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周小洁, 张勇, 吴丹, 张洪江, 甘亚弟, 汤伟民, 佟颖
- ZHOU Xiao-jie, ZHANG Yong, WU Dan, ZHANG Hong-jiang, GAN Ya-di, TANG Wei-min, TONG Ying
- 北京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病媒生物防制策略:以主媒体中心为例
- Vector control strategy for Beijing 2022 Winter Olympic Games: Main Media Center as an example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3, 34(1): 122-127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23, 34(1): 122-127
- 10.11853/j.issn.1003.8280.2023.01.023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22-07-06
2 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 100021;
3 北京市大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 102699;
4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北京 100053
2 Chaoyang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Beijing, Beijing 100021, China;
3 Daxing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Beijing, Beijing 102699, China;
4 Office of Patriotic Health Campaign Committee of Beijing Municipal Health Commission, Beijing 100053, China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奥会)为全球规格最高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于2022年2月4-20日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奥会。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导致许多国际大型体育赛事被暂停、延期、易地或在无观众的情况下举行,有的甚至被取消[1]。公共卫生风险对竞技体育的影响并不罕见,对于包括奥运会在内的体育赛事组织者和主办方而言,亦并非首次在全球流行性疫情下面临决策和选择[2]。2016年2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寨卡病毒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巴西为世界上受寨卡病毒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但里约奥运会仍如期举办[3],证实了里约奥运会和寨卡病毒间的最低风险预估[4]。
病媒生物(如鼠、蚊、蝇、蜚蠊、臭虫、跳蚤、虱子、蚂蚁、蜱、螨等)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并严重影响运动员比赛和休息[5]。北京冬季是鼠类和蜚蠊等病媒生物活动、入侵室内的高峰时期[6],且冬奥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地人员和货物跨境流动,更加大了媒介生物传染病暴发和传播的危险性[3, 7]。同时,全市范围内较高密度的病媒生物会对涉奥场馆及其周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可能使参加冬奥会的各类人员产生反感、厌恶情绪,影响涉奥人员的休息,甚至导致比赛成绩下降,引发负面舆情影响赛事形象[8]。此外,鼠类啃咬电力通信线缆可能导致奥运场馆供电与通信故障,直接影响冬奥会的顺利举行[9]。因此,无论媒介生物传染病,还是病媒生物对人群的骚扰以及设施设备的影响,都是举办奥运会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病媒生物保障工作机制,并以主媒体中心为例介绍场馆层面的病媒防制策略,以期为同类大型体育赛事举行提供参考。
1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为确保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不受病媒生物危害的影响,有效降低冬奥会重点区域病媒生物密度,将媒介生物传染病发生的风险降至最低,北京冬奥组委疫情防控办公室、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健康委)与河北省卫生健康委联合制定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病媒生物控制工作方案》(《方案》),明确了城市层面、涉冬奥场所病媒生物的保障模式、技术策略、控制效果与应急处置等要求。
