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13, Vol. 22 Issue (6): 689-691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3.06.021

引用本文 

张兴晖, 董倩倩, 叶倩鸥, 刘双, 付铁峰. 某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数据异常的原因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3, 22(6): 689-691.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3.06.021.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3-05-26
某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数据异常的原因分析
张兴晖 , 董倩倩 , 叶倩鸥 , 刘双 , 付铁峰     
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辽宁 大连 116021
摘要目的 调查大连市某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数据异常事件的原因。方法 对该医院有关人员进行调查, 对同一工作场所、当事人、同一批次剂量计以及剂量计检测过程进行调查或复查监测。结果 本次异常监测数据明显高于2006-2011年该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检测机构的检测方法或能力可靠; 剂量计的质量合格; 剂量计的存放位置安全; 工作场所的射线泄漏水平未见异常。结论 两次监测数据异常, 疑为人为故意照射所致。
关键词放射工作人员    个人剂量    数据异常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是放射卫生防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1], 是评价放射防护效果和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效应的重要指标[2]。在监测中, 往往有些单位由于佩戴不规范、误照等原因导致个别监测数据偏大或超标等异常数据, 异常数据是指年受照剂量超过5 mSv[3]; 当一个单位以前的监测数据是正常的, 但突然连续两次几乎所有的监测数据均偏大或超标, 这种情况是比较罕见的, 必须进行详细调查。2012年底, 大连市某医院就发生了上述类似的情况, 我们对此做了详细的调查。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大连市某医院从事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的放射工作人员。

1.2 调查内容

包括工作场所辐射水平情况、放射源情况、个人剂量计的发放情况和管理情况、个人剂量以往的监测情况、个人剂量计的质量情况、检测机构的能力资质情况等。

1.3 调查依据

按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规范》(GBZ 128-2002)第9.1.3条:当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结果可疑时, 应对其受照情况进行复查[4]

1.4 质量控制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操作, 剂量元件定期筛选, 参加个人剂量监测技术比对, 剂量值与真值的误差在5%以内。探测器的筛选与刻度, 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60 Co标准源和X射线辐射场辐照刻度后换算得到刻度因子。

2 异常事件

大连市某医院以往的个人剂量监测数据为:2006 -2011年, 该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90 mSv·a-1, 集体有效剂量为76.08人·mSv, 所有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均小于5 mSv·a-1, 见表 1

表 1 2006-2011年大连市某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2012年, 该医院连续两次个人剂量监测数据出现异常:第一次监测的22名放射工作人员中, 所有人员的年受照剂量均大于5 mSv·a-1, 其中有2人大于20 mSv·a-1, 最高者达104.96 mSv·a-1; 第二次监测的24名放射工作人员中, 2人年受照剂量小于5 mSv·a-1, 1人介于5~15 mSv·a-1, 6人介于15~20 mSv·a-1, 15人大于20 mSv·a-1、占本次监测人数的62.5%, 见表 2。这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在市卫生局的领导下, 相关部门互相协作做了详细的调查。

表 2 2012年某医院出现异常的两次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异常原因分析 3.1.1 剂量计本身的问题

这方面主要涉及剂量计的退火和质量问题两方面。上述检测的剂量计均是该医院同批购入的同批产品, 且均经过有资质的检测机构统一退火。为了弄清是否是剂量计的质量问题, 该医院随机在已经退火的剂量计中选出4支, 其中1支放在X射线机房中进行了随意照射, 另外3支未做处理(空白)。将以上4支剂量计送至同一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检测, 结果如表 3。经过随意照射的剂量计的受照剂量为8.664 mSv, 而其他3支均为本底水平。可以判定, 这批剂量计的质量没有问题, 退火也比较彻底, 剂量计的问题可以排除。

表 3 试验用4支剂量计检测结果
3.1.2 X射线机房的防护问题

查看了该医院最近一年X射线机工作场所辐射水平的检测报告, 没有发现机房周围有射线的泄漏辐射。经调查, 该医院近期也没有对机房进行整改或装修, 机房的防护门、窗等也没有损坏。为了进一步确定是否是机房的防护有问题, 该医院请了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该医院的一台透视机和一台DR机进行了详细的工作场所辐射水平检测, 而且检测时所使用的曝光条件是正常工作中实际使用的最大条件。检测结果显示: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均为仪器本底水平(未测出)。所以, 机房的防护没有问题, 这个原因可以排除。

3.1.3 放射源的问题

如果该医院有放射源, 并且存放不当, 就可能导致人员受到照射。经过询问和调查, 该医院从未购置或使用过放射源, 并且经对相关现场和场所进行检测, 没有发现有γ射线。所以, 放射源的问题可以排除。

3.1.4 剂量计的误照问题

经调查, 工作人员从未将剂量计放在或落在机房中。该医院的放射工作人员都是专业人员, 关于射线对健康的危害都比较了解, 所以工作时都非常谨慎, 能够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规范进行操作, 不存在不关机房防护门就进行曝光操作等不规范操作的现象。即使有人由于操作失误导致误照, 也只是极个别的, 不可能几乎所有人都有误照的现象。所以, 误照的原因可以排除。

