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12, Vol. 21 Issue (2): 157-158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2.02.009

引用本文 

朱晓明, 张金龙, 李清华.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J]. 中国辐射卫生, 2012, 21(2): 157-158.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2.02.009.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1-10-11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
朱晓明 , 张金龙 , 李清华     
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江苏 无锡 214023
摘要目的 为整合放射卫生监督、放射卫生评价检测、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等数据信息, 满足建立与公共卫生信息平台系统网络的对接的要求, 开发相关放射性职业病防治网络信息系统。方法 在构建适合地级市各级卫生部门、用人单位、其他相关部门等职业病防治工作需要的信息网络管理平台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础上采用大型数据库Oracle 10g, 中间件采用Weblogic, 开发相应系统。结果 开发出了可进行个人体检报告、体检总结报告、健康监护评价报告、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证明的编制打印, 规范检查流程和进行质控的要求的系统。结论 该系统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业务系统与职业病防治网络信息平台的数据传输及共享, 以建立放射工作人员连续性的职业健康检查档案并提供给相关单位和部门查询检索分析。
关键词健康监护    职业病防治    信息化    网络管理    

职业病尤其是放射性职业病是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严重疾病, 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职业健康损伤有其自身的特点, 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评价劳动者健康变化与职业危害的关系需要广泛的包括健康检查、现场危害因素监测, 以及连续性不同时间段进行对比分析的相关信息资料[1]。为此, 有必要在更多区域、更大层面上对资料进行整合与利用[2]。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护是放射性职业病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的主要是早期发现个体与辐射危害接触有关的健康损害、放射性职业病或职业禁忌症, 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由于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需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职业接触剂量, 通过系统地定期或不定期的医学健康检查和健康相关资料的收集, 连续性地监测劳动者的健康状况, 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所接触的辐射危害因素的关系。为此我们2007年起从本地区职业病防治管理的需求角度出发, 进行了基于职业病防治信息网络管理平台开发了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建设。

1 依据 1.1 放射性职业病防治有关法律

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

1.2 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包括《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全国卫生监督机构工作规范》、《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纲要)(2005-2010年)》、《国家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方案》、卫生部第55号令《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GBZ98-2002《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标准》[3]等。

1.3 相关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方案

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方案、江苏省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2 网络建设 2.1 网络硬件方面

纵向形成"一级平台、四级网络", 四级网络就是依托国家公用数据网, 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 建立连接市、县(县级市、区)、乡镇(街道)、用人单位的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监督执法部门、用人单位的四级双向信息传输网络, 形成全市职业病防治信息专网(包含放射性疾病防治信息); 一级平台就是在市级建立放射性职业病防治信息网络平台。

2.2 系统软件方面

放射性职业病防治网络信息平台信息中心数据库服务器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 数据库采用大型数据库Oracle10g。中间件采用Weblogic。市、县区、乡镇级:采用Windows2000或以上操作系统。用人单位:采用Windows 2000或以上操作系统, SqlServer2000数据库。

3 系统构成与功能简介 3.1 放射性职业病防治信息网络管理平台

是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建立数据接口, 整合放射卫生检测信息、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信息、放射卫生监督信息、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卫生)评价信息、放射性职业病诊断鉴定信息和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信息等数据信息, 进行数据信息的双向或单向交换, 充分做到信息资源的共享,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建立与省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的对接, 并提供社会公众放射性职业病防治信息查询服务等。主要由放射用人单位基本档案数据库、作业场所辐射危害因素监测数据库、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数据库、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卫生)评价数据库、放射性职业病诊断鉴定数据库、核与辐射事故数据库、放射卫生资源数据库、放射卫生现场监督数据库、政策标准规范导向数据库等多个数据库、数据查询、数据统计分析、字典维护、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组成。在平台中根据职能需要, 形成放射卫生行政管理、放射卫生监督管理、放射卫生技术服务管理、用人单位自身放射卫生管理等应用平台, 以进行不同需求的放射性职业病防治信息分析和辅助决策。

平台系统的组成架构示意图如图 1所示。

图 1 放射性职业病防治信息网络管理平台组成架构示意图
3.2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专项信息管理系统

各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内部使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专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放射工作人员个人体检报告、体检总结报告、健康监护评价报告的编制打印, 规范检查流程, 进行质控。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实现该业务系统与职业病防治网络信息平台的数据传输及共享, 以建立放射工作人员连续性的职业健康检查档案并提供给相关单位和部门查询检索分析。

