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16, Vol. 25 Issue (6): 715-719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6.06.028

引用本文 

李素岐, 房江奇, 倪卫冲, 安政伟, 杨金政, 高国林, 张胜. “神盾-2015”国家核应急联合演习中参演情况的介绍及思考[J]. 中国辐射卫生, 2016, 25(6): 715-719.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6.06.028.
LI Su-qi, FANG Jiang-qi, NI Wei-chong, AN Zheng-wei, YANG Jin-zheng, GAO Guo-lin, ZHANG Sheng. The Introduction and Thinking that Took Part in "Aegis-2015" Nuclear Emergency Joint Exercises[J].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ical Health, 2016, 25(6): 715-719.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6.06.028.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6-07-25
修回日期:2016-09-19
“神盾-2015”国家核应急联合演习中参演情况的介绍及思考
李素岐 , 房江奇 , 倪卫冲 , 安政伟 , 杨金政 , 高国林 , 张胜     
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 国家核应急航空监测中心, 河北 石家庄 050002
摘要目的 国家核应急航空监测中心是我国核应急航空监测的中坚力量, 可对已经或可能受核辐射影响区域的环境进行放射性航空监测, 为事故缓解和救援行动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提高核事故情形下航空监测的响应能力, 是我国强化核应急响应能力, 为地方应急组织提供技术支持的重要手段之一。开展核应急演习可以检验预案, 完善准备, 锻炼队伍, 磨合机制和科普宣教。方法 2015年06月26日, 国家核应急航空监测中心采用"异地同步、全程拉动"的演习方式, 全程参与了"神盾-2015"国家核应急联合演习。结果 本文介绍了参加此次演习的情况, 并对参加演习行动进行了评估。结论 对进一步提高核应急响应能力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关键词神盾-2015    核应急联合演习    航空监测    参演情况    思考    
The Introduction and Thinking that Took Part in "Aegis-2015" Nuclear Emergency Joint Exercises
LI Su-qi , FANG Jiang-qi , NI Wei-chong , AN Zheng-wei , YANG Jin-zheng , GAO Guo-lin , ZHANG Sheng     
Airborne Survey and Remote Sensing Center of Nuclear Industry, China National Airborne Monitoring Center for Nuclear Emergency, Shijiazhuang 05000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China national airborne monitoring center for nuclear emergency is the backbone of airborne monitoring for nuclear emergency in China. Radioactive airborne monitoring can be done in affected area or possible affected area because of nuclear radiation, to provide necessary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accident and rescue action. Improving the response ability of airborne monitoring under the nuclear accident case can strengthen capability of the nuclear emergency response.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ns for providing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local emergency organization. To perform nuclear emergency exercise action, inspect nuclear plan, improve the preparation, training team, running mechanism and science education. Methods In June 26, 2016, China National Airborne Monitoring Center for Nuclear Emergency took part in the process of "Aegis-2015" nuclear emergency joint exercises by the method of different synchronization and full pull exercise. Result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ituation of the exercise and evaluation of the exercise action. Conclusion The capability to improve the nuclear emergency response was analyzed furtherly.
Key words: Aegis-2015    Nuclear Emergency Joint Exercises    Airborne Monitoring    Participating    Thinking    

“核应急是为了控制核事故、缓解核事故、减轻核事故后果而采取的不同于正常秩序和正常工作程序的紧急行为,是政府主导、企业配合、各方协同、统一展开的应急行动。核应急事关重大、涉及全局,对于保护公众、保护环境、保障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核应急作为核电站纵深防御的最后一道防线,保证在发生核事故的情况下,迅速采取必要的应急响应行动,将放射性危害程度减少到最低。

核事故影响无国界,核应急管理无小事。总结三哩岛核事故、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福岛核事故的教训,中国更加深刻认识到核应急的极端重要性,应持续加强和改进核应急准备与响应工作,不断提升中国核安全保障水平。1986年即开展国家核应急工作,1991年,成立国家核事故应急委员会,统筹协调全国核事故应急准备和救援工作。

中国高度重视核应急演习演练,2006年颁布的国家核应急预案的“第四章应急准备”中规定“定期举行不同类型的应急演习,以检验、改善和强化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能力[2]”。2013年6月,国家对2005版《国家核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发布了新版的《国家核应急预案》,其中,在第6章应急准备和保障措施中规定“国家级核事故应急联合演习由国家核应急协调委组织实施,一般3~5年举行一次” [3]

切实加强专业培训,注重公众沟通,不断提高各级核应急组织应对处置严重核事故的能力水平,普及社会公众核安全应急知识,营造促进核能发展良好环境,树立全社会对发展核能事业信心。