3.1.5 检测机构的问题

以上所有数据均由取得了辽宁省卫生厅颁发的"辽宁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的专业机构检测。该机构是卫生局直属的全额事业单位, 从事放射卫生工作几十年, 有着丰富的经验; 多次参加"全国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比对", 并取得较好的成绩; 所用的检测设备均是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检定有效期内; 检测人员均是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 能够严格按照相关的程序、规范操作; 如果说检测机构有问题, 那么其他单位的监测数据也应该出现异常, 而事实上, 其他单位都没有出现异常数据, 仅该医院出现异常数据, 而且连续两次出现。所以, 检测机构的检测方法或能力问题可以排除。

3.1.6 剂量计的存放问题

该医院剂量计由感染科存放, 收发程序为:放射科收集需要检测的剂量计, 交给感染科送检。同时, 感染科将另一套剂量计交给放射科, 由放射科将剂量计发放到个人手中。这其中, 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第一, 放射科将需要检测的剂量计收集后, 是否及时送至感染科; 如果没有及时送至感染科, 这些剂量存放在什么位置, 这个位置是否安全, 能够保证不受射线的照射; 第二, 放射科收到感染科发放的剂量计后, 是否及时发放到每个放射工作人员手里; 如果没有及时发放, 这些剂量计存放在什么位置, 这个位置能否安全, 能够保证不受射线的照射。经对剂量计的存放场所进行检测和调查, 剂量计的存放场所在X线机曝光时没有泄露辐射, 剂量计的存放没有问题。

3.1.7 人为故意照射的问题

在剂量计收集、发放两个环节中, 是否会有人因为内部的矛盾, 或通过增加剂量来争取后期评残的个人利益, 或对监测部门是否能真实测出照射剂量有疑虑等原因[3], 故意将剂量计放到机房中照射, 再将剂量计交给感染科或发放到每个工作人员手中。这种情况或行为完全可以造成剂量计检测数据的异常, 也完全可以或可能造成如表 2剂量数据分布的状况。

3.2 调查结果分析

综上所述, 本次事件发生的原因基本上可以排除剂量计本身的问题、机房防护的问题、放射源的问题、剂量计误照的问题, 我们怀疑的是剂量计的存放问题和人为故意照射的问题。关于剂量计的存放问题, 虽然经调查没有问题, 但并不能排除相关负责人因为怕担责任的原因而未说实情。关于人为故意照射的问题, 由3.1.2和3.1.3得知, X射线机房防护较好, 而且该医院也没有放射源, 只要剂量计不放在机房中受照, 不会出现表 2中所示的异常数据。如果剂量计的存放没有问题, 只能是人为照射的原因了。发生两次数据异常后, 该医院又监测了两次, 监测数据见表 4:第一次共监测8名放射工作人员, 人均年有效剂量为1.5 mSv a-1, 总集体有效剂量为12人·mSv, 有1人的年有效剂量大于5 mSv·a-1, ,其余均小于5 mSv·a-1; 第二次共监测20名放射工作人员, 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48 mSv·a-1, 总集体有效剂量为9.51人·mSv, 所有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均小于5 mSv·a-1。这说明这些剂量计此两次检测周期内没有进行人为照射。我们怀疑是因为卫生行政部门和该医院介入调查了, 该人员谨慎了, 怕事情败露, 而没敢再对剂量计故意进行照射, 所以监测数据恢复了正常。

表 4 2013年大连市某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出现异常后的连续两次监测结果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 导致该医院发生个人剂量监测数据异常事件的原因不可能是上述"3.1.1-3.1.6"的原因, 我们怀疑是"3.1.7人为故意照射的问题"。

4 讨论与建议

个人剂量监测作为放射卫生防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已经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无论是行政部门、监测部门, 还是使用部门都越来越重视。但同时也暴露一些问题, 比如:有的单位剂量计的管理比较混乱、剂量计的佩戴不规范、有些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和对受检者的防护意识较差等。发生监测数据异常事件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误照、机房的防护不好、剂量计的存放位置不安全、放射源管理不规范、人为因素等, 尤其是误照中的"误将剂量计放在机房内而受到照射"发生频率是很高的。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的准确度, 不仅取决于实验室测量情况, 还取决于放射工作人员的佩戴情况, 如佩戴时间、佩戴位置、剂量计的人为污染、人为照射等方面都会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加以控制, 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使误差减少到最低水平, 提高个人剂量监测质量[5]

通过此次事件的调查分析和实际工作中的发现的问题, 为了保证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的准确可靠、保护放射工作人员的安全, 建议:①需要进行个人剂量监测的机构一定要加强放射工作人员及其佩戴的个人剂量计的管理, 应设置专人负责剂量计的收集和发放工作。②剂量计的存放位置要安全, 保证不受射线的照射。③按照规定, 每年应对机房及设备进行工作场所辐射水平和装置的防护性能检测, 确保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安全、可靠。④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不能因为个人矛盾或个人利益冲突, 将情绪带到工作中去。⑤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知识培训, 使其充分认识到做好个人防护和对受检者防护的重要性。⑥加强监督工作, 尽可能将危害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叶倩鸥, 郭璇. 2005-2008大连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职业医学, 2009, 36(5): 406.
[2]
谢萍, 覃志英, 刘丽, 等. 2003-2007年广西部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职业医学, 2009, 36(5): 426.
[3]
寇庆河, 鄢立刚.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数据异常调查分析[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09, 27(2): 14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规范[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2.
[5]
王其亮, 王建超. 关于依法改进当前个人剂量监测的建议[J]. 中国辐射卫生, 2005, 14(3): 192-194.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5.0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