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16, Vol. 25 Issue (6): 669-670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6.06.010

引用本文 

杨声, 李亘山, 李红艳, 薛秀家. 2015年南京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6, 25(6): 669-670.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6.06.010.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6-07-26
修回日期:2016-09-14
2015年南京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杨声 , 李亘山 , 李红艳 , 薛秀家     
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03
摘要目的 了解2015年南京市放射工作人员接受职业性外照射的剂量水平。方法 采用热释光法监测。结果 2015年南京市放射工作人员人年有效剂量均在国家规定剂量限值以下, 介入放射学组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结论 南京市放射工作人员工作环境是安全的, 介入和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是改善放射防护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剂量    放射防护    放射工作人员    

个人剂量监测是衡量放射卫生工作人员放射防护状况的重要手段,对放射工作场所的防护状况,防护效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能为放射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现将南京市2015年度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监测对象与方法 1.1 监测对象

2015年度在南京市范围内从事放射相关工作并佩戴个人剂量计的所有放射卫生工作人员,主要包括从事医用X射线影像诊断、介入放射学、核医学、放射治疗﹑工业探伤和工业应用其他类别的放射工作人员。

1.2 监测仪器

北京防化院生产的RGD-3B型热释光剂量仪; 北京康科洛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TLD 2000C型LiF(Mg,Cu,P)剂量片和2000B型退火炉。

1.3 监测方法

按GBZ 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 [1]的要求进行。按上述标准要求规范放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的位置,一律为左胸部; 如需要穿戴铅防护服或铅围裙时,佩戴在铅防护服或铅围裙内侧。每30 ~ 90 d为一个监测周期,每年监测4 ~ 6次,随样发放本底剂量计,测量结果均扣除本底值。

1.4 质量控制

每年将LiF(Mg,Cu,P)剂量片送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标定,并制作标准曲线。每年均参加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组织的全国个人剂量盲样比对,结果均合格。如一个监测周期内测得的剂量值超过1.25 mSv(或>5 mSv/年)时,进行高剂量调查,以排除虚假数据。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卫生计生委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系统外照射个人监测管理子系统进行统计汇总。当监测结果低于系统最低可探测水平(MDL)时,结果记录为1/2MDL。

2 结果 2.1 不同类型放射工作单位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

结果见表 1。在有效监测的2518人中,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有1774人,占监测总人数的70.46%;工业企业工作人员688人,占27.32%;其他单位工作人员56人,占2.22%。医疗卫生机构从事放射卫生工作的人员其人均年有效剂量最大。

表 1 不同类型放射工作单位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2.2 不同工做种类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表 2。由表 2可见,人均年有效剂量从高到低依次为介入放射学﹑诊断放射学﹑放射治疗﹑工业应用其他、核医学﹑工业探伤和其他﹑牙科。年有效剂量低于1 mSv的放射工作人员数量最多,有2465人,约占放射工作人员总人数的97.90%;年有效剂量在1 ~ 5 mSv之间的有53人,约占放射工作人员总数的2.10%,主要分布在诊断放射学、核医学﹑放射治疗学﹑介入﹑工业探伤和工业应用其他放射工作人员中。

表 2 不同工做种类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2015年度南京市所监测放射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均在国家规定的剂量限值以下,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2]标准的要求。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16 mSv/年。低于2009-2013年江苏省部分放射工作人员五年平均人均年有效剂量的0.20 mSv[3],低于2000年全国放射工作人员的1.10 mSv[4],低于2012年贵州省放射工作人员的0.365 mSv[5]和2014年烟台市放射工作人员的0.60 mSv[6]。这说明随着经济水平和防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放射设备与防护设施得到了改善,南京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保持在较低水平,工作场所相对安全。

在不同工种中,从事诊断放射学的人员所占比例最大,为62.27%,其次是从事工业探伤的人员,比例为19.14%,从事介入放射学的人员近年不断增加,所占比例5.52%,排在第四位。不同工种剂量分布方面,介入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最高,为0.29 mSv,其次为诊断放射学工作人员,为0.16 mSv。与2014年烟台市[6]报道一致,都是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最高,其次为诊断放射学工作人员。2012年贵州省[5]是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最高,其次为核医学工作人员。2009-2013年江苏省[3]是核医学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最高,其次为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从职业类别来看,年剂量大于1 mSv的放射工作人员中,从事介入和核医学的放射工作人员在本职业类中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5.04%和3.57%。相关单位应进一步加强对介入放射学、核医学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严格穿戴防护用品,尽量缩短曝光时间。

总之,应加强放射工作的人员相关放射防护知识宣传培训工作,增强放射防护意识,加大监督力度,同时需要提高个人剂量监测水平。此外,对介入手术和核医学药物分装等操作的工作人员,开展手部和头颈部剂量监测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2002.
[3]
秦永春, 杨小勇, 陈维, 等. 江苏省部分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五年监测结果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5, 35(9): 702-704.
[4]
胡爱英. 我国个人剂量监测工作现状和展望[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4, 24(4): 377-379.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04.04.035
[5]
张小乐, 赵旻, 魏涛. 贵州省2012年度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现状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4, 34(12): 936-937.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4.12.017
[6]
迟欣, 陈超, 嵇平钟, 等. 2014年烟台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情况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5, 35(8): 621-622.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5.08.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