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12, Vol. 21 Issue (3): 280-280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2.03.033

引用本文 

沈勇君, 王虹, 白文娟. 某医院2009~2010年介入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与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2, 21(3): 280-280.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2.03.033.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2-01-25
某医院2009~2010年介入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与分析
沈勇君 , 王虹 , 白文娟     
武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15
摘要目的 为了解武汉地区介入诊疗中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水平, 保障介入放射诊疗中工作人员健康与安全。方法 采用热释光剂量计对某医院介入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进行剂量测量, 并以铅围裙内外剂量结果作为有无防护进行比较。结果 该医院介入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未被屏蔽部分接受的剂量非常高, 年剂量达到17.82mSv; 采用合理防护部位受照剂量相对较小, 年剂量为3.426mSv。结论 工作人员应注意介入手术中合理使用防护用品, 以降低受照剂量。
关键词介入放射诊疗    个人剂量    辐射防护    

介入放射学操作是在X射线透视引导下, 通过穿刺将导管经患者的动脉或静脉引入病变血管而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操作技术。由于介入放射学具有诊疗范围广、定位准确、创伤性小、合并症少、疗效高、恢复快等特点, 深受病人和医生的欢迎。但因介入放射诊疗操作距离照射区不足0.5m、操作时间长、其全身暴露于大量X射线的辐射场内, 既无法进行隔室操作, 也无法采取远距离操作, 使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受到较大剂量照射, 影响了介入放射诊疗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为了解心脏介入放射诊疗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水平, 我们调查了规模较大的某心脏病专科医院的52名介入诊疗医护人员, 对人体经铅防护服屏蔽与未屏蔽的情况下分别佩戴个人剂量计监测, 并对受照剂量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RGD-3A热释光剂量仪, 解放军防化研究院生产。FJ411型热释光退火炉, 北京核仪器厂生产。LiF (Mg, Cu, P)圆片热释光剂量元件, 解放军防化研究院生产。

1.2 监测方法 1.2.1 剂量计准备及发放

将LiF (Mg, Cu, P)圆片经严格退火处理后, 每个剂量盒装入3个探测元件。

在向该单位发放剂量计时, 同时发放3只对照剂量计, 作为扣除佩戴剂量计接受的天然本底或其他附加照射的一种手段。

1.2.2 佩戴方法

每个介入放射诊疗工作人员铅防护服内及铅防护服外躯干左上方分别佩戴一只个人剂量计。

1.2.3 监测周期

三个月。

1.2.4 质量控制

热释光剂量仪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全国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盲样比对和中国计量科学院刻度校正, 全部评定值与约定真值偏差均在10%以内。

2 结果与分析 2.1 有无铅防护屏蔽与年有效剂量分布

介入放射诊疗工作人员人体经铅防护服屏蔽与未经屏蔽情况下年有效剂量分布水平, 见表 1

表 1 有无铅防护服屏蔽与年有效剂量分布水平
2.2 有无铅防护屏蔽与人均年有效剂量

介入放射诊疗工作人员人体经铅防护服屏蔽与未经屏蔽情况下人均年有效剂量, 见表 2

表 2 有无铅防护服屏蔽与人均年有效剂量

表 1看出52名介入放射诊疗工作人员人体未经铅防护服屏蔽受照年有效剂量超过职业照射年限值的十分之三的人数为25人, 占总调查人数的48.98%;超过职业照射年限值的人数为16人, 占总调查人数的30.77%。52名介入放射诊疗工作人员人体经铅防护服屏蔽受照年有效剂量超过职业照射年限值的十分之三的人数为11人, 占总调查人数的21.15%;未有超过职业照射年限值人员。

表 2看出, 52名介入放射诊疗工作人员人体未经铅防护服屏蔽集体剂量为926.64人·mSv, 人均年有效剂量17.82 mSv/a, 超过年受照剂量调查水平5 mSv[2]2.6倍; 52名介入放射诊疗工作人员人体经铅防护服屏蔽后集体剂量为178.15人·mSv, 人均年有效剂量3.426mSv/a, 未超过年受照剂量调查水平。在铅防护服的保护因素下, 人均年有效剂量可以降低到未经铅防护服屏蔽的约1/5。

4 讨论

心脏介入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处于非隔室工作条件, 因为手术操作距离X射线球管近, 接受球管发出的主射线、漏射线, 特别是病人及床板的散射线相对较多, 受照剂量较大。个人剂量计佩戴铅防护服外左领角上时, 受照剂量容易超过职业照射年限值。在通过辐射屏蔽防护后, 工作人员受照剂量大幅度减低, 躯干部分受照年有效剂量可以控制在职业照射年限值以内。由此可见, 介入操作工作人员穿戴防护服对降低剂量水平效果明显, 在不影响操作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防护用品。

介入放射诊疗人员的防护问题是目前辐射防护难点所在。虽然射线装置均采用简易防护吊屏、床边铅胶帘等床边辅助防护设施, 工作人员穿戴铅防护用品等防护措施, 但也往往给手术操作带来不便, 从而使用率不高, 使防护效果不理想。其次, 心脏介入操作复杂、精细, 曝光时间长, 射线可从多个方向对操作者造成照射, 均增加了介入放射诊疗人员的受照剂量。为了降低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 增强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提高手术的熟练程度、选择适当的曝光条件、熟练操作缩减工作时间以及研制更轻便实用的介入放射防护设施均是切实有效的防护手段。

参考文献
[1]
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
[2]
GBZ 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S].
[3]
于夕荣, 柳怡, 张巍, 等. 介入放射诊疗操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调查[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8, 5(10): 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