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于2002年被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批准为“国家核应急航空监测中心”,列入国家核应急后援技术支持单位,承担国家核事故应急航空监测任务。2015年4月,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批准在国家核应急航空监测中心组建国家核应急航空监测技术支持中心及国家核应急救援航空辐射监测分队(分别简称为中心和分队),分别为8个国家级核应急专业技术支持中心之一和25支国家级核应急救援分队之一。

“国家核应急协调委成员单位根据需要分别组织单项演练”。为提升中心和分队应急响应能力,国家核应急航空监测中心每年实施至少一次的单项演习。近年来,为加强和提升核应急航空监测综合响应能力,国家核应急航空监测中心作为国家级核应急航空辐射监测技术支持中心和救援分队,按照国家核应急办要求,中心和分队先后参加了组织代号为“神盾-2009”和“神盾-2015”的国家核应急联合演习。

“神盾-2015”国家核应急联合演习由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于2015年6月26日组织实施。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员会主任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担任演习总指挥,国防科工局、公安部、民政部、环保部、总参作战部等协调委副主任委员单位负责同志担任副总指挥。演习采用三级联动、时空压缩、军地协同、异地同步的方式,在北京、广州、台山及各国家级核应急技术支持中心和救援分队所在地同步举行。

本文概要介绍了中心和分队参加“神盾-2015”国家核应急联合演习的筹备和实施情况,对进一步提高核应急响应能力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1 演习目的

“神盾-2015”国家核应急联合演习旨在全面检验新版核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充分性、指挥决策的科学性、通信渠道的畅通性、技术支撑的可靠性、岗位知识的适应性、资源配备的合理性、设施设备的可用性、响应行动的协调性、公众沟通的及时性等,通过演习查找在管理体制、工作机制方面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持续改进。[4]

中心和分队“异地同步”参加演习,以检验中心和分队参演方案的实用性、可靠性; 检验全体人员是否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应急行动程序,以及反应队伍的协同反应水平和实战能力; 取得经验以改进所制定的行动方案。

2 参加演习基本情况 2.1 演习情景概要

演习时间设计为2016年6月26日,以台山核电站放射性物质向环境有限释放为情景,重点演练在发生核事故的紧急情况下,国家级核应急机构、省(区、市)级核应急机构、核设施营运单位组织实施指挥、开展会商研判、进行场外支援、信息发布、军地协同以及相应的应急响应行动。随着核电站事故的发展、演变进程,核电站营运单位、广东省和国家层面的核应急组织依次进入应急待命、厂房应急、场区应急和场外应急状态。最终在各级核应急组织的共同努力下,控制住事故,结束应急状态,转入恢复阶段。按照《及早通报核事故国际公约》,还模拟了国家原子能机构向国际原子能机构进行情况通报。

2.2 演习筹备过程

中心和分队按照“规模适度、要素齐全、整体联动、贴近实战”的指导思想,采用“异地同步、全程拉动”的演习方式,在驻地石家庄设立“神盾-2015”的国家核应急联合演习—国家核应急航空监测技术支持中心分演习场,全程参与了“神盾- 2015”国家核应急联合演习。

演习筹备包括了演习方案及参演脚本的编写,演习宣传与培训,物资准备,演练和自评。

2.2.1 编写演习方案和脚本

主要包括: ①航空辐射监测分队参演方案; ②中心及分队参演演习分脚本; ③中心及分队相应的演习台词及动作; ④中心及分队现场执行脚本和演习大纲。

2.2.2 演习宣传与培训

宣贯演习的目的和性质,熟悉演习的详细流程,开展核应急相关知识及个人辐射防护知识培训。

2.2.3 物资准备

① 参演手册; ②演练所需的各种标志及标识(包括条幅标语、车辆标识贴以及队员的胸牌、臂章、各专业职能小组的标识牌等); ③个人剂量率仪; ④演习服装; ⑤参演装备; ⑥参演车辆。

2.2.4 演练和自评

筹备过程中,中心及分队多次修改完善脚本和演习培训,开展桌面推演及单项演练。最后,在中心驻地和石家庄某机场两个地点进行全程拉动演练。中心及分队在此次演练中设置自评员一名,全程跟踪演练过程,演练结束后对演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估。

2.3 演习实施

整个演习行动,2015年6月26日10:00开始,13:30演习结束,共进行3.5 h。中心和分队投入参演总人数39人,参演装备76台/套,参演车辆8台。

演习按照“异地同步、整体联动、要素齐全、贴近实战”的要求,全景展现了核应急航空监测从命令接收、应急启动、现场展开、飞行监测、组织救援到撤出行动的整个过程(图 1)。

