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是放射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获得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水平的有效手段,通过连续的个人剂量监测,及时发现放射防护中的薄弱环节,尽早改进防护措施,南通市已经开展此项工作数十年,积累了很多有价值意义的监测数据,为评价防护效果,实现防护最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了解2016年南通市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剂量水平及分布情况,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监测对象2016年南通市辖区内委托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个人剂量监测的放射工作人员,共2 092人,主要从事诊断放射学、牙科放射学、核医学、放射治疗、介入放射学、工业辐照、工业探伤等。
1.2 监测方法依据GBZ 128-2016《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进行个人剂量监测,中心卫生监测科负责统一制备、发放、回收、测量、出具监测报告。1个季度为1个监测周期,全年一般监测4个周期,个人剂量计发放前1~2天,将LiF(Mg,Cu,P)片剂经过筛片后进行退火处理(240 ℃±2 ℃温度下退火10 min)来消除之前累积的辐射剂量,快速冷却后,装入2片剂量元件于长方形塑料热释光剂量盒内,要求放射工作人员佩戴于左胸前,测量的量为Hp(10),用来估算有效剂量,对于介入放射学和核医学工作人员,准备2个剂量计,分别佩戴在铅围裙内外,用内外剂量来估算此类放射工作人员的实际有效剂量。同时以相同批次剂量计作为本底留置于实验室内,与同批次回收回来的剂量元件一起测量,以扣除本底值。
1.3 仪器设备检测设备为北京海阳博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RGD-3D热释光剂量仪;退火炉为北京海阳博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Ⅴ型热释光精密退火炉;个人剂量计元件为北京海阳博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LiF(Mg,Cu,P)。
1.4 质量控制按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1]、《外照射个人剂量系统性能检验规范》[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3]的要求,进行个人剂量监测系统的质量控制工作。仪器设备每年由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华东国家计量测试中心检定和刻度,各项性能参数均符合要求,同时每年参加由中国疾控中心辐射安全所组织的全国放射卫生技术机构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个人剂量检测人员每年通过省疾控组织的培训及考核,具有相应检测资质;对于每监测周期超过1.25 mSv的数据,及时与委托单位联系,组成调查小组进行现场实地勘查、相关人员访谈等相关调查,对非职业外照射引起的大剂量数值应予以剔除,并给与名义剂量[1],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有效。
1.5 统计分析采用全国放射卫生信息平台个人监测管理系统和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分析。
2 结果 2.1 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本年度共监测从事放射工作人员2 092人,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273 mSv/a,年有效剂量均小于年剂量限值20 mSv,符合标准要求。人均年有效剂量位于探测下限MDL组的有170人,占监测总人数的8.1%;年有效剂量在MDL~1 mSv组的有1 846人,占88.2%;年有效剂量在1~5 mSv组的有75人,占3.6%;年有效剂量在5~20 mSv组的有1人,占0.1%。
2.2 2016年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监测结果受委托监测的南通六县一市放射工作人员共2 092人,其中从事诊断放射学1 583人,占监测总人数75.7%,介入放射学202人,占9.7%,其余牙科放射学、核医学、工业应用等工种共307人,占监测总人数14.6%。医学应用类人均年有效剂量以临床介入放射学稍高,为0.375 mSv/a,其次为核医学0.316 mSv/a、放射治疗最低,为0.246 mSv/a;工业应用类人均年有效剂量均较低。诊断放射学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271 mSv/a,但由于人数较多,对集体有效剂量贡献比较大,诊断放射学集体有效剂量占总剂量的75.3%。从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区间分布看,介入放射学年剂量≥1 mSv有18人,构成比为8.9%,其余工种年剂量≥1 mSv人数构成比为均﹤6%,见表 1。
受委托监测的市区放射工作人员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30.7%,对集体有效剂量也最大,从不同地区监测结果看,海安县人均年有效剂量较高(0.418 mSv/a),海门市人均年有效剂量较低(0.172 mSv/a),所监测的年剂量主要分布在MDL~1 mSv区域,见表 2。
