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21, Vol. 30 Issue (4): 391-396  DOI: 10.13491/j.issn.1004-714X.2021.04.001

引用本文 

冉新泽, 袁瑒, 王军平. 我国防原医学老科学家、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程天民院士[J]. 中国辐射卫生, 2021, 30(4): 391-396. DOI: 10.13491/j.issn.1004-714X.2021.04.001.
RAN Xinze, YUAN Yang, WANG Junping. Academician Cheng Tianmin, an old scientist in the field of radiation medicine[J].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ical Health, 2021, 30(4): 391-396. DOI: 10.13491/j.issn.1004-714X.2021.04.001.

通讯作者

王军平,E-mail:wangjunping@tmmu.edu.cn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21-06-27
我国防原医学老科学家、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程天民院士
冉新泽 , 袁瑒 , 王军平     
陆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重庆 400038
Academician Cheng Tianmin, an old scientist in the field of radiation medicine
RAN Xinze , YUAN Yang , WANG Junping     
Institute of Combined Injury, College of Preventive Medicine, Army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8 China

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由中国科协牵头,联合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科技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两院等11个部委,于2010年启动开展了“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巨大系统工程,也称抢救性工程(重点在80岁以上、学术成长经历丰富的老科学家)。重庆市科协推选第三军医大学(陆军军医大学)程天民院士为重庆市第一个,也是当时唯一的采集对象,也是全国防原医学领域当时唯一的采集对象。第三军医大学专门成立了采集小组,多方采集历史和现实资料,对程天民进行了7次访谈,并采访了25位相关人士,最后形成了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求索军事医学之路-程天民传》[1]和《程天民院士学术成长访谈实录》[2]。程天民院士作为我国防原医学的一位老科学家,载入了科技历史史册。

程天民,1927年出生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宜兴市,1951年从第六军医大学六年制毕业后留校从事病理学科教工作。他热爱这一专业,潜心为此作出贡献。

195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作出研发核武器的重大战略决策,同时部署相关领域开展研发工作。卫生部决定1958年召开全国第一次放射医学学术会议,当时第七军医大学(1975年后为第三军医大学)为迎接并参与这一会议,临时抽调包括程天民在内的部分人员组建研究组,首次开展急性放射病研究。当时对放射病一无所知,更没有现成的文献可以参考,所有研究均从零开始探索。没有放射损伤致伤源,遂采用医院放射科的深部X光机照射实验犬制造出急性放射伤模型。在病理解剖过程中,程天民惊讶地发现,实验犬在极重度放射损伤后,整个骨髓造血系统都衰竭了,极期白细胞数和血小板数几乎降到了零,抵抗力基本丧失,细菌侵入体内如进入“无人之境”;动物全身很多地方都严重感染,大器官也多处出血。这些病理现象程天民过去从没见过,让他第一次对急性放射病的病变有了感性认识。经深入研究,程天民撰写了“犬急性放射病并发感染和出血的病理形态学观察”等2篇研究论文[3]。1958年全国第一次放射医学学术会议在石家庄召开,中央卫生部和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钱信忠主持,程天民代表第七军医大学作大会学术报告,这是我国在重要学术会议上报告的第一篇“放射病理”学术论文,获得与会同志的好评。

“防原医学”是研究核武器爆炸及核事故、核恐怖等核事件所致伤害的防治的科学,在军事医学中称“核武器损伤防治学”,在国务院学科专业目录中,“防原医学”属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的二级学科,与防化医学及防生物危害医学合称为“三防医学”。其学科专业范围,除放射医学主体外,还包括光辐射引致的烧伤和冲击波引致的冲击伤,多种因素所致的复合伤,以及众多的继发创伤[4]。1960年,军队加强“三防”医学研究,第七军医大学成立了“三防”研究组,程天民又被抽调专门进行放烧复合伤(放射损伤合并烧伤)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1962年参加了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学部贝时璋学部委员主持的“全国第一次放射生物学放射医学学术会议”,程天民在会上作了放烧复合伤的综合研究报告。这是我国防原医学领域关于放射复合伤的首次报告,引起关注,这也为三军医大学后来重点研究复合伤开启了良好的开端。

这2次研究和学术报告都是“临时性”的,会后没有继续,程天民仍回病理学教研室工作。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全国振奋世界惊殊,而此时已从事过防原医学研究的程天民希望亲赴戈壁滩参加我国核试验,遂上书总后勤部要求参试,获得批准。于是,从1965年我国第二次核试验开始,程天民亲率分队或独自参加核试验共14次,在茫茫大漠摸爬滚打,为我国核伤害医学防护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5]

