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卫生  2013, Vol. 29 Issue (11): 1677-1679   PDF    
大学生攻击性行为与生活事件相关性
于蕴淼1, 刘玥汐1, 陈璐2, 杨艳杰1 , 邱晓惠1, 杨秀贤1    
1.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心理学教研室, 黑龙江 哈尔滨;
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第二临床学院
摘要目的 了解大学生攻击性行为与生活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黑龙江省哈尔滨市5 236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攻击性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7.89%的大学生存在人际关系压力,93.43%的大学生面临学习压力;男大学生躯体攻击、言语攻击、自我攻击、攻击总分均高于女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大学生的愤怒攻击得分高于男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躯体攻击[(24.34±16.90)分]、言语攻击[(30.04±15.96) 分]、愤怒攻击[(28.47±18.63)分]、敌意攻击[(27.09±16.22)分]、自我攻击[(21.34±17.15) 分]、攻击总分[(26.26±12.90) 分]与ASLEC量表中人际关系[(5.52±3.88) 分]、学习[(6.32±3.92) 分]、受惩罚[(2.54±3.21) 分]、丧失[(2.67±3.06) 分]、健康适应[(2.89±2.40) 分]、其他([2.46±2.62) 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 大学生经历的生活事件越多,攻击行为越严重。
关键词大学生     生活事件     攻击行为     相关分析    
Correlation between aggressive behavior and life events in college students
YU Yun-miao1, LIU Yue-xi1, CHEN Lu2, et al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Province 43003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events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in college students.Methods Aggressive Scale,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Scale(ASLEC) were administered to 5 236 college students selected with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from 6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Harbin city.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the study stress was 87.89% and 93.43%,respectively,in the students.Male students had higher scores for physical aggression,verbal aggression,self-oriented attack,and total attack than female students(P<0.05 for all);the female students had a higher scores for angry attack than the male students(P<0.05);physical aggression,verbal aggression,anger,hostility,and self-oriented attack we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life events.Conclusion College students experiencing more life events have more aggressive behavior.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     life event     aggressive behavior     correlation analysis    

攻击行为是指个体在内心失衡的情况下,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而对他人以身体或心理的有意识的伤害行为。有研究发现,58%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攻击行为[1]。攻击性行为不仅给大学生自身带来巨大的困扰,还对他人和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大学生的攻击行为应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目前,人们对攻击行为的机制尚不清楚,许多研究者认为社会环境因素在攻击行为的形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早期的应激会导致个体以后的暴力行为,受虐待的儿童容易出现反社会的攻击行为[2, 3]。生活事件作为一种常见的应激原,其与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关系的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于2007年9月—2008年12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黑龙江省哈尔滨市5 236名大学生进行攻击性行为与生活事件关系的调查,以期为学校、社会开展大学生攻击行为的预防及干预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哈尔滨市16所高校中随机抽取6所大学,其中部属院校2所,地方院校4所,涵盖理工,文史,经济等专业。本次调查发放问卷6 000份,收回有效问卷5 236份,有效率为87.26%。其中女生2 560人,占48.89%;男生2 676人,占51.11%,年龄范围16~43岁,平均年龄(21.32±2.20)岁。 1.2 方法

在知情同意情况下,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采用集体自填式调查法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1)攻击性量表[4]:包括30个条目,分为躯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攻击,敌意攻击,自我攻击5个分量表:每题按照1~5分评分,均正向计分,得分越高表明攻击性越强。(2)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list,ASLEC)[5] :用于了解被试最近3个月,6个月或12个月的心理情况。共27个条目,包括人际关系因子,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丧失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和其他6个因子。要求被试先回答该生活事件是否发生,如发生,再对每项事件的刺激强度根据对被试造成的苦恼程度分为5级:1=无影响,2=轻度,3=中度,4=重度,5=极重度。分数越高反映被试承受的精神压力越大。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t检验和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攻击量表得分情况(表 1)