1.1 工作目标在冬奥会赛事筹备及举行期间强化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确保赛事期间病媒生物密度得到有效控制,不发生涉奥鼠疫等媒介生物传染病,不发生涉奥病媒生物危害事件。
1.2 工作范围冬奥会期间病媒生物危害风险主要包括鼠类危害及室内蜚蠊危害,以及其他可能骚扰涉奥人员的病媒生物。防制范围主要包括涉冬奥场所(竞赛场馆、训练场馆、非竞赛场馆、签约住宿设施、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驻地、定点医院、交通场站等)、涉冬奥场所周边2 km范围(公共区域与重点单位)和举办城市(公共外环境和重点单位)3个层面。
1.3 工作内容 1.3.1 开展病媒生物危害风险评估根据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两地冬季常见病媒生物危害、可能发生的媒介生物传染病及其他可能发生的病媒生物危害,结合冬奥会赛事特点,开展病媒生物危害风险评估。
1.3.2 开展病媒生物密度监测赛前开展摸底监测及危害调查,完善防鼠设施,根据监测结果,评估危害程度,及时进行预警。赛时巡查病媒生物危害情况。
1.3.3 开展病媒生物控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环境治理工作,清除各类孳生地。根据病媒生物危害调查及监测结果,组织开展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出现病媒生物突发事件或媒介生物传染病时,快速开展控制。
1.4 控制标准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标准引用2014版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中的A、B、C三级水平。竞赛场馆、训练场馆、非竞赛场馆主要病媒生物密度应达到国家标准(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国家标准)A级,防鼠设施合格率应达到100%;竞赛场馆、训练场馆、非竞赛场馆周边2 km范围内的有关单位,以及冬奥会签约饭店与冬奥会定点医院的主要病媒生物密度应达到国家标准A级;城市层面外环境和重点环境单位的主要病媒生物密度达到国家标准C级水平。
1.5 职责分工根据病媒生物防制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要求,北京2022年冬奥会组织委员会疫情防控办公室负责涉奥场所病媒生物控制工作的协调工作,制定发布北京冬奥会病媒生物控制工作方案,协调涉奥场所突发病媒生物事件的应急处置。
北京市、河北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爱卫办)具体负责冬奥会保障病媒生物控制的组织协调工作,联合制定发布冬奥会病媒生物控制工作方案;负责冬奥会举行期间突发病媒生物事件应急处理;督导检查冬奥会病媒生物控制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各涉奥区(县)爱卫办负责组织本辖区冬奥会期间病媒生物控制活动,督导检查本辖区奥运会病媒生物控制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其区域内的病媒控制工作。
北京市、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负责制定冬奥会病媒生物防制及应急处理的技术方案与现场指导,为涉奥场馆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提供技术指导与效果评估,组织各区疾控中心对涉奥场所的周边区域开展病媒生物密度监测与预警。北京市各区、河北省张家口市疾控中心负责本辖区竞赛与训练场馆、非竞赛场馆等奥运相关重要场所及周边2 km的病媒生物密度监测预警、技术指导和效果评估。
竞赛场馆、训练场馆、非竞赛场馆、签约酒店、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住地、定点医院、交通场站等涉奥场所的业主单位是病媒生物控制主责单位,负责清除孳生地,完善各类防鼠设施,并配合属地疾控中心开展病媒生物监测,保证防制效果达标。
2 病媒生物防制策略大型活动往往具有规模大、人员多、情况复杂等特点,因此需从组织和技术角度建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机制(图 1),确保病媒生物防制得到及时、高效、准确的实施。
2.1 风险评估在冬奥会筹备阶段按照GB/T 31716-2015《病媒生物危害风险评估应用准则与指南大型活动》要求,结合冬奥会举办地点气候与环境特点,以及近期涉奥城市、场馆周边病媒生物密度以及相关疾病的流行趋势,将鼠类、蜚蠊危害作为风险评估重点。
