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12, Vol. 21 Issue (2): 219-220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2.02.050

引用本文 

张兴旭, 刘毅, 邹建芳, 范兆宾, 俞文兰. 电子行业工人的职业危害及预防对策[J]. 中国辐射卫生, 2012, 21(2): 219-220.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2.02.050.

基金项目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ZR2010HL021);科技部GE项目:流动女工职业危害防控项目

通讯作者

刘毅
邹建芳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1-03-26
电子行业工人的职业危害及预防对策
张兴旭 1, 刘毅 1, 邹建芳 1, 范兆宾 1, 俞文兰 2     
1. 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 山东 济南 250002;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所, 北京 100025
摘要目的 从化学品危害、辐射、噪声等方面方面阐述了电子行业存在的职业健康问题, 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分析电子行业常接触毒物, 用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 对作业环境进行监测并对行业工人进行体检, 找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结果 行业工人平时接触的化学品、辐射、噪声等危害因素, 都易导致各种相关职业病, 对行业工人危害不容小觑。结论 针对上述危害, 建议行业内部实施相应预防措施:①改善工艺流程, 加强卫生工程技术防护; ②加强个体防护, 建立规范的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制度; ③开展工人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④制定切实有效的卫生管理措施; ⑤开展化学品毒物的应急救援。
关键词电子    职业危害    预防    

我国被称为"世界工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电子行业从业人员越来越多, 这些人来自全国各地, 流动性大, 大部分流动人口处于生命周期中经济活动最为活跃的时期(大约70%的人处于15~49岁年龄段[1], 毫无疑问, 在中国目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中, 这些流动人口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另外, 电子行业也是职业病高发行业, 工人的职业卫生问题日益突出, 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有毒化学物质、粉尘、噪声、辐射等物理因素、不良坐姿和体位、职业紧张等。让人担忧和痛心的是:大部分工厂没有依法提供有效的职业安全保护及培训, 工人缺乏渠道去了解所处工作环境中的职业危害, 许多人身受其害却浑然不觉[2]

1 化学品危害

化学品通常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式存在, 接触任何一种形态都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化学品毒性的强弱以及人体接触时间的长短决定了损害的程度, 对电子行业的工人来说, 化学品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皮肤渗入和呼吸道吸入[3]。目前电子行业使用的数百种化学品对人体有不同的危害, 有的会带来癌变, 有的会损伤大脑及神经系统, 有的会对肝脏、心血管系统造成危害, 也有的会影响生殖系统, 如造成女性月经不调、男性性功能下降或不孕不育, 同一种化学品可能会引起多方面的损害。

电子行业常见包括毒物丙酮、氨、氢氧化铵、砷化氢、三氟化硼、二氧化碳氯化物、三氟化氯、乙硼烷、二氯甲硅烷、乙硅烷、氟、砷化镓、锗烷、盐酸、氢氟酸、氢、磷化铟、甲烷、硝酸、氧化氮、氟化氮、氧化亚氮、臭氧、氯氧化磷、磷化氢、磷酸、硅烷、硫酸、四氟甲烷、三氯硅烷、砷酸三甲酯和三甲基铟[4]。电子厂的清洗剂多为有毒有害的有机溶剂, 如丙酮、乙醇等, 这些是低毒类化学物, 但长期接触可引起皮肤干燥、粗糙甚至瘙痒, 导致接触性皮炎, 如果呼吸道吸收较多, 可引起神经系统和肝脏病变。洗板水的主要成分三氯乙烯, 它损害的主要靶器官是肝脏, 但部分中毒患者会被误诊为单纯的肝病而延误治疗, 甚至会导致工人死亡; 还有电子厂常用的天拿水, 通常含有苯和甲苯, 而苯是强致癌物质, 是一种剧毒化学品, 慢性中毒患者常会多发白血病, 而甲苯也可引起急性或者慢性中毒, 对人体危害极大。而为了减少苯带来的危害, 现在不少电子厂使用白电油来代替苯溶剂, 白电油的主要成分是正己烷, 虽然它的毒性比苯低, 但若使用不当, 或者车间内通风不良、工人防护措施做不到位, 也会发生正已烷中毒, 正已烷会对人的周围神经造成破坏, 慢性中毒时患者会有麻木、酸痛和四肢无力的表现。

除了溶剂, 产生对人体危害的职业危害因素另一个重要来源是金属、类金属烟雾或粉尘等, 重金属不易排出而易在体内蓄积, 从而会带来长期的影响, 甚至是终生, 如铅、汞、镉、砷、磷中毒。铅会破坏神经系统, 降低记忆力、影响正常的性功能[5]; 镉是具有强致癌性的毒性物质, 对生殖系统影响也非常大。这类重金属在电子厂存在的形式多是烟雾或粉尘, 工人长期吸入后即可引起急慢性中毒。

硅基半导体基板(二氧化硅)是无毒的, 但在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对人体却可能是危险的。其中砷化镓(GaAs)和磷化铟(InP)基板对健康的影响更大。接触砷化镓(GaAs)和磷化铟(InP)的最普遍的方式是颗粒物吸入。因为砷和铟的毒性很大, 砷化镓和磷化铟的职业接触限值都很低。磷化铟易燃, 易与水蒸汽和酸反应生成三氢化磷---一种有毒的易燃气体。砷化镓在研磨、切割或抛光时均可能产生危险[6]

