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医学介入放射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从事介入手术的工作人员不断增多,受照医护人员的职业健康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介入手术的工作人员需要在手术现场暴露在放射线之下进行操作,因此不可避免地接受放射线的照射,增加了眼晶状体放射性损伤的潜在风险。在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中,眼晶状体是对射线最敏感的组织之一[1-2]。研究表明长期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使晶状体囊破损,水分进入晶状体,可造成眼晶状体混浊,甚至导致放射性白内障[3]。为了解介入放射工作人员长期接受低剂量电离辐射的眼晶状体健康状况,现将山东省226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2016—2018年山东省部分省级及市级医疗单位放射工作人员562人,介入组包含介入放射人员226人,主要从事心脑血管、肿瘤等介入治疗,其中男性135人,占59.73%,女性91人,占40.27%,年龄为23~58岁,平均年龄为38.5岁,放射工龄为1~37年,平均工龄为11.7年。对照组为336名普通X射线诊断学工作人员,其中男性202人,占60.12%,女性134人,占39.88%,年龄为20~62岁,平均年龄为36.6岁,放射工龄为1~39年,平均工龄为12.1年。
1.2 方法由具有职业健康检查资格的眼科医师利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晶状体,检查前常规散瞳。眼晶状体混浊情况采用单眼计数,只要任一只眼出现晶状体混浊,即记录为阳性。晶状体混浊记录发生部位(后囊下)和性质(空泡/水裂/轮辐状混浊/楔形混浊/点状混浊/锅巴样混浊),同时记录混浊范围和混浊程度(+~++++)。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指标异常率的比较采用Pearson Chi-Square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P < 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介入放射组与放射诊断组眼晶状体情况226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共检出眼晶状体混浊20人,混浊检出率8.85%,放射诊断组336人,共检出眼晶状体混浊14人,混浊检出率4.1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17,P < 0.05),见表 1。
介入放射组男性受检者135人,眼晶状体混浊13人,混浊率9.63%,女性被检者91人,眼晶状体混浊人数7人,混浊率7.69%,两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5.129,P>0.05),见表 1。
2.3 不同年龄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情况小于49岁的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中,各组间眼晶状体混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40,P>0.05), 50岁以上组眼晶状体混浊率较前三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16,P < 0.05),见表 2。
不同放射工龄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情况随着放射工龄增加,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有增高趋势。放射工龄小于10年组眼晶状体混浊率为4.92%,20年以上放射工龄组为15.25%,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16,P < 0.05),见表 3。
在介入诊疗手术中,工作人员直接暴露于射线之中,虽然有部分防护措施,但接受的辐射剂量仍然较大,手术中工作人员不愿佩戴沉重的铅眼镜,眼部的放射防护尤其薄弱,因此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与眼晶状体损伤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与年龄相关的白内障主要表现为核性和皮质性白内障,而放射性白内障好发部位为眼晶状体后囊下,典型的放射性白内障临床表现起初为晶状体后极后囊下细点状混浊,发展为后囊下盘状混浊伴珍珠样空泡,并向前蔓延至赤道部,形成楔状或条状混浊,直到形成全晶状体混浊[4],因此本次调查为了减少年龄等混杂因素,仅记录后囊下皮质混浊。
本调查显示,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为8.85%,高于放射诊断工作人员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部分文献报道一致[5-6]。国内有的机构通过分析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并不支持介入工作人员眼部辐射损伤结论,如牛丽梅[7]等对289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和536名普通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进行调查,发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和调查人员没有按照工龄、年龄等因素进行对照设置有关。邵云平[8]等通过对730名包含普通放射诊疗组、介入组、核医学组、工业应用组的放射工作人员的眼科检查资料分析,发现从事介入、核医学的放射工作人员长期接受小剂量照射,眼晶状体混浊率显著高于普通放射诊疗组,混浊部位主要位于后囊下,多为点状或楔形混浊。本调查中从事介入放射工作的人员大多在三级或二级医院工作,病人多,介入手术量大,并且工作人员必须近台操作,无法避免射线对眼部的直射或散射,介入技术难度大,操作时间长,眼部受照剂量比普通射线工作人员显著增加,加之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普遍存在佩带铅眼镜不规范等问题,眼晶状体接受较大剂量照射后出现损伤的几率更大。
调查结果发现介入工作人员晶状体混浊和性别没有明显关系,说明性别在晶状体混浊的病理改变中并不起明显作用。
本调查发现年龄20~组、30~组、40~组介入放射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分别为4.76%、6.25%、7.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50岁以上组眼晶状体混浊率显著高于50岁以下各组。较大放射工龄组眼晶状体混浊率也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年龄和放射工龄的分组比较结果提示年龄和工龄可能交互影响,共同作用于晶状体。邓凯军[9]等对306名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状况分析,发现随着放射工作人员年龄增大,放射工龄延长,眼晶状体混浊率呈增长趋势,各年龄组和各工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上调查均提示随着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年龄、放射工龄的增长,眼晶状体损伤概率增大。
因此,为减少电离辐射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的损伤,需要加强对从业人员法律法规及放射防护知识和介入技术业务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防护意识,增加手术操作熟练程度,规范使用防护用品,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早发现眼晶状体损伤并诊治,保障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
[1] |
Abe T, Furui S, Sasaki H, et al.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light scattering intensities of the crystalline lens for radiation related minimal change in interventional radiologists:a cross-sectional pilot study[J]. Journal of Radiation Research, 2013, 54(2): 315-321. DOI:10.1093/jrr/rrs104 |
[2] |
贾育新, 麦维基, 邱美娇, 等. 介入医生的眼晶状体和手指受照剂量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7, 26(3): 275-278.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17.03.006 |
[3] |
Ainsbury EA, Bouffler SD, Dorr W, et al. Radiaoncataractogenesis:a review of recent studies[J]. Radiat Res, 2009, 172: 1-9. DOI:10.1667/RR1688.1 |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GBZ 95-2014职业性放射性白内障的诊断[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4.
|
[5] |
潘志峰, 毛雪松, 李卫国. 420例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检查结果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4, 12(23): 515-519. |
[6] |
许建, 尚杰, 程序瑞, 等. 济宁市工业放射工作人员部分健康指标调查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7, 8(26): 466-468. |
[7] |
牛丽梅, 刘刚, 张荣, 等. 甘肃省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状况调查[J].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7, 32(6): 83-85. |
[8] |
邵云平, 许雪春, 孙全富, 等. 730名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风险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4, 34(2): 136-139.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4.02.015 |
[9] |
邓凯军, 刘淮柱. 淮安市306名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状况分析[J]. 职业与健康, 2015, 31(7): 964-9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