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夏光辉, 唐松, 杨富强, 宗俊, 潘欢弘
- XIA Guang-hui, TANG Song, YANG Fu-qiang, ZONG Jun, PAN Huan-hong
- 江西省2011-2019年登革热流行特征分析
-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engue fever in Jiangxi province, China, 2011-2019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2, 33(3): 400-404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22, 33(3): 400-404
- 10.11853/j.issn.1003.8280.2022.03.016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21-12-21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虫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传播媒介主要为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和埃及伊蚊(Ae. aegypti),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1]。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的登革热病例数增长了30倍,每年有5 000万到1亿人感染登革热[2],目前已发展成为最严重的蚊媒传染病[3]。我国登革热疫情主要是由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暴发或流行[4],受东南亚国家登革热疫情的持续影响,国内登革热疫情防控异常严峻。
江西省处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为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春夏季雨量充沛,较适于蚊虫孳生。历年媒介监测提示,江西省境内伊蚊种类主要为白纹伊蚊,且夏季密度较高,存在登革热本地流行风险。本世纪以来,江西省报告登革热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于2017年首次出现本地疫情,并于2019年出现多起本地疫情[5-7]。本研究通过分析2011-2019年江西省登革热疫情流行情况,掌握江西省登革热流行特征,为当地制定登革热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所有登革热病例信息收集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发病时间为2011-2019年,现住址为江西省。人口数据收集自江西省统计局官网。
1.2 病例定义输入病例包括境外输入病例和境内输入病例两类。境外输入病例指发病前14 d内到过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的病例。境内输入病例是指发病前14 d内离开本县(区)(现住址)、到过本县(区)外的境内登革热流行地区的病例。本地病例指发病前14 d内未离开本县(区)(现住址)的登革热病例。
1.3 病例诊断登革热的诊断一般应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等进行综合判断,诊断标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8年8月1日之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登革热诊断标准》(WS 216-2008)进行病例诊断;第二阶段为2018年8月1日之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登革热诊断》(WS 216-2018)进行病例诊断[8]。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Excel 2010软件整理数据并建立登革热病例数据库,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整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登革热病例的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输入病例与本地病例在性别、职业分布上的差异检验采用χ2检验,在年龄与发病至确诊时间上的差异检验采用Mann-Whitney检验。用Joinpoint软件对历年报告登革热病例数进行趋势分析,R 4.1.1绘制发病到确诊时间的箱式图。不同年份登革热病例的地区分布采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绘制。
2 结果 2.1 疫情概况2011-2019年,江西省累计报告1 352例登革热病例,其中输入病例250例(18.49%),本地病例1 102例(81.51%),输入病例与本地病例比为0.23∶1。2016年以前,江西省登革热疫情主要以输入病例为主,报告病例数较少;除2014年受广东省疫情影响,报告病例数为15例以外,其他年份病例数均低于7例。2017年江西省首次出现登革热本地疫情,但报告病例数相对较少。2019年,江西省多个县(区)出现本地暴发疫情,报告病例数远超往年水平。江西省登革热疫情整体呈上升趋势,2017年之后显著上升,年度变化百分比达1 034.89%。见图 1。
2.2 时间分布除2月外,其余月份均有登革热病例发生,输入病例与本地病例发生情况差异较大。输入病例主要出现在6-10月,占全部输入病例的89.20%(223/250),病例数最多的月份是9月。本地病例只出现在8-10月,2017年本地疫情出现在9-10月,2019年本地疫情出现在8-10月。见图 2。
2.3 人群分布1 352例病例中,男性707例,女性645例,男女性别比为1.09∶1,输入病例的男女性别比(3.24∶1)高于本地病例的性别比(0.88∶1)(χ2=25.927,P < 0.001)。所有病例中,年龄中位数为45岁,最小年龄为7月龄,最大年龄为88岁,主要集中在30~69岁,占全部病例数的71.89%;输入病例中,年龄最小为1岁,最大为75岁,主要集中在20~59岁,占全部病例数的94.40%(236/250);本地病例中年龄最小为7月龄,最大为88岁,主要集中在30~69岁,占全部病例数的72.69%(801/1 102);输入病例的年龄中位数(35岁)低于本地病例的年龄中位数(4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304,P < 0.001)。
1 352例病例的职业以农民、家务及待业、商业服务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29.51%、23.52%和18.93%,占全部病例数的71.97%。输入病例以农民、其他、家务及待业为主,占全部病例数的72.80%(182/250);本地病例以农民、家务及待业、商业服务为主,占全部病例数的74.23%(818/1 10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261,P < 0.001)。见表 1。
