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13, Vol. 22 Issue (3): 328-329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3.03.038

引用本文 

李朋昆, 杜向阳. 上海市某区核医学基本情况及放射防护现状调查[J]. 中国辐射卫生, 2013, 22(3): 328-329.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3.03.038.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2-10-28
上海市某区核医学基本情况及放射防护现状调查
李朋昆 , 杜向阳     
上海市黄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海 200023
摘要目的 全面了解本区核医学设备及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调查放射防护制度及防护情况, 探讨解决和改进放射防护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基本情况通过现场调查进行收集, 表面污染采用现场监测仪器直接读数法进行测量。结果 全区共有四家医院开展临床核医学, 拥有工作人员29名, SPECT3台, 核医学诊疗以骨显像和甲状腺功能亢进为主, 人均年剂量当量0.96 mSv/a。配药室和源储存室β表面污染超过限值, 分别为366.1 Bq·cm-2和165.9 Bq·cm-2结论 本区四家医院核医学科的管理及防护基本到位, 但是对于配药室等高危场所的表面污染防护还有待加强。
关键词核医学    表面污染    放射防护    

核医学主要是利用非密封放射性核素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医学。截至2010年12月, 本区已有四家二、三级医院开设了临床核医学。非密封放射源主要包括:C-14、F-18、I-125、I-131、P-32、Sr-89、Tc-99m、Sm-153。核医学在达到医学诊断与治疗目的的同时, 也带来了诸如放射性物质的扩散、放射性污染及放射性废物处理等影响工作人员及公众的健康和环境问题。为了更好地掌握本区核医学科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动向, 了解核医学放射防护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对本区四家医院的核医学科进行了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

本次调查包括本区所有开展临床核医学的医院共4家, 其中三级医院2家, 二级医院2家。

1.2 基本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采取调查表填写与现场调查结合的方式, 以确保数据准确性。调查内容包括2011年本区核医学科的工作人员(学历、职称和性别、个人剂量)、设备(设备的型号、安装年月和质量控制的实施)、核医学检查与治疗情况以及防护制度、放射性废物处理情况等。

1.3 表面污染检测

使用的仪器为JB4100型α、β表面污染检测仪。检测方法参照GB/T 14056.1- 2008表面污染测定进行。检测场所包括工作区地面、操作台、墙面、仪器表面等。评价标准参照GB 18871 -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及GBZ 120-2006《临床核医学卫生防护标准》。

2 结果

本次调查得到医院大力支持, 所有四家医院都及时提供所需资料并接受表面污染监测, 响应率100%。

2.1 基本情况 2.1.1 人员情况

四家医院共有核医学工作人员29名, 其中人数最少的医院有5名工作人员, 人数最多的医院有9名工作人员。平均年龄为(42.6 ± 12.5)岁, 其中最大为62岁, 最小为23岁。人员详细情况见表 1

表 1 核医学人员基本情况
2.1.2 设备情况

四家医院中, 有一家医院无大型显像设备, 另外三家各拥有SPECT 1台, 此外拥有碘吸收仪2台、骨密度仪1台、活度计4台、γ计数器4台。

2.1.3 核医学诊疗年频率

2011年所有四家医院均开展核医学检查, 检查次数以骨显像最多, 全年达1 693例, 其次是甲状腺吸收和其他类, 分别为1 370例和984例。其中三家开展核医学治疗项目, 以甲状腺功能亢进为主, 共计588例, 占所有治疗例数的85.3%(588/689)。详细情况见表 2

表 2 2011年开展核医学诊疗项目频率
2.2 核医学防护情况 2.2.1 核医学工作人员个人剂量

2011年四家医院对所有29名核医学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 检测率100%, 人均年剂量当量0.96 mSv/a, 所有人员个人剂量均符合国家标准。其中年剂量当量小于2 mSv/a的有24人, 年剂量当量处于2~20 mSv/a的5人。

2.2.2 β表面污检测

本次调查对四家医院核医学相关场所进行β表面污染检测, 包括控制区与监督区, 其中配药室和源储存室均值超过GB 18871-2002中规定的控制区限值, 其余场所在限值以内。见表 3

表 3 β表面污染检测值
3 讨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临床核医学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截至2008年12月, 上海市已有43家医疗机构开展临床核医学诊疗业务, 拥有各类核医学设备169台, 从事临床核医学工作人员达342人[1]。同本市的一些大区相比, 我区的核医学大型设备从数量到种类都有一定差距, 在仅有的三台SPECT中, 有一台已经接近报废年限。核医学工作人员年龄结构相对合理, 本科以上学历为69%, 有待进一步提高。核医学诊疗项目中, 甲状腺吸收和甲状腺机能亢进是最主要的项目, 这与上海全市情况[1]以及杨宇华等[2]在广东省的调查类似。

在调查中, 所有四家医院在相关资质和证件的获取、管理及防护制度的制定方面都做得比较全面, 2011年度工作人员个人剂量也全部符合国家规定。但是对场所β表面污染检测结果显示, 医院配药室均值超过国家规定限值, 其中最高部位均为通风橱, 超过限值的8倍以上。另外放射源储存室的表面污染水平也比较高, 应该引起重视。对通风橱操作台面进行及时清理以后进行再次检测, β表面污染水平大幅下降至标准以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 工作人员都能意识到在配药时受照射风险较大, 因此操作都按照操作规程在通风橱中进行, 并进行相应个人防护, 但是由于医务人员平时并不直接接触通风橱内部, 因此忽略了通风橱内部的表面污染, 对于通风橱内的操作台面的清洗并不及时, 大大增加了通风橱内污染向外扩散以及下次操作时工作人员受辐射的风险。

针对调查中的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①在制度上针对表面污染风险最大的通风橱操作台、放射源储存室部位制定更为严格和及时的清洗和监督方案。②在日常监测时对于橱操作台、放射源储存室等重点部位加强时间密度和空间密度, 发现明显表面污染时进行及时清洁, 避免污染扩散。有条件的医院推荐使用直读式个人剂量计[3], 以随时掌握受照水平, 保护操作者。③在核医学人员的培训方面, 对于进行配药分装等高受照风险的人员应加强规范操作的培训, 通过科学操作减少受照剂量。同时健康教育非常重要[4]。医院应组织核医学人员积极参加卫生部门组织的辐射与健康知识的讲座与培训, 在医院内部也可开展相关培训, 使医生充分意识到操作中的辐射风险, 并能采取科学积极的防护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
高林峰, 钱爱君, 郑钧正, 等. 上海市2008年临床核医学的医疗照射水平分析[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9, 26(6): 541-544.
[2]
杨宇华, 杨浩贤, 贾育新, 等. 广东省临床核医学医疗照射水平调查[J]. 中国辐射卫生, 2004, 13(2): 135-136.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4.02.030
[3]
邓志宏, 黄兆慧, 陈小蕙, 等. 武汉地区核医学放射防护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J]. 中国辐射卫生, 2006, 15(2): 118-190.
[4]
郑钧正. 核医学中的辐射防护[M].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4: 155-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