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偶属于一种社会心理应激事件,心理学把焦虑、紧张、抑郁、愤怒、沮丧、悲伤、痛苦、不满等情绪统称为负性情绪。丧偶作为一种恶性生活事件,给亲属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痛,使丧偶者产生严重的情绪障碍,所带来的负性情绪一般要经过一年左右才能平复[1]。国外对丧偶人群身体状况、发病死亡率方面研究报道较多,但对心理状况研究较少。随着我国平均寿命的延长,鳏寡人口所占比例有所增加,因此,为了解我国丧偶人群身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对丧偶人群进行了对照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根据整群抽样的原则,于2005年抽取武汉市某区3个街道176名丧偶者作为调查对象,并对每个丧偶者按其住户门牌号从小到大一次寻找一个同性别、同年龄(或相差±3)、同民族的176名非丧偶者作为对照。
1.2 项目(1)抑郁和焦虑状态测定: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MMPI)、抑郁(depression,D)和显性焦虑量表(manifest anxiety scale,MAS),测定研究对象的抑郁焦虑状况[2]。(2)人格测定:用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3.5(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测定研究对象的人格特征[3]。(3)血压、心率测定:用日精血压计DS-180G测定研究对象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4)其他调查指标:本次其他指标的选取除根据国外文献资料报道外,尽量选择适合我国实际的指标。指标选择以问答形式,供研究对象自行选择,各指标力求做到明确、通俗易懂,便于被调查者回答。所有指标经预调查后,反复修改而定。
1.3 方法根据各街道派出所2005年死亡资料登记,到死者所在居委会查询(户口簿)其配偶是否存活,存活者或与配偶同一年死亡者均为本次调查之列(后者记为1例死亡)。本次调查丧偶对象191人,除夫妻双方死于同一年的3人,再婚的2人,迁移至外地的7人,共调查176人,受检率93.72%。
1.4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本次共调查176人,其中男性64人(36.36%),女性112人(63.63%);平均年龄(63.91±3.62)岁。对照组人群176人,所选男女比例与研究组相一致;平均年龄(64.42±3.17)岁。2组在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丧偶组焦点与对照组抑郁和焦虑情绪比较丧偶组焦虑与抑郁反应高于非丧偶组,2组人群焦虑与抑郁反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焦虑与抑郁的相关系数,丧偶组与非丧偶组分别为0.58和0.60,经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P<.01,说明焦虑与抑郁反应高度相关,即焦虑愈重,抑郁愈深[4]。根据D量表测试结果,按MMPI计分法则,凡T分(原始D分换算而来)超过70分,即属于抑郁症[5]。丧偶组抑郁的平均得分超过70分,而非丧偶组平均得分为64.9分,属正常范围。进一步分析可知,本次调查的176名丧偶者中,抑郁者96人,占54.55%;非丧偶组176人中,抑郁者50人,占28.41%;丧偶人群与非丧偶人群经χ2检验,丧偶组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非丧偶组。
2.3 丧偶人群负性情绪的影响因素 2.3.1 人格特征(表 1)本次测定了E(内-外向)、N(神经质)、P(精神质)3种人格特征。神经质与内-外向两项在丧偶组模式识别中被作为分类有贡献因子,并最终选入逐步回归方程,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619 7和-0.391 1,说明神经质一项得分越高,抑郁就越重,内-外向一项得分愈低愈抑郁,即性格内向者较外向者更易发生抑郁,此结论与抑郁症患者多是神经质偏高、而外倾性格偏低人群[6]的研究结果类似。
表 1可见,抑郁与非抑郁2组在内向-不稳定与外向-稳定这2个极端状况下有明显区别,抑郁组多位为向-不稳定与外向-稳定这2个极端状况下有明显区别,抑郁组多内向-不稳定性格,而非抑郁组则多外向-稳定性格。
