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12, Vol. 21 Issue (3): 346-347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2.03.055

引用本文 

张竹强, 郭智宇, 马淑一. 组织追踪成像在局部心肌评价中的应用[J]. 中国辐射卫生, 2012, 21(3): 346-347.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2.03.055.

基金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课题(项目编号:NJ09162)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2-03-27
组织追踪成像在局部心肌评价中的应用
张竹强 1, 郭智宇 2, 马淑一 1     
1.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 包头 014040;
2. 通用电气医疗超声临床应用部
摘要目的 探讨组织追踪成像在临床诊断心肌局部功能的价值。方法 应用GE Vivid 7超声仪及Qanalyze软件对28例正常人及30例心功能减低患者的左心室心肌18节段位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正常组左心室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的位移依次递减, 基底段最大, 心尖段最小。心功能减低组左室各节段位移均减低,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组位移均大于心功能减低组并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组织追踪成像能为临床评价局部心肌功能提供新的指标。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    组织追踪成像    

心肌组织追踪显像是基于组织多普勒原理的一种定量评价心肌运动的技术,它分为半定量和完全定量两种模式,随着心血管疾病的逐年增加,对于评价心肌本身病变的参数要求提高,因此本研究通过应用组织追踪完全定量技术探讨正常心肌与心功能异常患者心肌位移的差别,旨在为临床诊断心肌相关疾病提供可靠的诊断指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在包钢医院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者58例,正常人28例,心功能减低3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6例,年龄26 ~ 83岁,平均(46.2 ± 11.4)岁。

1.2 方法 1.2.1 图像采集与定量分析

应用GE Vivid 7超声诊断仪和M3S探头,频率为1.5 ~ 4.6 MHz,连续采集3个完整心动周期标准心尖二维长轴TVI图像(左心室长轴、四腔、两腔切面),帧频100 ~ 130帧/s。储存图像后进入Q - analysis分析软件,对左心室心肌各节段进行TT定量分析。

1.2.2 心功能参数

应用心尖四腔和两腔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计量资料数据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组均数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功能测量

正常组与心功能减低组左室射血分数测值见表 1。心功能减低组左室射血分数小于正常组(P < 0.05)。

表 1 正常组与心功能减低组左室射血分数比较(%, x±s)
2.2 左室心肌位移测量结果

按照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ASE)推荐的方法,在左室长轴方向将其分成18节段,将取样容积分别置于相应节段进行定量分析。正常人心肌位移图像主要由收缩期正向波组成,并且由基底向心尖逐渐减低。心功能减低患者位移曲线峰值均减低,并失去一定的规律性。正常组与心功能减低组左心室长轴18节段峰值位移见表 2

表 2 正常组与心功能减低组左心室长轴18节段峰值位移比较(mm, x±s)

正常组左心室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的位移依次递减,基底段最大,心尖段最小。心功能减低组左室各节段位移均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左心室18节段(前间隔、前壁、侧壁、后壁、下壁、后间隔)均为心功能减低组小于正常组(P < 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逐渐步入老龄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此引发的结果就是心功能减低,并导致心室重构,心室顺应性下降从而导致心脏收缩功能降低,即心肌收缩运动程度降低、运动迟缓、非同步运动等均是心肌功能受损的表现[1]。因此对于早期的心肌运动功能评价就显的极为重要。目前评价心肌运动的方法主要是二维和M型,但此两种方法的主观性因素较多,而基于组织多普勒原理的组织追踪成像可以对于心肌的运动进行客观的定量评价,采用高帧频技术,帧频可达150帧以上。组织追踪可分为半定量就是将纵向位移用赤→蓝7种颜色显示,以2mm间距编码颜色变化,在监视器上实现了实时、直观地评价左心室所有心肌组织收缩时向心尖运动的位移变化; 定量显示就是应用Q分析软件对任意节段心肌进行定量,同时生成位移-时间曲线。而且在Q分析软件可以同时最大显示8个取样容积,这样就实现了不同阶段同一水平及同一节段不同水平的实时心肌运动对比研究,更为客观、直接、方便的对整个左心室的18节段运动进行准确评价[2]。本研究主要应用组织追踪成像对局部心肌位移进行检测,并以此评价病变心肌的收缩功能。左室壁心肌纤维主要由占70%纵向纤维组成,而组织追踪是基于多普勒原理的技术,因此检测的均是朝向探头方向的运动,所以本研究仅分析朝向探头的长轴方向运动,心肌长轴方向的收缩运动对正常心脏功能的维持起重要作用[3, 4]。本结果显示正常人心肌的位移从基底水平到心尖水平逐渐减低,以基底水平最大。由此可见当心肌收缩时基底节段心肌在长轴方向的做功是最大,使得心腔内的血液最大限度的射向主动脉,而左室心肌位移由基底向心尖递减的梯度差也同时形成一种推动力使血液更好的射入主动脉。而在心力功能减低时,由于各种疾病使得心腔增大,心室肥厚,心肌纤维化,发生心室重构,从而使得心肌纤维收缩期的缩短和舒张期的延伸产生异常,心肌运动正常规律被打破,心功能减低组位移均小于正常组,且失去了从基底水平到心尖水平逐渐减低规律,两种力量的减低及不平衡导致心脏收缩射向主动脉血液的能力降低,周而复始逐渐加重心脏负荷,最终导致心力衰竭死亡。张全斌等[5]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组织追踪研究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因此,对于心肌长轴方向的位移可以很好的检测心功能减低患者病变心肌纤维的运动状况和组织特性,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该技术直观、快捷,有望成为无创评价心肌运动的有效工具。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组织追踪成像还是基于多普勒原理,因此对于角度依赖较大,所以采集图像时尽量使探头与心腔长轴方向平行减小声束与心肌角度; 并且尽量让检查者屏住呼吸再采集,避免呼吸运动对心肌运动的影响; 分析中要使用平均3个心动周期功能,可以得到更好的重复性。

参考文献
[1]
Braunwald E. Heart Disease: A Textbook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J]. The 5 ed. W B Sounders, 1997, 360-680.
[2]
Pan C, Hoffmann R, Kuhl H, et al. Tissue tracking allows rapid and accurate visual of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J]. Eur J Echocardiogr, 2001, 2: 197. DOI:10.1053/euje.2001.0098
[3]
孙立涛, 田家玮, 冷晓萍, 等. QTVI位移图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5, 21(8): 592-594. DOI:10.3969/j.issn.1002-0101.2005.08.012
[4]
潘翠珍, 舒先红, 陈灏珠, 等. 应用组织追踪法评价左室功能的研究[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2, 10(12): 715.
[5]
张全斌, 刘望彭, 王新房, 等. 组织追踪显像对冠心病室壁运动异常的初步研究[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2, 11(10): 581-584. DOI:10.3760/j.issn:1004-4477.2002.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