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14, Vol. 23 Issue (2): 104-106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4.02.005

引用本文 

李锐, 王彦, 杜利清, 徐畅, 樊赛军, 刘强. 彗星分析用于放射工作者DNA损伤评价研究[J]. 中国辐射卫生, 2014, 23(2): 104-106.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4.02.005.
LI Rui, WANG Yan, DU Li-qing, XU Chang, FAN Sai-jun, LIU Qiang. Assessment of DNA Damage in Radiation Staff Using Comet Assay[J].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ical Health, 2014, 23(2): 104-106.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4.02.00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00695, 31240052);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12JCYBJC15300, 12JCYBJC32900, 13JCYBJC23500, 13JCQNJC11600)

通讯作者

刘强, E-mail:liuqiang@irm-cams.ac.cn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4-03-06
彗星分析用于放射工作者DNA损伤评价研究
李锐 , 王彦 , 杜利清 , 徐畅 , 樊赛军 , 刘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天津市分子核医学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192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放射工种、工龄的放射工作人员DNA损伤水平。方法 采用碱性彗星分析方法检测放射组和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单链断裂水平。CASP软件分析彗星图像, 主要观察彗星尾部DNA百分含量(TDNA%)、彗星尾长(TL)、尾矩(TM)和Olive尾矩(OTM)等指标, 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放射组的TDNA%, TL, TM, OTM明显高于对照组(F=5.26, P < 0.01), 不同工种, 工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67, P < 0.01)。结论 放射性工作人员DNA损伤程度与放射工龄和工种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电离辐射    彗星分析    DNA损伤    
Assessment of DNA Damage in Radiation Staff Using Comet Assay
LI Rui , WANG Yan , DU Li-qing , XU Chang , FAN Sai-jun , LIU Qiang     
Institute of Radiation Medicine,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Tianjin Key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Nuclear Medicine. Tianjin 30019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DNA damage level of radiation workers in different work types and work time. Methods DNA single strand break were detected by using comet assay, and all the comet were analysed by the CASP software. TDNA%, TL, TM and OTM were detected in the present study. Statistics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SPSS13.0 software. Results TDNA%, TL, TM and OTM in the radi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significantly(F=5.26, P < 0.01) and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different types of work or different lengths of service (F=2.67, P < 0.01). Conclusion Obvious correlation was found among different types of work or different lengths of service.
Key words: Ionizing Radiation    Comet Assay    DNA Damage    

彗星分析是在单细胞水平上检测有核细胞DNA断裂的新技术, 广泛应用于遗传学、辐射生物学、毒理学、环境生态学等[1, 2]。对于辐射所致DNA损伤的研究, 彗星分析技术较其它传统生物学技术有多种优势。从单细胞水平上检测DNA原发损伤。适用范围广:可检测多种类型的组织细胞, 而且对T和B淋巴细胞均敏感。简便、经济、快速:所需样品数量少(< 0.2 ml血样), 无需放射性核素, 检测时间短, 步骤简单, 花费甚少。敏感性高:可检测到0.05 Gy的低水平辐射, 比传统生物剂量学技术具有更高的敏感性[3]。目前, 我国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护也日益重视, 防护体系也逐渐吸取了ICRP建议书中的许多经验。有文献报道[4, 5], 对于放射工作人员DNA损伤的评价, 彗星分析的敏感性高, 速度更快。本研究采用碱性彗星分析检测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单链断裂, 为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用于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测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正常熔点琼脂糖和低熔点琼脂糖美国Promega公司产品, Tris-HCl、DMSO和TritonX-100均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水平电泳仪为美国BIO-RAD公司产品, 137Cs γ辐射源购自加拿大原子能有限公司, 图像采集使用日本产Nikon 90i荧光显微镜和图像采集系统。

1.2 受试者选择

放射组为天津市某两家三甲医院从事医用X射线诊断, 心导管介入, 放射治疗工作人员共105例, 其中男62例, 女43例, 年龄23~56岁, 放射工龄1~30 a。为了分析不同工种之间的区别, 将放射组按照工种分为放疗组、介入组和放射科组。放射组个人剂量计监测年均当量剂量低于50 mSv。对照组来自上述两家医院的非放射工作人员96例, 男51例, 女45例, 年龄22~61岁, 近期无射线接触史及化学与工业毒物接触史。每名受试者均抽取外周血0.5 ml, 肝素抗凝, 进行彗星分析, 每份样品均重复实验1次。

1.3 淋巴细胞分离

血样加在等体积淋巴细胞分离液面上, 3 500 r/min离心2 min, 吸取中间层淋巴细胞, 置于2 ml离心管中, 加PBS至2 ml, 1 500 r/min离心6 min, 弃上清。重复洗涤2次, 再将淋巴细胞悬于PBS, 调整细胞密度为2 × 104/ml, 置4 ℃冰箱备用。

1.4 碱性彗星分析实验

参考刘强等[2]的方法。铺胶:取100 μl正常熔点琼脂糖凝胶均匀铺于自制微电泳槽内, 置4℃冰箱固化, 25 μl淋巴细胞悬液与75 μl低熔点琼脂糖凝胶混匀后均匀铺于第一层凝胶上面, 置于4℃冰箱固化; 裂解和电泳:胶板置于新鲜配制的碱性裂解液, 4 ℃冰箱中裂解1.5 h; 用双蒸水漂洗去掉多余的盐分, 置于4 ℃电泳液中静置20 min, 然后在20 V, 200 mA电泳条件下电泳20 min; 染色和观察:溴化乙锭(EB)染色,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彗星, 图像采集系统随机摄取彗星图像, 每个剂量点拍摄50个彗星图像。

