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15, Vol. 24 Issue (5): 467-468, 471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5.05.006

引用本文 

王雪莲, 陈旭, 李颖, 傅建国, 牛建军. 利用当代信息技术开发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信息系统[J]. 中国辐射卫生, 2015, 24(5): 467-468, 471.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5.05.006.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5-07-30
修回日期:2015-08-23
利用当代信息技术开发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信息系统
王雪莲 1, 陈旭 2, 李颖 1, 傅建国 1, 牛建军 1     
1.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福建 厦门 361004;
2. 厦门市卫生监督所
摘要目的 加强对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 提升档案管理的运作效率。方法 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 用人单位对从事放射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健康管理档案, 同时应满足不断发展的现代化管理要求。结果 以云计算-无线网络等当代信息技术为支持开发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信息系统, 实现数据的高效共享。结论 该系统应在卫生行政部门倡导下开发并完善并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心推广应用。
关键词职业健康监护    档案管理    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对从事放射工作人员实行包括放射防护培训、办理放射工作人员证、个人剂量监测、职业健康监护、保健休假等[1]内容的职业健康管理, 并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目前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多为纸质化管理, 存在不易保存、效率低且信息无法共享等缺陷。本文通过对上述缺陷进行分析, 提出利用当代信息技术开发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信息系统的构想和优势, 推动医院放射防护的科学化管理。

1 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现状

随着各种放射诊疗设备技术的不断更新进步, 核医学、介入等放射诊疗技术的普及应用, 辐射的医学应用也越来越广范, 在提高诊疗技术的同时, 电离辐射也对从事该工作的医务人员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众多研究表明长期接触职业照射对人体的健康有明显影响。随着放射工龄增加, 包括染色体畸变等各项指标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3]。但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管不到位, 在李小娟等对我国7省158家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现状调查显示: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率为62.8%, 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及在岗期间放射防护知识和法律法规培训率分别为65.9%和75.1%, 仅41.1%的放射工作人员能够根据《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的规定每年享受保健休假, 均低于《关于印发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以下简称《防治规划》)[4-5]的要求。造成上述现状除规章制度执行不利外, 医疗机构的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方法和工具落后, 存在下列的主要问题。

1.1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体检信息采集管理不到位

尽管部分医疗机构采用信息化体检系统进行健康体检, 但放射工作人员体检结果乃至健康档案管理仍需手工操作、人工管理。管理人员需花费大量时间整理人员信息、体检表和剂量计结果、收集异常人员处理意见; 放射工作人员工作年限由几年至几十年不等, 职业健康监护需要动态和长期观察; 目前医院从事放射诊疗人员日益增多, 造成工作效率低、书写录入错误和丢失检查检验报告单的情况; 老档案查找费时费力, 加之人员流动频繁, 档案号编制困难。传统方式很难实现连续性动态性地监测劳动者的健康状况。

卫生部发布《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6](以下简称《技术规范》)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离岗后定期随访等。目前多数医院由人工安排统一体检时间, 不能根据从业、离岗时间随机调整, 导致部分放射工作人员岗前、离岗体检资料缺失, 甚至部分有执业禁忌的人未经岗前体检即上岗执业, 对放射人员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用人单位也将因此承担法律责任; 此外, 体检报告发出后统一邮寄给医院管理部门, 放射工作人员不能通过网络及时查询; 传统的体检报告、剂量监测结果均属汇总型资料, 以检测次数进行结果汇总, 不能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统计和分析, 对综合分析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带来障碍。

1.2 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多头管理, 共享不便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包括人员培训、办证、体检、剂量计监测、异常结果反馈和追踪、突发职业安全事件处理、劳动保护等多项内容, 涉及医院医务部、预防保健科、人事科、保障部等多个部门协作管理; 档案录入涉及个人、科室、体检机构、剂量计监测机构、职业病鉴定机构; 档案需接受来自卫生行政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监督和检查。但目前管理现状是不同内容纸质档案分存于不同科室, 各个部门之间不能数据分享。遇办理相关证件、综合性检查时只能通过反复复印、人工搬运, 工作效率低且档案易丢失。

1.3 信息反馈严重滞后

当存在职业健康体检异常、剂量超标或其他执业禁忌时, 用人单位应执行职业健康体检机构的意见。管理部门需将处理意见及时反馈至科室和个人, 科室负责人作出决定命令当事人暂时脱离或停止放射执业的决定, 管理部门按规定对当事人进行医学随访和追踪。由于目前无法实现信息化管理, 涉及到的科室和个人无法及时上网浏览, 上述处理程序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造成信息反馈滞后, 处理不及时, 随访不到位等, 都影响到人员的健康权益。

2 建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信息档案的必要性

放射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具有专业性强、监测时间长、工作量大等要求, 传统的手工操作和纸质档案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工作需要。基于云储存等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健康档案的科学化管理是必然趋势。

