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 0 |
舒纪为, 陈旭辉, 谭启龙, 黄喆, 叶凌, 王志平, 黄懋雯, 李世波, 陈倩, 张彤杰. 浙江省舟山群岛3株汉坦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3, 34(5): 607-611.

SHU Ji-wei, CHEN Xu-hui, TAN Qi-long, HUANG Zhe, YE Ling, WANG Zhi-ping, HUANG Mao-wen, LI Shi-bo, CHEN Qian, ZHANG Tong-jie. Whole-genome sequence analysis of three strains of Hantavirus in Zhoushan Islands, Zhejiang Province, China[J].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23, 34(5): 607-611.
1 岱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 浙江 舟山 316200;
2 岱山县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浙江 舟山 316200;
3 岱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浙江 舟山 316200;
4 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 浙江 宁波 315800;
5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舟山医院, 浙江 舟山 316000
收稿日期: 2023-05-09
基金项目: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21H100002);舟山市科技计划项目(2021C31089)
舒纪为、陈旭辉为共同第一作者
Whole-genome sequence analysis of three strains of Hantavirus in Zhoushan Islands,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1 Microbial Testing Laboratory of Daishan County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Zhoushan, Zhejiang 316200, China;
2 Laboratory of Daish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Zhoushan, Zhejiang 316200, China;
3 Daish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Zhoushan, Zhejiang 316200, China;
4 Beilu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Ningbo, Ningbo, Zhejiang 315800, China;
5 Zhoushan Hospital Afffiliated to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Zhoushan, Zhejiang 316000, China
Fund program: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Zhejiang Province of China (No. LY21H100002);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 Project of Zhoushan (No. 2021C31089)
汉坦病毒(Hantavirus)是一类有包膜、分节段的RNA病毒,属汉坦病毒科(Hantaviridae)的正汉坦病毒属(Orthohantavirus),呈球形,ϕ80~120 nm。汉坦病毒基因组包含3个负义单链RNA,基因由小到大分别为S、M和L。其中S片段约1.7 kb,编码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NP);M片段长约3.6 kb,编码包膜糖蛋白;L片段约6.5 kb,编码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即L蛋白[1-3]。人类感染汉坦病毒后主要引起汉坦病毒心肺综合征(hantavirus pulmonary syndrome,HPS)和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HFRS的临床表现为出血、低血压、少尿或多尿等肾功能损害,病死率约为1%,研究表明,HFRS主要流行于亚欧大陆,而我国是目前报道HFRS最多的国家[4]。
2020年浙江省舟山市连续出现多例HFRS病例[5],对舟山地区公共卫生造成一定的威胁。为明确病毒基因特征,本研究对宿主动物开展汉坦病毒核酸检测及全基因序列测定及分析,为防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收集2021年舟山群岛小型兽类肺标本194份,其中鼠类标本166份,臭鼩(Suncus murinus)28份,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汉坦病毒阳性13份,均来自于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均为首尔型汉坦病毒(SEOV),选取其中循环阈值(cycle threshold,Ct) < 30的样品进行巢式PCR。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一步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试剂盒(RR055A)、PCR试剂盒(RR902A)均购自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普通PCR仪使用梯度基因扩增仪T-one 96G(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凝胶成像分析仪Essential V6(英国UVITEC公司);电泳仪EPS300(上海天能科技有限公司)。
1.3 样本处理与核酸提取 无菌采集鼠肺标本用组织研磨器研磨1 min制作组织匀浆;将匀浆液4 ℃、8 000×g离心1 min,收集上清液分装至1.5 ml离心管中;采用RNeasy Mini Kiti试剂盒(德国QIAGEN公司),按说明书操作提取病毒核酸。
1.4 巢式PCR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根据前期工作获得的M片段序列[5]在GenBank数据库中分别找到L、M、S片段同源性最高的序列KP645196、KY639618、KY639699作为参考序列设计引物,送至宁波康贝生化有限公司合成,引物序列见表 1。
