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11, Vol. 20 Issue (3): 347-348, 353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1.03.046

引用本文 

武秀利. 山东省1997~2006年职业病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J]. 中国辐射卫生, 2011, 20(3): 347-348, 353.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1.03.046.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1-03-19
山东省1997~2006年职业病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武秀利     
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分院市职业病医院, 山东 泰安 271000
摘要目的 有效遏制职业病危害, 确保广大劳动者的身心健康。方法 分析了山东省1997~2006年十年职业病发病情况及变化趋势。结果 针对山东省职业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新形势下的发病特点, 提出职业病防治对策和建议。结论 防治职业病, 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关键词职业病    从业人员    危害因素    

职业病是一类严重危害劳动者身心健康的疾病, 是关系到亿万劳动者健康权益、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以及社会稳定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治职业病, 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笔者通过对山东省1997~2006年十年的职业病发病情况分析, 探讨了全省职业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需求, 提出了职业病防治对策建议。

1 全省职业病危害现状分析 1.1 危害现状

山东省作为地处沿海地区的经济大省, 近年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国民生产总值居于全国前列。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各种职业病危害日益突出, 严重危害着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 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1.1.1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广泛且危害人群数量大

我省工业门类齐全, 职业病危害严重, 从业人员众多, 劳动者的职业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各类企业中粉尘、化学毒物、物理性损伤、生物因素、放射性物质等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广泛存在, 接触有害因素的人员呈现基数大、接触频次高、同时接触两种或两种以上危害因素人员多的特点。据不完全统计, 全省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规模以上企业21 600余家, 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人员120余万人。庞大的接触群体, 为发生职业病埋下了严重隐患。

1.1.2 中小企业、农民工正在成为职业病危害重灾区

据调查, 全省有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乡镇企业、个体工商户约1.5万个, 从业人员近40万人, 大多没有有效的防护, 从业人员得不到基本的职业卫生保障。近年来, 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数量不断增加, 他们所从事的职业主要集中在防护条件差、劳动强度高、安全系数低的各类矿山、煤炭、化工等行业, 是职业病的高危人群。

1.1.3 职业病发病严重, 近年呈上升趋势

2006年全省共报告各类新发职业病人956例, 其中尘肺752例, 占78%左右, 居各类职业病之首。职业中毒病人118例, 占12%左右, 物理性损伤及其他职业病人86人, 占10%左右。我们曾就全省职业病统计报告结果作过漏报率调查, 发现职业病漏报情况严重, 全省平均在30%~40%左右, 个别市地高达60%~70%, 实际发病人数可想而知。截止2006年底, 全省累计检出尘肺病24 781例, 其中累计死亡3 878例, 病死率15.65%。尘肺病现患病人20 903人。危害严重的产业系统前三位是:煤炭、冶金、化工。

1.2 现状分析 1.2.1 尘肺病依然是我省最严重的职业病 1.2.1.1 发病人数多

我省平均每年新增职业病患者700~ 800例左右, 其中新增尘肺病人500~600例左右, 根据统计分析, 如果不加以干预, 十年后我省尘肺病患者将突破3万人。

1.2.1.2 发病工龄明显缩短

近年来, 报告的尘肺病实际接尘工龄在10年以下的占20%左右。曾有从事粉尘工作不到半年时间, 初诊即为Ⅰ期尘肺的速发尘肺的病例报道。

1.2.1.3 出现群发性尘肺病事件

尘肺病是严重威胁农民工健康的主要杀手, 群发性尘肺病事件屡有发生外省某隧道工程历时三年, 完工后400多名民工中有196人被确诊为矽肺病, 死亡10人。由于尘肺病具有不可逆性, 一旦患病危害严重, 而且停止粉尘暴露, 病情依然进展。

1.2.2 职业中毒病人有增无减

根据统计, 1997~2006年我省累计报告发生职业中毒1 482例, 其中, 急性职业中毒413例, 慢性职业中毒1 069例, 从发展趋势显示, 不同时期发病相差较大, 说明职业中毒有一定的随机性, 控制的好, 发生率就下降, 反之, 就会升高。但总的来看, 近年呈增多趋势。见表 1