大学生攻击量表的躯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攻击、敌意攻击、自我攻击、攻击总分分别为(24.34±16.90)、(30.04±15.96)、(28.47±18.63)、(27.09±16.22)、(21.34±17.15)、(26.26±12.90)分。男大学生躯体攻击、言语攻击、自我攻击、攻击总分均高于女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大学生的愤怒攻击得分高于男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 1 不同性别大学生攻击性得分比较
2.2 大学生经历的生活事件基本情况

大学生存在人际关系压力、学习压力、受惩罚压力、丧失压力、健康适应压力和其他压力的比例分别占87.89% (4 602/5 236)、93.43%(4 892/5 236)、58.04%(3 039/5 236)、61.08%(3 198/5 236)、77.64%(4 065/5 236)、63.77%(3 339/5 236)。大学生ASLEC量表中人际关系、学习、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和其他6个因子分别为(5.52±3.88)、 (6.32±3.92)、(2.54±3.21)、(2.67±3.06)、(2.89±2.40)、(2.46±2.62)分。 2.3 大学生的攻击行为与生活事件的相关分析

对大学生的攻击行为与生活事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躯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攻击、敌意攻击、自我攻击、攻击总分与ASLEC量表中人际关系、学习、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其他呈正相关(P<0.01)。

表 2 大学生攻击与生活事件各因子相关分析(r)
3 讨 论

本研究结显示,男大学生躯体攻击、言语攻击、自我攻击、攻击总分高于女大学生得分,表明男大学生的攻击行为发生更多,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6, 7],并且男大学生更多采用肢体性攻击、语言攻击及面对个体自身的攻击等不计后果的行为;女大学生的愤怒攻击得分高于男大学生愤怒攻击得分,表明女大学生的攻击行为更多的是由于愤怒情绪带动的。男女生攻击行为的差异可能与生理原因及社会角色的差异不同有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学习压力与人际关系压力是大学生主要的应激原,这与高冬东等[8]、胡军生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学习压力与人际关系压力是困扰当代大学生的主要问题。学习一直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常常担心考试失败。此外,当前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也会增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研究显示,人际关系也是大学生面临的一大难题[10],仅次于学习压力。现今,许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进入大学之前受到家长的过度保护,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在与别人的交往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问题,这些都会成为困扰他们的主要压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攻击行为与生活事件呈正相关,说明攻击行为与生活事件息息相关,大学生经历的生活事件越多,攻击行为越多。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经常面对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各种压力,而攻击行为与人格密切相关[11],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对身边的人或事情非常敏感,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面对负性生活事件时经常作出歪曲认知,认为自己受到了威胁、他人对自己有敌意等,导致他们经常处于愤怒、焦虑等情绪之中,在内心失衡的情况下,往往会做出对他人及对自身的攻击行为。

综上所述,建议各高校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大学生能够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应对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生活事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月,时春阳.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调查分析[J].科技信息,2007(3):232.
[2] Caspi A,McClay J,Moffitt TE,et al.Role of genotype in the cycle of violence in maltreated children[J].Science,2002,297(5582):851-854.
[3] Craig IW.The importance of stress and genetic variation in human aggression[J].Bio Essays,2007,29:227-236.
[4] 王志青,王安文,许永臣,等.部分自杀未遂者两年后与社区正常对照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856-858.
[5] 刘贤臣,刘连启,杨杰,等.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4:34.
[6] 赵科,张海青.大学生攻击行为及应对策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5):598.
[7] 谢振安.当代大学生攻击行为的调查研究[J].青年研究,1997(12):30.
[8] 高冬东,李晓玉.生活事件与大学生焦虑状况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2):27.
[9] 胡军生,程淑珍.师范大学生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2):186-188.
[10] 王涛,席波,王翠丽,等.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5):533-534.
[11] 罗贵明.贫困大学生攻击行为与自尊及人格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11):1430-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