鼠疫、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等鼠源疾病具有传播快、易流行的特点[10],不仅北京市与河北省现有鼠种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小家鼠(Mus musculus)、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等可作为其传播媒介[11-12],来自亚洲、欧洲、美洲等地区货物和人员输入的同时可能带来该类媒介。依据全国近年人间鼠疫、动物鼠疫疫情,以及2021年1-10月全国鼠疫疫情发生情况,结合疫源地、病原学、传播特征、社会因素、人群卫生习惯、自然灾害等因素,使用风险矩阵法、Borda序值法及专家会商法,判断冬奥会筹办和举办期间北京市及周边省份人间鼠疫发生的风险为中等,即对筹办与举办有影响,但不会导致延迟举办或停办。
鼠类啃咬线缆导致电力、通信故障等事件[13]属于高危险度风险;病媒生物(如蚊、臭虫等)叮咬骚扰人影响正常工作与休息,并产生负面情绪,或者破坏环境,使人对城市和赛事产生负面印象,均属于低危险度风险。见表 1。
2.2 宣传培训2021年12月全国爱卫办要求各地开展以“讲究卫生、清脏治乱、防制病媒”为重点的爱国卫生专项活动,北京市、河北省及其周边省份要以涉冬奥场所及周边区域为重点,全面排查整治病媒生物孳生重点场所,组织专业人员做好病媒防制工作,确保冬奥会、冬残奥会安全举办。
北京市爱卫办开展以“冬奥有我,爱卫同行”为主题的冬季爱国卫生运动,要求各区组建冬奥应急保障队伍,对涉冬奥场所及周边区域开展巡查,并按照《方案》开展各项工作,随后各区爱卫办结合本区情况面向各责任单位进行培训。另外为配合冬奥保障,北京市爱卫办于2021年10月在全市启动了家庭灭虫害行动。
北京市疾控中心组织各区疾控病媒专业技术人员针对冬奥会病媒生物的监测、防制技术和应急控制方案进行培训,明确了工作内容与职责,在2021年12月底前完成了危害监测与控制水平评估。
各涉奥场馆也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公共卫生团队(公卫团队)通过在线视频、部门会议、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将《方案》要求、防制策略向场馆电力、保洁、餐饮等重点部门进行宣贯。
2.3 危害监测鼠密度监测参照GB/T 23798-2009《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鼠类》,室内采用粘捕法,室外采用夹夜法和鼠迹法(路径指数),下水道采用盗食法。蜚蠊密度监测参照GB/T 23795-2009《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蜚蠊》)选择粘捕法和目测法进行。2021年11-12月北京市疾控中心联合各区疾控中心对冬奥会7个竞赛场馆、18个非竞赛与3个训练场馆及周边环境进行两轮以鼠、蜚蠊为重点的专项监测,全面了解了鼠、蜚蠊密度及防护设施情况。
2.4 组织动员 2.4.1 政府层面病媒生物综合治理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技术方法,配合适当的政策法规以及必要的人力和财政资源,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工作机制。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能增加各级政府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重视程度,能健全长效的管理机制,对病媒生物防制效果起着提升作用[14],为冬奥会打下了良好基础。
2.4.2 场馆内部各涉奥场馆与属地爱卫、疾控部门合作进行防制,场馆公卫团队与其他部门协调获得场馆各类信息(如周边环境、功能分区、电力与通信设施图、各类管线布局图),使各项防制工作更具针对性与有效性。
2.5 督导检查针对冬奥会保障工作,北京市爱卫办组织多部门对涉冬奥场馆及周边进行联合督导检查,发现部分场馆鼠密度较高、防鼠设施合格率偏低,日常与应急防制工作机制不畅,建立问题台帐并及时反馈给相关单位,同时在市委书记每日冬奥保障调度会上通报相关情况,实现了有效整改。
2.6 综合防制基于病媒生物防制的系统性、统一性与可持续性的原则,病媒生物防制采用以环境治理为主,因时因地采取物理、化学防治技术的综合防制策略。
2.6.1 环境防治城市层面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开展环境治理,加强涉奥场馆、酒店等重点场所周边公共环境卫生,重点清除病媒栖息孳生环境。北京市爱卫办在12月底前以地下管线、公共绿地、中小餐饮、宾馆(饭店)、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和社区菜市场,特别是涉冬奥场所及周边区域为重点,开展了全市冬季统一灭鼠行动。
各涉奥场馆、酒店的业主单位是病媒防制的主责单位,负责室内、外孳生地整治,完善各项防鼠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新建或改建场馆,其责任单位应全面清除施工产生的各类垃圾、病媒生物孳生地,保护食源、水源,在配电室、通讯室、视频室等重点场所通过封堵孔洞、设置挡鼠板等完善防鼠设施。
2.6.2 物理防治在环境治理的基础上,在室内优先使用物理方法,如布放粘鼠板、捕鼠笼、粘蟑纸等进行防制,但要定期检查,及时发现虫害;在密度较高或发生危害后可使用化学防治降低密度,通过综合防制达到更好的防制效果。
2.6.3 化学防治在确保人员与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密度监测结果、环境特点要求、危害程度及用药历史等因素,优先使用安全、高效的药剂。