2.3.2 身体状况本调查中身体状况指的是一般健康状况,即是否患有慢性疾病,此项无论是模式识别还是逐步回归分析,在2组人群中均与抑郁有关,丧偶组逐步回归分析中,此项是第3个被选方程;在非丧偶组是第2个被选入的变量,表明身体状况不良是人群抑郁的主要原因之一[7]。
2.3.3 孤独感本次调查是否有孤独感项被引入丧偶组回归方程,而在非丧偶组此项与抑郁关系不明显。在“目前你认为最苦恼最忧虑的问题是什么”的回答中,丧偶组有28.43%的人回答是孤独,有40%的人在丧偶后暂时搬迁到子女亲戚朋友家居住。大部分年龄较大的丧偶者,主要是女性,多为国家非正式职工,其退休后没有退休金或为非固定退休金(集体单位),须靠子女供养,常有寄人篱下之感,这也是产生苦闷、孤独感的原因之一。
2.3.4 生活紧张事件子女生活状况对老年抑郁情绪有较大影响。由于近年来对子女就业问题的困惑,许多老年人担心子女生活,心理压力亦为此进一步增加。类此负性生活事件增多,加之老年人的心理应激能力减弱,内环境稳定性降低,内外因素相互作用是导致本研究中老年抑郁情绪发生率高的重要原因[8]。
2.3.5 性别与年龄因素性别在非丧偶组逐步回归分析中最终被选入方程,偏相关系数为-0.1893,即在非丧偶组男性抑郁发生率高于女性。年龄在丧偶组中作为判别分类的有效因子,表明不同年龄丧偶者抑郁发生率不同,以40~54岁组发生率为最高,与相关研究结果相同[9]。
3 讨论本次调查丧偶后第一次发生疾病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相应时间内的发病人数,表明突发性的超强紧张刺激引起的应激状态是导致疾病的条件之一。丧偶作为一紧张刺激,正是通过这一生理病理过程导致疾病的。本次调查发现,丧偶后发病比例最高的是高血压,可认为高级神经中枢功能失调在发病中占重要地位,仅次于高血压的是冠心病和神经衰弱,可认为丧偶的打击促使冠心病发作[10]。神经衰弱是由紧张刺激使大脑皮层下中枢对植物神经调节失控所致。
本研究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最终引入方程的变量在丧偶组依次为神经质、内-外向、一般健康状况、孤独感、配偶死亡缓急。在非丧偶组依次为神经质、一般健康状况、社会支持子女问题、性别。丧偶者的悲伤痛苦思念之情属正常情绪反应;而情绪性(神经质)的人则更易在情感上掀起较大波澜,若又为内倾性格,则将此压抑在内心深处,最终引起抑郁焦虑情绪,甚至忧虑成疾。因此,良好的性格特征对于保持人们身心健康,特别是面对挫折与不幸的应激具有重要意义。
[1] | 刘永英, 孟宪娥. 52例老年丧偶患者的心理行为分析及护理[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2(3) : 82–83. |
[2] | 纪术茂.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 12. |
[3] | 钱铭怡, 武国城, 朱荣春, 等. 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修订[J]. 心理学报, 2000(3) : 317–323. |
[4] | 倪俊芝. 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研究现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5(5) : 70–72. |
[5] | 黄永新. MMPI量表间色相关性研究[J]. 华厦医学, 2004(2) : 16–18. |
[6] | 张镇, 刘铁艳. 应对理论与疾病关系的研究[J]. 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 2004, 21(4) : 173–177. |
[7] | 陶领纲, 袁勇贵. 抑郁症患者的人格特征研究[J]. 中国民康医学, 2005(10) : 61–62. |
[8] | 崔丽娟, 王小慧. 子女对父母养老的忧虑与养老模式的选择[J]. 中国老年学杂志, 1999, 19(5) : 3–5. |
[9] | Janmes NB. Characteristic depressive symptom of rereaved elders[J]. J Gerontol, 2002, 57(2) : 163–168. DOI:10.1093/geronb/57.2.P163 |
[10] | 韦公远. 老年丧偶的心理调适[J]. 健康生活, 2001(9) :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