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18, Vol. 27 Issue (2): 168-172  DOI: 10.13491/j.issn.1004-714x.2018.02.021

引用本文 

李长松, 刘洪强, 单永乐, 吴洪涛, 张放. 某采油厂修井作业职业病危害调查与评价[J]. 中国辐射卫生, 2018, 27(2): 168-172. DOI: 10.13491/j.issn.1004-714x.2018.02.021.
LI Changsong, LIU Hongqiang, SHAN Yongle, WU Hongtao, ZHANG Fang.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in the workover operation of an oil production plant[J].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ical Health, 2018, 27(2): 168-172. DOI: 10.13491/j.issn.1004-714x.2018.02.021.

基金项目

胜利油田管理局科研项目(GKY1603),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16GSF201233),山东省安全生产科技项目(2017GJ-E-002)

通讯作者

张放, E-mail:zhangfang2816@sina.com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8-02-09
某采油厂修井作业职业病危害调查与评价
李长松 1, 刘洪强 2, 单永乐 2, 吴洪涛 1, 张放 2     
1. 胜利油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山东 东营 257000;
2. 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摘要目的 了解某采油厂在修井作业过程产生的职业病危害状况,提出相应的职业病防控措施建议。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综合分析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采油厂修井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其他粉尘、甲醛、乙醛、丁醛、苯酚、苯、甲苯、二甲苯、石棉纤维、噪声等,工作场所产生的化学毒物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均符合国家相关职业接触限值要求,但是修井机司机接触的噪声强度超过接触限值。结论 甲醛、铅尘及噪声是油田修井作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中噪声危害程度较为严重,企业应针对性地采取革新工艺,加强个体防护等措施进行控制。
关键词修井作业    职业病危害因素    调查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in the workover operation of an oil production plant
LI Changsong 1, LIU Hongqiang 2, SHAN Yongle 2, WU Hongtao 1, ZHANG Fang 2     
1. Shengli Oilfield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Dongying 257000 China;
2. Shandong Academy of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Occupational Medicine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occupational hazards caused by the workover operation of an oil production plant,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occupational diseases. Methods According to national standards, the method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detection and combinational analysis in the workplace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project. Results The main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in workover job of oil production plant are dust, formaldehyde, acetaldehyde, butyraldehyde, phenol, Benzene, methylbenzene, dimethylbenzene, asbestos fiber and noise. The concentrations of hazardous substances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occupational limits in the workplace. But noise intensity from workover rig exceeded the Occupational allowable limits. Conclusion Formaldehyde, lead dust and noise are the main occupational hazards in Oilfield workover operations, of which noise nuisance is worse. Effective measure, such as innovating technology and strengthening individual protection should be take.
Key words: Workover Job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Lnvestigation    

现阶段,石油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主要能源。随着我国各大油田陆续进入开发中晚期,油田修井作业日益频繁,该作业主要负责对石油钻井以及后续油井进行维护。

国内外对于油田修井作业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有关研究较少。本次对国内某采油厂修井作业中存在的职业危害进行了重点调查,分析其产生原因,并结合现场检测结果,评价其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的可行性,提出相应的补充措施建议。

1 调查内容和评价方法 1.1 对象

选取国内某采油厂修井作业队中的作业10队及作业28队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职业卫生调查主要了解企业基本情况、工艺流程,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等内容[1]。工作场所中粉尘及化学毒物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2]要求选择采样点(工种),按照《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烃类化合物》[3]、《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酚类化合物》[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醛类化合物》[5]、《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铅及其化合物》[6]、《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锡及其化合物》[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8]和《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5部分:石棉纤维浓度》[9]进行检测。噪声强度的测定按《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噪声》[10]执行。

1.3 评价依据

依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11]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12]对化学性有害因素及噪声检测结果进行评价。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1.1 概况

该采油厂有30支修井作业队。每个作业队约有工人30人,工作班制为四班二运转,每班工作12 h。

2.1.2 生产工艺

油田修井作业常规操作该采油厂修井作业常规操作为起下油管。需更换的油管经修井机取出后,由工人手工配合液压装置将新油管搬运至井口处,由修井机将新油管送至井下。生产方式为手工配合机械作业。主要生产设备为修井机,修井机刹车片成分中含有酚醛树脂、铅、锡等。

2.1.3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通过了解修井生产工艺,并对现场进行职业卫生调查,结合修井作业所涉及的原辅料及工艺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该工作场所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尘、甲醛、乙醛、丁醛、苯酚、苯、甲苯、二甲苯、铅尘、三氧化锡、噪声。其主存在环节见表 1

表 1 某采油厂修井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存在环节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2.2.1 粉尘检测结果

本次共检测修井机司机、井口操作工及场地操作工3个工种及其工作地点的粉尘及石棉纤维浓度,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见表 2表 3

表 2 某采油厂修井作业粉尘检测结果(mg/m3)

