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圈动力学研究是一个主要科研课题.对岩石力学性质的认识,提供岩石圈动力学研究的基础,前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岩石的特性.比如描述岩石受力变形和撤力后变形恢复情况的弹塑性;描述岩石破裂前变形程度和变形能积累的脆韧性;岩石在短期载荷下表现出固体的弹性,而在长期载荷下,岩石会表现出一些类似于流体的性质[1].所以,对于岩石流变学方面,也就是说在物体受力后,应变随时间变化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岩石圈流变结构的探讨将有助于对岩石圈动力学过程的理解.
岩石流变的表现主要有蠕变、应力松弛、弹性后效等.岩石蠕变是岩石在受到外力不变的情况下,应变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的现象,包含暂态蠕变和稳态蠕变.本文主要讨论稳态蠕变.在稳态蠕变阶段,应变一般随时间均匀变化,也就是说应变速率为一个定值,应力和应变速率的比值为等效黏滞系数.
在建立以黏弹性岩石圈为基础的结构模型时,需要清楚不同层的流变特征和黏滞系数.到目前为止,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第1是,通过矿物和岩石的高温高压实验.样品在三轴高温高压实验系统上进行.在一定温度和围压下,以等应变速率加载,可测得相应应力.分别改变应变速率和温度的实验后,可得出相应岩石的幂律方程[2].第2是,利用GPS等空间大地测量手段,可以观测到岩石圈受到加载或卸载后的地表位移变化,如冰盖融化后的岩石圈响应[3],或者大地震后的震后松弛变形[4]等.通过测量数据和建立模型,能够反演出岩石圈的流变性质.第3是,我们将在这里使用的,在矿物黏滞系数已知时,通过数值计算来估算多矿物岩石整体的黏滞系数.
关于数值计算的方法,前人将其应用在很多种岩石物性参数的计算中,如岩石的热导率和电导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5],相比较实验,其花费时间较少,同时无需计较样品的尺寸.关于流变参数的有限元计算前人做了许多工作.Tullis等[6]计算两种矿物不同比例混合所得岩石的流变参数,同时给出在已知矿物参数和所占体积比的情况下,估计岩石强度的方法.崔晓佳等[7]计算三维情况下锗橄榄石和锗尖晶石组成的双矿物岩石的流变参数,使用Monte Carlo法得到不同比例矿物随机分布的结果.Jing等[8]探讨火星上冰岩石混合物的流变性质.他们一般都是假定矿物颗粒随机分布的前提下进行计算,然而许多岩石具有特定组构,矿物颗粒沿一定优势方位排列,这对岩石整体流变性质会有什么影响呢?本文所做的计算是依据实验中具有片理的变质岩石样品来建立模型,同时考虑边界条件和加载方向的不同,讨论即使矿物可假定为各向同性时,矿物颗粒定向排列对岩石整体流变参数的影响,发现岩石整体会呈现各向异性,并与高温高压实验结果吻合.
1 方法原理 1.1 基本原理计算中用到方程分别为:描述力之间关系的平衡方程
${{\sigma }_{ij,j}}+{{f}_{i}}=0$ | (1) |
描述应变速率和变形速度之间关系的几何方程
${{{\dot{\varepsilon }}}_{ij}}=({{u}_{i,j}}+{{u}_{j,i}})/2$ | (2) |
以及描述差应力和应变速率之间幂函数关系的本构方程
$\bar{\sigma }=\eta {{{\bar{\dot{\varepsilon }}}}^{\frac{1}{n}}}$ | (3) |
其中
对于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可以建立泛函
$\begin{align} & \prod \left( u \right)={{\int }_{V}}\frac{a}{m+1}{{{\bar{\dot{\varepsilon }}}}^{^{m+1}}}dV-{{\int }_{V}}~fudV-{{\int }_{\Gamma }}Tud\Gamma - \\ & {{\int }_{V}}\left( \Delta \cdot u \right)pdV, \\ \end{align}$ | (4) |
利用变分原理δΠ(u)=0,并代入
$\begin{align} & \bar{\dot{\varepsilon }}=\sqrt{\frac{2}{3}{{{\dot{\varepsilon }}}_{ij}}{{{\dot{\varepsilon }}}_{ij}}}, \\ & \delta \prod \left( u \right)={{\int }_{V}}\frac{a}{2}{{\left( \frac{2}{3}{{{\dot{\varepsilon }}}_{ij}}{{{\dot{\varepsilon }}}_{ij}} \right)}^{\frac{m-1}{2}}}\frac{4}{3}{{{\dot{\varepsilon }}}_{ij}}\delta {{{\dot{\varepsilon }}}_{ij}}dv-{{\int }_{V}}f\delta udV- \\ & {{\int }_{\Gamma }}Tud\Gamma -{{\int }_{V}}\left( \Delta \cdot u \right)pdV- \\ & {{\int }_{V}}\left( \Delta \cdot \delta u \right)pdV=0. \\ \end{align}$ | (5) |
定义F(u)=∫V
模型建立依据具有面理的花岗质糜棱岩实验样品[2]在电镜下的照片,区域面积为2mm×2mm,建立二维模型,并划分出不同矿物的区域.整个模型节点总数为6826,单元总数为13382.如图 1(a),图 1(b).图 1(b)中绿色区域为长石,蓝色区域为云母,黄色区域为石英.
