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11, Vol. 20 Issue (4): 389-390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1.04.060

引用本文 

罗长青. 三维重建技术在多发性肋骨骨折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辐射卫生, 2011, 20(4): 389-390.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1.04.060.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1-03-29
三维重建技术在多发性肋骨骨折中的临床价值
罗长青     
冀中能源邢矿集团总医院影像中心, 河北 邢台 054000

我院是以骨伤科为主的大型综合医院,胸部损伤特别是多发性肋骨骨折更是常见。X射线检查由于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故存在一定的漏诊率。而我院使用的Philips Briliance 16层螺旋CT,采用容积扫描,能多方位立体成像,特别是三维重建技术的成熟应用,大大降低了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漏诊率,为患者进一步治疗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例22例其中男17例,女5例,年龄18 ~ 80岁,平均38岁。致伤原因为车祸、高处坠落,砸伤、挤压伤、击打等。19例摄取胸部正位或侧位平片,3例直接进行CT扫描。临床表现主要为胸痛、肋骨压痛、呼吸困难,被动体位,痛苦面容,面色苍白等。

CT扫描采用Philips Briliance 16层螺旋CT扫描机、扫描范围包括肺尖上缘至肺右叶下角扫描参数: 120kV 250mAs准直器宽度1.25mm螺距0.938层厚2mm重建层距1 mm。在Slab工作站中处理原始图像,包括轴位、冠状位、失状位以及纵隔窗、肺窗、骨窗等,在Volume中处理三维图像(逼真的人体骨骼解剖图像),应用clipping Tools中的工具,认真仔细地切除多余信息,充分显示清晰的细微骨折。

2 结果

笔者所搜集的22例胸部外伤患者中,全部是多发性肋骨骨折(90处),通过容积扫描及三维重建,其中5例两根肋骨骨折,17例3根以上肋骨骨折,10例左、右两侧多发肋骨骨折,3例肋软骨骨折。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肩胛骨骨折3例、合关锁骨骨折2例、合并肺挫伤5例、合并肝、脾破裂3例、合并气胸、血胸5例,合并胸骨骨折1例,合并胸椎及腰椎骨折3例,X射线平片未发现肋骨骨折者5例。

3 讨论

胸部X射线检查是诊断肋骨骨折的常规和首选检查方法,但在X射线检查时,肋骨骨折有时不易发现。其原因很多,胸部结构重叠较多,细微的骨折线被遮盖; 因肋骨的结构单薄,致细微的骨折线缺乏对比而易遗漏; 肋骨成半环状,摄片成半环状,摄片时大部分肋骨不能贴近胶片等,都可影响肋骨骨折的显示; 使某些细微的骨折及特殊部位的骨折难以显示以致漏诊,尤其对于无明显移位的骨折更是如此。此外,由于肋软骨在X射线片上不显影,因此X射线平片无法发现肋软骨的骨折; 常规前后位胸片难以显示胸骨骨折。常规胸部CT扫描尽管较X射线平片能较多发现轻微的,尤其是无断端移位的肋骨骨折,但缺点是不能准确定位,对一些与轴位扫描方向平行的肋骨,胸骨骨折及下部肋软骨骨折非常容易漏诊[1]

在胸部骨折中,肋骨骨折最为最见,可为单根或多根肋骨骨折,同一根肋骨又可多外骨折。第1 ~ 3肋骨较短,且有锁骨、肩胛骨和肌肉保护,很少发生骨折; 第4 ~ 7肋骨较长且固定,最易折断; 第8 ~ 10肋骨虽较长,但与胸骨不直接连接,弹性较大。一般不易折断; 第11 ~ 12肋骨前端游离不固定,故也易折断[2]

Philips Briliance 16层螺旋CT只需一次屏气,就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全部肋骨扫描。省时省力,且效果甚佳。CT轴位图像结合多平面三维重建图像能够准确、立体、直观地显示肋骨骨折的方位、数量、程度以及临近组织的损伤情况,如气胸、血胸、肩胛骨骨折、肺挫伤、胸骨骨折,胸椎体骨折、肝、脾破裂等,特别是能够清晰显示肋骨骨折线,哪几根肋骨骨折,哪根肋骨有多处折断等。为明确诊断提供可靠依据。通过多年临床实践,笔者认为在显示器上有必要通过轴位图像和多平面三维重建图像进行很好的对比方能做出更明确诊断。笔者曾遇到过3例肋骨骨折假阳性,究其原因,是由于患者不能憋气,或憋气效果不好造成的,三维重建图像显示骨折线不锐利,而轴位骨窗像也不明确。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外出的机会不断增加。而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也呈逐年增加趋势。Philips Briliance 16层三维重建图像能够及时准确,立体、直观,全面地诊断肋骨骨折,为患者及时手术和治疗赢取宝贵的时间。

参考文献
[1]
黄崇权, 张丽敏, 斯洋, 等.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胸部外伤骨折中的应用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 19(3): 279-280.
[2]
周佳, 蒋兆贯, 周诠. 16排螺旋CT对肋骨骨折的诊断意义及讨论[J]. 实用医学杂志, 2010, 17(1): 3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10.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