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12, Vol. 21 Issue (4): 489-489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2.04.066

引用本文 

冯美琼, 李庆明. CT检查中对HIV /AIDS病人的职业防护措施[J]. 中国辐射卫生, 2012, 21(4): 489-489.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2.04.066.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2-04-19
CT检查中对HIV /AIDS病人的职业防护措施
冯美琼 , 李庆明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潭医院影像科,广西 柳州 545005
摘要目的 加强CT检查室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 减少为HIV/AIDS病人作螺旋CT增强检查时的职业性感染的发生几率。方法 总结分析1年半以来400名HIV/AIDS病人做螺旋CT增强检查时的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加强隔离措施, 规范操作程序和被污染后的应急处理。结果 400名HIV/AIDS病人做螺旋CT增强检查过程顺利, 医务人员均未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结论 科学合理的预防应对措施和完善的职业暴露处理是减少医源性感染HIV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艾滋病(AIDS)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螺旋CT增强检查    职业暴露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后引起的最严重的免疫抑制性临床综合征,称之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近几年来艾滋病(AIDS)疫情在我国发展迅猛,HIV感染人数增长迅速,AIDS病人人数急剧增加,在日常医疗工作中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我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艾滋病定点治疗医院,开放两个艾滋病病房,100张床位,承担着广西1 /3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影像检查工作量大,检查时若不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必然会增加被感染HIV的机会。2010年9月至2012年2月为400名HIV/AIDS病人作螺旋CT增强检查,医务人员实行了预防感染的应对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0名病人中,男280名,女120名,年龄18 ~ 49岁。所有病人的临床表现为发热、体重减轻、乏力、咳嗽、呼吸困难。部分病人伴有腹泻、皮疹及神经症状如头痛、躁动、嗜睡等,部分见口腔溃疡、胸痛、紫绀、全身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中呼吸困难最为常见。

1.2 检查方法

采用64排128层Light speed VCT螺旋CT机,单筒高压注射器,对400名HIV/AIDS病人行螺旋CT增强检查。其中头颅增强120名、胸部175名、腹部85名、盆腔20名,造影剂用量为1.5 ~ 2.0ml/kg,注射速度为2.5 ~ 3.0ml/s。

1.3 预防应对方法 1.3.1 病人方面

检查前训练呼吸气,告知病人注意事项,让他们充分理解检查的安全性(无创性)、快捷性、检查的方法步骤、检查过程中如何配合及常见的正常反应(全身发热等),以消除他们的顾虑并良好配合最终顺利完成检查。检查期间要尊重病人的人格、维护病人的权利,对病人说话时语言要温和、诚恳。大多数病人体质相对较差,当体温≥38.5℃,暂缓检查,给予降温处理,待体温稳定后再做增强检查[1]。在检查期间要注意观察病人,以便及时发现病人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是过敏反应和渗漏意外。另外CT室医务人员应具备心肺复苏的经验及应急能力,还应配备完善的抢救药品和器材,以备急需之用。

1.3.2 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

HIV的感染源可来自感染者的血液或体液,而对医务人员来说主要感染源为血液。感染HIV的途径主要为操作过程中破损部位皮肤不慎接触含有HIV感染的血液或体液等。检查前做好自我防护措施: ①环境消毒措施:预约病人,合理安排检查时间,一般集中在上、下午下班前的50min,以便检查结束后进行终末消毒。检查床面先铺垫一次性床单,HIV/AIDS病人所用的物品都为一次性,且一人一换,用后销毁处理。HIV/AIDS病人增强时所用的高压注射器针筒、延长管、注射器均为一次性用品,用后放入防水、坚固的利器盒内,封口标记“HIV阳性”后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 一次性床单一人一换,用后放入双层塑料袋内,扎紧口并标记“HIV阳性”的标签,送焚烧。非一次性的布类用品,用后放入双层大塑料袋内,标记“HIV阳性”的标签后送洗衣房单独浸泡消毒后洗涤。用“84”消毒液擦拭室内物品和地面,对被血污染的物品及地面先用1000mg/L的“84”消毒液喷洒消毒30min以上,再局部擦拭,擦拭后所用的擦布应放入污物袋及时处理; 室内用臭氧机消毒2h[2]; ②医务人员的防护:作CT增强检查摆病人体位时,医务人员一般要接触病人,此时带双层手套,特别是医务人员手和皮肤有伤口时应认真包扎原伤口后必须戴双层手套。一般认为戴单层手套后被病人血液污染的机会可减少80%,戴双层手套则可使穿透里层的危险性又减少50%[3]。戴双层一次性口罩,一旦被血液溅污应立即更换;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应动作轻柔,做完每个病人的检查后,必须换手套和洗手。佩戴防护镜,以防高压注射器针头意外脱落时血液飞溅入眼睛内,减少病毒通过粘膜感染的发生。