表 1 1997~2006年山东省职业中毒发病情况
1.2.3 职业病构成比例

统计资料表明, 我省的职业病危害仍以尘肺病为主, 各种职业中毒次之, 近十年尘肺病发病占全部职业病的71.79%, 职业中毒占22.77%, 两者占全部职业病的90%以上, 与全国的情况基本一致(全国:前者71%, 后者20%)。

1.2.4 损失巨大, 后果严重

国际劳工组织(ILO)曾报道, 全球因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4%左右。我国曾对尘肺病人的经济损失做过调查分析, 用于尘肺病人的治疗及康复的直接费用是每人每年3.41万元, 按此计算, 我省现患2万余例, 每年仅用于尘肺病人的治疗、康复费用就接近8个亿, 这还不算因患尘肺而造成的误工、赔偿、抚恤等其他间接经济损失。加上职业中毒及其他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数目惊人。很多职业病难以治愈, 不仅给劳动者本人带来痛苦, 也给家庭带来巨大不幸, 许多劳动者因病致贫。近年来, 由于职业病诊断鉴定纠纷而引发群体性上告上访事件时有发生, 严重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 并极易产生负面的国际影响, 影响国家形象和国际贸易。

1.2.5 新的职业危害时有发生

传统的职业危害尚未得到完全控制, 新的职业危害不断产生, 对劳动者健康构成新的威胁如铅、苯、汞这些毒物依然危害劳动者健康, 近年又出现了正已烷中毒等新的职业病危害。目前, 我院就收治了数例正已烷中毒病人, 说明防治职业病面临许多新课题。

1.2.6 农民工成为职业病新的主要受害群体

据统计, 我省各类企业中, 中小企业占了80%以上, 吸纳了大量劳动力, 特别是素质普遍偏低的农民工, 他们从事的职业多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工种, 其社会保障、职业防护等都难以得到保障, 职业危害不可预见因素明显增加, 因此, 职业病危害突出反映在中小企业, 尤其是一些个体私营企业也就不足为怪了。农民工正在成为主要的职业病受害群体。

1.2.7 发病趋势

据对1997年~2006年十年的统计数据分析, 我省职业病发病总体趋势呈现上升态势(图 1)。

图 1 1997~2006年全省职业病统计分析

这主要是由于尘肺病检出率显著回升所致。因此, 控制粉尘危害, 防治尘肺病, 是我省职业病防治的重点。

1.2.8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健康监护数据难以反映实际情况

对1997年~2006年十年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数据分析表明, 我省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每年检测总数忽高忽低, 这可能与企业效益好坏有关, 效益好的企业可能监测的频率就高, 效益差的监测频率就低, 或没有被监测, 所以检测的数据不可能真实地反映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 见下图。

图 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总数

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情况与此类似, 其原因, 与监测情况相仿, 一般监测情况好的企业, 查体人数相对也多, 反之查体人数也上不去。见图 3

图 3 查体人数

由上图看出, 近年来职业卫生监测、查体均呈下降态势, 分析原因, 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 各类经济类型的企业数量增多, 用人单位法律观念淡薄, 监管不力。加之职业卫生服务的片面市场化, 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不相适应等。

1.3 存在主要问题 1.3.1 用人单位原因

用人单位落实法律法规不到位,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忽视劳动者健康权益, 这是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主要原因。加之劳动者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自我保护意识差, 加重了各种职业危害对健康的损害。

1.3.2 服务机构原因

现有职业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整体效率低。政府序列的职业卫生防治专业机构不能正确履行职责, 工作仅仅停留在有偿服务的层面上, 为政府部门正确决策提供技术支撑的作用未能很好的发挥。其次, 由于政府投入严重不足, 有的职防机构缺乏应有仪器设备, 技术服务手段落后, 导致检测、查体等职防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个别县级职业卫生机构甚至缺乏粉尘采样器这样基本的仪器, 根本无力承担职业卫生检测技术服务工作。

1.3.3 经济发展原因

经济发展带来新的职业卫生问题, 对劳动者构成新的威胁, 中小企业问题尤其突出。

1.3.4 政府部门原因

相关部门关注不足, 监管不力, 部门间信息不畅, 缺乏配合, 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措施得不到有效落实。

