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13, Vol. 22 Issue (6): 737-740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3.06.041

引用本文 

牛振. 某高速公路货物检查系统职业病危害预评价[J]. 中国辐射卫生, 2013, 22(6): 737-740.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3.06.041.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3-10-12
某高速公路货物检查系统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牛振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 300011
摘要目的 明确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以确保该建设项目的平面布置和分区能够满足放射卫生学的要求, 放射防护和安全设施在正常运行状态下, 能够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 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方法 利用类比的方法, 考核钴-60快速货物检查系统屏蔽防护设计的安全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对与辐射安全相关的防护措施等进行评价和分析, 并对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的可行性进行论证。结果 类比项目的调查结果表明, 工作人员、周围公众和货车司机的受照剂量低于本评价管理目标值, 在该系统正常运行条件下, 预期可以满足年管理目标值的要求。结论 钴-60快速货物检查系统建设项目的辐射防护设施平面布置基本满足建筑设计卫生学要求, 辐射防护与安全设计在正常运行时基本能够有效控制职业危害, 在事故照射下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潜在照射, 符合安全连锁的冗余性和纵深防御的原则。
关键词高速公路    钴-60    职业病危害    评价    

为了建立顺畅、便捷的鲜活农产品流通网络, 支持鲜活农产品运销, 促进农民增收, 2005年1月, 国务院七部委联合下发《全国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 为确保绿色通道畅通, 减少利用绿色通道逃漏通行费行为, 某高速公路收费站计划建设钴-60快速货物检查系统。为确保该建设项目的平面布置和分区能够满足放射卫生学的要求, 放射防护和安全设施在正常运行状态下, 能够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 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 受建设单位委托, 对该建设项目中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

1 内容与方法 1.1 评价内容

识别该项目运行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存在部位、辐射防护屏蔽设计、各区域平面布置、职业病预防设施和正常、异常和事故工况下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影响等。

1.2 评价依据

主要法律法规和标准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编制规范》、《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集装箱检查系统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密封γ放射源容器卫生防护标准》、《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1-11]

1.3 评价范围

钴-60快速货物检查系统拟建设的机房和与之相邻的区域、各种相关的防护设施及措施, 涉及该建设项目与辐射源安全相关的外照射的辐射防护以及收费站工作的放射工作人员和附近的公众。

1.4 评价方法

该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是辐射源项-γ射线。利用类比的方法, 考核钴-60快速货物检查系统屏蔽防护设计的安全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与辐射安全相关的防护措施等进行评价和分析, 并对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1.5 评价目标

放射工作人员每年小于4 mSv, 公众每年小于0.2 mSv, 货物扫描一次剂量小于10μSv, 司机一次通过所接受的剂量小于0.05μSv。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调查 2.1.1 概况

该钴-60快速货物检查系统拟安装在某高速公路收费站, 按绿色通道实施管理办法规定, 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 达到货车装载质量或装载容量80%以上, 才能享受绿色通道优惠政策。而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一般经过层层包裹, 许多不法司机采取伪装、假冒绿色通道车辆, 该系统能够对运输车辆进行自动检查, 避免逃漏通行费。

2.1.2 生产工艺原理

该系统中60Co释放的γ射线经准直后, 穿过被检客体, 被探测器子系统接收。因客体的不同部位物质密度不同, 穿过客体的γ射线强度随密度的不同而变化。采集各电离室元的输出信号, 按序排列并显示出来, 就获得图像的一条扫描线。随着被检客体的行进, 就获得客体图像的一条条扫描线, 再运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 对图像进行局域窗放大、灰度和伪彩色窗调节, 从而获得了反映客体内部物质分布状况的二维辐射投影图像。

2.1.3 生产工艺流程

被检车辆驶入指定通道, 系统避让驾驶室后开始检测, 扫描开始启动数据采集, 车辆通过扫描结束, 检查分析图像, 如有疑点开箱检查, 否则放行。

2.2 辐射源项分析 2.2.1 辐射源项概况

钴-60快速货物检查系统型号为TC-SCAN, 该快速货物检查系统可以根据工作的要求释放γ射线, 用于扫描检查车辆装载的货物情况。拟建项目安装的辐射源活度为29.6 GBq, 准直器缝宽5 mm。系统正常扫描工作时, 每年工作360 d, 每天检查车辆最多100次, 每次射线出束时间10 s。则每年检查时间为100 h。工作人员采用四班二运转制度, 操作员在收费室操作。收费室距放射源距离25 m, 距主射线束垂直距离25 m。开机状态时工作人员受照时间为50 h/a, 关机状态时受照时间为4 270 h/a。

