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12, Vol. 21 Issue (4): 502-503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2.04.064

引用本文 

赵军杰, 应碧伟, 马周鹏, 谢一平. 女性盆腔结核的MSCT诊断及鉴别诊断[J]. 中国辐射卫生, 2012, 21(4): 502-503.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2.04.064.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2-05-29
女性盆腔结核的MSCT诊断及鉴别诊断
赵军杰 1, 应碧伟 2, 马周鹏 3, 谢一平 3     
1. 浙江省宁海县前童镇卫生院放射科,浙江 宁海 315600;
2. 浙江省宁海县第一医院放射科;
3. 温州医学院附属慈溪医院放射科
摘要目的 分析女性盆腔结核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 探讨MSCT对其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女性盆腔结核的MSCT表现。结果 15例中MSCT上有7例形成盆腔软组织肿块, 其中囊实性3例、囊性3例, 实性1例, 增强肿块呈轻-中度不均匀延迟强化; 4例出现盆腔淋巴结肿大, 增强呈不均匀环形强化; 12例有盆腔积液; 10例出现盆腔内脏器、网膜组织肿胀粘连; 5例附件区出现斑点状钙化。15例中正确诊断12例, 占80.0%。结论 女性盆腔结核的MSCT表现主要为盆-腹腔积液、盆腔内粘连及盆腔肿块, 肿块增强呈轻-中等不均匀强化; 盆腔积液常累及子宫直肠窝, 部分可见盆腔淋巴结肿大及环状强化, MSCT对女性盆腔结核有较大诊断价值。
关键词结核    盆腔    体层摄影术    诊断    

女性盆腔结核(Female Pelvic Tuberculosis,FPT)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女性生殖器官及其周围脏器、腹膜的炎症性病变,以输卵管结核最常见且容易误诊[1]。笔者收集工作及学习中遇到的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15例女性盆腔结核的MSCT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MS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5例病例中年龄22 ~ 65岁,平均38.6岁。病程2 ~ 36月。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7例,经临床及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即抗结核治疗显效)诊断8例。临床上8例出现下腹坠胀、疼痛,6例伴低热,2例月经不规则并不孕; 4例有结核中毒症状(乏力、盗汗、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3例出现大便不规则。12例超声发现盆、腹腔积液,7例见盆腔包块。结核菌素试验阳性7例; 血清CA-125升高10例,范围156 ~ 370U / ml。既往有结核病史3例,胸部CT发现伴有肺结核的3例。

1.2 检查方法

运用GE Light speed 16排螺旋CT机,120 kV,300 mA,层厚5 mm。均行下腹部、盆腔平扫和增强扫描。增强对比剂选用碘帕醇(300 mg I/ ml),按1.5 ml/ kg体重计算,总量90 ~ 100 ml。经肘静脉注射。将所得图像拆薄为层厚1.25 mm,层间距1.25mm,在AW4.2工作站进行图像多平面重建。检查前禁食6h,扫描前1h饮水1000 ml充盈小肠,并充盈膀胱。1.3 CT诊断由2位高年资CT诊断医师在不知临床诊断情况下重新共同做出诊断,观察内容包括: ①盆腔包块、肿块强化特征及有无钙化; ②盆腔积液情况; ③盆腔内粘连、腹膜、网膜、肠系膜改变及肠管变化; ④盆腔盆壁淋巴结及其他改变。

2 结果

本组15例中正确诊断12例,占80.0%,2例CT误诊为卵巢肿瘤,1例诊断为盆腔脓肿。15例病例CT上主要表现为:

2.1 盆腔包块

7例形成盆腔包块(46.7%),最大横径约46 ~ 142mm。所有肿块外形均不规则,边界较模糊,张力不高; CT平扫呈不均匀的低或稍低密度。其中囊实性3例,增强实性部分轻-中度不均匀延迟强化,囊内成分未强化; 囊性2例,壁轻度环形强化; 1例实性呈中等强化。8例附件区软组织肿胀增厚(53.3%),表现为输卵管不规则增粗、肿胀,相邻肠管及网膜组织增厚,强化不均匀; 5例见盆腔斑点状钙化,呈小斑、点状钙化,边界清。