该系统主要内容:①形成放射工作人员历次职业健康个体体检报告和企业历次职业健康体检总结报告、健康监护评价报告; ②通过与管理平台对接联合各级各地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档案, 根据人员身份证码及姓名产生的唯一编码来检索历史信息, 在平台上形成放射工作人员连续性职业健康体检档案; ③根据体检结果对体检异常者发布跟踪随访管理要求; ④完成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内部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工作的规范、质控和信息化管理。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专项管理系统示意图如图 2所示。

图 2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专项管理
3.3 放射性职业病防治企业端管理系统

放射工作单位可以通过该系统按权限使用平台统一的放射性职业病防治信息数据库, 下载全市各级技术服务机构针对其开展技术服务的各类档案, 如放射场所现场监测电子档案,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电子档案等, 指导自身放射性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建立健全放射工作人员全套职业健康档案、企业放射防护管理全套档案。并根据职业病防治要求, 完成辐射危害因素及相关信息申报。同时还可利用系统提供的辅助功能, 帮助自身完成相关工作的管理。

3.3.1 基础信息申报

放射工作单位完成基本情况、辐射源种类、强度、数量、放射岗位、放射工作人员数等相关基础信息的登记的上报。

3.3.2 放射工作人员管理

用人单位利用软件完成相关放射工作人员情况管理, 形成放射工作人员连续性职业健康档案, 并通过软件可以查阅放射工作人员历次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等信息, 完成对放射工作人员的管理和跟进, 同时放射用人单位可以利用系统提供的预约功能, 直接通过网络与具有资质的放射职业健康检查单位进行在线体检预约工作。

3.3.3 各类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和信息分析

通过与职业病防治信息平台对接, 完成放射场所监测档案、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等信息的下载; 可以自主维护日常工作过程中的各类档案; 通过对各类档案的分析利用, 来辅助日常放射防护管理工作的开展。

3.3.4 各类知识检索

系统提供相关的法律法规、电离辐射知识检索、核与辐射事故救治指南、放射性疾病临床表现等相关的知识库检索工具。

4 系统特点 4.1 建立放射工作单位及放射工作人员连续性档案

通过对放射工作单位唯一性管理, 建立完整的企业历史信息, 实现对企业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情况的连续性监测, 主要由技术服务机构体检档案和企业自主体检档案组成, 如历次连续性放射职业健康体检档案、普通体检档案, 为对职工的健康监护情况做连续性分析提供必要的数据依据。

借助放射工作人员"身份证号"标识人员的唯一性, 与放射工作人员人员信息库关联, 确保放射工作人员在流动中仍然能够建立健全全套的放射工作职业健康档案, 通过对连续性档案的分析, 可以长期监测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及其发展情况。

4.2 完整的参考信息系统

建立放射卫生关于辐射源危害、放射类别、在岗状态、职业禁忌症、疑似职业病、体检项目等知识库, 同时在不同的环节均能调阅受检放射工作人员历史检查信息、职业史、病史等情况, 同时每项检查均提供目标疾病参考, 以提醒医生检查的关键部位, 为不同业务环节的医务人员提供参考信息, 尽可能让每位受检放射工作人员享受到人性化的体检服务。

4.3 检查结果自动对接

建立实验室网络化LIS管理系统, 实现与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系统的自动对接, 从样品采集、检测、复核、与门诊常规体检结果合并至主检医师处, 均通过条形码扫描完成, 不需要重复的录入或摘抄人员信息。

4.4 自动生成各类报告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管理系统能自动形成规范的放射工作人员个体体检报告, 企业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总结报告, 并结合职业病防治信息网络管理平台上企业相关的资料产成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评价报告。

4.5 完整的查询统计功能

包括辐射危害因素分布情况、放射工作人员分布情况、各类费用、体检结果、体检档案、体检的缺项查询以及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史、既往史等资料查询。

5 小结

本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高效、高质量的优势来实现了日常工作的简洁化、程序化。提高了资料的完整性、连续性和可靠性有利于信息的处理及综合分析。同时通过分级管理实现了地级市不同放射性疾病防治管理与服务机构、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沟通与合作, 为放射性卫生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建立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其锋, 黄汉林, 杨爱初, 等. 职业健康监护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建设探讨[J]. 中国职业医学, 2009(03): 239-240.
[2]
葛宪民, 李丹亚. 突发化学中毒事件应急救治和现场防控的研究进展[J]. 医学文选, 2007, 26(4): 526-571.
[3]
GBZ98-2002,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