1.3.5 专业技术落后

疾病信息监测系统不健全, 职业卫生标准尚未与国际接轨, 某些职业病危害尚缺乏有效的防控手段。

2 需求分析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广泛应用, 产业转型、用工制度改革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给职业病防治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 也提供了更大的机遇和更广泛的需求。

2.1 提高民族整体健康素质的需求

我国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2/3, 只有提高劳动力人群的健康素质, 才能真正实现提高中华民族整体健康素质的目的。职业卫生作为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促进社会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 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 也是提高民族整体健康素质的本质内涵。

2.2 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

职业安全卫生状况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反映, 当职业卫生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和突然发生震动性事件的时候, 则有可能成为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因素之一, 出现尖锐矛盾时会直接影响稳定发展的大局。

2.3 促进劳动力资源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需求

劳动者不应该只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也应该是社会发展的受益者, 只有把人的健康放在第一位, 保护劳动人群的健康, 促进生产力资源的持续发展, 才能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

2.4 建立符合国情、省情的职业中毒突发事件应对体系的需求

应对突发事件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筑起健全、高效、强有力的应急体系, 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根本之道。随着恶性、群发性职业中毒事件的增多, 亟需建设一个既符合我省省情, 又能满足快速反应的应急处置要求的职业中毒突发事件应对体系。

3 对策建议

世界卫生组织(WHO)1996年发表的《北京宣言》中提出了全球职业卫生工作的总体目标是, 为劳动者提供安全、舒适、健康的作业环境, 让劳动者人人享有职业卫生保健。为了实现上述目标, 应针对当前我省职业病危害的实际采取相应对策, 着重解决影响我省职业病防治的一些重大与急迫的关键问题, 有效地遏制职业病危害, 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促进我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1 将职业病列入"国管病", 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保障机制, 包括建立符合国情、省情的职业卫生管理机制、职业病工伤保险机制、职业卫生投入机制, 保障各项防治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

3.2 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治科学研究

发挥国家、省职业卫生专业技术机构的科研优势和学科带头作用, 紧紧围绕尘肺病、职业中毒等职业病诊断、救治、控制等职业病防治的重点、难点, 开展职业病危害防治的科学研究。加强新发职业病、农民工职业损害以及农业领域等空白行业的职业危害控制研究。

3.3 建立系统的职业卫生信息与职业病防治评估体系

将现有职业病防治信息网络重新整合, 整体规划, 进一步完善职业中毒控制信息体系。通过科学分析信息, 加强职业中毒事故的预测、预警, 及时、准确评估防治效果, 为职业病防治决策提供准确、科学的依据, 全面提升我省急性职业中毒控制信息工作水平。

3.4 建立职业中毒应急救治体系

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要求, 建设以省级中毒救治为中心, 辐射各市的职业中毒突发事件救治体系, 建立高效的救治技术队伍、常见的、重大职业中毒救治技术方案, 以及应急救治预案, 做好各种重大职业中毒的预防和应急救治工作。

3.5 建立符合国情、省情的工作场所健康促进体系

通过工作场所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活动, 提高用人单位遵法、守法的法律意识, 切实履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为劳动者创造安全、舒适、健康的作业环境。普及职业卫生知识, 加强劳动者自我防范意识。

3.6 优化职业卫生资源配置, 充分发挥各级职业病防治专业机构的职能与作用

开展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 积极探索中小企业、基层开展职业病防治管理的新思路、新模式。

3.7 理顺体制, 加强监管, 开展宣传教育, 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综上, 职业病防治是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牵头、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和密切配合, 只有形成合力, 多措并举, 职业病防治工作方能取得有效效果, 劳动者的健康利益才能得到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
李涛, 张敏. 中小企业职业安全卫生防护手册[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25-190.
[2]
张宏, 时延申, 周立波, 等. 某企业实施职业卫生干预试点效果评估[J]. 中国辐射卫生, 2009, 18(4): 486-487.
[3]
葛宪民主编.劳动者职业健康维权手册[M].南宁: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