3 主媒体中心病媒生物防制案例分析 3.1 主媒体中心整体情况 3.1.1 场馆概况主媒体中心(Main Media Centre,MMC)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全球注册平面媒体和持权转播商的赛时总部,由主新闻中心(Main Press Centre,MPC)和国际广播中心(International Broadcast Centre,IBC)共同组成。MMC既是报道和转播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盛况的国际新闻编辑部和电视信号制作及传输中心,又是国际奥委会媒体运行、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和北京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的赛时指挥部,同时也是北京冬奥组委、国际奥委会和各国家(地区)奥委会官方信息的发布中心,是媒体服务总部和交通中枢,赛时每日服务平面媒体记者1 200~1 600人,持权转播商4 000~6 000人。IBC于2021年7月4日交付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后,各大转播商进行设施安装,2022年1月4日到3月13日正式全天运行。
3.1.2 场馆环境主媒体中心位于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南区,赛时使用面积9.8万m2,入驻27个业务团队(约3 200人),功能分区包括团队办公区、各类库房、媒体工作区、持权转播商区域、新闻发布厅、远程同传间、采访间、会议室、医疗站、物资交换区、媒体餐厅、工作人员餐厅、银行、邮局、休息室、贵宾室、咖啡角、特许零售店、赞助商商店、志愿者之家、奥林匹克大家庭区域等。
3.2 主媒体中心病媒生物防制MMC赛时运行和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冬奥转播质量及媒体对主办城市的总体评价,而病媒生物不仅可能影响转播工作,还可能对媒体人员身体健康与工作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因此,MMC按照《方案》要求制定了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明确了各团队职责,重点针对物流、保洁、餐饮、基建等团队提出环境治理、设施完善要求,与电力、转播、技术等部门建立危害信息报送与应急处置流程。
3.2.1 职责分工主媒体中心公卫团队牵头负责场馆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协调属地朝阳区爱卫办、疾控中心、场馆各部门、有害生物防制服务公司开展病媒防制工作。由于主媒体中心面积较大、功能分区复杂,公卫团队分别与病媒危害风险较高的部门(电力、技术、餐饮、清废保洁、媒体服务、物流等)对接,并对相关的管理和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建立危害识别、信息上报与应急处置流程。赛时场馆常驻有害生物防制员,对该岗位的要求是持有害生物防制员职业资格证书,参加过大型活动保障者优先,同时具有较好的沟通交流、现场防制和文档编写能力。
3.2.1.1 安保、注册部门由于采用了闭环管理,同时按照奥运会安保的要求,公卫团队要与注册、安保部门协调为有害生物防制员进行注册,并申请巡检、交通等权限,要尽可能获得满足病媒防制与巡查的通行权限,能进入各种区域进行危害监测、设施检查。另外,对于杀虫剂和杀鼠剂运输保管也需提前报备。
3.2.1.2 设施建设部门日常巡查发现的防护设施、结构防护问题,及时反馈设施建设部门;向场馆设施部门申请有害生物防制的库房、休息空间。
3.2.1.3 餐饮、清废部门餐饮部门的仓库、物流通道、防护设施、厨余垃圾处置等工作进行对接,对其制定的有害生物防制方案进行审定与完善。清废部门负责场馆餐饮区域以外的保洁工作,是环境防治的基础,可能第一时间发现虫鼠害迹象,因此公卫团队对清废部门进行了有害生物防制科普培训,为日常巡查提供补充。
3.2.1.4 电力、技术部门与电力部门、通讯技术部门沟通,对室内外供电设施、通讯线路的通道进行了防护设施检查与完善,并在关键部位布放粘鼠板、鼠饵站进行预防,提示其日常巡检要密切关注鼠害。
3.2.1.5 媒体运行部门IBC和MPC是持权转播商和平面媒体的租赁工作区域,在媒体服务团队的协助下,公卫团队对上述工作区域以及内部的重要区域如数据处理中心、货物仓库等进行了实地勘查,与外方技术负责人进行多次交流,对不同功能区域的有害生物危害与防制方法进行了沟通。
3.2.1.6 景观展示部门因为奥运会对公共区域的展示有统一要求,防制的设施要符合相应要求,例如粘鼠板和鼠饵站隐蔽摆放。另外,“场馆清洁”要求涉奥场馆内非赞助商品牌的商标要进行清除或者遮盖,因此对粘鼠板及其他防制设施上的品牌商标等进行遮盖,警示标识也要符合整体美观与安全要求,要兼顾防制与赛事要求。
3.2.1.7 物流运输部门因为主媒体中心会进入大量来自国内外的转播、网络、通信等专业设备,以及国内的景观、建设、办公、服装、餐饮等工作与生活物资,显著增加病媒生物被动扩散的风险。物流部门在货物转运流程中增加了虫鼠害的检查步骤,一旦发现危害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扩散并上报公卫团队。