2016年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的为二甲医院以下医院,为0.361 mSv/a,二甲医院及以上、工业企业年人均相差不大,为0.182 mSv/a和0.143 mSv/a,均远远低于国家限值标准[3],见表 3。
2016年南通市辖区内2 092名放射工作人员的平均年有效剂量为0.273 mSv /a,低于本地区前几年监测剂量[4-5],也低于江苏省近6年的监测结果[6-7],所监测的人员均低于国家规定的连续5年平均剂量不超过20 mSv,其中任何一年不超过50 mSv剂量限值,96.3%的放射人员剂量值低于1 mSv,数据显示我市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一直处于安全状态,放射防护条件较好。从不同职业类别来看,诊断放射学工作人员平均年有效剂量仅为0.271 mSv/a,与全部人员平均年有效剂量接近,诊断放射学是各医疗单位的主要工种,所以人数较多对集体有效剂量贡献最大。介入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稍高为0.375 mSv/a,相比较以前介入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下降比较明显[4-5],也低于淮安市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近几年人均年有效剂量在0.42~0.65 mSv /a范围[8]。介入放射学这部分人群平均年有效剂量的降低,一方面得益于我科室近两年来加强了对介入工作人员的管理,不断的登门实地指导剂量计的佩戴,强化介入医生的防护意识,督促防护用品的使用,一旦发现有超剂量及时到现场核实具体情况,对于非职业照射的,根据工作条件估算名义剂量,我们一般采用同周期同岗位工作的放射人员的剂量值来作为其名义剂量;另一方面,我市介入工作人员从2016年度开始实行双剂量计佩戴,即铅围裙内外各戴一个剂量,如果铅围裙外的剂量大于20倍的铅围裙内的剂量或者外剂量大于5 mSv时,用E外=0.5Hw+0.025HN公式来估算介入工作人员的全身有效剂量,除此情况之外均采用铅围裙内剂量值。此次监测结果也说明只要正确穿戴了防护用品,介入工作人员受到的外照射剂量与一般放射工作人员无大的差别,相关文献报导也通过数据证实个人防护用品可以有效地减少受照剂量,对放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起到有效保护作用[9]。
不同地区放射工作人员平均年有效剂量相差不大,人均年有效剂量海安县较其他地区稍高,可能与海安县一些乡镇医院还存在防护硬件设施相对比较落后有关,各地所监测的年剂量主要分布在MDL~1 mSv范围,防护效果良好。从不同类型单位放射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来看,二甲医院以下医疗单位要高于二甲医院及以上医疗单位和工业企业,一方面由于二甲医院及以上医疗单位防护硬件设施更完善,射线装置更先进,人员管理到位;另一方面工业企业因为监测人数较少,可能这部分数据不足以代表整体的实际剂量。
在每一季度的监测过程中,经常会有介入放射学人员出现超剂量,在经过核实和调查后,基本都是由于不正确佩戴内外个人剂量计所致,现在市面使用的个人计量盒大多是夹子或别针式,用于佩戴在胸前,对于介入科医生穿铅围裙、戴铅围脖后要想佩戴在正确的位置就比较困难,为了方面,他们往往选择将内外剂量一起放在铅围脖的夹层中,或者直接把内外剂量置于手术台上,造成内外剂量值接近、剂量偏高,介于此,除加强介入人员的防护意识,更希望有一种便于介入科人员佩戴于铅围裙内外的剂量盒出现。
[1] |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GBZ 128-2016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6.
|
[2] |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GBZ 207-2016外照射个人剂量系统性能检验规范[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6.
|
[3]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3.
|
[4] |
谭维维, 安娜. 2011-2013年南通市城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4, 23(6): 494-495. |
[5] |
谭维维, 钟恩德, 桑军阳, 等. 2015年南通市城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6, 25(6): 666-668. |
[6] |
秦永春, 杨小勇, 陈维, 等. 江苏省部分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五年监测结果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5, 35(9): 702-704. |
[7] |
秦永春, 张乙眉, 王福如, 等. 2014年江苏省放射性疾病哨点个人剂量监测结果[J]. 职业与健康, 2015, 31(16): 2271-2273. |
[8] |
徐志勇, 纪春苗. 2012-2014年淮安市医学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J]. 环境于职业医学, 2016, 33(7): 684-686, 690. |
[9] |
陈岩, 张圆圆, 张伟佳, 等. 介入、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调查与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8, 27(1): 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