Download:
|
|
图 1 (a)电镜下岩石样品照片 (b)岩石模型 Fig. 1 (a) Rock sample photo under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b) rock model |
矿物材料参数的选取依据高温高压实验测得的结果[9-11],具体数据如表 1.
我们通过已知的矿物参数,计算出岩石整体的流变参数,即幂律方程中的应力指数和激活能.
对幂律方程等式两边取自然对数,可得
$ln\dot{\varepsilon }=nln\sigma +lnA-\frac{E}{R}\frac{1}{T}.$ | (6) |
为了得到应力常数,我们进行一组计算,在一定的温度下,改变边界速率条件,可以计算得到一组差应力和应变速率关系,将其取自然对数并进行线性拟合,所得斜率即为应力指数n.
等式又可以变换为
$ln\sigma =\frac{E}{nR}\frac{1}{T}+\frac{1}{n}ln\dot{\varepsilon }-\frac{1}{n}lnA.$ | (7) |
在同样的应变速率下,改变温度,计算得到一组差应力,将差应力取自然对数和温度倒数进行线性拟合,所得斜率再乘以nR即为激活能E.
1.4 程序可靠性验证在正式计算之前,为验证程序的可靠性,我们先对单一矿物模型进行计算.使用的是长石的流变参数.计算结果与所添加参数值相对误差在1%左右,如表 2,证明了程序的可靠性.
我们计算分2组情况.第1组情况,有4个模型.每个模型之间,岩石区域的速率边界条件相同,温度不同.速率边界条件是1×10-7m/s,温度分别是700,800,850和900℃.第2组情况,5个模型,每个模型之间,温度相同,岩石区域的速率边界条件不同.温度为900℃,速率边界条件分别为1×10-7,7.5×10-8,5×10-8,2.5×10-8和1×10-8m/s.
通过每组的结果得到岩石整体的差应力和应变速率.按照方法原理中提到的步骤,将第1组的差应力(单位为Pa)和应变速率结果取自然对数并进行线性拟合,斜率即为所求应力指数n.对第2组结果的差应力取自然对数并与温度的倒数进行线性拟合,得到斜率,可以计算出激活能E.
之后旋转模型区域,分别是原方向的30°,45°,60°和90°,每种模型按照前述2组情况计算,可以得到不同加力方向情况下的应力指数和激活能.计算结果如图 2,图 3,其中差应力单位为Pa.
Download:
|
|
图 2 应变速率与应力的关系 Fig. 2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ain rate and stress |
Download:
|
|
图 3 温度倒数与应力的关系 Fig. 3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ciprocal of temperature and the stress |
按前面方法原理一节中谈到的步骤,进行计算,可以得到每个角度下的流变参数,结果如表 3.
将使用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的流变参数结果,与通过高温高压岩石实验获得的参数结果进行对比,应力指数结果很接近,激活能在数量级上也相近.其中0°和90°的实验结果n=3和激活能E=(354±54)kJ/mol [2],30°、45°和60°的实验结果n=3±0.2[12],这些实验结果与计算模拟结果基本吻合.同时,从这几组计算结果的对比可以看出:当温度一定时,应力随着加载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当加载速率一定时,应力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小.
在已知流变参数的情况下,可以计算出温度为973K和应变速率为1×10-15m/s时的等效黏滞系数[13],计算公式为
${{\eta }_{eff}}=\frac{{{{\dot{\varepsilon }}}^{\frac{1-n}{n}}}}{2{{A}^{\frac{1}{n}}}}{{e}^{\frac{E}{2nRT}}},$ | (8) |
结果如表 4.
