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卫生  2007, Vol. 23 Issue (9): 1071-1072   PDF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与艾滋病行为干预
胡浩, 孙修福, 高琦, 姜宝法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研究所 济南250012
摘要: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艾滋病(AIDS)是一种新发传染病,它的流行与危害以及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己日益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1]。艾滋病高危行为广泛存在于各类高危人群中且往往难以使之转变,迫切需要探讨基于科学理论、经过实践检验、有高度概括性的理论来帮助人们理解和促进艾滋病预防行为[2, 3]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艾滋病(AIDS)是一种新发传染病,它的流行与危害以及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己日益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1]。艾滋病高危行为广泛存在于各类高危人群中且往往难以使之转变,迫切需要探讨基于科学理论、经过实践检验、有高度概括性的理论来帮助人们理解和促进艾滋病预防行为[2, 3]。目前,应用于艾滋病控制领域中的行为干预理论主要有:知信行模式(Knowledge, Attitude, Belief, Practice)、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社会思考理论(Social Congitive Theory)、合理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行为转变理论模式(Transtheoretical Model of Behavior)、艾滋病危险减少模型(The AIDS Risk Reduction Model)等。本文介绍1个新的理论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s Model, IMB),并对其基本内容及其在艾滋病行为干预中的应用等进行综述。

1 IMB模型的基本内容

IMB模型是由Fisher和其同事首先提出的[4, 5],模型力图用几个关键组分(constructs)概括出行为转变化过程中主要的影响因素,阐明各组分与行为的直接或间接关联及关联的强弱和方向性,并从这种关联中理解和预测艾滋病预防行为,探讨行为干预的最佳方案。模型认为,艾滋病预防行为有3个最基本的决定因素(构成模型组分):(1) 信息因素:主要指艾滋病传播和预防的相关知识。(2) 动机因素:主要指个人对艾滋病预防行为的态度(个人动机)和相关的主观准则(社会动机)[4]。态度包括个体对HIV易感性的感知,对采取预防行为成本和收益的预期,实施预防行为的经验和意愿等;主观准则包括性伴类型、社会支持、社会价值观念、规范等[6]。(3) 行为技巧因素包括自制力、自我效能[7]和有实施艾滋病预防行为的客观技能[8, 9](如与性伴交流、协商安全性行为、拒绝不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等)。

模型假设艾滋病预防行为是一个函数,而将个人有关预防行为的信息、参与AIDS预防的动机、实施与预防有关的特定行为的技巧看作自变量[6],自变量之间以及自变量与函数间存在方向性的关联。行为技巧直接影响预防行为、信息和动机可以激活行为技巧,主要通过行为技巧间接引发预防行为的产生和保持。信息和动机作为相互独立的实体业影响行为技巧的使用,两者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影响预防行为的执行。此外,在某些新的或复杂的行为技巧尚未被意识或行为技巧不是预防行为最有效手段的情况下,信息和动机也可能直接作用干预行为。

IMB模型将行为转变看作是这样一个过程:首先提供具体的相关信息,使个体感受正确的社会准则和规范,接着创造出一个有益于个体开始思考健康行为转变的氛围,增强行为改变的动机,提供可接受的技巧,当具备的信息、动机和行为技巧达到一定水平时,则最终导致行为转变的发生。

2 IMB模型的检验

模型用量表调查艾滋病传播和预防知识、对HIV易感性的感知、同伴对预防行为的支持程度、自我效能等反映模型组分的可测变量并打分,同时将某些具体预防行为的实施情况(如安全套使用率)作为预防行为的测量变量进行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的因子分析证实是否存在影响或支配可测变量的潜在因子(即模型的3个组分),估计潜在因子对可测变量的因子载荷(factof loading);再利用路径描述组分与预防行为之间直接和间接关系,估计各组分对预防行为的影响程度。通过输出卡方值,拟合优度指数(Goodnee of Fit Index, GFI), 相对拟合指数(Comparative Fit Index, CFI), 近似误差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 RMSEA)等指标描述模型拟合程度的好坏。

IMB模型在不同人群的艾滋病危险因素和艾滋病预防性行为的相关性研究[6]和基于IMB模型的试验干预研究[5]中己经得了证实。在异性恋大学生和男性同性恋为样本的相关性研究中[6],如IMB模型预测的一样,信息和动机被证明是2个独立的因素,通过行为技巧来影响行为,模型对实际资料的符合程度好,CFI在0.9左右(既模型解释了资料90%的变异),模型的3个组分解释了艾滋病预防行为部分的变异。

