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资料显示,自杀行为已经成为许多国家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精神问题[1]。在中国自杀是全人口的第5大死因,而在15~34岁人群中,自杀则是首位死亡原因[2]。作为心理应激主要中介因素,社会支持和人群的心身健康密切相关[3]。为评估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并探讨其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从社会支持方面为开展大学生危机干预和自杀预防提供科学依据,于2007年11月~12月对暨南大学在读本科大学生进行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07年11月~12月抽取暨南大学在读本科生780人作为调查对象,获得有效问卷753份,有效率为96.54%。其中男生349人,女生404人;独生子女185人,非独生子女568人;内招生(大陆内地)318人,外招生(港台及其他国家)435人;学生干部289人,非学生干部464人。平均年龄(21.19±1.28)岁。
1.2 方法以班级为单位,由调查人员集中发放并当场收回问卷。问卷内容包括:(1)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4]: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方面。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量表进行了相应修订。(2)自制问卷: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和自杀相关问题。对近1周有过自杀想法做出肯定回答者定为自杀意念阳性。
1.3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
2 结 果 2.1 不同群体大学生社会支持情况 2.1.1 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大学生社会支持的比较经t检验,女生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得分、支持总分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独生子女的主观支持得分高于独生子女(P<0.01),而独生子女的支持利用度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客观支持和支持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1.2 不同生源地及是否学生干部大学生社会支持的比较(表 1)内招生的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得分和支持总分高于外招生(P<0.01)。学生干部社会支持各个维度得分均高于非学生干部(P<0.05)。
2.2 大学生遇到急难时得到的社会支持情况(表 2)
大学生在遇到急难时,得到的经济支持和安慰关心的社会支持来源前5位均为家人、朋友、同学、恋人、亲戚;选择学生团体、学校部门、社会团体等非官方组织的人数不及3.0%。
2.3 大学生主动利用社会支持的情况
调查表明,大学生遇到烦恼时,只有19.7%的人主动诉说,6.5%的人从不向人诉说:只有19.9%的人主动寻求帮助,4.4%的人根本不寻求帮助;参加团体活动方面,59.6%的人只是偶尔参加,10.6%的人从不参加。
2.4 有无自杀意念组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比较(表 3)结果表明:无自杀意念组的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得分、支持总分高于有自杀意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客观支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调查显示,女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各个维度得分均高于男生,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5],可能与个性、传统观念、社会期望的差异有关。非独生子女孤独感较少,主观支持得分较高;而独生子女较孤单,更倾向于寻求外部资源,利用支持较好。外招生由于风俗习惯不同,生理和心理不适应,导致除客观支持外,其他维度得分均低于内招生。学生干部社会支持得分较高,说明参与学生工作可以获得更多社会支持。
分析表明,大学生社会支持主要来源于亲友,与有关报道一致[6]。极少人选择学校部门、社会团体,说明学校及社会措施还不到位,也与大学生不善于寻求及利用社会支持有关。本调查发现,大学生遇到困难时,主动诉说和主动寻求帮助的人不到20%。本研究表明,有自杀意念组除客观支持外,其他维度得分均低于无自杀意念组。范存欣等的研究[7]也显示,社会支持是影响自杀意念产生的主要因素。可见,社会支持是自杀早期预防工作的重要方面。
自杀的预防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高校和社会应继续完善多层次社会支持网络系统,进行人际交往等团体训练,提供学生锻炼能力的舞台,培养学生主动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谢吕耀东,刘玉堂,梁健明,唐莹,黄美瑶等2003级临床专业同学在调查和数据录入过程中的帮助!)
[1] | James A Mercy, Mark L, Rosenherg. Building a foundation for suicide prevention[J]. Am J of Prev Med, 2000, 19(15) : 26–30. |
[2] | Philips MR, Yang G, Zhang Y, et al. Risk factors of suicide in China:a national case-contral psychological autopsy study[J]. Lancet, 2002, 360 : 1728–1736. DOI:10.1016/S0140-6736(02)11681-3 |
[3] | 黄万琪, 罗同勇, 刘义兰, 等. 医务人员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J]. 中国公共卫生, 2007, 23(5) : 551–553. |
[4] | 汪向东, 王希林, 马宏, 等.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 北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 127-131-191-194. |
[5] | 黄万琪, 周威, 程清洲. 大学生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06, 22(2) : 139–140. |
[6] | Kee-Lee Chou. Assessing Chinese adolescents' social support: the multidimensional sca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oort[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0, 28(2) : 299–307. DOI:10.1016/S0191-8869(99)00098-7 |
[7] | 范存欣, 马绍斌, 王惠苏, 等. 青少年自杀相关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J]. 疾病控制杂志, 2005, 9(3) : 217–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