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12, Vol. 21 Issue (4): 473-474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2.04.002

引用本文 

刘玉贵, 郭华南, 孔令星, 温建斌. 龙岩市放射事故风险评估与卫生应急[J]. 中国辐射卫生, 2012, 21(4): 473-474.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2.04.002.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2-02-27
龙岩市放射事故风险评估与卫生应急
刘玉贵 , 郭华南 , 孔令星 , 温建斌     
龙岩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 龙岩 364000
摘要目的 掌握龙岩市放射事故风险状况, 确定放射事故风险水平, 提出卫生应急策略和措施。方法 通过现场检测、调查、专家咨询和放射史料分析, 根据AS/NZS 4360:1999风险评价矩阵指数表, 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和相关研究。结果 放射事故风险因素主要源于人、制度、设备设施三个方面。针对本市放射事故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风险指数分布在28~76, 共有3类放射事故风险, 其中极严重风险、高危险度风险、中危险度各一个。结论 龙岩放射事故风险有自身特点, 制定有针对性、重点突出的卫生应急策略, 合理配置卫生应急资源, 有效实施卫生应急措施, 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较大指导意义。
关键词放射事故    风险评估    卫生应急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广泛应用于我市建材、采矿、卷烟、造纸、医疗等行业, 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据环保部门最新污染源调查结果显示, 我市放射源应用数量位居全省前三。近十年来, 丢失放射源的事故时有发生, 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如何减轻事故影响后果, 保障群众身心健康是当前放射卫生应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1 对象与方法 1.1 放射事故风险的评估

以龙岩市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放射工作单位的相关人员、设备设施、管理制度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检测、调查、资料搜集、专家咨询、放射史料分析, 对放射事故风险因素进行识别, 利用AS/NZS 4360: 1999风险评价指数矩阵法(见表 1)对风险进行分级和分析[1-3], 根据矩阵表对应内容确定风险指数, 评估风险水平, 提出卫生应急策略和措施。

表 1 风险评价指数矩阵表1)
1.2 放射事故风险评价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污染防治法》、《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电离辐射事故干预水平及医学处理原则》

2 结果 2.1 放射事故风险因素的分布状况

放射事故风险来源于人、制度、设备设施三个方面。据环保部门最新污染源普查统计数据表明, 龙岩市当前共有404枚密封放射源, 开放性放射性同位素作业场所1处, 射线装置116台, 我市放射源及射线装置分类分布统计情况分别见表 2表 3。本市应用的放射源绝大多数为密封放射源, 放射性核素为钴-60、铯-137、锶-90, 钚-238等, 医学上应用钴-60源放射治疗肿瘤, 工业上上述各类源广泛应用于核子秤、料位计、测厚仪、钙铁煤分析仪等, 非密封放射源放射性物质主要有碘-131、锝-99、锶-90, 目前仅应用于三级医院核医学科检查治疗, 据统计, 2011年碘-131医学用量约为3.7×1012Bq(100Ci), 比1997年约增加了1.5倍。射线装置均用于医学上X射线诊断和治疗。现场调查结果表明约20%的厂矿企业未建立放射源(包括闲置源)安全管理制度, 未采取防盗防失等措施, 全市723名放射工作人员中, 约25%的人员尚未接受放射防护安全或专业培训, 厂矿企业放射工作人员一般为业务技术人员兼职, 流动性大。

表 2 龙岩市放射源分类分布统计情况

表 3 龙岩市射线装置分类分布统计情况

按照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 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类五类[4], 根据射线装置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可能造成危害的程度, 从高到低将射线装置分为三类[4]

2.2 放射事故史料分析

近十年来, 我市水泥生产企业先后发生9件密封放射源(铯-137, 活度为7.4×106~1.11×107Bq, Ⅳ类放射源)丢失事故, 平均每年发生一件, 目前已找回6个放射源, 至今仍有3个放射源下落不明, 已找回放射源的6件事故定性为一级事故, 经评估人员未受到超剂量照射。未找回的放射源不排除存在通过废金属回收、熔炼和加工途径混入钢筋、金属制品等建材或生活消费品造成照射风险。

2.3 放射事故风险水平

通过对各种放射事故风险因素的识别、发生可能性的预测, 以及对健康危害效应的综合评价, 对照表 1的风险评价指数矩阵表初步确定出3类放射事故风险, 风险指数在28~76之间, 相应的风险水平见表 4

表 4 龙岩市放射事故风险水平
3 结论和讨论

龙岩市放射事故风险有自身特点,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放射源丢失或被盗风险度指数最高; ②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潜在危害程度较大的Ⅱ类以上放射源或射线装置数量极少, 且主要应用于三级临床医院; ③从历史经验教训来看, Ⅳ类密封放射源最易丢失或被盗, 集中发生在水泥生产行业。

针对本市放射事故风险特点, 笔者认为当前本市的卫生应急主要面向厂矿企业Ⅳ类放射源γ射线引起的外照射风险, 但对三级临床医院存在的放射事故风险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放射事故性风险主要表现为放射事故及导致人员伤亡的环境污染。作为疾控部门, 卫生应急的主要任务是放射防护和辐射剂量估算, 提出医疗救治和保护公众健康的建议。对γ射线引起的外照射而言, 防护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①尽可能减少受照射的时间; ②增大与辐射源间的距离, 因为受照剂量与离开源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③采取屏蔽措施。在人与辐射源之间加一层足够厚的屏蔽物, 可以降低外照射剂量。屏蔽的主要材料有铅、钢筋混凝土、水等。

总之, 龙岩放射事故风险有自身特点, 制定有针对性、重点突出的卫生应急策略, 利用有限资金合理配置卫生应急资源, 有效实施卫生应急措施, 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较大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永忠, 娄云, 李雅春, 等. 2008年北京奥运会放射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J]. 中国职业医学, 2007, 34(1): 17-20. DOI:10.3969/j.issn.1000-6486.2007.01.006
[2]
马永忠, 娄云, 万玲, 等. 北京地区放射事故风险评估与控制[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10, 23(3): 177-180.
[3]
马永忠, 万玲, 娄云, 等. 第29届奥运会医疗照射风险的识别与控制[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7, 8(4): 340-344. DOI:10.3969/j.issn.1009-6639.2007.04.004
[4]
潘自强主编. 电离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M].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2007: 667-669.
[5]
潘自强主编. 电离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M].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2007: 670-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