图 1 分队现场救援展开布局图

演习由中心主任担任总指挥,中心总工程师担任副总指挥。分队参演人员按照职能不同划分分为指挥组、航空监测组、实时传输中继组、数据实时接收与分析组、应急保障组五个小组。

演习中投入的主要装备力量包括:运12E型固定翼飞机1架、演习车辆8台(包括应急指挥车、动中通数据实时传输通讯车、中继设备运送车、应急保障车、航空监测装备运输车、应急队员输送车、机场飞行保障车等); 机载设备(包括核应急航空NaI(Tl)监测系统1套、核应急航空监测数据实时传输系统1套)、车载通讯系统(含短波电台、车载超短波电台、异频转接系统) 2套; 中继设备2套、手持污染监测设备1台,以及个人防护背包、导航定位设备、地面监测设备、应急通讯设备及办公设备等。

按照应急响应程序,在此次演习中,中心和分队的响应过程包括应急准备、Ⅳ级响应、Ⅲ级响应、Ⅱ级响应、Ⅰ级响应及应急终止(表 1)。其中,应急准备和Ⅳ级响应在中心驻地完成,Ⅲ级响应、Ⅱ级响应、Ⅰ级响应及应急终止在中心驻地及石家庄机场完成。

表 1 中心和分队参加演习响应行动简表

应急准备和Ⅳ级响应阶段,主要演习内容包括接收命令、任务下达、紧急集合、设备装运等。

分队到达演习机场之后的响应过程包括现场展开、航空监测设备安装、中继站架设、数据实时传输卫星链路联调、指挥协同、航空监测飞机飞行前准备(飞机本底测量、飞机上设备调试、飞行方案制定、空域申请等)、飞机起飞、实时监测、现场数据实时回传、车载站通过卫星链路与基地站互联互通、与中心的上传下达、专家研判、监测结果报告、撤出行动和总结汇报等。

2.4 评估组演习评估

此次演习设立评估组,解放军总参谋部防化指挥学院的两名评估专家和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自评员为评估组成员。中心及分队在参加演习期间接受全程跟踪和评估。评估的目的在于检验中心及分队现有的建设能力,发现中心及分队的薄弱环节。

2.4.1 全面检验了业已具备的能力和优势

演习结束之后,在中心召开了演习评估总结会。评估组认为: ①演习准备充分。分队的装备和设备能够满足核应急工作的要求; 参演人员核应急知识具备。②演习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启动过程合理,分队集结迅速,仪器准备正确,个人防护及通讯器材配备恰当。③技术支持能力先进可靠,仪器设备先进、操作熟练,数据记录方法合理有效,数据处理方法科学规范,分队成员岗位职责明确、执行力强,现场展开和撤收过程中的放射性污染检查过程操作正确。

2.4.2 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改进措施

同时,评估专家提出以下建议: ①中心及分队为了能够进一步适应核能发展的需要,紧跟国际先进水平,需要加大无人机用于核事故应急航空监测方面的研究; ②中心应加大核事故早期放射性烟羽监测以及烟羽预判软件方面的技术研究; ③希望中心与北京国家核应急技术支持中心之间尽早实现实时互联互通。

3 思考与建议 3.1 演习体现了国家核应急航空监测中心两大不可替代的优势

首先,中心和分队依托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国家核应急航空监测中心)建立,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是国内从事航空放射性测量的专业队伍,经过几十年的拼搏和积累,储备了大量人才,在航空放射性监测领域做到了全国最强,将航空放射性监测技术应用于核事故应急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其次,在核应急能力建设期间,中心建立起了一套数据实时传输系统,实现了航空监测数据“实时采集、实时传输、实时处理、实时分析”的功能,保障了在核应急状态下及时有效的完成监测工作。

3.2 演习既是实战,也是练兵

参加此次演习,既演练了核应急航空监测流程,又包括了监测技术的演练。参演过程中,中心为实施快速核应急航空监测、跟踪放射性烟羽、现场核应急航空监测结果的快速分析与研判等提供了技术支持; 分队按照国家指令快速集结、及时出动,承担核应急航空辐射监测任务,跟踪放射性烟羽扩散,并实时报告了监测结果。

通过此次演习,中心及分队的核应急能力建设成果得到了全面展示。如,演习展现了核应急航空监测实时传输系统的航空监测数据“实时采集、实时传输、实时处理、实时分析”的功能。参加人员的实战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高,人员核应急素质得到了提升、核应急意识得到了加强。