我国在1964—1996年共进行了45次核试验,其中大气层核试验23次、地下核试验22次;在23次大气层核试验中共进行动物效应医学研究20次。我国核试验次数远少于美国和前苏联,而抓住大气层核试验的有限时机,进行了国际上最大规模的动物效应医学研究,研究广度深度超过美苏(因他们较早全部进入地下核试验,不能进行动物效应,并受动物保护主义的限制),实验动物为人类作出牺牲,取得了大量真实核爆炸致真实核损伤的资料,当时难得,今后不会再有,无比珍贵,参试人员极其珍惜,深入钻研,使我国防原医学产生了质的飞跃,为形成和发展我国自己的“防原医学”奠定了丰富的基础[6]

程天民在参试中,一方面精心进行动物效应医学研究,并担任全军全国动物和后勤物资效应的总后效应大队指挥组组长,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核试验中,人文引发激情,科技思牵重任。面对核大国的垄断讹诈,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成为精神支柱,程天民带领核试验分队克服了戈壁滩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参试中的多种险情,尤其是地爆和低空爆炸时,效应动物沾染了大量放射性落下灰,再三洗消也难以洗净,特别是离爆心较近的效应动物体内原有的铁、钙等金属元素在核爆炸中子作用下可产生感生放射性,这种存在于脏器和血液里的感生放射性是无法洗消的。如待这些放射性自然衰变需要很长时间,就会丧失或耽误救治观察时机,程天民他们待伤犬如“伤员”,在犬布放、回收、观察、救治,特别是解剖动物时,根本无暇顾忌辐射是否超标,不可避免地受到射线照射;在他看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获取第一手的核试验病理解剖资料相比,吃点射线也是甘于领受的。在空爆时,当蘑菇云尚未完全消散时,作为效应指挥组组长的程天民与总后效应大队领导就率先乘车进入爆区,直至爆心,察看现场杀伤情况,初步找出动物杀伤半径,速报基地指挥部,为验证核爆威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提出生物效应方面的依据。

经过多次核试验后,国防科委组织2次综合性技术大总结,对核效应结果中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集中的专题总结。程天民主持并执笔撰写了“核爆炸所致狗损伤的病理变化”专题研究报告,十多万字,三百多幅图片,包括不同当量、不同爆高下核爆炸所致多种脏器的病理变化,发生规律、发病机制、综合特点、脏器变化,并为临床诊治提出系列病理学理论依据。这是国际上这一领域最全面系统、真实深入、最具学术权威性的病理学文献。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伤害者的病理报告虽十分珍贵,但限于1.5万吨、2万吨TNT当量,且战时动乱,资料残缺,因此这是我国核试验医学研究极其深入的结果。

在程天民和所有研究人员的努力下,我国核试验资料第一次大总结形成了一部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国宝”的200万字、非常珍贵的《我国核试验技术总结汇编(绝密)》,它不仅是对我国多次核试验的深刻总结和科学检验,其资料的完整和丰富性也是其他国家不能比拟的。程天民主要负责第三分册《动物效应》(绝密)撰写。

由于原始资料属于绝密,且是在戈壁滩特定条件下得到的结果,为了使核试验结果能为部队实战应用,程天民受总后勤部司令部委托,与叶常青、王正国、赵青玉等专家一起,对我国历次核试验动物效应资料进行再梳理、再研究、再总结,研究提出了不同条件核爆炸所发生各种伤害的规律和特点,以杀伤范围与伤类伤情量化地阐明核武器的杀伤作用,分析核爆炸的可防性与难防性,科学总结核爆炸的防护原则与措施,论证不同防护策略和措施(如工事防护,大型兵器防护,特别是医学防护)的实际防护效果、薄弱环节、改进技术等,着重解决核伤害的侦、检、消、防、诊、治问题,对群体伤害的卫勤保障,特别是分级救治。再总结中,程天民特别进行了将动物效应推论及人,将戈壁滩特殊环境推论及城镇条件下遭核袭击的状况。这些再研究,使我国核试验成果得以系统化、理论化、实用化,所编著形成的《核武器损伤及其防护》[7],成为我国首部以本国核试验资料为基础可供实战应用的专著,由总后卫生部印发全军。后为进一步体现军民结合、平战兼容,程天民主编,罗成基、阎永堂副主编了我国第一部《防原医学》,1986年发行全国[4]

核爆炸产生4种杀伤因素,因此复合伤发生多、伤情重、救治难,成为核伤害中的“头号杀手”和“世界性难题”。1979年,程天民由病理学教研室主任调任防原医学教研室主任,他经多次调研与思考,决定在防原医学领域中坚持复合伤作为主要研究方向[8],同时成立了“复合伤研究室”。这不仅体现国家和科学的需求,体现研究水平,“难”正说明很多问题尚待解决,更体现特色,不追随,不逐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并深刻体会到科研方向选定难,坚持更难,难在坚持,贵在坚持,成在坚持。在程天民主持下,团队同志共同努力,凝炼提出了复合伤发病机制的6大关键科学问题和有效救治技术,使只有十多个人的小复合伤研究室发展成为全国唯一的“全军复合伤研究所”。研究成果达全国领先、国际部分领先的水平。

