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11, Vol. 20 Issue (4): 508-509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1.04.069

引用本文 

王明杰, 李旭丹, 陈淑艳, 叶叔文. 小肠间质瘤的MSCT诊断价值[J]. 中国辐射卫生, 2011, 20(4): 508-509.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1.04.069.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1-04-08
小肠间质瘤的MSCT诊断价值
王明杰 , 李旭丹 , 陈淑艳 , 叶叔文     
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 浙江 丽水 323000
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小肠间质瘤(GIST)的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价值, 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的15例小肠间质瘤的MSCT表现, 全部病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 15例小肠间质瘤CT表现为:病变内生性生长3例, 外生性生长11例, 腔内外同时生长1例, 其中良性3例, 低度恶性3例, 恶性9例。3例良性肿块CT平扫密度均匀, 增强后肿瘤明显强化; 3例低度恶性及9例恶性恶性肿块直径大于4cm, 密度不均匀, 其内见坏死灶及囊变去, 3例与肠腔相通, 出现气液平, 增强后瘤体内及瘤周见线状或簇状排列的小血管影, 部分肿块侵犯邻近器官组织。结论 多层螺旋CT是小肠间质瘤的主要影像学诊断方法, 对其定位、定性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小肠间质瘤    体层摄影术    多层螺旋CT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rmal tumor,GIST)是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叶组织的非定向分化的肿瘤,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国外关于GIST的影像表现已有较多描述,但国内文献对小肠间质瘤CT征象的报道还不多,本文搜集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小肠间质瘤,对其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小肠间质瘤共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35 ~ 75岁,平均52.3岁。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隐痛不适5例,腹胀腹痛2例,消化道出血3例,腹部包块3例,另2例无任何症状,因其他目的进行影像检查时偶然检出。

1.2 CT检查方法

15例均使用GE Brightspeet 16排螺旋CT平扫和增强检查。检查前患者空腹并在检查前1 ~ 2h分次饮水400 ~ 600ml,使远段小肠充盈扩张,CT扫描前10min注射山莨菪碱20mg,再饮水400ml,可使小肠处于低张状态并保证近段小肠充盈扩张。扫描范围依病变范围而定,层厚5 ~ 10mm,层距5 ~ 10mm,螺距1.0,扫描条件为120kv,140mA,平扫后行双期CT增强检查。经肘静脉团注非离子型造影剂欧苏100ml,速率为3ml/s。

2 结果 2.1 肿瘤发生的部位及良恶性

肿瘤发生于十二指肠2例,均为良性; 空肠7例,其中良性1例,低度恶性2例,恶性4例; 回肠6例,其中低度恶性1例,恶性5例。

2.2 MSCT表现

小肠间质瘤良性平均直径3.8cm,恶性直径平均10.3cm。肿瘤呈类圆形、圆形4例,分叶状不规则形11例,内生性生长3例,外生性生长11例,腔内外同时生长1例,其中2例由中下腹部向下生长延伸至盆腔。10例肿瘤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分界清,5例边缘毛糙,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平扫肿瘤呈软组织密度,3例密度均匀,CT值32 ~ 37Hu,12例密度不均匀,其中11例肿块内见低密度坏死区,坏死和囊变区的形态和大小各异,其形态表现为裂隙状、片状、新月形和蟹足样等,坏死区直径约0.6 ~ 10.5cm,3例与肠腔相通,内见气液平面,2例分别见环形、结节状钙化。增强扫描时密度均匀者呈明显均匀强化,以动脉期强化明显,CT增值为40 ~ 100Hu,静脉期呈持续强化,密度不均者实质部分有不同程度强化,坏死区不强化,其中6例周围见线状、簇状血管影。

2.3 病理表现

手术切除小肠GIST共15例,肿块呈结节状、分叶状,直径3 ~ 23cm,良性肿瘤呈膨胀性生长,切面灰白,质韧,边界较清。恶性者多呈浸润性生长,边界可清可不清,切面灰红、灰白或多彩,鱼肉状,质细腻,多伴出血、坏死、囊性变及钙化等继发性改变。镜下见肿瘤细胞,可见瘤巨细胞及病理性核分裂,侵犯粘膜者6例,侵犯肠系膜2例。免疫组化CD117阳性15例,CD34阳性12例,Vimentin阳性13例。

3 讨论 3.1 概况

GIST是随着电子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的发展于1983年由Mazur[1]等首先提出的,目前认为它起源于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间质干细胞,细胞富于梭形、上皮性或多形性形态的非上皮性、非肌源性、非神经源性的间叶源性肿瘤[2],是胃肠道的一种独特的非定向分化的其免疫组化CD117和/或CD34表达阳性,由此可与其它间叶肿瘤如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雪旺氏瘤及神经纤维瘤等鉴别。

GIST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女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本组病例男性多于女性,为3 : 2。GIST的临床表现随肿块的部位和大小变化多样,缺乏特征性,以腹部包块、腹部不适及消化道出血多见。

