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12, Vol. 21 Issue (1): 49-50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2.01.042

引用本文 

李毅本, 李昉贇, 闻立明. 电离辐射对晶状体透明度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J]. 中国辐射卫生, 2012, 21(1): 49-50.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2.01.042.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1-11-10
电离辐射对晶状体透明度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
李毅本 , 李昉贇 , 闻立明     
杭州市萧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浙江 杭州 311201
摘要目的 了解电离辐射与晶状体混浊发生的关系及放射剂量对晶状体透明度影响, 探索进一步做好电离辐射对放射作业人员的健康防护。方法 对全区放射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 同时在医疗机构和工矿企业非电离辐射的工作人员作为对照, 并将晶状体改变作为调查重点, 结合历年来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放射工作人员516名(1 032眼), 对照组420名(840眼)。放射组眼晶状体混浊率为32.17%, 对照组混浊率为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 且检出率随放射人员的工龄增长、累计接触放射剂量的增高而增加。晶状体混浊主要是点状及片状等改变, 部位以赤道和后囊下为多见。结论 晶状体改变是判断电离辐射损害的重要指标, 对预防电离辐射引起人体损害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放射人员    晶状体    混浊    

年来由于人们防护意识的加强,由辐射造成的全身及眼部的急性损害已少见,但是对于小剂量长期职业性受照射者眼部损伤,尤其是对晶状体损伤所致的辐射性白内障仍有发生。电离辐射对人体的损害愈来愈受到医务人员的重视与关注。萧山区现有电离辐射单位128家,其中医用X射线机使用单位85家、工业X射线探伤单位20家、另有23家为含电离辐射的单位。为了解我区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的变化,我们对全区128家有电离辐射单位的516名从事电离辐射工作人员的晶状体损伤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对我区从事电离辐射作业的工作人员516名(1 032眼)作为放射组,其中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70岁,平均年龄为34.4岁,516名工作人员中男性434名,占64.11%,女性82名,占15.89%,男女之比为5.29: 1。接触工龄最短5个月,最长43a,平均工龄8.25a。在516名放射工作人员中,在医疗机构工作的工作人员346人,占67.05%,工矿企业从事各种放射工作的工作人员170人,占32.95%。并根据各作业工人接触电离辐射的岗位不同分为医用X射线诊断、放疗与核医学、工业X射线探伤、其他放射源应用等工种。同时在医疗机构和工矿企业中随机选择非放射作业人员,且无引起白内障的全身及眼部疾病,无化学毒物接触史共420人(840眼)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58人,女162人。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年龄结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检查方法

所有受检者均统一询问病史、查裸眼视力,并做记录,检查外眼后,全部用托品酞胺散瞳至6 ~ 8mm,采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并固定3名高年资眼科医师对晶状体进行检查,对晶状体损伤情况的描述(记录)进行统一,对检查中不能确定的损伤情况由二名检查医师评估后统一记录。

1.3 晶状体混浊判断标准

按GBZ95-2002《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1],晶状体混浊已达到此标准的按标准计录; 未达标准但确有异常表现的暂记为放射性晶状体损伤,并注明混浊的部位、数量、形态及程度。老年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另计,不列入本次统计范畴。

2 调查结果 2.1 放射组与对照组眼晶状体混浊检出率

放射组共检查1 032眼,晶状体混浊332眼,混浊率为32.17%,对照组检查840眼,晶状状体混浊46眼,混浊率5.48%,经检验放射组与对照组眼晶状体混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04.77,P < 0.001)。我区电离辐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略高于陈剑华等[2]报道的22.02%,但低于金卫平等[3]报道的44.04%。放射组混浊部位最多为赤道部位为69.28%,其次为后囊下20.18%;混浊形态以点状混浊为主为73.49%,其次为条片状15.97%,见表 1

表 1 眼晶状体混浊与放射工龄的关系
2.2 晶状体混浊与放射工龄的关系

眼晶状体混浊率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增加,工龄以30a以上为最高,达56.07%,0 ~ 4.9 a组最低为16.32%,经检验眼晶状体混浊率在各工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50.90,P < 0.001),晶状体混浊者的工龄大部份分布在10a以上,约占检出率的55.42%,10a以上的混浊率为48.94%,10a以下的混浊率仅为2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50.90,P < 0.001)。说明混浊率与放射工龄的长短呈正相关。

