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卫生  2017, Vol. 33 Issue (5): 806-809   PDF    
青少年适应性与抑郁症状关系
李玖玲, 陈星, 赵春华, 徐勇    
苏州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儿少与妇幼卫生教研室, 江苏 苏州 215123
摘要目的 探讨青少年适应性对抑郁症状的影响,为保障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5年3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苏州市12所中学初一至高三的学生2 902人为调查对象,由学生本人独立填写自制社会人口学特征表、青少年适应量表(修订版)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当场回收问卷。应用EXCEL 2010和Epi Data 3.10进行数据整理,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中,年龄、年级、是否入学新生、父母外出工作情况、情绪适应、社会适应、学习生活适应是青少年抑郁症状发生的影响因素,OR(95%CI)分别为1.815(1.531~2.151),3.334(2.421~4.592)、3.217(2.324~4.453)、3.593(2.625~4.918)、2.992(2.169~4.127)、2.204(1.588~3.059),0.739(0.621~0.880),2.071(1.677~2.557),0.847(0.826~0.869),0.836(0.815~0.858),0.833(0.811~0.856);性别、家庭经济状况、成长环境对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发病风险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级、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婚姻状况、父母外出工作情况、情绪适应、社会适应、学习生活适应是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青少年适应性越好患抑郁症状的风险越小,是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
关键词青少年     适应性     抑郁症状    
Relationship between adaptability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adolescent students
LI Jiu-ling, CHEN Xing, ZHAO Chun-hua, et al     
Department of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Medical College of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21512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adaptability on depressive symptoms in adolescents and to provide a basis for promoting mental health of adolescents. Methods Using stratified random cluster sampling, we recruited 2 902 junior and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12 high schools in Suzhou city during March 2015.We adopted a self-designed demography questionnaire, Adolescent Adaptation Scale (revised edition), and Symptom Checklist-90 (SCL-90) for a self-administered survey among the students.Then we used Excel 2010 and Epi Data 3.10 in data preparation and SPSS 18.0 in data analyses. Results Univariate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incident of depressive symptoms was influenced by age (odds ratio, 95% confidence interval:1.815, 1.531-2.151;aged 15-19 years compared to < 15 years), grade (senior grade three:3.334, 2.421-4.592, senior grade two:3.217, 2.324-4.453, senior grade one:3.593, 2.625-4.918, junior grade three:2.992, 2.269-4.127, and junior grade two:2.204, 1.588-3.059 compared to junior grade one), being a freshman (0.739, 0.621-0.880), with migrant working parents (2.071, 1.677-2.557), emotional adaptation (0.847, 0.826-0.869), social adaptation (0.836, 0.815-0.858), and study adaptation (0.833, 0.811-0.856)(P < 0.05 for all); but the incident of depressive symptoms was not influenced by gender, familial economic status, an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mong the students.The results of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gender, grade, familial economic condition, parental marriage status, parents' migrant working, emotional adaptation, social adaptation, and study adaptation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ependent variables for the incident of depression symptoms (P < 0.05 for all). Conclusion Adaptability, as a protective factor, is reversely correlated with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adolescent students.
Key words: adolescent     adaptability     depressive symptom    

抑郁作为一种负性情绪已成为21世纪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1]。青少年时期不仅是抑郁发生的关键时期,而且与当前和未来的疾病状况相关,也会增加青少年自杀的风险[2]。抑郁症状通常是指一种亚临床形式的抑郁,是以量表评估自我报告的抑郁症候群,通过特定划分界限来定义[3],它属于感性障碍的一个方面,通常具有较强的隐匿性[4]。而适应是心理健康的外在表现,更是现代社会中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在《心理学大辞典》中适应被界定为:“个体在生活环境中, 在随环境的限制或变化而改变、调节自身的同时, 又反作用于环境的一种交互互动的动态过程”[5]。国内研究者张大均等针对我国青少年的研究认为,适应指由环境及身心变化引起的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反应状态[6]。作为整体的人在社会当中能否健康地生存与发展的主要表现就是适应[7]。针对青少年抑郁症状发病的隐匿性以及诊断的混杂性,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青少年在情绪适应、社会适应和学习生活适应方面的情况对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影响,为青少年抑郁症状的早期诊断及干预提依据。本研究于2015年3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苏州市12所中学初一到高三共4 0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第1步,将苏州市的所有中学作为一级单位,从其中随机抽取6所初级中学及6所高级中学,共抽取12所学校;第2步,在抽取的12所学校中,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级;第3步,对所抽取班级内的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 000份,收回3 411份,回收率85.3%;将但凡有一项漏填的问卷剔除,得到有效问卷2 902份,有效率85.1%。