2.1 高效快捷, 数据共享

云储存信息可以实现多个分级用户信息共享, 根据用户权限赋予不同的使用权限。根据需求嵌入至医院HIS和办公系统, 利用网络优势, 转变档案管理模式, 收集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各项相关信息, 建立职业健康档案的网络双向登记系统, 实现医疗机构与卫生监督系统同步运行。个人将基本信息录入并经科室管理人员审核后, 即以身份证作为识别标志。每个人的相关资料作为一个单元存储在云空间, 体检机构、剂量监测机构可远程录入数据。个人及分级管理用户均可通过用户名和密码完成高效查询和数据维护, 各部门管理和监督人员可以同时查阅相关人员资料。实现信息化管理后可实现综合查询、动态追踪、统计分析、同步运行、数据分享等功能。

2.2 自动提示, 反馈及时

个人信息录入并经审核后系统即根据执业状态自动安排体检时间, 并以微信或短信方式通知体检时间、地点、注意事项等, 遇到临时情况不能按时体检者, 在一定期限内顺延, 超过期限系统将信息自动报送至医院专管部门。由专管人员处理; 已进入和完成体检的系统自动标识; 体检结束后由总检医生远程登录填写体检结论, 经审核上传后, 个人和单位即可随时查询结果; 远程填写剂量计检测结果, 剂量监测设立预警限值, 能对严重异常的结果进行报警提示; 异常结果可根据系统工作流将处理意见逐级传给医院专管人员、科室主任和个人, 处理结果通过系统反馈给专管部门存档, 形成整个过程的闭环管理; 遇突发事故照射时, 责任科室登录系统填写事故概况, 系统自动根据应急预案将信息传给相关人员, 按流程处理, 缩短沟通时间, 及时保护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2.3 动态追踪, 综合分析

放射工作人员工作年限由几年至几十年不等,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需要长期保存。对某些异常结果的判定, 不仅需要参考本次体检结果, 还需结合劳动者职业史和历次体检的结果来综合分析。传统的管理方法是依靠手工查阅以前的纸质档案。如果实现信息化管理, 只需根据身份证查询即可获取相关资料。同理, 由相关机构工作人员录入的大量资料传输到云空间保存, 可以保证资料的动态性和时效性, 迅速提供职业病诊断所需资料。

2.4 网络培训, 流程办证

放射工作防护知识培十分必要, 但统一培训受时间、空间限制, 网络培训可节省人力、物力, 时间自由。制作多媒体培训资料, 结合摄像同步显示, 开展放射防护远程网络培训。放射人员可根据工作情况机动安排培训时间, 培训结束后系统自动生成和保存培训及考核记录。培训记录与放射人员工作证申请表、放射工作经历记录、职业健康检查情况、外照射个人受照剂量记录均可于网上申请填写, 用人单位收集汇总, 打印后统一办证。可以达到简化流程、节约资源、高效办理。

2.5 制定个性化监护方案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是根据国家标准, 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有针对性的健康检查, 记录检查结果, 分析结果与职业相关性, 对健康变化进行动态追踪。以及时发现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损害。与普通体检不同,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体检要根据从业人员所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执业状态来选择体检项目。由于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时间、放射类型不同, 职业健康检查时应适当增加易受累器官检查项目, 包括一些特殊项目, 根据执业特点制定个性化监护方案。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档案管理是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是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信息的载体, 是职业病防治的基础资料, 不仅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也有利于为职业病防治规划和政策制订提供有效依据; 在发生纠纷时有利于用人单位分清责任[7]。因此要求职业健康档案应全面、客观、系统、连续、详实地记录劳动者健康状况的变化。但传统档案采用纸质管理、人工调阅, 给该项工作带来极大不便。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实现了无纸化管理, 便于录入和查询, 一次简单的电脑操作即可完成各种资料的查询、统计, 提高了职业健康档案数据采集和调用的质量与效率, 从而加强对医疗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 对于推动我国放射防护工作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但是, 由于目前尚无职业健康监护信息档案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各用人单位在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开发和维护时无据可依, 数据安全性和隐私性无法得到保障, 影响了《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贯彻实施, 给职业病防治工作带来困难。希望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制定相关的制度规章、技术规范和对用人单位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5号.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Z/OL].(2007-06-03)[2013-03-14].http://www.moh.gov.cn/mohzcfgs/pgz/200804/2276.shtml.
[2]
陈正其, 姚洪章, 刘定理.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影响的调查[J]. 中国辐射卫生, 2005, 14(2): 124-126.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5.02.026
[3]
黄坚芳, 朱林平, 杨艳云. 916名医疗放射工作者职业健康反应的归因分析[J]. 广西医学, 2011, 33(12): 1641-1643. DOI:10.3969/j.issn.0253-4304.2011.12.037
[4]
李小娟, 孙全富, 傅颖华, 等. 我国7省158家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现状分析[J]. 中国职业医学, 2013, 40(3): 237-241.
[5]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的通知[EB/OL].(2009-05-24)[2013-03-14].http://www.gov.cn/zwgk/2009-08/21/content_1398577.htm.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235-2011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1.
[7]
陈超群. 对用人单位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4项措施[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3, 9(4): 71-72. DOI:10.3969/j.issn.1007-2705.2003.0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