表 1 汉坦病毒巢式PCR扩增引物序列
Table 1 Primer sequences for hantavirus amplification by nested PCR
1.5 巢式PCR扩增及测序 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汉坦病毒核酸阳性的标本采用巢式PCR进行扩增,第2轮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50 min后在成像仪上确认特异性条带达到测序要求后,送上海派森诺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测序。
1.6 序列拼接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采用DNAStar的子软件SeqMan 7.1.0.44进行序列拼接,采用MEGA 7.0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选用贝叶斯信息量(BIC)值最小的Tamura 3-parameter模型,绘制方法采用邻接(neighbor-joining,NJ)法,参考序列均来自GenBank数据库。
1.7 基因亚型分析 M片段基因变异情况可作为汉坦病毒分型的依据,SEOV可分为4~6个亚型[6-7],本研究将AF288652、AF035833、AB027086、AB027087、AF190119、DQ159911、S47716、S72343、FJ811839和AF145977作为参考序列,与本研究中的ZJDS55、ZJDSD3、ZJDSE2三株病毒株的M段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
2 结果
2.1 巢式PCR及序列拼接 2轮扩增后经琼脂糖凝胶电泳确认获得有效条带共36条,3株完整的汉坦病毒样本ZJDS55、ZJDSD3、ZJDSE2达到测序要求。序列拼接后获得3株汉坦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上传至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GenBank数据库,登录号为OQ466600~OQ466608。见表 2。
表 2 汉坦病毒测序信息
Table 2 Sample sequencing information of Hantavirus
2.2 基因组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分析 经测序获得的ZJDS55、ZJDSD3、ZJDSE2的全基因组序列分别有11 682、11 494、11 508个核苷酸。这3株汉坦病毒L、M、S基因长度见表 1,其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7.30%~97.90%、96.80%~97.10%和96.30%~98.20%。采用MEGA 7.0软件对核苷酸进行比对分析,以NJ法构建系统发生树。L、M和S 3个基因的核苷酸系统发生树分别见图 1~3。3株汉坦病毒均属于SEOV,L基因与MT711943.1同源性为97.00%~97.80%;M基因与KM233661.1、MT711943.1等同源性为97.00%~98.98%;S基因与GU592951.1、AF288299、KY639683等毒株同源性达99.00%。3株汉坦病毒与SEOV疫苗株Z37的AF285266.1、AF190119.1、AF285266.1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7.29%~97.63%、96.70%~97.74%和97.61%~97.97%;与SEOV疫苗株Z37的氨基酸同源性L、M、S基因分别为98.52%~99.53%、93.74%~99.59%和99.30%;与疫苗株Z37的2个糖蛋白免疫表位435GQKKTILTKTLVIGQ451、880PFSCPEFGQFRKKC894氨基酸序列一致,与4个核蛋白免疫表位72GKNIGQDRDPTGVEPGDHLKERSALSYGNTLDLNSLDID110、165YEDVNGIRKP174、251PIAGSLSGNPVNRD264、338MRNTIMASK346均一致。
2.3 基因亚型分析 本研究ZJDS55、ZJDSD3、ZJDSE2 3株病毒株的M段基因与参考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3株病毒株与Z37、ZT10等为同一进化分支,均为S3亚型,见图 2。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浙江省舟山群岛工业园的建设逐年增加,其地理地貌发生了巨大变化[8],而研究表明HFRS的发病与生态环境、鼠类分布等因素密切相关[9]。浙江省舟山群岛近30年未有HFRS病例报告,2020年在舟山市连续出现多例HFRS病例,根据目前的生态形势,HFRS的发病概率可能会提高。本研究为明确舟山群岛汉坦病毒基因型别、序列特征、变异情况,采用巢式PCR,自行设计引物序列,采用准确程度较高的Sanger测序法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巢式PCR通过2轮扩增,大幅度提高了反应灵敏度,在未进行病毒培养的条件下成功扩增出3个汉坦病毒全基因序列,结果表明,浙江省舟山群岛汉坦病毒为SEOV型S3亚型,其基因序列与浙江省瑞安市,辽宁和山东省等地同源性较高。
研究表明,早期建立有效的中和抗体反应可显著改善HFRS患者预后,经疫苗接种产生特异性抗体,在预防HFRS发生和流行可起到积极性作用[10-11],我国目前使用的二价灭活疫苗为沙鼠肾细胞(MGKC)制备的HTNV型(Z10株)、SEOV型(Z37株)和地鼠肾细胞(GHKC)制备的HTNV型(84LFi株)和SEOV型(L99株)[12-13]。汉坦病毒的核衣壳蛋白具有很强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汉坦病毒包膜糖蛋白具有病毒毒力位点、细胞结合位点、中和抗原决定簇及特异性抗原位点等,是诱导免疫反应的主要因素[14],ZJDS55、ZJDSD3、ZJDSE2与SEOV疫苗株Z37的2个糖蛋白免疫表位和4个核衣壳蛋白免疫表位氨基酸序列均一致[15],因此,推断疫苗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当地应加强疫苗接种,并持续开展病毒基因序列监测。
本研究采用的Sanger测序法具有准确性高的优点,但操作步骤繁琐,需多对引物和进行序列拼接,且全基因组的完整性仍有缺陷,影响数据的分析结果。因此,下一步的研究可采用二代测序或三代测序的方法,以获得更加完整、准确的全基因组数据。本研究成功测定了3株汉坦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明确了舟山群岛汉坦病毒基因型别。根据对流行株变异和系统发育的分析推断,目前我国使用的HFRS疫苗对该地区人群仍具有一定的保护力,对当地HFRS的防控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资料。此外,本研究还积累了舟山群岛汉坦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利益冲突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