从计算得到的等效黏滞系数可以看出,加载外力与矿物条带之间角度的不同,等效黏滞系数不同,其中0°和90°时等效粘滞系数值较大,而在30°时最小.这与前人所做的实验结果较一致.也印证了岩石强度受矿物层状分布的影响[14].
3 结论前人已经说明在矿物颗粒随机分配的情况下,可以在矿物颗粒流变性质已知的条件下,计算多矿物岩石整体的流变性质.本文通过使用有限元法,在已知矿物流变参数值已知,且近似认为矿物为各向同性的条件下,根据具有面理的花岗质糜棱岩薄片矿物沿面理层分布特征,建立岩石模型,对岩石整体的流变参数进行计算.得出的结果能与高温高压岩石实验所做的类似实验结果相互验证.说明在岩石存在片理的情况下,使用数值计算来获取岩石流变参数值的方法仍然是可行的.
通过不同方向载荷下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岩石的流变强度存在方向性,与其矿物沿片理成层分布的方式有关.当外加载荷与矿物条带垂直或平行时,所得的等效黏滞系数值较高,也可以理解为岩石的流变强度较高.当载荷与岩石面理呈30°角时,流变强度最小.这个结果与岩石实验得到的结果一致.
当然数值计算,还需要考虑其他的实际因素,如矿物颗粒大小、含水性等,许多矿物颗粒自身也具有各向异性.各向异性矿物且空间分布具有一定方向时,如何计算它们集合形成的岩石流变性质,是下一步需要进行的工作.
[1] | 石耀霖, 张贝, 张斯奇. 地震数值预报[J]. 物理 , 2013, 42 (4) :237–255. |
[2] | Liu G, Zhou Y, He C h, et al.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effect of pre-existing fabric on deformation of foliated mylonite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J]. Geological Journal , 2014, 51 (1) :92–112. |
[3] | Burgmann R, Dresen G. Rheology of the lower crust and upper mantle: evidence from rock mechanics, geodesy, and field observations[J]. 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 2008, 36 :531–567. DOI:10.1146/annurev.earth.36.031207.124326 |
[4] | 张晁军, 曹建玲, 石耀霖. 从震后形变探讨青藏高原下地壳黏滞系数[J]. 中国科学 D辑:地球科学 , 2008, 38 (10) :1250–1257. |
[5] | 刘善琪, 李永兵, 田会全, 等. 含湿孔隙岩石有效热导率的数值分析[J]. 地球物理学报 , 2012, 55 (12) :4239–4248. |
[6] | Tullis T, Horowitz F G, Tullis J. Flow laws of polyphase aggregates from end-member flow laws[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1991, 96 (B5) :8081–8096. DOI:10.1029/90JB02491 |
[7] | 崔晓佳, 张怀, 石耀霖. 岩石宏观流变性质的数值模拟[J]. 岩石学报 , 2008, 24 (6) :1417–1424. |
[8] | Jing H, Zhang H, Li H, et al. Parallel numerical analysis on the rheology of the martian ice-rock mixture[J].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 2011, 22 (2) :176–181. DOI:10.1007/s12583-011-0170-0 |
[9] | Offerhaus L J, Wirth R, Dresen G. High-temperature creep of polycrystalline albite[J]. Deformation Mechanisms, Rheology and Tectonics , 2001, 124 :107–131. |
[10] | Rutter E H, Brodie K H. Experimental intracrystalline plastic flow in hot-pressed synthetic quartzite prepared from Brazilian quartz crystals[J].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 2004, 26 (2) :259–270. DOI:10.1016/S0191-8141(03)00096-8 |
[11] | Mariani E, Brodie K H, Rutter E H. Experimental deformation of muscovite shear zones at high temperatures under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and the strength of phyllosilicate-bearing faults in nature[J].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 2006, 28 :1569–1587. DOI:10.1016/j.jsg.2006.06.009 |
[12] | 刘贵, 石耀霖, 周永胜. 各向异性花岗岩的强度和变形机制实验研究[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2015, 45 (7) :1506–1514. |
[13] | 石耀霖, 曹建玲. 中国大陆岩石圈等效粘滞系数的计算和讨论[J]. 地学前缘 , 2008, 15 (3) :82–95. |
[14] | 刘贵, 周永胜, 石耀霖. 先存组构对各向异性岩石流变强度的影响[J]. 地震地质 , 2014, 36 (3) :918–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