1.2 方法

在经过培训的老师指导监督下,由受试者本人现场填写问卷,由学校安排自习时间以整班为单位测试,使用统一指导语,问卷不记名,问卷完成后当场收回。全部调查对象均知情同意。调查问卷包括:(1) 社会人口学特征表:自行编制。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年级、家庭经济状况、成长环境、学习成绩等。(2) 青少年适应量表(修订版):该量表以《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8]适应分量表为基础,经修订和检验得到。共包括17个题项,分为情绪适应、社会适应和学习生活适应3个维度。该量表采用四点计分法:1=完全不符合,2=不太符合,3=比较符合,4=完全符合。根据青少年适应的理论分数范围(17~68分)和实际分数范围比较,并计算理论分数中值。该量表得分高表示被试能适应环境及身心变化,并引发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反之,得分低表示被试因环境和身心变化引起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不利于心理健康。(3) 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9]:包括90个项目,归为10个因子,要求被调查者全部作答,其中检测抑郁的题目为5、14、15、20、22、26、29、30、31、32、54、71、79共13项。采用5级评分法(将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分别赋值为1、2、3、4、5)。本测验的目的是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到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种角度,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如何。本研究将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作为抑郁症状筛检标准。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 Data 3.10软件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逻辑检错及核查改正,所有出现缺失值、无效值的无效问卷皆通过Excel 2010软件被筛除;运用SPSS 18.0软件对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与抑郁症之间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在2 902名学生中,男生1 346人(46.4%),女生1 556人(53.6%);年龄11~19岁,平均年龄为(14.99 1.74) 岁,11~14岁有1 210人(41.7%),15~19岁有1 692人(58.3%);初一504人(17.4%),初二491人(16.9%),初三477人(16.4%),高一518人(17.8%),高二439人(15.1%),高三473人(16.3%);家庭经济状况上等38人(1.3%),中上等449人(15.5%),中等2 103人(72.5%),中下等232人(8.0%),下等80人(2.8%);成长环境由双亲抚养2 736人(94.3%),单亲抚养100人(3.4%),父母再婚抚养48人(1.7%),寄养18人(0.6%)。

2.2 问卷得分情况

青少年适应量表中,情绪适应平均分为18.34分(95%CI=18.22~18.47), 社会适应平均分为17.95分(95%CI=17.83~18.08),学习生活适应平均分为13.59分(95%CI=13.48~13.71)。抑郁症状检出人数为830人(28.6%),未检出人数为2072人(71.4%)。

