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13, Vol. 22 Issue (4): 412-414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3.04.028

引用本文 

武国亮, 唐丽, 樊芳, 唐红, 徐文萍, 牟胜. 职业病危害因素放射性氡监测实施方案编制探讨[J]. 中国辐射卫生, 2013, 22(4): 412-414.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3.04.028.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3-05-01
职业病危害因素放射性氡监测实施方案编制探讨
武国亮 , 唐丽 , 樊芳 , 唐红 , 徐文萍 , 牟胜     
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 昆明 650022
摘要目的 针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放射性氡监测内容提出建议。方法 参考《锡矿山工作场所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并结合工作实际经验。结果 从工作目标、检测项目、设备配置、现场调查的要求、方案的编制、现场检测的实施等11个环节, 提出具体工作内容。结论 给职业病危害因素放射性氡监测哨点工作提供一个较为完善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因素    放射性氡    方案    探讨    

为提高职业病防治监管效率, 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控制重点职业病, 有效保护劳动者健康, 建立职业病危害监测工作机制, 健全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体系, 促进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积极防范职业病的发生, 为此, 国家新增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放射性氡监测哨点, 云南省哨点选址在铅锌矿企业的矿井内, 考虑到目前铅锌矿企业工作场所放射性氡的监测没有可依据国家标准, 可供参考的标准是《锡矿山工作场所放射卫生防护标准》[1], 铅锌矿企业从业人员因放射性氡危害产生职业病的检查没有可依据的国家标准, 实施方案未纳入从业人员放射性氡相关的职业病体检, 因此, 把编制放射性氡哨点监测实施方案的一些想法、思考和经验, 从专业技术和管理角度与同行共同交流探讨, 并供参考。

1 目标、检测项目、设备配置及现场调查要求 1.1 工作目标

对云南省铅锌矿开采和冶炼企业职业病危害放射性氡监测哨点进行监测, 系统地收集、汇总、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对职业人群健康影响的信息, 评价监测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人群健康影响的相关性、危害程度及趋势, 指导实施职业病危害干预措施, 为职业病预防及控制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1.2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项目

职业病危害因素放射性氡的检测项目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制定, 按照岗位及场所进行作业人员的职业接触评估, 监测项目设定为:放射性氡及子体浓度、个人氡剂量、环境γ射线剂量率、α、β放射性表面污染、α气溶胶浓度、粉尘浓度和矿石中镭- 226、钍- 232、钾- 40放射性含量。

1.3 哨点监测设备配置

监测机构的现场检测设备、采样器与收集器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监测机构现场检测设备应包括:矿山用便携式α潜能快速测量仪、氡浓度测量仪、便携式γ辐射仪、便携式α /β污染监测仪、便携式α气溶胶/粉尘测量仪、γ个人剂量测量仪、温湿度计和风速仪。

1.4 现场调查的要求 1.4.1 了解概况

现场检测人员在编制检测方案前应充分了解企业的总体布局、生产工艺流程及企业基本情况。

1.4.2 岗位定员及分管设备调查

在熟悉生产工艺后, 根据企业提供的劳动定员资料, 对照生产工艺流程图, 调查岗位定员及分管设备情况。调查的内容包括:车间岗位设置情况、各岗位劳动定员设置情况、各岗位分管设备范围及岗位工作制度。

1.4.3 职业病危害因素(放射性氡)的分布调查

在岗位定员及分管设备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放射性氡)的分布情况。职业病危害因素(放射性氡)存在的位置、影响范围(接触人数)、接触时间等。

1.4.4 防护设施调查

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类型、位置、参数、数量、运转情况、维护制度及维护记录等。

1.4.5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调查

各岗位发放防护用品的种类、品牌、型号及参数、防护用品发放制度及记录、防护用品佩戴情况监督检查记录。

2 检测方案的编制与实施 2.1 编制检测方案

现场检测人员应要根据现场调查的结果, 按《锡矿山工作场所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GBZ /T 233 - 2010)及《室内氡及其衰变产物测量规范》(GBZ /T 182 - 2006) [2]的要求编制检测方案, 检测方案包括以下内容:企业概况、引用标准、现场检测人员组成、检测点布置一览表、检测点布置示意图、检测设备和采样设备。

2.2 现场检测的实施 2.2.1 检测前准备

现场检测人员根据检测方案在检测前准备好现场所需使用的仪器、辅助用品和个人防护用品。

2.2.2 依据国家标准实施检测方案

采样布点原则、监测方法、灵敏度和监测周期等, 按《锡矿山工作场所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T 233 - 2010)要求进行。

2.2.3 记录表填写

应用黑色碳素笔填写, 字迹工整, 内容规范、真实; 记录完整, 不应有空项; 记录需更改时, 只能杠改, 更改人需签字或签章; 检测完成时记录表格还有空档, 需用斜线划空。

2.2.4 检测结果评价

现场检测完成后, 应按《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 - 2002) [3]和《锡矿山工作场所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GBZ /T 233 - 2010)等标准要求, 正确处理数据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剂量评价。

2.2.5 档案管理

监测机构应建立哨点监测档案管理规定, 确保资料归档的及时性、完整性, 保障档案的安全和有效利用。明确档案的保管和归档时限、归档方法、归档材料、交接手续、纸质材料归档内容数量及归档顺序、电子文档归档内容及数量、档案借阅等内容。

3 现场检测人员安全及个体防护 3.1 安全要求

现场检测人员进入企业时必须服从企业的安全管理规定, 进入作业区前应上安全教育课, 主动配合企业安全人员的工作。应遵循实践的正当性、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剂量限值和潜在照射危险限制、剂量约束和潜在照射危险约束等原则。

3.2 个体防护要求

现场检测人员进入企业时需佩戴以下防护用品:安全帽、长袖工作服及劳保鞋、按企业特点正确选择防尘或防毒口罩、防噪声耳塞、企业要求的或现场需要的其他防护用品。

4 数据收集、报告、质量控制考核和评估 4.1 数据处理, 资料收集

由承担哨点监测任务的单位收集辖区职业病防治工作情况, 并负责监测哨点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指定专人负责监测哨点原始数据、资料(数据库)录入、审核、汇总和总结, 并保存所有监测资料。将工作总结及数据资料(数据库)的电子版和纸质文件报送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 并上报。

4.2 分工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全省重点职业病监测工作数据、资料(数据库)和总结的审核, 并将数据、资料(数据库)和工作总结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 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上报。

4.3 质量控制考核和评估

质量控制考核和评估是实施方案中一个重要工作环节, 应建立和完善信息管理、质量控制、考核评估和目标管理等规章制度, 加强职业病哨点监测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监测点制定本地区年度的监测计划, 严格按规章制度执行, 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对监测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 加强现场检测、健康监护、信息采集技术和系统网络质量管理工作, 保证监测质量。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监测哨点开展监测工作进行质量控制考核。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对哨点监测机构开展监测工作情况进行督查。

参考文献
[1]
GBZ/T 233 -2010, 锡矿山工作场所放射卫生防护标准[S].
[2]
GBZ /T 182 - 2006, 室内氡及其衰变产物测量规范[S].
[3]
GB 18871 - 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