2.2 盆腔积液

12例有盆腔积液(80.0%),其中少-中量5例,局限于子宫直肠陷凹及子宫周围; 包裹性积液5例,呈多发囊状,分布于盆腔子宫周围及膀胱侧缘,壁厚薄不均,增强较明显且不均匀; 2例呈大量游离积液弥漫分布于盆腹腔。9例积液呈较高密度(CT值>20Hu),6例呈较低密度(CT值≤ 20Hu)。

2.3 盆腹腔内粘连及腹膜、大网膜、肠系膜改变

盆腔内粘连9例(60.0%),表现为大网膜、肠系膜、附件、子宫及输尿管、肠管等程度不等的粘连变形、肿胀增厚并有移位,组织结构分辨不清,以附件区为重,大网膜粘连僵硬,密度增高,呈条索状、结节状、饼状改变并不均匀强化; 肠系膜局部粘连、僵直,内见纤细索条影,呈网状改变。网膜结构脂肪间隙模糊、分界不清。4例肠管粘连于附件或肠系膜根部,6例表现为回盲部、下腹及盆腔肠壁肿胀增厚。

2.4 盆腔淋巴结改变

淋巴结肿大4例(26.7%),其中3例多发,1例单发。淋巴结直径约6 ~ 13mm。直径>10mm者多呈环形中等强化,中央未见强化; 直径≤10mm者呈较均匀中度增强。3例分别位于髂血管旁及肠系膜内,1例位于髂血管旁及盆壁血管周围。

3 讨论 3.1 FPT的临床及病理

FPT临床表现多样化,主要有腹痛、腹胀、腹部包块、不孕及月经改变等,而发热、乏力、盗汗等全身中毒症状不明显,少数同时伴有肺部结核[2],故临床易误诊。其病理特征可分为渗出型、增生粘连型和干酪坏死型,三类病变常混合存在,形态学上表现较为复杂。据统计[1-3]约80%为增生粘连型,为肠管、肠系膜、大网膜与盆腔脏器粘连,并可形成炎性包块; 部分为渗出型,主要为输卵管、直肠子宫陷凹周围炎性渗出,形成积液; 当增生粘连型病变进一步恶化时,局部包块坏死,甚至形成女性盆腔结核性脓肿,为干酪坏死型。

3.2 MSCT表现

FPT在不同发展时期,渗出、增生粘连及干酪坏死三类病变常混合存在,故CT表现也较为复杂。

3.2.1 盆腔包块

炎性渗出导致盆腔内粘连,软组织增厚形成包块,中央坏死可形成结核性脓肿,朱珠华等认为包块可为卵巢或输卵管等炎性增大引起[3],本组3例即是如此,手术证实为输卵管炎性肿大形成肿块。因粘连的程度和渗出液量不同可分三种类型: ①囊性包块以渗出液为主,②实性包块以粘连为主,③囊实混合性包块渗出液及粘连混合存在,内见纤维分隔。包块累及的范围主要以双侧附件区为主,但可同时累及周围肠管,甚至包绕肠管[2],形态多不规则,很少形成规则的圆形,边界不清。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及囊壁呈中等强化较明显。但病变张力不高,占位效应不明显,囊壁多较厚,内壁较光整,伴邻近腹膜包括子宫周围腹膜广泛增厚,与恶性肿块不同,对于诊断有一定提示性。

3.2.2 盆腔积液

少量积液时弥散分布于盆腔,但以子宫直肠陷凹、子宫周围常见,当合并结核性腹膜炎时可表现为大量腹水。包裹性积液相对多见,因纤维素渗出、网膜增生粘连而包裹,壁厚薄不均,呈轻至中度不均匀增强。FPT积液为渗出液,其内蛋白含量和细胞成分高,故可呈较高密度(CT值>20Hu),但腹水的生化检查,缺乏特异性,抗酸杆菌染色阳性率<5%,结核杆菌培养<20%[4]。文献报道盆腔结核时盆腔积液总是累及子宫直肠窝,并且伴有邻近腹膜的强化; 如果盆腔积液不累及子宫直肠窝时,应高度怀疑恶性盆腔积液[5]