3.3 演习需要常态化

由于演习时时空压缩,演习过程进行了简化。例如,设备的搬运、飞机的调用、核应急航空监测设备和传输设备的安装均进行了简化处理。这样自然也就掺入了“演戏”的成分。实现从“脚本”演戏到自主响应的跨越,做到事故是假的,演习都是真的,需要多次的演练,才能达到愈演愈真的实效。

3.4 通过演习寻找差距、暴露问题,以期改进

在全面展示展示核应急能力建设成果的同时,也暴露了中心及分队的不足。因此需要不断完善核应急响应程序,进一步提升核应急响应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按照新发布的国家核应急救援航空辐射监测分队建设规范[5]的要求,逐项进行梳理,配备缺少的辐射防护器具和设备,进一步加强核应急响应能力建设。例如:利用无人机平台开展核事故应急航空监测和有人机相比具有不可代替的优势,无人机可以到达人员无法到达的强辐射区进行监测。因此,急需开展无人机用于核事故应急航空监测方面的研究。②开展早期放射性烟羽预判,可以指导并确立辐射监测计划的有效制定。因此,急需开展放射性烟羽预判软件的研发。③目前没有实现与北京国家核应急响应技术支持中心的实时互联互通。④中心及分队是一支兼容的应急队伍,人员需要在辐射防护器具和设备使用方面定期开展培训。⑤核应急工作是比较典型的公共产品,需要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心和分队每年均开展单项的演习和演练,但开展从应急待命、厂房应急、场区应急、总体应急直至应急终止4个阶段全过程演练,需要租用航空监测飞机,由于经费的限制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应适当加大对核事故应急航空监测工作的资金投入。⑥应急监测飞机演练飞行需要向部队飞行管理部门事先申请。动用飞机参与演练牵涉到的人员和单位多,因此在动用飞机参与年度演练方面,需要从管理上和制度上进一步完善。⑦中心和分队只参加过两次全国性的核应急演习,缺乏实战的经验,需要积极开展应对核事故的国际合作交流,总结探讨“后福岛时代”核应急的经验,有利于促进中国核应急的改进和提高。福岛核事故之后,在2011年4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先后6次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周围区域开展了辐射航空监测[6],积累了大量的经验。⑧当前,我国核电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截至2015年10月底,中国大陆运行核电机组27台,总装机容量2550万千瓦; 在建核电机组25台,总装机容量2751万千瓦。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仅有一套核应急航空监测系统将不能完全满足核应急的需求,一旦在某一区域发生核事故时,势必会影响核应急航空监测的快速响应。

3.5 核应急工作任重而道远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强调,“我国核电运行的安全性不容置疑,发生严重核事故的概率已非常低。但从技术角度讲,概率再低,哪怕是百万分之一,也并不是零。” [7]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亦楠曾撰文提出,“绝对安全”的核电设计不等于“绝对安全”的核电工程。例如,“3·11福岛核灾难的发生,证明想要真正维持核电安全的核电厂根本设计不出来,尤其是无法设计出商业用核电,因为要顾及各种因素,成本高到完全划不来” [8]

核事故应急是发生核事故后的最后一道屏障,必须确保做到万无一失,因此需要进一步大力加强核事故应急准备工作。作为国家级的中心和分队,需要始终坚持“常备不懈、积极兼容”的原则,切实做到“统一指挥、大力协同”,完善训练和演练内容,加强核应急响应能力进一步建设,做好执行核应急任务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核应急白皮书[M/OL]. 2016[2016- 01-27]. http://www.sastind.gov.cn/n112/n117/c6318292/content.html.
[2]
国务院办公厅.国家核应急预案[S/OL]. 2006[2006-01- 24].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1/24/content_4094996.htm.
[3]
国务院办公厅.国家核应急预案[S/OL]. 2013[2013-07- 09]. http://www.gov.cn/yjgl/2013-07/09/content_2443474.htm.
[4]
许平, 黄敏, 黄牛, 等. 参加"神盾-2015"国家级核应急联合演习的工作体会及思考[J]. 中国应急管理, 2015(9).
[5]
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国家核应急救援航空辐射监测分队建设规范[S].北京: 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 2016.
[6]
天野之弥. 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M]. 奥地利: 国际原子能机构, 2015: 114.
[7]
鲍晓倩.我国核电运行安全性不容置疑[N/OL].经济日报, 2013[2013-07-07]. http://paper.ce.cn/jjrb/html/2013-07/07/content_162429.htm.
[8]
王亦楠.日本核电专家在福岛核事故前后的十大反思[J/OL], 中国经济周刊. 2015, 583(33) : 72.[2015-08-2].http://www.ceweekly.cn/2015/0824/12472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