2.4 地区分布2011-2019年,报告登革热的县(区)数逐渐增多,从2011年的2个县(区)增长到2014年的11个县(区),2019年报告的县(区)最多,达到72个(图 3)。全省累计11个设区市均有病例报告,涉及100个县(区)中的84个县(区),其中7个设区市的23个县(区)报告过本地病例,11个设区市的78个县(区)报告过输入病例。报告病例数最多的设区市是宜春市(61.61%),其次是吉安市(12.50%)和赣州市(7.84%);报告病例数最多的县(区)是樟树市(55.10%),其次是新干县(6.29%)和吉水县(5.18%)。
2.5 发病到确诊时间分析1352例病例的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中位数为5 d,四分位数间距为3~7 d,最短为发病当天确诊,最长为71 d。输入病例的发病至确诊时间中位数为6 d,四分位数间距为3~8 d;本地病例的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中位数为5 d,四分位数间距为3~7 d。经Mann-Whitney检验输入病例与本地病例发病到确诊时间间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38,P=0.001),输入病例发病到就诊的时间长于本地病例。见表 1、图 4。
2.6 输入病例来源分析250例输入病例中,境内输入55例,境外输入195例。境内输入病例以广东省输入病例最多(67.27%),其次是云南省(10.91%)、其他省份(14.55%)和福建省(7.27%)。境外输入病例主要来源于东南亚,柬埔寨(65.64%)是输入病例最多的国家,其次是其他国家或地区(11.79%)、马来西亚(6.67%)、菲律宾(5.64%)、缅甸(5.13%)和泰国(5.13%)。见表 2。
3 讨论近年来,登革热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强度逐年增强,波及的国家越来越多,对我国的影响也日趋严重[9]。尤其在2019年,全国多地发生本地疫情,是继2014年广东省登革热疫情之后,发病数最多的一年[10]。江西省于2019年8-10月首次出现全省多县(区)本地登革热疫情,给当地卫生健康系统带来了极大挑战。本研究系统分析了2011-2019年江西省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特征,发现报告病例数整体呈上升趋势,84.00%的县(区)都先后报告过病例,且分别于2017和2019年暴发了本地疫情,登革热疫情防控形势愈发严峻。
病例报告呈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夏秋季(6-10月)。输入病例报告的月份较多,全年除2月外,每月均有病例报告,与国外疫情常年高发、2月人员流动相对减少有关。本地病例主要集中在8-10月,与王桢等[8]关于浙江省的研究结果类似,这种现象与江西省夏季蚊媒密度升高、外出旅游导致的输入病例增多有关,尤其暑假属于旅游旺季,跨省及境外旅游人员明显增多。
输入病例与本地病例的人口学特征呈现一定程度的差异。输入病例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主要集中在20~59岁的青壮年,职业主要以农民、其他、家务及待业、商业服务为主,与省内赴东南亚务工、经商的人群以男性为主有关。本地病例中女性略多于男性,且年龄跨度较大,平均年龄较高,与疫情发生地的人口结构有密切关系,许多家庭都是男性外出务工,妇女和儿童留守家庭。2011-2019年,报告登革热的县(区)数逐渐增多,2019年达到72个,占全部县(区)的72.00%,提示江西省登革热疫情形势非常严峻,应引起足够重视。报告病例数最多的设区市为宜春市,县(区)为樟树市,主要与2019年樟树市登革热疫情大暴发有关,累计确诊病例743例,发病率高达122.25/10万;经调查,在疫情发生前1个月,当地有多个旅行团赴东南亚跨境旅游,且部分病例检出的登革病毒型别与当时东南亚主要流行株一致,是一起典型的由输入病例引发的本地暴发疫情。
本地病例的发病至确诊时间略低于输入病例,可能与本地疫情暴发后,加大了对人群的主动监测和筛查,及早地发现了后续病例有关。此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部分输入病例在国外已经出现症状,回国是为了减少治疗成本。但整体而言,输入病例和本地病例的发病至确诊时间均较晚,达到或超过了最长传染期(传染期为发病前1 d至发病后5 d[11]),提示很多病例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和管控,大大增加了本地传播和流行的风险。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在每年的登革热流行季到来之前(4-5月),组织开展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门诊及基层医生诊断登革热的意识和水平,及时发现早期登革热病例,阻断后续的传播可能,降低防控成本。此外,建议卫生行政部门适时联合健康教育部门,加大对群众的登革热防控知识宣教,提高群众主动就医的意识。
境内输入病例主要来源于广东省,与广东省登革热疫情历来高发、江西省与广东省接壤、人员流动频繁有关。境外输入来源主要是东南亚国家,尤以柬埔寨最多,这与东南亚境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息息相关[12-13]。因此,提高跨省、境外旅游和务工人员的预防登革热意识十分必要,建议每年对开展跨省、境外旅游的旅行社和境外劳务输出的公司进行登革热防治知识科普,通过其工作人员将防治知识尽可能地传达到每一名跨省和出入境人员。
综上,本研究系统分析总结了2011-2019年江西省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特征,揭示了江西省登革热疫情防控的严峻性和必要性,明确了登革热防控的重点环节和重点人群,为制定江西省登革热疫情防控策略提供了理论参考。
利益冲突 无
[1] |
杜建伟, 潘先海. 中国登革热流行概况与流行特征[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0, 31(12): 1429-1433. Du JW, Pan XH. Prevalent status and features of dengue fever in China[J]. Chin J Epidemiol, 2010, 31(12): 1429-1433. DOI: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0.12.025 |
[2] |
Bhatt S, Gething PW, Brady OJ, et al.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and burden of dengue[J]. Nature, 2013, 496(7446): 504-507. DOI:10.1038/nature12060 |
[3] |
刘起勇. 我国登革热流行新趋势、防控挑战及策略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0, 31(1): 1-6. Liu QY. Dengue fever in China: New epidemical trend,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J]. Chin J Vector Biol Control, 2020, 31(1): 1-6.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20.01.001 |
[4] |
