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与辐射事故通常是指在核与辐射领域中发生的对人员、环境或设施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1]。虽然核与辐射技术的应用一直在进步,但目前为止核与辐射事故仍无法完全避免,核威胁始终在我们周围,而核应急成为其最后的重要防线。近年来,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核应急专业力量建设格局,但目前最有力的核医学救援力量仍以军队为主。军队除参加国家和地方核应急医学救援保障任务外,还要担负平战时军队核设施、涉核武器核事故的医学保障任务[2]。护理人员是军队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医学救援中的重要力量,核应急医学救援护理工作条件非常特殊,涉污工作环境要求高,护理操作困难,辐射安全风险大,心理负担重。如何有效提升军队核应急医学救援护理工作能力是一项重要且必须的工作。本研究旨在构建一套科学、可行的军队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医学救援护理核心能力体系,以期为涉核护理专业队伍的选拔、岗前培训及综合测评、考核等提供一些参考,为推动军队卫勤力量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选取对象 1.1.1 成立研究小组本研究小组由1名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组成,年龄35~53岁,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均具有核与辐射应急医学救治演训经验及执行涉核卫勤保障任务经验。主要任务是草拟体系方案、设计征询表格及对征询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并最终确定体系指标。
1.1.2 确定征询专家为保证征询结果不会有太大偏移性,征询专家的数量一般在15~50人较为适宜[3]。本研究选取来自三支专业医疗队的20名具有丰富的核与辐射应急医学救援演训经验、执行过多次保障任务或从事军事卫勤管理工作的专家,本科学历11人,研究生学历6人,博士生学历3人,能保证顺利完成两轮问卷征询。
1.2 方法 1.2.1 草拟护理核心能力体系研究小组成员在国家核应急预案的要求基础上,结合现有的核应急医学救援流程及护理人员在救援中的任务要求,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进行理论分析,初步拟定体系方案,包含4个一级指标和33个二级指标,涵盖了核与辐射应急医学救援护士综合素质、理论知识、技术操作、应急能力等主要核心能力。
1.2.2 Delphi专家咨询法征询方式为当面发放问卷。内容包含本次研究的目的、专家基本资料、核应急医学救援护理核心能力的各级指标、专家对指标的熟悉程度及判断的依据等。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对指标进行评分,根据非常重要、重要、较重要、一般重要、不太重要5个等级,分别赋值5~1分,判断依据对专家判断的影响程度分为大、中、小三个层次,分别赋值为:理论分析(0.3,0.2,0.1),实践经验(0.5,0.4,0.3),国内外资料(0.1,0.1,0.1),直觉判断(0.1,0.1,0.1)。熟悉程度分为很熟悉,熟悉,一般熟悉,不太熟悉,不熟悉,分别赋值1.0,0.8,0.5,0.2,0.0。专家可对各个指标进行增减或修改。研究小组根据专家意见对第一轮问卷进行汇总整理及分析后,制成第二轮问卷再次进行发放。指标的保留标准为重要性为均数3.5分以上且变异系数小于0.25[4],经过两轮征询,最后形成包含4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的体系。
1.2.3 统计学方法应用Excel 2007,SPSS 20.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及协调系数等对专家征询的权威性和可靠性进行验证,采用卡方内部一致性检验对征询表的信度进行验证,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指标征询结果用均数 ± 标准差、权重及变异系数表示。分别采用优序图法和专家重要程度评分法对一、二级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
2 结果 2.1 专家积极性专家积极系数采用有效的问卷回收率来表示。两轮征询共发放问卷40份,全部有效回收。两轮征询中,各专家可任意对条目进行修改或增减,经统计共修改1个一级条目名称,增加二级条目4个,删减二级条目2个,修改二级条目4个。一般来说,一次好的调查需要70%以上的回收率[5],两轮有效回收率均达到100%,表明征询专家对本次调查非常重视,认真填写,积极性非常高。
2.2 专家权威性专家权威性采用权威系数(Cr)来表示。权威系数用判断系数和熟悉系数之和的算术平均数来表示。本次问卷调查中,两轮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6、0.88,两轮判断系数(Ca)分别为0.89、0.91,熟悉系数(Cs)分别为0.82、0.84。一般认为Cr ≥ 0.7为可接受范围[6]。
2.3 专家意见协调性专家意见协调性采用变异系数及协调系数(Kendall’s W)来表示。协调系数值范围为0~1,越接近于1,表明各专家对同一指标相对重要性认识一致程度越高,意见越趋于统一,见表1。
经过两轮征询,最终确定军队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医学救援护理核心能力体系,包含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35个,见表2。
一方面,由于核应急救援护理任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护理人员在涉核卫勤保障任务中承担的使命任务,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更需要相关核应急知识的不断积累、牢固掌握和综合能力的灵活应用。而另一方面,我国核与辐射事故护理救援人员的培养尚在初级阶段,培训基地以专科医院为主,在没有实战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护理专业培训十分有限,护理力量储备不足[7],标准化、体系化的核应急医学救援护理工作指导缺乏。救援力量仍以军队为主,相关研究[8]发现,军队医院护理专业人员对涉核应急医学救援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不容乐观。因此,构建军队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医学救援护理能力体系有助于对其专业性进行规范。