1.5 彗星图像分析统计学处理

彗星图像采用波兰弗罗茨瓦夫(University of Wroclaw)大学提供的CASP[5]系统自动分析, 分析结果用SPSS13.0统计软件直接读取。选取彗星尾部DNA百分含量(TDNA%)、彗星尾长(TL)、尾矩(TM)和Olive尾矩(OTM)作为分析指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上述指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组间两两对比。

2 结果 2.1 放射组与对照组DNA单链断裂水平

各组彗星分析指标见表 1, 2次实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因此合并数据进行分析。由表 1可见, 对照组与放射组的彗星分析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5.26, P < 0.01)。

表 1 对照组与放射组DNA单链断裂水平比较($\bar x \pm s$)
2.2 不同工龄放射工作人员DNA单链断裂水平

不同工龄组放射工作人员彗星分析各指标比较见表 2, 由表 2可见, 不同工龄组的放射工作人员DNA损伤程度均高于对照组(F = 2.67, P < 0.05), 工龄大于20 a的放射工作人员, TDNA%, TL, TM和OTM均明显高于 < 10 a工龄组。

表 2 不同工龄组放射工作人员SCGE各指标比较($\bar x \pm s$)
2.3 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彗星分析各指标的比较

表 3可见, 各个不同工种的放射工作者DNA单链断裂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介入组的TDNA%、TL、TM和OTM最高, 放射科组次之, 放疗组最低。

表 3 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DNA单链断裂比较($\bar x \pm s$)
3 讨论

电离辐射等各种外界因子诱发细胞DNA断裂时, DNA的超螺旋结构被破坏, 在裂解液的作用下, 细胞膜和核膜等膜结构受到破坏, 细胞内的蛋白质和RNA等其他成分扩散到裂解液中, 而核DNA由于分子量太大只能留在原位, 在碱性条件下, DNA发生解螺旋, 受损的DNA断链和片段被释放出来, 由于这些DNA的分子量很小, 所以在电泳过程中离开核DNA向阳极迁移, 荧光染色后受损部分形成彗星状图像, 故称"彗星分析"。彗尾的长短因DNA片断的大小而不同。目前, SCGE分析的主要指标包括形状指标(彗星细胞率)、距离指标(尾长、彗星全长)、强度指标(头DNA含量、尾DNA含量)和矩类指标(尾矩、Olive尾矩)等。本研究结果说明, 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损伤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说明小剂量长期慢性照射对职业人群具有一定的辐射损伤作用, 这与对放射工作人员细胞遗传学检测的结果相一致[6]

本研究发现, 不同放射工种之间DNA损伤程度存在差异, 从事介入的医生最高, 放射科医生次之, 放疗科最低。只要心脏介入医生超过基本工作量(5例冠状动脉成形术), 接受的辐射水平将超过职业暴露的最低标准。可见, 心脏介入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接受的辐射剂量较大[7], 因此, 心脏介入医生的防护措施和防护意识应进一步加强。另外, 随着工龄的增加, 放射组的DNA损伤程度增加, 提示DNA损伤与工龄之间存在依赖关系。分析其原因, 在同等暴露条件下, 随着工龄的延长, 受照累积剂量增加, 辐射的累积效应导致DNA断裂增多, 造成DNA损伤水平的升高[8]

综上所述, 碱性彗星分析在检测DNA单链断裂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可以检测慢性职业暴露造成的人员DNA断裂, 在本研究中选取的受试者中, 其DNA损伤程度与放射工龄成正相关, 不同工种之间DNA损伤水平也存在差异, 说明碱性彗星分析在放射工作人员DNA损伤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Chuang CH, Hu ML, et al. Use of whole blood directly for single-cell gel electrophoresis (comet) assay in vivo and white blood cells for in vitro assay[J]. Mutat Res, 2004, 564(1): 75-82.
[2]
刘强, 姜恩海, 李进, 等. 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辐射损伤的剂量-效应关系研究[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6, 26(6): 573-576.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06.06.009
[3]
Garaj-Vrhovac V, Kopjar N, Razem D, et al. Application of the alkaline comet assay in biodosimetry: assessment of in vivo DNA damage in human peripheral leukocytes after a gamma radiation incident[J]. Radiat Prot Dosimetry, 2002, 98(4): 407-416. DOI:10.1093/oxfordjournals.rpd.a006731
[4]
Marcon F, Andreoli C, Rossi S, et al. Assessment of individual sensitivity to ionizing radiation and DNA repair efficiency in a healthy population[J]. Mutat Res, 2003, 541(1-2): 1-8. DOI:10.1016/S1383-5718(03)00171-2
[5]
Konca K, Andreoli C, Banasik A, et al. A cross-platform public domain PC image-analysis program for the comet assay[J]. Mutat Res, 2003, 534(1-2): 15-20. DOI:10.1016/S1383-5718(02)00251-6
[6]
Kopjar N, Garaj-Vrhovae V, et al. Assessment of DNA damage in nuclear medicine personnel-comparative study with the alkaline comet assay and the chromosome aberration test[J]. Int J Hyg Environ Health, 2005, 208(3): 179-191. DOI:10.1016/j.ijheh.2005.01.027
[7]
Martino-Roth MG, Viegas J, Roth DM, et al. Occupational genotoxicity risk evaluation through the comet assay and the micronucleus test[J]. Genet Mol Res, 2003, 2(4): 410-417.
[8]
刘强, 王彦, 杜利清, 等. 单细胞凝胶电泳用于受照人员剂量估算技术规范[J].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2, 36(4): 242-245. DOI: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2.04.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