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16, Vol. 25 Issue (5): 592-595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6.05.036

引用本文 

斯琴图雅, 唐绪胜, 曲淑英. 双示踪薄层识别地面采集测井仪的放射卫生学调查[J]. 中国辐射卫生, 2016, 25(5): 592-595.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6.05.036.
SI Qin-tu-ya, TANG Xu-sheng, QU Shu-ying. Radiation Hygiene Survey of Dual Tracer Thin Layer Identification Acquisition Tool[J].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ical Health, 2016, 25(5): 592-595.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6.05.036.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6-06-15
修回日期:2016-08-26
双示踪薄层识别地面采集测井仪的放射卫生学调查
斯琴图雅 1, 唐绪胜 2, 曲淑英 2     
1. 黑龙江省科学院技术物理研究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2.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
摘要目的 放射性核素示踪测井技术为现代采油的关键核心技术。新型的双示踪薄层识别地面采集测井仪目前处于室内实验和现场测井试验阶段, 为对此设备的辐射安全性进行放射卫生学评价。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及方法, 对释放器储藏坑周围、测井吊车周围、注水井口周围γ空气比释动能率, 相关部位的表面放射性污染水平, 测井现场土样和水样的137Cs污染情况和对测井工作人员接受剂量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正常工况时, 发生器存贮、运输、工作等场所, 周围环境辐射为天然本底水平, 未发现有放射性表面污染, 对环境、工作人员与公众无辐射危害。操作发生器工作人员受到略高于本底的附加有效剂量, 但远低于辐射剂量年目标管理限值5mSv; 公众不受到高于本底的附加有效剂量。结论 双示踪薄层识别地面采集测井仪新颖, 其结构、辐射安全性、储运、操作与测井应用等方面有一定优势, 有良好应用开发前景。
关键词射性示踪    双示踪    测井    放射卫生    
Radiation Hygiene Survey of Dual Tracer Thin Layer Identification Acquisition Tool
SI Qin-tu-ya 1, TANG Xu-sheng 2, QU Shu-ying 2     
1. Technical Physics Institute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Science, Harbin, 150086;
2. Petrochina daqing oilfield co., LTD testing technical service branch
Abstract: Objective Radionuclide Tracer Logging technology is the critical technique in modern oil extraction. New model dualtracer thin layer identification acquisition tool is currently in the stage of indoor testing and field logging. This paper is to evaluate the radiation hygiene of this equipment. Methods The gamma air kerma rate and relating surface radioactive level of surrounding of the storage site of releaser, logging crane and the well head are mornitored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tandard and method. The contamination of the soil and water sample at the logging site and exposure dose of the operating person. Results In normal conditions,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radivetion as background level of the storage, transportation and work of he generator has no radintive surface contamination. No radiation hazard has found of the environment, the staff and public. The ganerator sperator is slightly subject to an additional effective dose, but far below the target management limit of 5 mSv. The public is not subject to an additional effective dose higher than the backgrouncl. Conclusion This tracer has some advantages in structure, safety, storage and transporting, operating and well logging. it has a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s.
Key words: Radioactive Tracer    Double Tracer    Well Logging    Radiation Hygiene    

油田进入三次采油阶段,为了解注水(包括注聚合物)驱油情况,采用放射性核素示踪测井技术是掌握油田各采油层注入剖面、产油和产出剖面的有效方法。自上世纪80年代起,放射性核素示踪测井技术一直为现代采油的关键核心技术,对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放射性核素131Ba(还有131I)具有半衰期短、毒性小、作业简便等优点,多年来被首选为测井示踪剂(包括固态微球与液态) [1]

近期试用的一种新型的双示踪薄层识别地面采集测井仪,它带有微型137Cs-137mBa核素发生器(以下简称发生器),并以137mBa作为示踪剂,此设备目前处于室内实验和现场测井试验阶段,望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此设备的辐射安全性进行了放射卫生学调查。

1 双示踪薄层识别地面采集测井仪简介

识别器的核心部件是放射核素发生器,放射核素发生器是从其中长半衰期的核素(称为母体)衰变分离出短半衰期的核素(称为子体)的装置。犹如从母牛身上挤奶,故又有“母牛”之称。137Cs-137mBa发生器的衰变链为:

137Cs被固定在铯层柱内(球形亚铁氰化钴钾-硅胶无机离子交换剂),它对Cs+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而对Ba2+离子几乎没有吸附能力,使用一种特殊淋洗液即可将生成的Ba2+137m离子淋洗下来作为测井用示踪剂[2]

现提供的发生器内装50 μCi (1.85 MBq) 137Cs,按137Cs 100%衰变至137mBa,淋洗效率70%,一次可供最大137mBa测井量为1.3 MBq137mBa。发生器长171 mm,直径38 mm,重2.5 kg; 壳体为钨镍合金,厚28 mm; 可有效屏蔽放射线。

发生器由厂方安装入测井释放器,取代131Ba或131I,测井时测井人员将释放器接入测井仪器串送入井下。淋洗液的注入是测井人员在测井车内操作。测井前测井人员可一次性注入约60 ml淋洗液,约可测井20次。