3.2.2 危害监测主媒体中心根据《方案》要求,赛前公卫团队配合属地朝阳区疾控中心对主媒体中心内外环境进行了2次病媒生物密度监测,重点针对餐厅、施工区域、场馆外围等重点区域进行鼠、蜚蠊监测。赛时主媒体中心负责区域内病媒日常巡查与危害监测。2021年11月在奥林匹克服务公司的办公室、工作区入口和通道、卫生间、物流休息和就餐区、供电网入室钢架、餐厅及后厨等区域共布粘鼠板70张,在室外供电站周边和集装箱停放区域共布放鼠夹50个,室外巡查3.6 km,在场馆外围68个地下管井采用盗食法监测,均未监测到活鼠与鼠迹。此外,在室内办公区、餐厅、饮水间等区域布放了87张粘蟑纸未捕获蜚蠊。2021年12月在上述区域进行了第2次密度监测,未发现鼠迹和蟑迹。但由于后续大量的物流与人员输入,以及场馆大量设施的建设与装修,防护设施仍然有不完善,仍需持续进行巡查与监测。
3.2.3 赛前防制MMC在赛前主要通过布放粘鼠板、鼠饵站和粘蟑纸等物理防治措施,确保电力、通信、转播、餐饮等重点区域鼠、蜚蠊密度与防鼠设施达标。对同时需要消毒与杀虫的场所,先进行杀虫然后消毒。赛前阶段共粘捕褐家鼠1只、小家鼠2只,褐家鼠在IBC转播区外楼道,可能是入冬后由建筑工地的生活区扩散,小家鼠在地下一层设备间外楼道和媒体办公区。在办公区发现鼠类危害,对该区域进行了全面勘查,发现房间内部陆续进入较多杂物,同时有茶歇区,建议外方对杂物角落进行彻底清理,并在室内布放粘鼠板。
另外,赛前清废团队报告有保洁人员在宿舍被害虫叮咬,公卫团队立即响应经现场勘查初步判断为臭虫叮咬,对发现臭虫的宿舍进行全面防制。
3.2.4 赛时防制赛时病媒生物防制总体策略是专业为主、部门合作、风险识别、快速处置。
3.2.4.1 专业人员每日巡检专业防制员每天按照既定的巡检路线对主媒体中心各类防护设施、鼠迹、蟑迹以及其他危害迹象进行检查,尤其是与转播服务相关的重点区域,对所有粘鼠板、鼠饵站及粘蟑纸进行检查与必要的更换,每日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便于定期总结,如果发现防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洁问题,及时向所属部门和公卫团队进行反馈建立问题台账,督促整改完善,有效配合公卫团队,完成防制工作。
3.2.4.2 相关部门配合排查电力部门定期对各类电力设备进行巡检,尤其是变电站、临时发电机组等附件,以便及时发现鼠类危害;技术部门会定期对场馆的交换机、路由器及通信线缆等设备进行检查,也能及时发现危害情况;媒体服务部门负责与各类媒体机构配合工作,因此能了解到外媒办公、设备区域的各类危害,事实也证明该途径可以发现病媒危害。餐饮部门也是鼠、蜚蠊危害的重要风险区域。清废保洁部门作业范围覆盖了场馆公共及部分租赁区域,如果培训适当可发挥重要的病媒哨点监测作用,事实证明该部门发现了鼠类粘捕、爬虫等危害迹象,并保留标本、及时上报,为公卫团队的风险识别、危害判断及应急处置提供了保障。物流部门负责大量货物进出场馆,也能发现各类病媒生物,属于重要合作部门。
3.2.4.3 物理防治优先根据绿色办奥理念,结合主媒体中心内人员密集、媒体众多、外方习惯等因素,优先采取粘鼠板、粘蟑纸、诱虫灯等物理防治手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条件地使用鼠饵、胶饵、追踪粉、喷洒类药剂。
3.2.4.4 危害应急处置公卫团队在接到病媒危害信息后在第一时间赴现场进行核实,开展风险危害识别,在其他部门协助下开展应急处置,快速控制危害。另外,应急处置可能需要化学防治,因此需提前申请储备适量的杀鼠毒饵、追踪粉、杀蟑胶饵、喷射剂与空间喷雾剂,喷洒喷雾类药剂选择对环境影响小、杀虫速度快的剂型和有效成分,杀鼠剂主要用于鼠饵站以及无法布放毒饵的狭小空间。
3.2.4.5 防制案例分析在赛事举办期间,公卫团队收到媒体运行部关于MPC配电室内发现鼠迹的信息,公卫人员立即与电力部门核实信息,10 min后与电力巡检人员抵达现场进行勘查,发现鼠迹为鼠类取食现场丢弃的酸奶杯壁上残留的风干酸奶啮噬约1/4酸奶杯(100 g容量),现场未发现鼠粪、鼠尸。由于该配电室与MPC的外媒租赁空间仅间隔一个通道,为了把对媒体工作影响降到最低,现场并未发生其他严重危害,决定在当日零点以后对现场周边进行全面勘查。经夜间勘查发现线缆沟内有部分丢弃的生活垃圾,并未发现更多鼠迹,线缆沟内是通讯与电力线缆,并用钢板覆盖后粘贴地毯且面积较大,全部打开线缆沟的可操作性很小。为此,公卫团队联合电力、技术、物业团队以鼠迹点位为中心向外围辐射,在租赁空间外的走廊分段打开线缆沟,投放引诱性和适口性均较好的杀鼠膏剂,同时在线缆缝隙里投放追踪粉、粘鼠板,并对其他区域进行了全面检查,后续未再发现鼠迹。
在冬奥会举办中期,公卫团队接到清废保洁部门报告,称在地下二层(B2层)MPC外楼道消防栓附近发现爬虫,并保留了活标本,公卫团队赴现场勘查并取回标本,初步判断标本为鞘翅目隐翅虫科昆虫,不属于叮咬人体的毒隐翅虫;同时,公卫团队对发现标本的周边区域(消防栓、卷帘门、无障碍设施、卫生间等)进行了全面勘查,并对消防栓内部、卫生间墙壁角落等进行了必要的滞留喷洒,对该区域增加巡查频次,后续再未发现虫害。
4 小结北京市通过2008年奥运会初步建立了一套大型活动病媒生物防制技术体系与工作机制,2022年北京冬奥会病媒防制工作在北京冬奥组委疫情防控办公室、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和河北省卫生健康委的统一领导下,依据病媒生物防制相关法规标准,以涉奥场馆为中心,基于全面的风险评估,明确控制范围、控制标准、职责分工、防制策略等内容,采用政府主导、专业为主、部门协作、应急处置的综合防制策略,实现了未发生涉奥病媒生物危害事件的保障目标。
利益冲突 无
[1] |
