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安徽省亳州市委宣传部理论科
近年来,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心理应激因素也不断增加,心理健康已成为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上海、沈阳、威海市等城市的调查表明,15%~20%以上的居民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1-3〕,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及构建和谐社会均产生很大影响。本研究旨在了解安徽省亳州市城市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居民心理健康维护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2008年9-10月,在亳州市主城区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3个社区,按设计要求将社区居民作为受试群体,进行入户调查。调查对象为均具有亳州市户籍,年龄≥18岁的常住居民。共发放问卷1 200份,回收1 086份,剔除无效问卷134份,最终有效问卷952份,有效率为87.66%。其中男性440人,女性512人。年龄:18~25岁293人,26~60岁606人,60岁~53人。教育程度:基础教育313人,中等教育(高中、中专)409人,高等教育(大学及以上)230人。经济水平(调查对象自我评定):经济贫困33人,经济一般706人,富裕(小康以上)213人。
1.2 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4〕。该量表包括90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1~5级),1=从无,2=轻度,3=中度,4=相当重,5=严重。量表主要测评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在内的体现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的9个因子及代表个体综合心理状况的总分。根据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标准〔5〕,总分 > 160分或任一因子≥2分,即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1.3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表 1)在952人中有318人检出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占总人数的33.40%。男女性别差异不明显;60岁~、教育程度为基础教育、经济分困居民中心理不健康的比例较高;经济富裕的居民心理不健康的比例也较高;受高等教育的居民其心理不健康比例较低。居民SCL-90阳性因子(单一因子得分≥2)躯体化145人,占15.23%;强迫症状261人,占27.42%;人际关系254人,占26.68%;抑郁207人,占21.74%;焦虑180人,占18.91%;敌对252人,占26.47%;恐怖173人,占18.17%;偏执223人,占23.42%;精神病性141人,占14.81%。
2.2 居民SCL-90得分与全国常模的比较(表 2)亳州市居民SCL-90中9个因子和总分均大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表明亳州市居民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常模。
2.3 多元方差分析(表 3)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主效应(F=2.41,P=0.008)、教育程度主效应(F=1.64,P=0.037)和经济水平主效应(F=1.99,P=0.006)均达到明显水平,年龄主效应不明显(F=1.18,P=0.259)。因素间交互作用达到明显水平的有性别与年龄(F=2.43,P=0.000),性别与教育程度(F=2.18,P=0.002),性别、年龄与教育程度(F=1.70,P=0.004),年龄与经济水平(F=1.79,P=0.002),教育程度与经济水平(F=1.99,P=0.000),性别、教育程度与经济水平(F=1.43,P=0.04),年龄、教育程度与经济水平(F=1.86,P=0.000),其余均不明显。
结合最小显著差法检验分析表明,男性居民的躯体症状比女性居民严重;教育程度越低的居民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差,接受基础教育的居民在6个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精神病性和总分)上得分明显高于接受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居民;受教育程度低的女性居民更容易产生抑郁症状;60岁~男性居民的身体状况比其他年龄段男性居民差;不同经济水平的老年人在躯体、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因子得分和总分上存在明显差异。
3 讨论亳州市居民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比例远高于上海、沈阳、威海、南京等城市〔1-3, 6〕,与2007年全国城市居民心理健康普查结果比较也存在较大差距〔7〕。其原因可能与以下方面有关:(1)亳州市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保健工作相对滞后。(2)当前的经济形势可能对居民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3)此次调查所用量表的常模为20世纪80年代制定,各项指标老化,需要进行修订〔8〕。
60岁~、经济贫困和受教育程度为基础教育的3类市民发生心理问题的比例较高。可能与60岁~居民身体状况差、经济收入低、退休和工人状况等因素有关〔9〕;经济贫困的居民由于经济压力继而影响其人际交往和社会支持;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居民可能缺乏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
调查结果提示,亳州市居民的心理健康需要引起政府职能部门的关注。社区要积极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围绕居民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学校通过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家长学校让心理健康教育进入家庭。
[1] | 仇剑崟, 王祖承, 谢斌. 上海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 上海精神医学, 2006, 18(2) : 65–68. |
[2] | 王永顺. 沈阳市城市居民心理状况调查分析[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2, 4(3) : 252. |
[3] | 徐凌忠, 周成超, 王建新, 等. 威海市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 20(6) : 394–397. |
[4] | 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2版. 北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 31. |
[5] | 金华, 吴文源, 张明园. 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初步分析[J]. 中国神经精神病杂志, 1986, 12(2) : 260–263. |
[6] | 马辉, 张宁, 孙越异. 南京市市民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人格特征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 15(6) : 536–538. |
[7] |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 2007年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报告.人民网[EB/OL].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7114753.html. 2008, 4, 14. |
[8] | 廖全明. 中国人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进展[J]. 中国公共卫生, 2007, 23(5) : 556–557. |
[9] | 赵若望, 韦丽琴, 张玉娥, 等. 包头市老年人心理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02, 18(4) : 456–4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