表 3 某采油厂修井作业石棉纤维检测结果(f/ml)
2.2.2 化学毒物检测结果

本次共检测甲醛、乙醛、丁醛、苯酚、苯、甲苯、二甲苯、铅尘、三氧化锡9种化学毒物。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合格率为100%。见表 4表 11

表 4 某采油厂修井作业甲醛检测结果(mg/m3)

表 11 某采油厂修井作业铅尘检测结果(mg/m3)
2.2.3 噪声检测结果

本次对修井作业3个工种的个体噪声强度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修井机司机噪声个体接触强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并对该超标工种的工作地点噪声进行了频谱分析,结果见表 1314

表 13 某采油厂修井作业噪声检测结果

表 14 某采油厂修井作业超过85 dB(A)噪声工作地点噪声频谱分析结果
2.3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表 5 某采油厂修井作业乙醛检测结果(mg/m3)

表 6 某采油厂修井作业丁醛检测结果(mg/m3)

表 7 某采油厂修井作业苯酚检测结果(mg/m3)

表 8 某采油厂修井作业苯检测结果(mg/m3)
2.3.1 防尘毒措施

本作业大队主要作业内容为更换套管,作业方式为机械+手工作业,主要通过修井机进行套管的更换,主要作业环境为露天作业,自然通风良好。

2.3.2 防噪声措施

本作业区内主要噪声源为修井机运转过程及滚筒刹车过程中产生的机械性噪声,其次在工人在搬运、拆卸及安装套管过程中由于金属碰撞产生的噪声。修井机运行过程中驾驶室为关闭状态,减少噪声的危害。

表 9 某采油厂修井作业甲苯检测结果(mg/m3)

表 10 某采油厂修井作业二甲苯检测结果(mg/m3)

表 12 某采油厂修井作业三氧化锡检测结果(mg/m3)
2.3.3 防寒、防暑措施

由于修井作业主要为露天作业环境,因此,夏季可能受到太阳辐射产生的高温影响,冬季可能受到环境低气温等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

修井作业采用机械化作业,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同时,在夏季为工人供应清凉饮料,减少工人持续接触热时间;冬季为职工配发防寒服等,并减少或避免低温作业。部分作业地点设置有简易休息室,休息室内设有空调。

2.4 个人防护用品配备情况

采油厂作业大队制定了相应的防护用品发放标准,配备了防毒、防噪等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包括防尘口罩、防护眼镜、防噪耳塞、工作服、防化学品手套等。

3 讨论

通过调查发现,油田修井作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于修井机反复刹车操作时,刹车片逸出的烟尘。修井机刹车片成分中含有酚醛树脂、铅、锡等,在摩擦产生的高温状态下可能会释放出粉尘、甲醛、乙醛、丁醛、苯酚、铅尘、三氧化锡等化学性有害物质。其中甲醛、铅为高毒物品,短时间接触可引起急性中毒,长时间低浓度接触均可导致慢性中毒[13-14],可对人体多系统造成损害。本次甲醛和铅均可检出,虽然浓度较低,但也应引起企业的重视。

本次检测结果显示,修井机司机个体噪声接触强度超过国家标准,经分析,超标原因为修井机采用较大功率柴油发动机,运行时噪声较大,该设备发动机部分与司机操作室紧挨在一起,且作业过程中驾驶室门窗关闭不严。

经对本次调查及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以下建议。①革新工艺。目前修井作业手工作业仍占有较大比重,导致工人在场地停留时间长,增加了接害机会,同时过重的体力负担也导致工人肌肉骨骼损伤。应尽量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套管装卸工作。②修井机驾驶室应设隔声门窗,并保证运行时处于关闭状态。③加强个人防护。按照噪声按照噪声频谱分析结果为修井机附近工人选择符合标准的防噪耳塞。同时应重点针对甲醛、铅尘等化学有害物质配备合适的呼吸防护用具。④加强对工人职业卫生知识的教育培训,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⑤企业应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力度,做好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避免职业病危害发生。

本文首次对油田修井作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系统调查及检测,在以往的同类研究中尚未见相同或相关内容,因此本文研究结果可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及借鉴。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1-2010工业企业设计标准[S].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S].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T 160.42-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烃类化合物[S].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T 160.51-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酚类化合物[S].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T 160.54-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醛类化合物[S].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T 160.1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铅及其化合物[S].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T 160.22-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锡及其化合物: [S].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T 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 总粉尘浓度[S].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T 192.4-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5部分: 石棉纤维浓度[S].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T 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 噪声[S].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S].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 物理因素[S].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13]
罗晓红, 顾艳. 室内甲醛污染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 职业与健康, 2011, 27(21): 2501-2503.
[14]
郝凤桐, 杜旭芹, 牛颖梅, 等. 铅中毒研究进展[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08, 21(3): 200-202. DOI:10.3969/j.issn.1002-221X.2008.0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