Lai SJ, Huang ZJ, Zhou H, et al. The changing epidemiology of dengue in China, 1990-2014: A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25 years of nationwide surveillance data[J]. BMC Med, 2015, 13: 100. DOI:10.1186/s12916-015-0336-1 |
[5] |
杨富强, 夏光辉, 曾志笠, 等. 2019年江西省新干县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调查分析[J]. 应用预防医学, 2021, 27(1): 79-82. Yang FQ, Xia GH, Zeng ZL, et al.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an outbreak of dengue fever in Xin'gan county, Jiangxi province in 2019[J]. J Appl Prev Med, 2021, 27(1): 79-82. DOI:10.3969/j.issn.1673-758X.2021.01.028 |
[6] |
刘仰青, 柳小青, 宋文涛, 等. 江西省南昌市2011-2019年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21, 48(12): 2135-2138, 2154. Liu YQ, Liu XQ, Song WT, et al.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dengue fever in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from 2011 to 2019[J]. Mod Prev Med, 2021, 48(12): 2135-2138, 2154. |
[7] |
李煜姗, 汪如良, 刘晓青, 等. 气温对亚热带季风气候内陆城市登革热传播的影响[J]. 中国热带医学, 2021, 21(10): 932-938. Li YS, Wang RL, Liu XQ, et al.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dengue fever transmission in inland city with subtropical monsoon climate[J]. China Trop Med, 2021, 21(10): 932-938. DOI:10.13604/j.cnki.46-1064/r.2021.10.04 |
[8] |
王桢, 凌锋, 刘营, 等. 浙江省2015-2019年登革热流行特征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0, 31(6): 643-647. Wang Z, Ling F, Liu Y, et al.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engue fever in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2015-2019[J]. Chin J Vector Biol Control, 2020, 31(6): 643-647.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20.06.003 |
[9] |
牟笛, 何泱霓, 陈秋兰, 等. 我国2016年登革热输入和本地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比较[J]. 疾病监测, 2017, 32(3): 184-189. Mu D, He YN, Chen QL, et al. Comparison of 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between imported and indigenous dengue fever cases in China[J]. Dis Surveill, 2017, 32(3): 184-189. DOI:10.3784/j.issn.1003-9961.2017.03.004 |
[10] |
徐朦, 刘小波, 宋秀平, 等. 基于伤残调整寿命年的2010-2019年中国登革热疾病负担评估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0, 31(5): 509-512. Xu M, Liu XB, Song XP, et al. Assessment research on the disease burden of dengue fever in China from 2010 to 2019 based on 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J]. Chin J Vector Biol Control, 2020, 31(5): 509-512.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20.05.001 |
[11] |
肖东楼. 登革热防治手册[M]. 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3-4. Xiao DL. The manuals for dengue fev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M]. 2nd ed.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8: 3-4. |
[12] |
刘杨. 中国与柬埔寨签署政府间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EB/OL]. (2016-10-14)[2021-12-01]. http://www.gov.cn/xinwen/2016-10/14/content_5119051.htm. Liu Y. China and Cambodia signed an intergovernmental cooperation document on jointly building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EB/OL]. (2016-10-14)[2021-12-01]. http://www.gov.cn/xinwen/2016-10/14/content_5119051.htm. (in Chinese) |
[13] |
伦辛畅, 赵春春, 朱彩英, 等. 2011-2019年柬埔寨登革热疫情及赴柬旅游对我国输入登革热的影响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1, 32(3): 312-317. Lun XC, Zhao CC, Zhu CY, et al. Impact analysis of dengue fever epidemic in Cambodia and tourism to Cambodia on imported dengue fever in China from 2011 to 2019[J]. Chin J Vector Biol Control, 2021, 32(3): 312-317.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21.03.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