3.2 MSCT表现

小肠间质瘤多表现为腔外生长或以腔内-腔外生长为主,也可向腔内生长,有报道高达45% ~ 86%的胃GIST为外生性生长,小肠较胃GIST更常为外生性生长[3],但在横断面CT上往往很难界定病变的起源部位,MRP重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组CT示小肠良性间质瘤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一般小于5cm,边界清楚,平扫时密度均匀,增强后肿瘤动脉期呈显著均匀强化,静脉期呈持续强化。小肠恶性间质瘤形态呈不规则形,有分叶,直径大于5cm,边界可清或不清,密度多不均匀,表现为高低混杂密度,其内可见低密度坏死灶、囊变区及钙化,增强扫描时实质部分强化明显,坏死灶则不强化。部分病例可见“Torri-Celli-Bernoulli”征[4],即大于5cm的肿瘤内可见坏死,与肠腔相通,气体进入肿瘤内,出现气液平。文献[5-7]报道部分肿瘤瘤体内及瘤周见线状或簇状排列的小血管影,本文有6例,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2例可见周围组织受侵,但全部病例均未见淋巴结肿大及远隔脏器转移,仅1例在原发灶切除端复发。

3.3 MSCT检查对小肠间质瘤良恶性的判断及其局限性

目前对小肠间质瘤的良恶性判断尚无统一标准,众多学者认为GIST有良性、恶性和潜在恶性之分。参照Fletcher及Miettinen [2]等的GIST良恶性标准,恶性指标: ①肿瘤具有浸润性,有局部粘膜及肌层和邻近器官的侵犯; ②出现远处器官的转移。潜在恶性指标: ①小肠肿瘤直径>4cm; ②小肠肿瘤核分裂像≥ 1 /50HPF; ③肿瘤有坏死; ④细胞异型性明显; ⑤细胞生长活跃,排列密集。当肿瘤具备一项恶性指标,或两项潜在恶性指标时则为恶性; 仅有一项潜在恶性指标时,则为潜在恶性; 没有上述指标时为良性。但这些指标主要都是病理学尤其病理组织学方面的,而CT检查只能反映大体病理的改变,在区别良恶性上虽有一定作用但亦有限度。我们认为CT检查上可能提供区别的指标可概括为:

(1) 潜在恶性指标:小肠肿瘤直径>4cm,肿块内见小灶性坏死或小囊变。

(2) 恶性指标: ①肿瘤较大; ②其内见较大或大量的坏死灶,大的囊变、“Torri-Celli-Bernoulli”征; ③瘤体内及瘤周见线状或簇状排列的小血管影; ④侵犯邻近器官组织; ⑤出现远处转移; ⑥手术后复发者。虽然这些表现并不完整,但对于初步判断肿瘤良恶性及其预后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3.4 小肠间质瘤的CT鉴别诊断

小肠肿瘤较少,间质瘤占20% ~ 30%[1, 3],主要需与小肠淋巴瘤、小肠腺瘤及小肠癌鉴别。①小肠淋巴瘤:形态多样,CT可见“夹心面包征”和“动脉瘤样肠腔扩张”,常见腹腔与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融合,易与小肠GIST鉴别; ②小肠癌:肿瘤浸润的增厚肠壁伴有突入肠腔的软组织肿块,肠腔呈向心性环形狭窄,增强后病灶中等强化; ③小肠腺瘤:表现为肠腔内软组织肿块,边界清,增强后强化明显,与良性间质瘤鉴别困难,主要依赖病理确诊。

MSCT具有密度分辨率高、组织对比好的优势,可清晰显示肠道管腔、管壁及周围组织结构的形态,对GIST的定位、定性和分期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本组小肠间质瘤的MSCT表现分析,我们认为以饮水法充盈肠腔并作增强后双期螺旋扫描及MPR重建检查对小肠间质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术前正确诊断,预后评估及术后密切随访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Mazure MT, Clark HB. Gastric stromal tumors: reappraisal[S]. Am J Surg Pathol, 1983, 7: 507.
[2]
黄海花, 吴秀浅, 郑志超, 等. 胃肠道及胃肠道外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J].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6, 11(2): 95-99. DOI:10.3969/j.issn.1009-0460.2006.02.004
[3]
Levy AD, Remotti HE, Thompson WM, et al. Gastric stromal tumors: Radiologic Features with Pathological Correlation[J]. RadioGraphics, 2003, 23(2): 283-304. DOI:10.1148/rg.232025146
[4]
Toshirou N, Seishi K, Takashi S, et al. Multidetector CT of High-Risk Patients with Occult Gastric Stromal Tumors[J]. AJR, 2003, 180(1): 185. DOI:10.2214/ajr.180.1.1800185
[5]
孙灿辉, 李子平, 孟俊非, 等. CT和超声内镜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价值分析[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4, 38(2): 197-201. DOI:10.3760/j.issn:1005-1201.2004.02.019
[6]
钱民, 李小荣, 朱俭, 等. CT和双对比造影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价值分析[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5, 24(12): 1084-1087. DOI:10.3969/j.issn.1001-9324.2005.12.013
[7]
Hasegawa S, Semelka RC, Noone TC, et al. Gastric stromal sarcom as correlation of MR imaging and histopathologic findings in nine patients[J]. Radiology, 1998, 208: 591-595. DOI:10.1148/radiology.208.3.9722833
[8]
周建春, 郭亮, 沈海林, 等. 胃肠道间质肿瘤的影像表现[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3, 37(2): 131-134. DOI:10.3760/j.issn:1005-1201.2003.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