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17, Vol. 26 Issue (1): 63-65  

引用本文 

魏召阳, 杨叶中, 王志刚. 某医院1台新装DR设备验收检测结果分析与探讨[J]. 中国辐射卫生, 2017, 26(1): 63-65.
WEI Zhao-yang, YANG Ye-zhong, WANG Zhi-gang.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the Results of One Newly Installed DR Equipment Acceptance Tests in a Hospital[J].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ical Health, 2017, 26(1): 63-65.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6-07-18
修回日期:2016-11-25
某医院1台新装DR设备验收检测结果分析与探讨
魏召阳 , 杨叶中 , 王志刚     
张家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江苏 张家港 215600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DR设备验收检测结果的可能因素。方法 依据WS 76-2011对1台DR设备进行验收检测,得到管电压指示的偏离等9个指标的检测结果,分析了不合格指标的原因并逐一排查,完成对不合格指标的纠正。结果 与X射线管系统相关的管电压指示的偏离等5个指标均符合WS 76-2011的要求,且其偏离均处于较低水平;有用线束垂直度偏离等3个几何参数均不符合WS 76-2011的要求;立式胸片架安装存在明显缺陷,在球管最大可调范围内照射野中心和胸片中心无法对齐。结论 DR设备新安装后的验收检测很有必要,可以在早期发现设备性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对设备使用维护及质量控制均有所帮助,同时也利于对医疗照射的防护。
关键词DR设备    验收检测    质量控制    医疗照射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the Results of One Newly Installed DR Equipment Acceptance Tests in a Hospital
WEI Zhao-yang , YANG Ye-zhong , WANG Zhi-gang

从最开始的以增感屏胶片为载体的老式普通X射线屏片机,到以可重复使用的成像板(imaging plate,IP)为载体的计算机X射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设备,进一步发展到以平板探测器为核心的直接数字化摄影(Direct Digital radiography,DR)系统,近十年来,X射线摄影设备发展突飞猛进。伴随着设备的快速更新,在满足诊断需要的前提下,要把受检者可能受到的辐射危害控制在可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水平[1],加强对医疗照射的防护,所以在具体医学实践过程中采取适当标准定期对其实施质量控制检测显得尤为必要。

针对X射线摄影设备的质量控制检测,之前主要是参考两个推荐性标准WS/T 76-1996和WS/T 189-1999,以及GBZ 138-2002和GBZ 130-2002中的部分内容。上述标准中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均无法适应现代设备的快速发展,直到2011年国家出台行业标准《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 76-2011)。DR设备安装完毕或重大维修后,为鉴定其性能指标是否符合约定值而进行的质量控制检测称为验收检测。笔者参照WS 76-2011规定的方法,对某医院1台新引进DR设备进行验收检测,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探讨分析了相关影响因素,进一步提出了整改方案并督促其完成对不合格指标的整改,最终对整个检测进行相关评价。

1 对象与方法 1.1 DR设备

某医院1台双立柱DR(单管头),2015年7月安装。项目用途:受检者胸部、腹部、四肢及椎体摄影(包含儿童及成人)。

1.2 检测方法

依据卫生行业标准WS 76-2011中第9章和附录A内容,以诊断床水平面为参照平面检测如下指标:管电压指示的偏离、输出量、输出量重复性、输出量线性、有用线束半值层等共9项[2]。管电压是加于X射线管两端的电压值,由射线管长度、形状、绝缘介质和套管的性质决定。管电流是在某一管电压和曝光时间内允许的最大平均电流值。曝光时间则是在某一电压和电流条件下所允许的最长曝光时间。

1.3 主要检测仪器和设备

Piranha 555 X射线机多功能质量检测仪(仪器经上海计量测试研究院检定),为瑞典奥利科公司公司产品,此外还有辅助检测工具垂直度检测筒和光野照射野检测板。

2 结果 2.1 性能检测结果

该DR设备的检测项目、检测结果、标准限值及评价详见表 1。DR设备的核心部分为X射线管,管电压、曝光时间、输出量重复性和线性与X射线管性能密切相关,且均合格;垂直度偏离、光野照射野四边及中心偏离均超过验收检测要求。

表 1 某医院新装DR设备性能检测项目及结果
2.2 其他

除上述外,在具体检测过程中,发现若以胸片架为参照平面,立位胸片检测时射线束垂直投射到该平面上,在球管最大可调范围内,均无法实现照射野中心和胸片中心的重合,二者在水平方向存在超过2 cm的明显偏差,在垂直方向也有近1 cm偏移。