2 检测内容、仪器与方法 2.1 监测内容

释放器储藏坑周围γ空气比释动能率,释放器周围空气比释动能率,测井吊车周围γ空气比释动能率,注水井口周围γ空气比释动能率,相关部位的表面放射性污染水平,测井现场土样和水样的137Cs污染情况,测井工作人员接受剂量的跟踪监测与估算。

2.2 监测条件与方法

发生器在释放器内,不取出。监测方法是依据HJ/T 61-2001《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GB/T 11743-2013《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的γ能谱分析方法》等相关技术标准进行。

2.3 监测仪器

GH-102A环境χ、γ剂量率仪; FJ1210α、β、γ表面沾污测量仪(经检定); PGT8008HPGeγ能谱分析仪(使用前用标准源进行能量刻度)。

3 结果与分析 3.1 释放器储藏坑周围γ空气比释动能率

监测结果见表 1

表 1 储藏坑周围γ空气比释动能率监测值(nGy/h)
3.2 释放器周围空气比释动能率

释放器裸置地面,监测结果见表 2

表 2 释放器周围γ空气比释动能率监测值(nGy/h)
3.3 测井吊车周围γ空气比释动能率

释放器置铅存贮箱内,监测结果见表 3

表 3 测井吊车周围γ空气比释动能率监测值(nGy/h)
3.4 注水井口周围γ空气比释动能率

释放器在井内,监测结果见表 4

表 4 注水井口周围γ空气比释动能率监测值(nGy/h)

表 1 ~ 表 4监测结果分析:黑龙江省天然γ辐射水平,室内为26.2 ~ 134.4 nGy/h,原野为54.0 ~ 229.3 nGy/h(未减去宇宙射线响应值) [3],除释放器表面1 m内γ空气比释动能率(最大2658.0 nGy/h)稍高于本底外,其他所有相关场所γ空气比释动能率最大为80 nGy/h,均在黑龙江省天然γ辐射水平范围内。

3.5 相关部位的表面放射性污染水平测量

监测结果见表 5。标准规定工作场所的放射性表面污染控制水平在0.4 ~ 40B q/cm2[4],监测结果最大值为0.083 Bq/cm2,远低于污染控制水平,表明无污染。

表 5 表面放射性污染水平测量结果(Bq/cm2)
3.6 土样与水样监测

在测井现场取土样和水样,制样后用γ能谱仪分析其中的137Cs。实测土样与水样,在γ能谱图上未见137Cs的峰,按标准规定[5],测空样品盒本底谱,求出探测下限。结果见表 6

表 6 土样与水样监测结果
4 人员剂量估算与危害分析 4.1 正常工况

厂方提供发生器表面剂量率为6 μGy/h,现监测释放器表面为2.8 μGy/h; 工作人员提供有时监测到7 μGy/h,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不同发生器或不同测量条件(发生器是否在释放器管内)引起的。

从偏安全角度考虑,取释放器周围剂量率为10 μGy/h。在一次测井过程中,测井工作人员接受剂量跟踪监测结果见表 7

表 7 每次测井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剂量

其中接受剂量最大的一步是发生器接入仪器串,且较容易出问题,接入时受卡,将延长操作时间。

一次测井操作,测井工作人员接受剂量为0.355 μSv。假设按每人年测井50口,年有效剂量为17.75 μSv ~ 0.018 mSv,远远低于年有效剂量限值5 mSv,辐射安全有保障。

4.2 异常工况

① 对137Cs源,厂方提供的发生器最大用量为2.9 MBq(80 μCi)。按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第62号放射源分类办法的公告划分,属于Ⅴ类源,为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②对含137mBa的淋洗液,厂方提供的淋洗最大效率为70%,即最多可淋洗出2.07 MBq (56 μCi),仍属Ⅴ类源,危害情况同上。

极低危险不等于没有危险,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不等于没有损伤,放射源被盗、丢失,裸露或散落,淋洗出的137mBa澈、漏,还有可能通过皮肤或食入造成内照射,不能麻痹,同样应按放射源严格管理。

5 结论

双示踪薄层识别地面采集测井仪新颖,其结构、辐射安全性、储运、操作与测井应用等方面有一定优势,有良好开发前景。

经监测,正常工况时,发生器存贮、运输、工作等场所,周围环境辐射为天然本底水平,未发现有放射性表面污染。对环境、工作人员与公众无辐射危害。

正常工况时,操作发生器工作人员只受到略高于本底的附加有效剂量,远低于年目标管理限值5 mSv; 公众不受到高于本底的附加有效剂量,符合GB 18871-2002《电离辐射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关于人员剂量的相关要求。

参考文献
[1]
曲淑英. 非密封放射源油田测井示踪的辐射防护调查[J]. 科技与企业, 2015(9): 191. DOI:10.3969/j.issn.1004-9207.2015.09.175
[2]
李锦富, 阳国桂, 罗联哲, 等. 球形亚铁氰化钴钾-硅胶无机离子交换剂的制备及其用于~ (137) Cs-~ (137m) Ba发生器的研究[J]. 同位素, 2014, 27(4): 203-208.
[3]
黑龙江省环境天然放射性现状研究, 黑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1989.05.
[4]
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2002.
[5]
GB/T 11743-2013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的γ能谱分析方法[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