2.3 眼晶状体混浊与放射工种的关系

不同工种之间的眼晶状体混浊检出率分别为医用X射线诊断最高为29.66%,其他放射源应用最低为26.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99,P > 0.05),说明各放射工种对眼晶状体都有一定影响。

2.4 晶状体混浊与个人剂量的关系

根据对放射工作人员近三年的个人剂量检测资料分析,各从业人员的年个人剂量当量在0.04 ~ 7.56mSv之间,76.78%在年管理目标剂量当量2mSv以下,未发现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连续5年内平均年剂量当量在20mSv以上的情况。

3 讨论

电离辐射可造成晶状体损伤已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引起辐射性白内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放射性物质的照射,引起透明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死亡,导致晶状体混浊,人体受到辐射后引起的白内障与年龄、性别、中枢神经系统、以及长期接触放射性有关[4]。开展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损伤的研究,了解在低剂量水平下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大中剂量照射下外推的结果无法准确反映小剂量照射情况下的实际情况,因此需要掌握小剂量电离辐射作用对医疗放射工作人群的健康危害的直接观察资料证据。

笔者对我区电离辐射作业人员共516人(1 032眼)进行晶状体透明度调查,查出晶状体混浊332眼,混浊率32.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8%,从而也提示从事放射作业人员的晶状体防护工作仍是一个比较严峻的课题。电离辐射照射长期超过剂量当量的限值,累积剂量在2Gy以上者,晶状体的受损率则明显上升,这说明晶状体混浊与接受辐射线的累积剂量成正相关。人体各种组织对于辐射线的耐受力各有不同,晶状体含65%的水分和35%的蛋白质且不含脂肪,能吸收大量辐射能量,被认为是电离辐射最易损伤的生物靶子[5],因此晶状体的改变是观察身体接受辐射造成损伤的主要指征之一。晶状体对离子性辐射发生的效应,其潜伏期的时间长短差别很大,可于数月到十几年之间,这主要与辐射剂量的大小和频度密切相关[6]。较长时期的辐射积累正是造成晶状体损伤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从调查的资料中,我们观察到晶状体混浊的部位以赤道和后囊下皮质为最多,分别占69.28%和20.18%,二者占89.46%。从形态来看,晶状体混浊以点状为最多,占73.49%,其次为条片状占15.47%。这是由于晶状体受到电离辐射后,首先引起晶状体后极后囊下皮质出现点状混浊,而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辐射量的增加,部分患者的点状混浊逐渐增多而融合成条片状混浊,也有的向深层皮质继续发展而形成团块状混浊,这种临床特征比较符合放射性白内障的部位形态等特点,为我们对本病的防护与诊断均提供了有力的依据。随着对放射防护工作的重视,从事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不断的改善,防护条件大大提高,接触射线剂量基本均在超低剂量范围内,我区的历年个人剂量当量检测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但辐射引起的眼晶状体异常仍应引起重视,特别是在目前放射工作环境大有改善的情况下还有近四分之一的工作人员年个人剂量当量仍未达到我们提出的年管理目标剂量当量。因此,大力宣贯放射防护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放射工作单位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以及提高放射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仍是保护电离辐射工作人员健康的主要手段,而定期、不定期抽检放射工作场所防护效果,对放射工作人员定期开展培训、体检和个人剂量监测,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有利于将放射性损伤降低到最低水平,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参考文献
[1]
GBZ95 - 2002, 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S].
[2]
陈俭华, 吉志清, 孙民德, 等. 放射作业人员2965例晶状体浑浊情况调查[J].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04, 26(6): 366-367. DOI:10.3760/cma.j.issn.2095-1477.2004.06.002
[3]
金卫平, 刘晓玲, 郭健, 等. 436名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损伤情况分析[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0, 21(3): 60-61.
[4]
Belkacemi Y, Touboul E, Meric J B, et al. Radiation induced cataract; phys - iopathologic, radiobiologic and clincal aspects; Cancer - Radiother[J]. 2001, 5(4) : 397 - 412.
[5]
Spector A, Kleiman N. Lens pithelial cellDNA - effectof oxidative stress, disease andaging[A]. In"BasicAspects ofGaucoma ResearchⅢ"(Ed, Lutgen - Drico, l E)[C]. 1993.
[6]
赵瑾, 包金良, 高慎永. 电离辐射性晶状体改变对慢性放射病的诊断价值[J]. 实用眼科杂志, 1988, 12: 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