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13, Vol. 22 Issue (4): 438-439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3.04.036

引用本文 

吴小琴, 李烨, 许松华, 雷红玉. 兰州市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的调查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3, 22(4): 438-439.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3.04.036.

通讯作者

雷红玉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2-12-24
兰州市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的调查分析
吴小琴 , 李烨 , 许松华 , 雷红玉     
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目的 了解医用X射线对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发生的影响。方法 以兰州市248名医疗机构的放射工作人员为放射组, 以非放射工种的110名从业人员为对照组, 检查眼晶状体混浊情况。结果 放射组眼晶状体混浊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工龄10 a以上的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明显高于10a以下的人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晶状体混浊形态以点状为主。结论 眼晶状体改变是判断电离辐射损害的重要指标, 长期小剂量接触射线对眼晶状体有一定影响, 应加强放射人员防护。
关键词放射工作人员    晶状体    混浊    分析    

眼晶状体是对放射线较敏感的组织之一, 长期小剂量接触电离辐射, 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 甚至造成视力减退, 形成放射性白内障。为了解兰州市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眼晶状体混浊现状, 本文对兰州市医疗机构248名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检查结果进行了调查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以兰州市248名医用X射线放射工作人员为放射组, 其中男性162名, 女性86名, 年龄(21~67)岁, 平均年龄(39.2 ±9.9)岁。放射工龄(1~ 40) a, 平均放射工龄(14.8 ± 10.1) a。另选110名非放射工种的从业人员为对照组, 其中男性79名, 女性31名, 年龄(20~60)岁, 平均年龄(35.5 ±10.8)岁。

1.2 方法

按照GBZ 95-2002《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1], 使用统一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表, 询问职业史、既往病史, 由专业眼科医师指压眼压, 排除青光眼, 复方托吡卡胺散瞳, 用裂隙灯检查眼晶状体情况并记录。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3.0进行数据整理与统计, 用卡方检验其差异性。

2 结果 2.1 放射组与对照组眼晶状体混浊情况比较

表 1显示, 放射组248人, 眼晶状体混浊人数48人, 混浊率19.4%;对照组110人, 眼晶状体混浊人数8人, 混浊率7.3%, 放射组眼晶状体混浊率高于对照组, 经卡方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3, P<0.05)。

表 1 放射组与对照组眼晶状体混浊率比较
2.2 放射组不同性别眼晶状体混浊情况

表 2显示, 162名男性放射工作人员中眼晶状体混浊者30名, 混浊率18.5%, 86名女性放射工作人员中眼晶状体混浊者18名, 混浊率20.9%, 女性略高于男性, 经卡方检验,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9, P > 0.05)。

表 2 放射组不同性别眼晶状体混浊情况
2.3 放射组不同放射工种眼晶状体混浊情况

表 3显示, 不同放射工种眼晶状体混浊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放射技师、CT、放射诊断、核医学、介入和放射治疗。经卡方检验, 不同放射工种眼晶状体混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632, P > 0.05)。

表 3 放射组不同放射工种眼晶状体混浊情况
2.4 放射组不同年龄眼晶状体混浊情况

表 4显示, 放射工作人员随着年龄的增加, 眼晶状体混浊率呈上升趋势,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05, P > 0.05)。

表 4 不同年龄组眼晶状体混浊情况
2.5 放射组不同放射工龄眼晶状体混浊情况

表 5显示, 10 a以上放射工龄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较高, 15~20 a工龄眼晶状体混浊率达44.4%, 明显高于其他工龄组, 各工龄组眼晶状体混浊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74, P<0.05)。

表 5 不同放射工龄组眼晶状体混浊情况
2.6 放射组眼晶状体混浊形态构成

图 1显示, 48例眼晶状体混浊的放射工作人员中, 按形态分类, 主要有点状、片状及团状, 其中点状最多, 共27例(占56%), 其次是片状, 共12例(占25%), 最少的是团状, 共9例(占19%)。

图 1 放射组眼晶体混浊形态构成
3 讨论

人体各种组织对于电离辐射照射的耐受程度各不相同, 人眼晶状体中水占66%, 蛋白质占33%, 是机体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器官, 为普通组织的两倍, 被认为是对电离辐射最敏感的人体组织之一[2]。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兰州市从事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为19.4%, 高于对照组(P<0.05)。这与广西医疗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21.4%接近[3], 略低于西宁市从事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23.3%[4], 低于太原市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35.87%[5]。分析其原因, 可能与近年来相关部门对放射防护的重视程度加强, 放射工作人员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有关。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兰州市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女性略高于男性。不同放射工种之间比较, 放射技师的眼晶状体混浊率最高, 这可能是因为放射技师的工作量相对较大, 受到照射的累积剂量也就较大。不同年龄之间比较, 随着年龄的增加, 眼晶状体混浊率呈上升趋势。不同放射工龄比较, 10 a以上放射工龄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较高, 15~20 a工龄眼晶状体混浊率达44.4%, 明显高于其他工龄组, 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和放射工龄的增加, 机体受到照射的累积剂量愈大, 其生物效应也就愈明显。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眼晶状体混浊形态特征以点状为主, 占56%, 其次是片状和团状。这是由于晶状体受到电离辐射后, 受损伤发生变性的上皮细胞移行和堆积在晶状体后极部, 裂隙灯检查, 为点状及颗粒状混浊, 随着时间的延长、辐射量的增加, 部分患者的点状混浊逐渐增多而融合成条片状混浊, 有的向深层皮质继续发展而形成团块状混浊[6]

晶状体改变是判断电离辐射损害的重要指标, 长期小剂量接触射线对眼晶状体有一定影响, 为了保护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 必须提高他们的放射防护意识, 改善放射防护条件, 操作时佩戴铅防护眼镜, 强化卫生监督执法。就业前体格检查, 发现先天性发育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早老性白内障及其他原因白内障, 不宜在电离辐射现场工作, 就业后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如确诊为放射性白内障, 应脱离放射线工作, 以减轻电离辐射对眼晶状体的损害。

参考文献
[1]
GBZ95-2002, 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S].
[2]
王焱, 孙全富. 低剂量电离辐射照射与白内障危险关系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2, 13(1): 74-78.
[3]
梁梅, 朱林平, 葛宪民. 广西医疗放射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的形态学调查[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10, 23(4): 288-289.
[4]
熊成育, 马宏宏. 2010年西宁市279名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调查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1, 20(4): 435-436.
[5]
郑丽仙, 程冬梅, 卫园涛. 太原市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调查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08, 17(2): 194-195.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8.02.036
[6]
李毅本, 李昉赟, 闻李明. 电离辐射对晶状体透明度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J]. 中国辐射卫生, 2012, 21(1): 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