1.3.3 暴露后的应急预案

不小心接触到病人的血液和体液时: ①完整的皮肤暴露时,立即用肥皂水及流动水冲洗,而粘膜暴露时,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目前尚无证据说明在完整的皮肤粘膜暴露时应用消毒剂可以减少传染的危险性[4]。不提倡擦洗皮肤或用消毒剂,以免造成擦伤,从而增加被感染的危险性。②有伤口不小心被污染时,应按常规脱去双手手套,下垂手指,把伤口附近的血轻轻挤出来,然后用清水洗净,局部用75%乙醇或0.5%碘伏消毒,以相对减少受污染的程度。同时立即报告医院职业暴露鉴定委员会,进行暴露级别评估,争取在暴露4h内遵循专家意见实施预防性用药。

2 结果

由于所有做CT增强检查的HIV /AIDS病人的血液、体液都有潜在感染的可能性,CT检查室的医务人员遵循标准性预防原则,自觉落实各种防护措施,故本组检查成功率为100%,HIV /AIDS职业暴露的发生率为0,HIV医源性感染率为0。无交叉感染发生,医务人员均未被HIV感染。

3 讨论

近几年,我国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和艾滋病(AIDS)及其机会性感染的防治受到普遍重视,但形势仍相当严峻,艾滋病是我国重点预防和控制的疾病。AIDS病人的机会性感染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影像学诊断及实验室资料尤其是菌型培养鉴定、病理诊断等。但是,由于AIDS的“特殊性”,它又是一个临床工作的难题之一,而影像学检查具有无创性、可重复性、定位准确、观察全面等特点,因此影像学检查对AIDS的发现、疗效评定以及预后判断等均有重要价值。HIV /AIDS病人易发生感染及恶性肿瘤,螺旋CT检查尤其是增强检查是其必要确诊手段,所以越来越多的HIV /AIDS病人需行螺旋CT增强检查。HIV /AIDS病人作为一种特殊群体,既要享受正常的诊疗权力,又要保护其他病人和医务人员免受感染。在我国随着HIV感染人数和病人的快速增加,AIDS的预防与治疗任务日益加重,职业暴露不断出现,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尽管HIV职业感染的概率比较低,但由于AIDS的难治愈特点,HIV感染后的处理没有一个是100%有效,故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显得尤其重要[5]。医务人员在对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从事医疗活动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和制度是减少医源感染HIV的有效方法,采取标准性预防原则,对污染物实行严格地封闭管理,常规实施适当的防护,预防皮肤粘膜和病人的血液及体液接触,把HIV /AIDS的职业暴露的危险性降至最低。而从观念上转变自身防护意识是推行防护措施的基本条件,使之能够在临床工作中变被动防治为主动防控。

发生职业暴露后,立即启动暴露后的应急预案,是减少职业感染HIV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素兰, 滕录霞, 高剑波. 艾滋病螺旋CT增强20例的护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5): 1 191.
[2]
谢春梨, 韦秋英, 李涛. 手术室护士对HIV/AIDS的职业防护对策[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 29(1): 85-86. DOI:10.3969/j.issn.1002-1256.2008.01.052
[3]
美国麻省总医院著, 临床麻醉手册[M].王俊科, 王多友, 王凤学.等译.5版, 沈阳: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87 -88.
[4]
苏关关. 艾滋病与HIV的职业暴露后防护[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5, 3(1): 5-9. DOI:10.3969/j.issn.1672-3686.2005.01.003
[5]
唐华军, 赵乃康, 覃兴龙, 等. 艾滋病患者的手术麻醉和预防感染的应对措施[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7, 6: 989-990. DOI:10.3969/j.issn.1001-5817.2007.06.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