3.2.3 盆腔粘连

盆腔内因炎性渗出、水肿导致壁腹膜、大网膜、肠系膜及肠管等结构互相粘连变形并有移位,主要表现为肠管与附件、肠系膜根部等的粘连以及子宫、附件与前后腹壁粘连移位,分界不清,有时并形成炎性包块。腹膜增厚多为弥漫性较均匀增厚,很少出现腹膜转移性肿瘤的结节样增厚和斑状增厚; 此外,腹膜增厚的患者,其盆腔积液的密度相对较高,与结核性腹膜炎炎性反应明显、细胞渗出和纤维素渗出较多等有关。

3.2.4 钙化和淋巴结肿大

FPT可见盆腔钙化,但往往发生于病程晚期[6],可以是于附件区、腹膜后或腹腔内点或斑片状钙化,本组5例发现附件区小斑点状钙化,均较典型。淋巴结肿大者主要分布在髂血管周围,可为多部位、多发肿大。较小的淋巴结呈较均匀中度增强,较大的中央因干酪坏死而成囊状,CT表现为环形强化。

3.3 MSCT优势

MSCT扫描因速度更快、层厚更薄,可较清晰显示盆腔肿块、腹膜及其周围结构改变的细节,结合各项图像重组技术能多方位、多角度分析病灶,明确病变的形态、来源、密度、内部结构及其与周围脏器关系及肿大淋巴结等情况,诊断较普通CT优势明显。本组共15例病例,根据平扫及增强图像,并结合多平面重建图像,共正确诊断12例,占80.0%。

3.4 鉴别诊断

① 卵巢肿瘤:肿块边界相对较清楚,形态饱满,张力多数较高,良性肿瘤少见盆、腹腔积液; 恶性肿瘤常伴恶病质及盆、腹腔积液,多见于绝经前妇女,肿块多数较大,腹膜转移多为结节状不规则增厚,腹水多为大量、游离性,肿瘤钙化灶多位于肿块内,后期可见转移; ②非结核性盆腔炎症:常有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史,经抗生素治疗一般有效,CT示盆腔积液较少,一般不引起较多量的腹水; 可有盆腔内粘连,但程度较轻; 病变区多无钙化,淋巴结肿大少见; ③子宫内膜异位症:常有渐进性痛经史,盆腔包块粘连固定,CT主要表现为宫旁囊性、囊实性肿块和少量积液,盆腔粘连程度较轻,无钙化灶及淋巴结肿大; ④子宫肿瘤:肿块累及子宫部为主,由子宫动脉供血,良性肿瘤如子宫肌瘤一般边缘相对清楚,多无盆腹腔积液,无淋巴结肿大; 恶性肿瘤子宫增大且境界不清,强化不均匀,多有盆腹腔积液及淋巴结肿大,临床症状多明显,阴道出血常见。

参考文献
[1]
李雪丹, 高思佳, 关丽明. 女性盆腔结核的CT特征[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 15(6): 514-814.
[2]
周焰焰. 女性盆腔结核误诊原因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 2008, 21(3): 26-27. DOI:10.3969/j.issn.1002-3429.2008.03.016
[3]
朱珠华, 杨世埙, 庄奇新. 女性盆腔结核CT诊断[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06, 10(6): 395-399.
[4]
李淑德, 许国铭. 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和治疗[J]. 胃肠病学, 2005, 10(3): 191-192. DOI:10.3969/j.issn.1008-7125.2005.03.017
[5]
陈建波, 周建军, 马周鹏, 等. 附件结核的MS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J]. 医学影像学志, 2010, 20(2): 220-223.
[6]
Zissin R, Gayer G, Chowers M, et al. Compurerized tomography findings of abdominal tuberculosis:report of 19 cases[J]. Isr MedAss, 2001(3): 414-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