2 辐射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可能包括像X光、γ射线、α和β粒子这样的电离辐射源, 而所有这些辐射波都具有波长短和能量高的特点。非电离辐射的潜在类型包括射频辐射(用于等离子体生产设备)、紫外线辐射、红外线辐射和可见光。非电离辐射可由一些高能加热器、测试设备和高能天线产生。激光按其对眼睛和皮肤的伤害能力可以分为激光直接照射或通过某种物体反射。可以被部分吸收, 引起温度升高, 导致暴露的材料变质。过量接触电离辐射会带来流产、贫血、先天残缺甚至是癌症; 常见的非电离辐射包括无线电波(常产生于增塑、粘合、焊接、固化环氧等工序)、微波、红外线、紫外线、激光等, 最为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微波、紫外线和激光, 微波对心脏、甲状腺和神经系统有损害[7], 紫外线可引起急性皮肤烧伤和眼睛损伤, β型紫外光还可诱导皮肤癌, 而激光不仅会立即烧伤眼睛和皮肤, 还可能导致失明。

3 噪声

金属捣碎机、切割仪器、打磨及包装机、污水处理等是电子厂内噪声的主要来源, 人对噪声的最大承受能力约为120~ 140dB, 过高的噪声会使人体紧张, 长时间接触严重的会导致高频听力损伤, 工人经常表现在嘈杂环境下听不清楚, 说话音调增高, 电视机声音调的较大。如果继续接触噪声, 会引起语言频率的损伤, 工人会表现在安静的环境下听不清楚, 语言交流困难。与噪声有关的其他健康影响还包括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精神等方面的损害, 表现为高血压、神经衰弱、头痛、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我国现行的噪音标准规定:工人每天工作8h, 噪声水平不能超过85dB[8]

4 预防措施 4.1 卫生工程技术防护

应对生产工艺进行必要的改善, 加强回流焊接和波峰焊接的出入口密封, 设置罩式排风装置, 使烟尘能随时排除, 减少烟尘的逸出, 手工焊接应设置移动排风装置, 并保证移动排风罩口风速达到设计标准。要采用毒性相对较低的有机溶剂作为清洗剂, 防止吸入性中毒的急性发生[8]。电子企业应重点做好防毒措施, 车间内设置配套的供排风系统, 移动排风装置。加强整体通风设施, 保证新风量, 重点环节设置局部通风设施, 降低车间内危害因素的浓度。

4.2 个体防护

建立规范的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制度, 为工人配备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要严格遵循《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并要定期检查、维护或者更换, 保证能正常使用。同时要加强职业病防护知识教育, 督促作业工人按要求使用防护用具。

4.3 卫生管理措施

应设置相应的组织机构和人员, 负责企业的职业卫生, 制定职业卫生防治规划及实施方案, 制定并认真落实职业卫生规章制度, 对职业卫生资料要有专柜专档[9]。在配备个人防护用品的同时, 要对企业内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价, 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有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 危害因素信息告知, 警示标识醒目, 岗前告知和教育。要做好岗前、岗中、离岗时的员工职业健康体检, 有职业禁忌的工人要及时调离岗位。

4.4 应急救援

对可能发生职业危害的工位设置告示牌, 注明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救援措施等。对可能发生的铅烟、二氧化锡、异丙醇、丙酮、正己烷等职业中毒, 要有详细的应急救援预案, 并配备应急救援设施, 定期检修和维护, 要确保发生职业中毒时能马上发挥作用[10-11]。另外要建立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 平时要定期演练磨合, 设置应急通风设施, 保证污染物能及时排除。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电子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国家已经开始对电子产品生产中存在的职业健康问题有了清醒认识, 电子行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职业危害因素, 我们应采取严格的防范和管理措施, 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德明, 林炳杰. 深圳市宝安区历年来三氯乙烯职业中毒特点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06, 13(3): 672-673. DOI:10.3969/j.issn.1006-3110.2006.03.094
[2]
刘晋洪, 张泉水, 陈家健. 深圳外来工生活质量调查与分析[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6, 15(12): 1.
[3]
姜金华. 某电子公司正己烷接触工人慢性中毒情况调查[J]. 江苏预防医学, 2006, 17(4): 44-45. DOI:10.3969/j.issn.1006-9070.2006.04.023
[4]
半导体和其他电子产品制造业环境、健康与安全指南[Z]. 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 2008, 18-29.
[5]
傅绪珍, 李思惠, 蒋虹倩. 慢性正己烷中毒致周围神经损害16例[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07, 25(1): 46-47. DOI:10.3969/j.issn.1007-1326.2007.01.020
[6]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SEMI). Guideline F5-90.Guide for Gaseous Exhaust Emissions [EB/OL].http://wps2a.semi.org/wps/portal/_pagr/118/_pa.118/190 (accessed on Jun 2006).
[7]
张秋玲, 杨正辉, 周春莲. 威海市部分人群传染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调查[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7, 27(11): 864-866. DOI:10.3969/j.issn.1005-5916.2007.11.030
[8]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The World Health Report 2000 Health System: Improving Performance[M].Geneva: WHO, 2000.
[9]
Li X, Santon B, Chen X, et al. Health indicators and geographic mobility among young rural to urban migrants in China[J]. World Health & Population, 2006, 8: 5-21.
[10]
刘建峰. 和谐社会目标下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思考[J]. 经济师, 2008(3): 165-166. DOI:10.3969/j.issn.1004-4914.2008.03.099
[11]
张蓓蕾, 王祖兵, 韩毓珍. 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发病分析[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07, 20(2): 122-123. DOI:10.3969/j.issn.1002-221X.2007.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