李军凯, 张婷, 罗希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北京冬奥会风险防范与对策研究[J]. 科技智囊, 2021(1): 43-47. Li JK, Zhang T, Luo XJ.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risk prevention and counter measure research of Beijing Winter Olympic Games[J]. Think Tank Sci Technol, 2021(1): 43-47. DOI:10.19881/j.cnki.1006-3676.2021.01.03 |
[2] |
姜丽. 从北京冬奥会看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国家软实力建设[J]. 当代世界, 2022(2): 26-31. Jiang L. China's soft power construction amid the COVID-19 pandemic: A Beijing winter Olympics perspective[J]. Contemp World, 2022(2): 26-31. DOI:10.3969/j.issn.1006-4206.2022.02.007 |
[3] |
刘韵. 公共卫生风险下体育赛事相关决策的根据及应对研究: 基于奥运会的分析视角和利益主体的具体路径[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21, 44(7): 123-131. Liu Y. Basis for decision-making and coping strategies for sporting events under public health risks: From an analytical perspective of the Olympic Games and the specific approach of stakeholders[J]. J Beijing Sport Univ, 2021, 44(7): 123-131. DOI:10.19582/j.cnki.11-3785/g8.2021.07.012 |
[4] |
Rodriguez-Valero N, Borobia AM, Lago M, et al. Zika virus screening among Spanish team members after 2016 Rio de Janeiro, Brazil, Olympic Games[J]. Emerg Infect Dis, 2017, 23(8): 1426-1428. DOI:10.3201/eid2308.170415 |
[5] |
曾晓芃, 钱坤, 马彦, 等.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病媒生物控制效果分析与经验启示[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8, 19(6): 526-530. Zeng XP, Qian K, Ma Y, et al. Effect analysis and experience enlightenment from vector control during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J]. Chin J Vector Biol Control, 2008, 19(6): 526-530. DOI:10.3969/j.issn.1003-4692.2008.06.012 |
[6] |
张勇, 周小洁, 刘婷, 等. 2015年北京市病媒生物监测结果分析[J]. 首都公共卫生, 2017, 11(1): 7-10. Zhang Y, Zhou XJ, Liu T, et al. Analysis on the results of vector surveillance in Beijing, 2015[J]. Cap J Public Health, 2017, 11(1): 7-10. DOI:10.16760/j.cnki.sdggws.2017.01.003 |
[7] |
刘起勇. 2005-2020年我国媒介生物传染病报告病例: 流行趋势、防控挑战及应对策略[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2, 33(1): 1-7. Liu QY. Reported cases of vector-borne diseases in China, 2005-2020:Epidemic trend, challenges i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related coping strategies[J]. Chin J Vector Biol Control, 2022, 33(1): 1-7.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22.01.001 |
[8] |