3.2 体系的特点指标的权重用于表明该指标重要性的程度,合理的权重设置对体系的建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9]。本次研究中,4个一级指标的权重顺序依次为技术操作(0.371)、理论知识(0.225)、综合素质(0.208)、急救护理能力(0.196),表明在核医学应急救援中,要以精湛的技术操作、实践技能为核心,同时应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应急能力。35个二级指标中,有13个涉及核医学,5个带有明显的军事色彩,突出了军队核医学救援的专业特色。二级指标中,权重最高的是防护装具使用技术、核与辐射防护知识,为0.033,表明做好安全防护是成功实施救援的重要前提。辐射防护工作贯穿于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医学救援的始终[10]。安全防护的重点除了涉污工作环境中的外照射、放射性落下灰的防护之外,更重要的是造成组织器官沉积照射的核素内污染[11]。需要分级穿戴厚重的防护装具,这也大大增加了护理人员的体力消耗与心理不适,精细化操作困难,对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更高,语言交流不便,在复杂环境下的协同操作技巧应进一步加强。值得一提的是,心理素质、心理救援知识等心理方面的指标权重值比研究预期低,考虑可能与实战化体验缺乏有关。
3.3 体系的可靠性和科学性本研究是以《国家核应急预案》[12]等理论为依据,在已有的涉核救援流程基础上,结合救援过程中护士的具体岗位职责及任务而构建的体系。本研究中20位专家分别来自三支军队核应急医学救援队,具有丰富的核应急救援演练经验、卫勤保障任务经验或军事卫勤管理工作经验,具有比较好的代表性,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提供较为全面的意见。专家对本次调查重视程度较高,征询结果可靠性较高,专家意见协调一致程度在合理范围内。
3.4 小结与不足本研究基于军队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医学救援队目前及未来可能面临的任务要求,综合了核应急医学及军事卫勤保障中护理专业要求,内容全面,方法正确,结果可靠,专业特色突出,为军队核应急护理人员需具有的能力素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可为培养一支思想政治合格、军事素质过硬、专业素质强、心理素质高的军队核应急医学救援护理队伍提供一些参考依据。但由于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医学救援的特殊性,实战经验缺乏,与其救治相匹配的护理技术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而且本研究由于受研究范围、时间等因素的局限性限制,还需进一步探讨及在训练甚至实战中接受检验,对体系不断完善细化和修订。
[1] |
潘自强. 核与辐射安全[M]. 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社, 2015.
|
[2] |
刘书锋, 马得勋, 许加文, 等. 核事故应急医学救援伤员快速分类处置流程优化设计[J]. 海军医学杂志, 2017(1): 1-4. DOI:10.3969/j.issn.1009-0754.2017.01.001 |
[3] |
Lee K, Kim H J, You M, et al. Defining the activities of publicness for Korea's public community hospitals using the Delphi method[J]. Medicine (Baltimore), 2017, 96(11): e6402. DOI:10.1097/MD.0000000000006402 |
[4] |
魏宁, 谭益冰, 刘婉君, 等. 艾滋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体系指标的构建[J]. 中华护理杂志, 2019, 54(3): 410-416. |
[5] |
李沛良. 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
[6] |
陈卓敏. 大规模伤亡事件过负荷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上海: 第二军医大学, 2013.
|
[7] |
罗莹莹, 马德勋, 刘承军, 等. 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护理工作现状及展望[J]. 中国辐射卫生, 2018, 27(4): 372-375. |
[8] |
乔安花, 卢根娣. 军队医院文职护士灾难救援能力的现状[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4, 31(17): 44-48. |
[9] |
张华, 李娟, 汉瑞娟, 等. 非现役文职人员护士灾害救护能力体系构建的研究[J]. 中国护理管理, 2013, 13(5): 78-80. |
[10] |
王梅, 马得勋, 蒋德娟, 等. 核应急医学救援危重伤员早期辐射防护方法探讨[J]. 中国辐射卫生, 2018, 27(4): 366-368. |
[1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WS/T 467—2014核与辐射事故医学响应程序[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4.
|
[12] |
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 国家核应急预案[S]. 2013−0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