3 IMB模型在艾滋病干预中的应用 3.1 行为干预策略和计划制定

IMB模型认为行为干预应以行为转变的决定因素为出发点,在信息、动机和行为技巧3个水平实行综合干预,尤其强调动机和行为技巧的作用。如Fisher的研究[10]提示,个体实施预防行为的态度和感知的社会支持这2点在预防干预中起关键作用。目前,我们似乎只重视艾滋病/性病相关行为的机械(mechanic)过程,而很少关注推动这些行业的情感(affection)过程,这可能是导致很多干预措施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11]。需要提及的是,尽管模型组分高度概括了预防行为的决定因素,但针对不同目标人群、不同预防行为(如使用安全套与寻求HIV检测)这些组分包含的内容是不同的[6]。因此,模型要求在设计干预计划之前必须进行调查,收集目标人群艾滋病预信息、动机、行为技巧和行为基线资料,识别该人群有关模型组分的薄弱环节,针对这些薄弱环节再制定干预方案[6]

3.2 行为干预工作人员的培训与干预实施

美国等国家的经验表明,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的行为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自我保护行为并降低HIV的感染率[12]。而以往大多数干预模式理论性太强、可操作性不够。以知信行模式为例,干预者无法将理论中最为重要的信(对危险行为的态度发生改变,树立健康行为的信念)落实到干预工作中,只能采用单纯的知识宣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行为干预的效果。IMB模型借鉴心理学上动机增强疗法(Motivational Enhancement Therapy), 为干预者进行动机干预提供了有效途径。行为技巧训练既有帮助研究对象正确使用安全套等客观技能训练,又有如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主观能力训练,并通过角色扮演增加被训练人的自信和自我功效,克服心理障碍[13]等。一项针对家庭妇女的干预[14]中,试验组以IMB模型为框架,培训工作人员识别干预对象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上的薄弱环节,并从这3个水平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结果试验组安全套使用率提高了12%~16%,而实施传统干预的对照组安全套使用率没有变化。

3.3 行为改变效果评价

以往的干预效果评价主要的指标是干预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具体预防行为的实施情况(如安全套使用率)。而根据IMB模型,预防行为的出现和保持是研究对象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3方面共同变化的结果[6]。Anderson的研究[14]进一步发现,干预对安全套使用率的影响绝大部分是通过干预后动机和行为技巧起作用,提示干预后动机和行为技巧的水平更能反映行为的改变,而当前我们采用的知识知晓率指标可能不能科学的反映干预措施的好坏。