3 讨论

X射线摄影设备本质上由三大部分构成:X射线管、变压器和控制器,它们之间以电缆相连接。管电压指示的偏离主要与X射线管附属变压器相关,曝光时间指示的偏离则与控制器密切相关,输出量的重复性和线性则取决于附属变压器和控制器性能。上述几个指标实际是以X射线的质和量为基础数据,通过计算间接获得,故可以称之为剂量学参数。几个剂量学参数均合格,且其检测结果均在1%以内,相对于验收检测要求,其偏离均处于较低水平。这一点和昆山市疾控沈欢喜等[3]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沈欢喜等人基于辖区多台设备的性能检测做出统计,发现X射线摄片机管电压指示的偏离、输出量的重复性合格率较低,这可能是由于其检测对象内老旧设备较多,而本次讨论的则是一台新设备。

该设备的管电压及半值层均符合WS 76-2011的要求。半值层的大小由管电压决定,理想的半值层厚度可以提升X射线的穿透和防护性能,不仅可以改善影像质量,而且对保护浅表组织器官有利,但是盲目调高管电压来增加半值层厚度,往往会造成辐射输出量过大,特别是在提高后的管电压不满足相应半值厚度要求时,导致散射线量增大而增加图像灰雾,反而不利于医学诊断[4]。从这个角度来看,半值层的测量是更深层次的校正管电压。

在有用线束垂直度、光野照射野四边及中心偏离三个指标检测中,球管设定为垂直向下,垂直度检测筒和检测板平置于诊断床上,三个项目实测结果均不符合要求,说明有用线束未按照设定的计划垂直投射到检测板上,光野指示和实际的照射野存在较大偏差。福州疾控施文华等[5]的研究也同样表明,在X射线摄影机检测项目中,以“光野与照射野四边的偏离”为代表的几何参数,其合格率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该设备球管上面刻度显示的是射线方向与垂线间的角度(0°~90°),在刻度为0°的情况下,意为射线方向垂直向下,但实际上在此条件下球管仍有可能存在倾斜,射线并非垂直向下投射。这或许是由于安装过程中用于支撑球管的立柱自身未垂直,也可能是球管固定在立柱上的角度失准,或许是定位球管方向的刻度标尺本身有问题,当然还有可能放置垂直度检测筒的诊断床未实现理论上的水平。上述多种可能存在的原因导致射线不能垂直透过检测筒入射到检测板上,以至于垂直度不合格,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光野照射野四边及中心的偏离。光野照射野四边及中心偏离除受上述因素影响外,还受到球管限束装置、照射野灯和准直装置的影响[3]。通过对各可能存在问题逐一排查,发现球管固定在立柱上的角度存在偏差,同时定位球管方向的刻度标尺安装不规范,将上述问题纠正后再次测试,三个不合格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依据照射野中心将立式胸片架拆除后重新安装,实现了照射野和胸片架的中心一致,这也验证了几个几何参数不合格的原因。

本次验收检测及针对不合格指标整改的过程,表明X射线设备性能检测异常除了设备自身存在问题外,原因也可能隐藏于安装调试过程。在设备安装完毕后对其性能参数进行验收检测,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可以指导医院从源头做好X射线系统的质量控制。国际上也相继对医用X射线影像质量保证计划的实施进行过两次大规模调查,结果表明,切实执行质量控制计划,可在满足诊断需要的前提下,减少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受照剂量[6],加强对医疗照射的防护,这其实也是放射卫生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一部分,故新装设备完工后的验收检测及评价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综上所述,本文采用现行有效标准对DR设备进行验收检测,分析部分指标不合格的可能原因,通过完成不合格项整改,对不同指标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新安装设备几何参数异常更多是安装调试过程不规范造成的,有针对性地进行维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设备厂商在生产合格产品的同时,也需重视安装调试的规范性、有效性,相关监管和检测部门也应加强对医用X射线摄影设备验收检测的重视。不同品牌、不同型号、不同用途的DR设备虽在外观设计等地方存在差异,但其基本原理相似,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能为此类设备的检测、维护和质量控制提供相关参考。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GBZ 130-2013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WS 76-2011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1.
[3]
沈欢喜, 施健, 杜成, 童智敏, 朱宝利. 昆山市部分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机性能检测结果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5, 24(5).
[4]
黄杨. 医用诊断X射线机的非介入测量[J]. 实用测量技术, 2002(6): 8-9.
[5]
施文华王心韬. 福州市医用X射线机影像质量控制检测结果与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5, 24(6).
[6]
姜德智主编. 放射卫生学[M]. 苏州: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2: 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