2.2.2 正常状态的辐射源项

该项目使用的放射源为60Co, 60Co放射源的半衰期为5.26 a, 放射源衰变产生平均能量为1.25 MeV的γ射线; 上述放射源产生的主要危害因素是γ射线。当对集装箱进行扫描时, 穿过主机柜、辅助机柜的屏蔽物的γ射线会对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产生外照射。经过扫描内物质的散射会对公众产生外照射。

2.2.3 异常或事故状态的辐射源项

当辐射源项(放射源)失去控制时, 如因装置失灵、放射源脱落、丢失、维修与操作不当而可能发生人员误停、误入于正在工作的扫描区域内, 放射工作人员或公众可能意外受到非自愿的照射。照射剂量可能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放射工作人员剂量限值, 还可能导致公众成员受到异常情况的照射(特别是在调试和检修的过程中), 最终导致人员身体受到伤害。

2.3 类比检测结果与评价 2.3.1 类比检测结果

选取的类比检测装置和现场环境, 与本项目情况基本一致, 对源箱泄露辐射水平检测、货物单次检查剂量、司机单次通过剂量和控制区边界剂量率的检测结果均符合《集装箱检查系统放射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检测结果见表 1

表 1 某高速公路钴- 60快速货物检查系统辐射检测结果
2.3.2 类比检测结果评价

拟安装的钴-60快速货物检查系统正常扫描工作时, 按车辆扫描需用时约10 s; 系统一年工作360 d, 一天工作24 h (分四班), 每天检测100辆车, 则1年中出束时间为100 h, 每班25 h。按上述条件保守地估算, 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所受年剂量分别满足4 mSv和0.2 mSv的年剂量管理目标值的要求。

2.4 防护措施评价 2.4.1 安全和连锁装置评价

对货车进行检查的过程主要是在控制区内进行。为保证检查过程的安全可靠, 针对本项目设计了多重性的安全保护装置, 确保"故障-安全"原则和"纵深防御"原则的落实。为了保证人身及机械安全, 本项目采取了多种安全保障措施, 包括急停、快门与源箱连锁、超时快门强制关闭、快门开闭失效保护、驾驶室自动避让、警灯、警铃。通过类比调查可以知道, 上述多种连锁装置和应急装置, 均做到单一连锁装置发生故障时, 其余连锁装置仍能正常工作。与此同时计算机也一直处于监控和验证状态, 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4.2 个人防护用具的配备

为保障现场安检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为每套钴-60快速货物检查系统一起拟购置1台ALERT型辐射监测仪和2台个人剂量报警仪。

2.5 辐射危害评价

对该项工程的屏蔽设计进行了核实, 并与其他相同型号的安全检查系统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正常运行条件下, 放射工作人员可能受到的职业照射水平低于设定的管理目标值。拟采取的工作场所划分、对人员的防护、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自主监测和监督监测计划等防护措施基本合理。预计在正常工作状态下, 上述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剂量贡献是可控的, 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本项目的潜在照射是指有一定把握预期不会发生, 但是可能因辐射源项的事故或某种偶然事件(包括设备故障和操作错误)所引起的照射。在异常和事故情况下可能导致人员受到超剂量照射。

2.6 放射防护管理

为了拟建项目完成后, 能够顺利开展安全检查工作, 建设单位已经初步草拟了《放射现场管理制度》、《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制度》、《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检查系统操作规程》和《放射源安全保卫制度》等相关工作制度和程序文件。成立了放射卫生防护管理组织机构, 明确了职责和分工。

2.7 评价结论

① 该项目中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属于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 危害程度为一般; ②钴- 60快速货物检查系统建设项目的放射性危害防护设施是可行的, 基本能够达到本报告的评价目标; ③辐射防护设施平面布置基本满足建筑设计卫生学要求; ④辐射防护与安全设计在正常运行时基本能够有效控制职业危害, 在事故照射下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潜在照射, 符合安全连锁的冗余性和纵深防御的原则;

3 讨论

在检查通道的出、入口处应设立固定的放射性危险标志, 曝光时有醒目的"禁止入内"的警示标识。每位进入扫描区域的人员, 需配备便携式防护仪表或个人剂量报警仪, 以防止安全措施同时失效而造成误照射。建设单位按照《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5号)的规定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S].北京: 中国法律出版社, 2011.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LYLA201201000.htm
[2]
国务院第449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S].北京: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5.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DRZ200531003.htm
[3]
卫生部第49号令.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S].2006.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WSFZ200204016.htm
[4]
卫生部第55号令.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S]. 2007.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DGW200705001.htm
[5]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管理局.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2.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T 181-200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编制规范[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98-2002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2.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143-2002集装箱检查系统放射卫生防护标准[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2.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135-2002密封γ放射源容器卫生防护标准[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2.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2.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235-2011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