4 IMB模型的优势

如上所述,IMB模型在艾滋病的行为干预中具有指导意义,其优势可概括为:(1) 综合吸取了其它理论的特点,如从社会思考理论中引入自我效能的概念,从合理行为理论借鉴了对动机的理解,概括了影响行为的各种可能因素,充分考虑到社会心理对行为的影响。(2) 在经验支持方面,以住的理论只有某因素与行为的单变量关联被报道过,而IMB模型作为综合的多变量模型在很多研究中得到检验[6]。(3) 明确指出了艾滋病预防行为与决定因素之间的结构关系,而以往的理论大多罗列出行为的影响因素,却不能准确的阐明这些因素是以何种机制影响行为的。因此,IMB模型更容易被转化成干预实践,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上。(4) IMB模型在提出后,最早应用于大学生艾滋病预防,以后被广泛应用到男性同性恋[6]、静脉吸毒者[15]、卡车司机[16]、性病就诊者[17]等各种高危人群的干预,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从大环境来看,我国开展针对预防艾滋病流行的行为干预活动的氛围己经形成,这对艾滋病防治非常有利[18]。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有效的行为干预活动,需要具有广泛适用性及可操作性好的理论指导,在国外己得到大量实践检验的IMB模型为当前的艾滋病干预工作提供了概念化的基础,值得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徐缓, 何景琳. 行为转变理论模式与艾滋病行为干预[J]. 中国健康教育, 2002, 18(2) : 115–118.
[2] Coat es T J. S trat egies for modifying s exual behavior for primary an d secondary prevent ion of H IV disease[J]. Consult Clin Psychol, 1990, 58(1) : 57–69. DOI:10.1037/0022-006X.58.1.57
[3] Coxon AP, Carballo M. Research on AIDS: Behavioral perspectives[J]. AIDS, 1989, 3(4) : 191–197. DOI:10.1097/00002030-198904000-00001
[4] Fisher JD, Fisher WA. Changing AIDS risk behavior[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2, 111(3) : 455–474. DOI:10.1037/0033-2909.111.3.455
[5] Fisher JD, Fisher WA.Misovich S J, et al. Changing AIDS risk behavior: eff ect s of an intervent ion emphasizing AIDS risk reduction informat ion, motivat ion, and behavioral skills in a college student populat ion[J]. Health Psychol, 1996, 15(2) : 114–123. DOI:10.1037/0278-6133.15.2.114
[6] Fish er JD, Fisher WA, Williams SS, et al. Empirical test s of an informat ion-mot ivat ion-behavioral sk ills model of AIDS preventive behavior w ith gay men and het erosexual university student s[J]. Health Psychol, 1994, 13(3) : 238–250. DOI:10.1037/0278-6133.13.3.238
[7] Bandura A. Perceived self-eff icacy in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over AIDS inf ect ion[J]. 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ng, 1990, 13 : 9–17. DOI:10.1016/0149-7189(90)90004-G
[8] Fisher WA, Fish er JD.A general social psychological model for changing AIDS risk behavior.In: Pryor JB and Reeder GD (ed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HIV Inf ect ion[M].New Jersey: Law ren ce Erlbaum, 1993: 127-153.
[9] Williams SS, Doyle T M, Pit tman LD, et al. Role played safer sex skills of het erosexual college students inf luenced by both personal and partner f act ors[J]. AIDS and Behavior, 1998, 2(3) : 177–188. DOI:10.1023/A:1022155100116
[10] Fisher WA, Williams SS, Fisher JD, et al. Understanding AIDS risk behavior among sexually act ive urban adolesecnt s: 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inf ormat ion-mot ivat ion-behavioral skills model[J]. AIDS and Behavior, 1999, 3(1) : 13–23. DOI:10.1023/A:1025411317851
[11] 王德斌, 蔡海燕, 程静, 等. 依恋理论与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J]. 中国健康教育, 2005, 2l(10) : 745–748.
[12] Robin L, Dit tus P, Whitaker D, et al. Behavioral int ervent ions to reduce incidence of HIV, S TD, and pregnancy among adolescent s: A decade in review[J]. Journal of Adolescent H ealth, 2004, 34 : 3–26. DOI:10.1016/S1054-139X(03)00244-1
[13] Seth Kalichman, Robert Malow, Jessy De.vieux, et al. HIV risk reduct ion for subst ance using seriously ment ally adults: test of th e informat ion-motivat ion-behavior skills(IMB) model[J]. Communit y M ent Health J, 2005, 41(3) : 277–290.
[14] Anderson ES, Wagstaff DA, Heckman T G, et al. In formation-mot ivat ion-behavioral skills(IMB) model: testing direct and mediated treatment ef fects on condom use among w omen in low-incom e housing[J]. Ann Behav Med, 2006, 31(1) : 70–79. DOI:10.1207/s15324796abm3101_11
[15] Kalichman S, Malow R, Devieux J, et al. HIV risk reduct ion for subst ance-using seriously ment ally ill adult s: test of the inf ormation-mot ivat ion-behavior skills (IMB) model[J]. Comm unit y Ment Health J, 2005, 41(3) : 277–290. DOI:10.1007/s10597-005-5002-1
[16] Cornman DH, Schmiege S J, Bryan A, et al. An inf ormat ion-mot-i vation-behavioral skills(IMB) model-based HIV prevent ion intervent ion for truck drivers in India[J]. Soc Sci Med, 2007, 64(8) : 1572–1584. DOI:10.1016/j.socscimed.2006.11.011
[17] Kalichman SC, Cain D, Weinhardt L, et al. Experiment al component s analysis of brief theory-based HI-V/AIDS risk-reduction counseling f or sexually transmit ted infection patient s[J]. Health Psychol, 2005, 24(2) : 198–208. DOI:10.1037/0278-6133.24.2.198
[18] 吴尊友. 艾滋病危险行为与行为干预[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1, 22(5) :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