曾晓芃, 马彦, 佟颖, 等. 奥运会病媒生物控制保障主要策略及经验启示[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0, 16(2): 95-101. Zeng XP, Ma Y, Tong Y, et al. The main strategy and experience inspiration of vector control safeguard in Olympic Games[J]. Chin J Hyg Insectic Equip, 2010, 16(2): 95-101. DOI:10.19821/j.1671-2781.2010.02.004 |
[9] |
张勇, 马彦, 邓瑛, 等.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病媒生物控制措施及其效果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9, 20(1): 34-37. Zhang Y, Ma Y, Deng Y, et al. Strategy and effect analysis of vector control for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ceremony of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J]. Chin J Vector Biol Control, 2009, 20(1): 34-37. |
[10] |
徐爱玲, 栗冬梅, 刘起勇. "鼠源疾病"的概念与内涵的系统评价[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2, 33(2): 161-170, 176. Xu AL, Li DM, Liu QY.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rodent-borne diseases": A systematic study[J]. Chin J Vector Biol Control, 2022, 33(2): 161-170, 176.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22.02.001 |
[11] |
陈永明, 康东梅, 杜国义, 等. 第24届冬奥会张家口赛区2018-2021年野外小兽类调查结果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2, 33(2): 293-296. Chen YM, Kang DM, Du GY, et al. Investigation of small mammals from 2018 to 2021 in the Zhangjiakou competition zone of the 24th Olympic Winter Games[J]. Chin J Vector Biol Control, 2022, 33(2): 293-296.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22.02.024 |
[12] |
陈永明, 康东梅, 兰晓宇, 等. 第24届冬奥会崇礼赛区2019-2021年野鼠寄生蚤调查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2, 33(3): 414-417. Chen YM, Kang DM, Lan XY, et al. Investigation of parasitic fleas on wild rodents in Chongli competition zone of the 24th Olympic Winter Games[J]. Chin J Vector Biol Control, 2022, 33(3): 414-417.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22.03.019 |
[13] |
曾晓芃, 付学锋, 张勇, 等. 2008年北京奥运会病媒生物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9, 20(2): 98-101, 113. Zeng XP, Fu XF, Zhang Y, et al. Study on the method of risk recognition and assessment of vector for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J]. Chin J Vector Biol Control, 2009, 20(2): 98-101, 113. |
[14] |
齐宏亮, 董言德, 梅扬, 等.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对病媒生物防治效果的影响研究[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6, 22(2): 145-147, 152. Qi HL, Dong YD, Mei Y, et al. Impact of creating national healthy city on vector control effect[J]. Chin J Hyg Insectic Equip, 2016, 22(2): 145-147, 152. DOI:10.19821/j.1671-2781.2016.0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