程天民于1986年被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任命为第三军医大学校长,同时总后勤部党委决定其任校党委书记,遂提出了大学“以质量取胜、以特色取胜”的新型办学战略思想,强调质量是特色的基础,特色是质量的反映,确立全校以军事医学为重点和特色,推动了学校的全面建设,特别是军事医学的发展。1988年,他主动请辞校长职务,推荐年轻同志接任,回到原来的防原医学教研室。做实际科教工作,让人非常感动,一时在医学界和军医大学里传为佳话。在原来工作积累的基础上,与团队共同努力,他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在所撰写的主要专著和取得的主要科教成果中,大多是他在62~90岁完成和取得的,如1993年(66岁)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82岁)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999年(72岁)获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2000年(73岁)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6年(79岁)获光华工程科技奖,2017年(90岁)获吴阶平医学奖[9]。1997年(70岁)他创建了“军事预防医学”新的二级学科,1995年(68岁)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6年(79岁)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80岁)评为建军80周年全军英模,2001年(74岁)由中央军委授记一等功。程天民于1996年(69岁)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我国防原医学放射医学领域仅有的2名院士之一(另一位吴德昌院士于2018年5月10日不幸病逝)。

2018年12月20日,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批准程天民离职休养,并授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离休后的程天民院士,仍力所能及地为党工作,为我国防原医学的发展,呕心沥血,奋斗不止。2021年6月25日,程天民出席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他作为有68年党龄的老党员和老科学家,从大学领导手中接过中共中央颁发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后激动不已,94岁高龄的他即书一首庆祝建党百年感怀“六十八年老党员,受党培育刻心间;全党共庆百年路,初心不改国为先;老来喜迎新时代,荣获金章受嘉勉;离休仍应有所为,新征路上献余年;待到日落西山时,更望群星耀满天”。站在新起点,开创新未来,自觉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一心一意去坚守,一言一行去诠释。

参考文献
[1]
邓晓蕾, 冉新泽. 求索军事医学之路 程天民传[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4.
Deng XL, Ran XZ. Military Medical Search Experience- Biography of Cheng Tianmin[M]. Beijing: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Shanghai: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ess, 2014.
[2]
冉新泽, 邓晓蕾,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程天民院士学术成长访谈实录[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9.
Ran XZ, Deng XL. An interview with academician Cheng Tianmin about his academic growth[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9.
[3]
程天民. 我国防原医学发展的回顾与思考[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4, 34(4): 241-243.
Cheng TM. The review and contempl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uclear prevention medicine in China[J]. Chin J Radiol Med Prot., 2014, 34(4): 241-243.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4.04.001
[4]
程天民. 防原医学[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
Cheng TM. Nuclear protection medicine[M]. Shanghai: Shanghai Scientific & Technical Publishers, 1986.
[5]
冉新泽, 邓晓蕾, 赵虹霖. 程天民: 中国防原医学的拓路者[N]. 北京: 中国科学报, 2014.
Ran XZ, Deng XL, Zhao HL. Cheng Tianmin: Pioneer of China nuclear protection medicine[N]. Beijing :China Science News, 2014.
[6]
程天民. 我国核试验现场的多次卫勤演练及其现实意义[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6, 36(7): 481-485.
Cheng TM. Multiple times of medical service drills at the nuclear testing ground in China and their present significance[J]. Chin J Radiol Med Prot, 2016, 36(7): 481-485.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6.07.001
[7]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核武器损伤及其防护[M]. 北京: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 1980.
Medical Branch of Ceneral Logistics Department of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uclear weapon injuries and protection[M]. Beijing: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Soldier Press, 1980.
[8]
邓晓蕾, 冉新泽, 郑小涛, 等. 程天民院士对复合伤研究的探索与思考[J]. 中华烧伤杂志, 2013, 29(3): 221-224.
Deng XL, Ran XZ, Zheng XT, et al. Exploration and Reflection on the study of combined injuries of academician Cheng Tianmin[J]. Chin J Burn, 2013, 29(3): 221-224. DOI: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3.03.001
[9]
冉新泽. 防原医学家程天民院士喜获2017年吴阶平医学奖 奖金50万全部捐军医大学作优秀学员奖学金[J]. 中国辐射卫生, 2017, 26(6): 749-750.
Ran XZ. Academician Cheng Tianmin, a scientist in the field of nuclear protection medicine, has been awarded the 2017 Wu Jieping Medicine Prize, with a prize of 500, 000 yuan donated to the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as the scholarship for outstanding students[J]. Chin J Radiol Health, 2017, 26(6): 749-750. DOI: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7.06.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