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广州中医药大学
病毒性肝炎与NF-κB表达的关系十分密切。Toll样受 体(TLRs)是宿主细胞识别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受体〔1〕,核因子 κB是其中炎症反应的中枢因子,在机体的炎症、免疫反应等 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细胞因子是NF-κB所调控基因的表达产 物,介导和调节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2〕;许多疾病的发生也 与Thl/Th2类细胞失衡相关〔3〕。为探讨冠状病毒性肝炎与肝 脏核因子-κB(NF-κB)和血清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 细胞因子的关系,本研究建立冠状病毒鼠肝炎模型与大肠埃 希菌鼠肝炎模型,结合MHV2A59的嗜肝性特征,从小鼠肝脏 NF-κB表达水平和血清Th1/Th2细胞因子〔血清白介素-4 (IL-4)、干扰素(IFN-γ)〕比值变化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 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1)动物与饲料:清洁级BALB/c雄性小鼠,4周 龄,体重(13±2)g(南方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动物合格证 号:NO.0030668);普通饲料(南方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 内生热饲料(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配方:80%基础饲料 +8%蜂蜜+12%猪油。(2)试剂与仪器:NF-κB一抗(美国 Santacruze公司);NF-κB二抗,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试剂 盒(上海西唐科技有限公司);IL24原装试剂盒、IFN2γ原装试 剂盒(上海轩昊试剂公司,IL24批号:A1010A0104U,IFN2γ批 号:A1010A0123U)。BX50型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 PowerwaveHT型酶标仪(美国Bio-tek公司);JD801数码医学 显微图像分析系统(江苏省捷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2 方 法 1.2.1 动物分组及造模根据文献〔4〕造模。将BALB/c小 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冠状病毒模型组和大肠埃希菌对照 组,每组6只。正常组予以普通饲料,自由饮水及自然环境饲 养。模型组和肠菌组小鼠先予以内生热饲料、自由饮水和自然环境饲养;至第10d,分别予以腹腔注射MHV-A590.5mL (浓度为10-5.5)和大肠埃希菌(浓度为109/mL)0.4mL/10g灌胃感染1次,第12d上午分别重复给药1次。感染后第1,3,5d上午放入气候模拟舱内,温度(32±0.5)℃,相对湿度(60±5)%;最后1次出气候模拟舱时造模完毕。动物出现明显的倦怠嗜卧、耸毛、大便烂、进食少、体重减轻、舌质黯红 或黄腻为造模成功。
1.2.2 取材及样本预处理取材前动物禁食不禁水12h。将小鼠肝脏右叶放入多聚甲醛中固定,放入4℃环境中保存待测;摘眼球取血,静置30min后,15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保存于4℃,待测。
1.2.3 肝脏NF-kB表达的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法〔5〕染色,脱水,透明,封片。每张切片分别在显微镜下放大200倍,随机选取视野,对其中有代表意义的阳性结果进行拍照,并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平均吸光度(A)值。
1.2.4 血清IFN-γ、IL-4水平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试剂盒平衡至室温(20~25℃);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1.3统计分析使用SPSS11.5软件进行F分析及q检验。
2 结 果 2.1小鼠肝脏NF-kB表达(图 1)图 1可见,2个感染组与 正常组比较,肝脏NF-kB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 别P<0.05,P<0.01),其中冠状病毒模型组比大肠埃希菌组 升高更明显(P<0.01)。
![]() | 注: 与正常组比较,aP<0.05,bP<0.01;与冠状病毒模型组比较,cP<0.01。 图 1 各组小鼠肝脏NFB表达的吸光度值 |
图 2可见,病毒和细菌感染后的小鼠肝细胞中均可见NF-kB的活化和 阳性表达,其中冠状病毒模型组比大肠埃希菌对照组的阳性 表达更为明显。阳性细胞主要为浸润于病灶中的炎性细胞,活化的NF-kB表达于细胞核中,呈棕黄色颗粒。
2.3小鼠血清Th1/Th2比值变化(表 1)表 1可见,2个感染组与正常组比较,IL-4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FN-γ含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正常组比较,冠状病毒模型组、大肠埃希菌对照组IFN-γ/IL-4比值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前者比后者升高更明显。
![]() | 图 2 小鼠肝脏NF-kB的表达 |
表 1 不同组别外周血Th1 /Th2比值变化( ±s, pg/mL) |
本实验结果显示,2种病原感染组小鼠肝脏NF-κB表达均比正常组升高,而冠状病毒模型组比大肠埃希菌对照组升高更明显,提示冠状病毒性肝炎与NF-κB的过度表达有关。MHV-A59嗜肝性可能是造成2种病原感染组小鼠肝脏NF????B表达有明显差异的原因。同时,与正常组比较,冠状病毒模型组、大肠埃希菌对照组小鼠血清NF-κB/IL-4比值升高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前者比后者升高更明显,表明冠状病毒性肝炎与Th1/Th2失衡有关。有研究表明,小鼠被病毒感染后,TLRs表达明显升高,从而会诱导细胞中NF-κB过度活化〔6〕。结合本实验结果,推测病毒感染小鼠TLRs的表达量增加,其下游基因NF-κB过度活化,导致血清中NF-κB含量增加,IFN-γ/IL-4比值升高,Th1/Th2向Th1漂移,细胞免疫占优势,从而造成肝脏的损伤可能是小鼠冠状病毒性肝炎的致病机制之一。
| 〔1〕 | 杨晶,姜德建,张一帅,等Toll样受体与心脏疾病[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8,24(9):1121-1123. |
| 〔2〕 | 李淑珍,王素萍,原琛利,等.孕妇HBV感染与胎盘组织TLR3表达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2):129-131. |
| 〔3〕 | 龚力菲, 医学免疫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78,81,83,155,248. |
| 〔4〕 | 阎翔,郭明阳.建立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方法探讨[J].成都军区医院学报,2003,5(6):37. |
| 〔5〕 | 王明月,屠冠军.白细胞介素及金属蛋白酶在退变腰椎间盘表达[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2):164-166. |
| 〔6〕 | Zhang D,Zhang G,Matthew S,et al.A Toll-like receptor that prevents infection by uropathogeneic bacteria[J].Science,2004,303(5663):1522-1526. |
2010, Vol. 26

, 罗炳德1

±s, p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