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与安全监测所
三硝基甲苯(trin itro to luene,TNT) 是制造炸药、染料、药品等的原料。生产过程中,通常要求保持较高的温度和湿度,皮肤黏膜吸收为TNT中毒的主要途径。TNT 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中毒性肝炎,白内障,肝肿大和肝癌[1]等。TNT 白内障是接触者最常见、最早出现的特异性体征[2]。为了调查职业性白内障的发病情况,于2009年4月对重庆市某炸药厂进行环境监测及对员工进行体检和眼部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重庆市某炸药厂员工542 人,其中男性358人,女性184人; 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65岁; 工龄最短0.3年,最长42年。
1.2 方法于2009年4月对该炸药厂进行劳动卫生学现场调查和员工体检。(1)劳动卫生现场调查: 参照文献[3]对各车间进行TNT 浓度测定。(2) 职业体检: 重点对眼部进行视力和B超的常规检查; 用托品卡胺滴眼散瞳后,在暗室内用裂隙灯检查晶状体和眼底沉着物; 依据GBZ35- 2002《职业性白内障诊断标准》 [3]对有临床表征的案例分期。
1.3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χ2 检验。
2 结 果 2.1 TNT粉尘浓度检测该炸药厂1988 年以前各个车间TNT粉尘浓度均超出国家卫生标准(1 mg /m3) ,最高时超过国家标准19倍; 经1988 年和2000年连续2 次整改后,TNT粉尘浓度基本达到国家卫生标准。本次监测各车间TNT 浓度分布在0.36~ 0.98 mg /m3,其中球磨车间0.98 m g /m3,包装车间0.95 mg /m3,筛粉车间0.96 mg /m3,装药车间0.87mg /m3,压药车间0.83 mg /m3,均低于国家标准。
2.2 不同性别工人TNT白内障检出情况(表 1)542名员工中,查出TNT 白内障患者90 例,总患病率16.6%,查出TNT白内障观察对象(观察对象: 因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疑似职业病的损伤,需要进行长期观察才能够确诊的疑似职业病患者) 343人,总检出率为63.28%,经χ2 检验,男女患病率(χ2 = 35.82,P < 0.05)及检出率(χ2 = 69.94,P <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在本次调查中白内障发病的最小年龄为19岁,最大年龄63岁。经χ趋势2检验,仅白内障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χ2 = 54.70,P < 0.05); 而各年龄段检出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5.14,P < 0.05),但经χ趋势2检验,检出率未随年龄增加而增加(χ2 = 0.84,P > 0.05)。
受检人员中大多数为直接接触TNT的工种,其中药头(制药/配药) 和包装是接触程度最高的。本次调查发现患病率最高工种为药头和包装,其次为混合、搬运和排模; TNT白内障患病率随接触的增高而增加(χ趋势2= 17.21,P < 0.05)。
从事TNT作业2年后晶状体开始受到损害,3年以后开始发病; 工龄> 25年人群患病率最高,< 5 年的患病率最低。经χ2 检验,患病率随工龄增加而增加(χ2 = 28.52,P < 0.05),而各年龄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3.00,P < 0.05),但经χ趋势2,检出率未随工龄的增加而增加(χ2 = 1.45,P > 0.05)。
紫外线辐射是白内障发病的因素之一[4],而在TNT 作业工人中,其作业环境、年龄[5]及工龄与职业性白内障发病关系密切。本次调查中,男性患病率较女性高,原因之一是受检人员中男工多有饮酒习惯,饮酒可促使TNT吸收而增加中毒机会,TNT 中毒的相对危险度随着每日饮酒量增加而增加[6]; 原因之二是男工从事的工种大多数都直接接触TNT,如搬运、配药等,而女工则较多为非直接接触方式,如包装、打口等。虽然发病率高的工种车间空气中TNT 浓度未超标,但已接近国家卫生标准上限,长期暴露于TNT危险值浓度的人群,体内有毒物质蓄积量超过正常范围,因个体差异部分表现为发病,部分未发病。因此,生产单位应加强工艺改革,通风排毒,控制室内温度,以降低车间空气中TNT 的浓度; 职工应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8],把好“三口关”(领口、袖口、裤口) ,坚持“三戴”(手套、口罩、眼镜),班后要洗浴; 坚持定期体检,发现患病职工及早调离,进行岗位轮换; 强化对TNT 损害的认识,加强对TNT 作业的监督监测工作和健康教育,纠正不良习惯,从而预防职业性三硝基甲苯白内障及慢性中毒的发生。
[1] | Sabbioni G,Sepai O,Norppa H,et al. Comparison of biomarkers in workers exposed to 2,4,6 trinitrotoluene[J].Biomarkers,2007,12(1):21-37. |
[2] | 赵素英,吕志刚.COX模型在三硝基甲苯中毒与工龄、工种关系中的应用[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7,25(7):406. |
[3] | 卫生部.GBZ/T160.7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35-2002职业性白内障诊断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
[5] | 王阳,刘扬,阎启昌,等.紫外线暴露时间与眼晶体密度值量效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0):1169-1170. |
[6] | Sabbioni G,Liu YY,Yan H,et al. Hemoglob in adducts,urinary metabolites and health effects in 2,4,6 trin itrotoluene exposed workers[J].Carcinogenesis,2005,26(7):1272-1279. |
[7] | 张新华,周生添.某炸药厂TNT作业工人中毒性白内障患病率的调查[J].职业与健康,2006,8(15):1160-1161. |
[8] | 姚令辉,艾健康,黄铁珠,等.某化工厂三硝基甲苯作业工人健康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8,8(1):174-1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