2.3 青少年适应性对抑郁症状影响的单因素分析(表 1)
表 1 青少年适应性与抑郁症状关系的单因素分析

年龄、年级、入学新生、父母外出工作、情绪适应、社会适应、学习生活适应是青少年抑郁症状发生的影响因素,性别、家庭经济状况、成长环境对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发病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4 青少年适应性对抑郁症状影响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 2)
表 2 青少年适应性与抑郁症状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患有抑郁症状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年级、家庭经济状况、成长环境、入学新生、父母外出工作、情绪适应、社会适应和学习生活适应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级、家庭经济状况、成长环境、父母外出工作、情绪适应、社会适应及学习生活适应是青少年抑郁症状影响的影响因素(P<0.05)。女生、高中生、父母再婚抚养的青少年发生抑郁症状的可能性较大,而父母外出工作、家庭经济状况为中等和中上等、情绪适应良好、社会适应良好、学习生活适应良好对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发生为保护性因素。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 在中国,4位青少年中就有1位有心理障碍,行为的或情绪的[10], 自杀已成为青少年死亡的首要原因[11]。抑郁作为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对自身变化、环境或事件的适应性反应,是个体情绪、认知和行为在一定范围内从轻微的反应沮丧到极端的退缩、易怒甚至自杀意念或行为的连续变化[12],已成为严重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发病机制尚不明了,找到导致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并且针对这些因素进行预防,不仅能帮助治疗青少年心理问题,更能改善其成年后的生活质量。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性别、年级、家庭经济状况、成长环境、父母外出工作、青少年的情绪适应、社会适应和学习生活适应等影响因素中,女生、高中生、父母再婚抚养、父母外出工作的青少年发生抑郁症状的可能性较大,而家庭经济状况为中等和中上等、情绪适应良好、社会适应良好、学习生活适应良好是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发生的保护性因素。青少年情绪适应、社会适应、学习生活适应均是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适应性的得分越高,表示被试能适应环境及身心变化,并引发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反之,得分低表示被试因环境和身心变化引起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不利于心理健康[8]。其中,情绪适应是指由情绪变化引起的心理和行反应状态[6],国内研究者对青少年的研究认为,情绪适应是衡量学生学校适应良好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与负性情绪呈正相关的非适应性策略(责难自己和他人、灾难化和沉思)和生活事件的结合会进一步的加重青少年的抑郁症状[13]。青少年经常体验到的情绪状态包括孤独和社交焦虑。其中,学校背景下的孤独感指学生基于对自己在同伴群体中社交地位和学业水平的直觉而产生的孤单、寂寞、失落、无助和不满的主观情感体验,而社交焦虑则指对某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产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强烈忧虑、紧张不安或恐惧的情绪反应和回避行为[12]

人们适应社会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可以用"社会适应性"来概况,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适应过程中形成的人格特征,也在人们适应社会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社会适应不良的青少年通常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心理幼稚型缺陷等特征,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极易引发抑郁症状,而良好的社会适应有助于青少年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学业成绩的提高, 社会交往状况的改善, 都有积极的作用[14];学习生活适应,由学习活动和生活变化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状态[6],良好的学校适应行为,有助于缓解生活事件对抑郁的冲击[15]。积极改善青少年在情绪、社会、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适应性,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家庭、校园环境,及时发现并积极引导其发展,有利于减少抑郁症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Holden C. Mental health.Global survey examines impact of depression[J]. Science, 2000, 288: 39–40. DOI:10.1126/science.288.5463.39
[2] Thapar A, Collishaw S, Pine DS, et al. Depression in adolescence[J]. The Lancet, 2012, 379: 1056–1067. DOI:10.1016/S0140-6736(11)60871-4
[3] Gotlib IH, Joormann J. Cognition and depression: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J]. Annual Review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10, 6: 285–312. DOI:10.1146/annurev.clinpsy.121208.131305
[4] Cicchetti D, Toth SL. The development of depress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8, 53(2): 221. DOI:10.1037/0003-066X.53.2.221
[5] 雷伯. 心理学词典[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6: 13.
[6] 张大均, 江琦.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的编制[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6, 2: 81–84.
[7] 沈德立, 马惠霞. 论心理健康素质[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4, 4: 567–571.
[8] 张宜彬. 我国初中生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适应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D]. 北京: 清华大学, 2008: 45-57.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003-2009083483.htm
[9] 刘恒, 张建新. 我国中学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 评定结果分析[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 18(2): 88–90.
[10] 罗伏生, 沈丹, 张珊明. 青少年焦虑和抑郁情绪特征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9, 17(4): 468–470.
[11] Phillips MR, Li X, Zhang Y. Suicide rates in China, 1995-99[J]. Lancet, 2002, 359: 835–840. DOI:10.1016/S0140-6736(02)07954-0
[12] 徐夫真. 青少年早期抑郁的发展及其与家庭、同伴和个体因素的关系[D]. 山东师范大学, 2012.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445-1012339895.htm
[13] 陈海燕, 姚树桥, 明庆森, 等. 中学生的抑郁症状与生活事件:非适应性策略的中介作用[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2, 26(10): 786–790.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2.10.013
[14] 张帆. 关于青少年社会适应性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J]. 祖国, 2013, 2: 29.
[15] 廖传景, 刘鹏志, 张进辅. 内地新疆班高中生生活事件与焦虑、抑郁:学校适应的作用——以浙江省温州中学新疆部为例[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8(6): 1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