOI:10.3969/j.issn.1007-8134.2021.01.002 |
[2] |
Lai SJ, Huang ZJ, Zhou H, et al. The changing epidemiology of dengue in China, 1990-2014: A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25 years of nationwide surveillance data[J]. BMC Med, 2015, 13(1): 100. DOI:10.1186/s12916-015-0336-1 |
[3] |
吴海霞, 刘起勇, 刘小波, 等. 2006-2013年中国19省白纹伊蚊监测数据分析[J]. 疾病监测, 2015, 30(4): 310-315. Wu HX, Liu QY, Liu XB, et al. Surveillance for Aedes albopictus in China, 2006-2013[J]. Dis Surveill, 2015, 30(4): 310-315. DOI:10.3784/j.issn.1003-9961.2015.04.016 |
[4] |
夏光辉, 唐松, 杨富强, 等. 江西省2011-2019年登革热流行特征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2, 33(3): 400-404. Xia GH, Tang S, Yang FQ, et al.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engue fever in Jiangxi Province, China, 2011-2019[J]. Chin J Vector Biol Control, 2022, 33(3): 400-404.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22.03.016 |
[5] |
Wang JG, Chen QB, Jiang ZB, et al. 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analysis of the outbreak of dengue fever in Zhangshu City, Jiangxi Province, in 2019[J]. 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21, 40(1): 103-110. DOI:10.1007/s10096-020-03962-0 |
[6] |
牟笛, 何泱霓, 陈秋兰, 等. 我国2016年登革热输入和本地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比较[J]. 疾病监测, 2017, 32(3): 184-189. Mu D, He YN, Chen QL, et al. Comparison of 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between imported and indigenous dengue fever cases in China[J]. Dis Surveill, 2017, 32(3): 184-189. DOI:10.3784/j.issn.1003-9961.2017.03.004 |
[7] |
王东, 王永明, 张晓, 等. 济南市白纹伊蚊幼蚊密度与登革热风险评估的探讨[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6, 22(5): 463-465. Wang D, Wang YM, Zhang X, et al. Investigation and discussion of dengue transmission vector Aedes albopictus in Jinan City[J]. Chin J Hyg Insect Equip, 2016, 22(5): 463-465. DOI:10.19821/j.1671-2781.2016.05.015 |
[8] |
朱心红, 罗明宇, 朱桂仁, 等. 2014-2020年浙江省义乌市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幼蚊密度监测结果分析[J]. 疾病监测, 2021, 36(9): 884-887. Zhu XH, Luo MY, Zhu GR, et al. Surveillance for larva density of Aedes albopictus in Yiwu, Zhejiang, 2014-2020[J]. Dis Surveill, 2021, 36(9): 884-887. DOI:10.3784/jbjc.202105310301 |
[9] |
曹晖. 黄浦世博园区蚊虫种群动态观察及不同监测方法的效果探讨[D]. 上海: 复旦大学, 2010. Cao H. The study of mosquito population dynamics an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surveillance methods in Huangpu District of Shanghai Expo area[D]. 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2010. (in Chinese) |
[10] |
张家林, 黄发源. 安徽省2015-2019年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1, 32(5): 582-585. Zhang JL, Huang FY. Surveillance results of dengue vector Aedes in Anhui Province of China, 2015-2019[J]. Chin J Vector Biol Control, 2021, 32(5): 582-585.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21.05.014 |
[11] |
周良才, 周仲瑾, 吴丽群, 等. 2020年武汉市重点区域白纹伊蚊密度及抗药性监测分析[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22, 23(4): 293-297. Zhou LC, Zhou ZJ, Wu LQ, et al. Surveillance on the density and insecticide resistance of Aedes albopictus in key areas of Wuhan in 2020[J]. Chin Prev Med, 2022, 23(4): 293-297. DOI:10.16506/j.1009-6639.2022.04.010 |
[12] |
曹一鸥, 周兴余, 刘学成, 等. 四川省2016-2018年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0, 31(2): 185-189. Cao YO, Zhou XY, Liu XC, et al. An analysis of surveillance results of dengue vector Aedes in Sichuan Province, China, 2016-2018[J]. Chin J Vector Biol Control, 2020, 31(2): 185-189.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20.02.013 |
[13] |
朱心红, 吴因平, 陈莫娇. 浙江省义乌市2017年白纹伊蚊密度及其分布特征[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9, 30(5): 567-569. Zhu XH, Wu YP, Chen MJ. Population density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edes albopictus in 2017 in Yiwu, Zhejiang Province, China[J]. Chin J Vector Biol Control, 2019, 30(5): 567-569.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19.05.021 |
[14] |
肖扬. 广州白纹伊蚊分布及与气象因素和登革热发病的关联性研究[D]. 广州: 广东药科大学, 2018. Xiao Y. The distribution of Aedes albopictus in Guangzhou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meteorological factors and the occurrence of dengue fever[D]. Guangzhou: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2018. (in Chinese) |
[15] |
邓惠, 刘礼平, 蔡松武, 等. 广东省2007-2017年白纹伊蚊种群密度调查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9, 30(1): 60-64. Deng H, Liu LP, Cai SW, et al. A study of Aedes albopictus population dens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from 2007 to 2017[J]. Chin J Vector Biol Control, 2019, 30(1): 60-64.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19.01.013 |
[16]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疾控中心印发登革热防治技术指南[EB/OL]. (2014-09-29)[2023-10-22]. http://www.chinacdc.cn/jkzt/crb/zl/dgr/jszl_2235/201409/t20140929_104958.html.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ssues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engue[EB/OL]. (2014-09-29)[2023-10-22]. http://www.chinacdc.cn/jkzt/crb/zl/dgr/jszl_2235/201409/t20140929_104958.html. (in Chine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