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11, Vol. 20 Issue (2): 255-256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1.02.069

引用本文 

陈旭高. 典型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诊断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1, 20(2): 255-256.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1.02.069.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0-09-30
典型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诊断分析
陈旭高     
丽水市人民医院, 浙江 丽水 323000
摘要目的 研究颅内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瘤磁共振表现, 加深对典型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认识, 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至2009年44位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病人, 5例是多发。对5例进行MR的DWI、T2FLAIR、T2WI、T1WI、MRA扫描和T1WI增强扫描。研究这5例典型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结果 颅内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瘤DWI、T2FLAIR、T2WI的显示率为100%, T1WI, 增强T1WI的显示率为94.3%, MRA的显示率为0%。结论 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主要依靠DWI、T2FLAIR、T2WI, 而MRA对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意义不大。
关键词颅内    海绵状血    管瘤    多发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收集我院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44名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磁共振影像资料, 男28例, 女16例, 年龄16 ~75岁, 主要临床表现癫痫、头痛、头晕、头昏、局部神经功能障碍等, 有些是在常规体检、脑外伤、急性脑血管意外中被发现。本文的影像资料就来源于一位70岁男性, 其因急性脑梗塞通过磁共振查出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

1.2 方法

44位患者接受GE SIGNA 1.5T超导磁共振检查, 使用8通道头颅正交线圈。扫描技术参数如下:DWI:TE (Minimum); TR (8000);FOV (26);Slice Thickness (5);Spacing (0);Freq (160);Phase (128);NEX (2);Phase FOV (1)。FLAIR:TE (130);TR (9000);Bandwidth (31.25);FOV (24); Slice Thickness (6);Spacing (2);Freq (384);Phase (224);NEX (1);T2WI:TE (102);TR (4000);Echo Train Length (22);Bandwidth (31.25);FOV (24);Slice Thickness (6);Spacing (2); Freq (384);Phase (256);NEX (3);Phase FOV (0.75)。T1WI: TE (Min Full); TR (2000);Echo Train Length (8);Bandwidth (31.25);FOV (24);Slice Thickness (6);Spacing (2);Freq (384);Phase (256);NEX (3);Phase FOV (0.75)。3D-TOF MRA:TR (23);Flip Angle (20);Bandwidth (15.63);FOV (16); Slice Thickness (1.4);Overlap Locs (12);Locs per Slab (40); Freq (256);Phase (224);NEX (1);Phase FOV (1)。对比剂使用钆-二乙烯五胺乙酸(Gd-DTPA), 注射速度2.5ml/s, 剂量作者单位:丽水市人民医院, 浙江丽水323000作者简介:陈旭高, 技师, 从事医疗照射质控及磁共振技术工作。0.2ml/kg。

2 结果

MR表现:根据MR影像表现特点将脑海绵状血管瘤分为4型:Ⅰ型:T1WI、T2WI呈高信号, T2WI病灶周围有低信号环; Ⅱ型:T1WI呈网状高、低混杂信号, T2WI在网状高、低混杂信号周围有低信号环; Ⅲ型:T1WI和T2WI均呈等或低信号; Ⅳ型:病灶在T1WI和T2WI呈点状、局灶性的低信号影, 病灶经常为多灶性, 小病灶需和毛细血管扩张症鉴别, 与毛细血管扩张比, Ⅳ型病灶罕有增强效应[1]。本组44名患者对照以上四型, 以符合Ⅰ型表现为主, ,此种类型的病变所占比例最大, 和多数文献报道相符。44例病人中, 有12例行GD-DTPA注射后增强扫描, 结果强化都不是很明显。有8例行3D-TOF MRA, 结果全部阴性, 根本看不出异常。现以一例典型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MR影像资料为例, 对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进行详细分析。该患者男性70岁, 因突发左侧肢体活动障碍行MR检查。在明确右侧半卵圆区急性脑梗塞的同时, 发现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整个颅内有7个病灶, 在本层面能同时切到4个非常难得。对比分析39例单发及5例多发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表现, 笔者得出如下结论:如图所示图 1图 2图 3, 分别是DWI、T2FLAIR、T2WI序列, 这三者在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价值, 其中DWI最敏感。图 1中显示多个小圆形黑色地信号区, 周边局部有条状高信号。是病灶和周围组织磁化率不同引起的化学位移伪影[2]。这种现象如同地面被多个炮弹打中形成的弹坑, 笔者首次命名这种现象为"弹坑"征。其次T2FLAIR、T2WI序列的表现也非常典型。

图 1 DWI显示多个黑色低信号病灶。图2-3 T2FLAIR、T2WI显示多个类圆形的高、低混合信号病灶,周围有黑色信号环。图4 T1WI显示多个病灶呈中间稍高信号,周围稍低信号。图5 T1WI增强显示未见明显强化。图6 3D-TOF MRA显示未见异常

Barker认为低信号环绕的桑葚状混杂信号团是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的特异信号。这一特异性表现在该多发病例中表现非常明显。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 病灶周围可见由出血所致含铁血黄素沉着而形成的环状低信号。图 4图 5图 6, 分别为T1WI平扫、T1WI增强扫描、3D-TOF MRA。T1WI平扫在病灶中心区见点状、斑点状高信号, 周边区呈等或略低信号。T1WI增强扫描, 病灶未见明显强化。3D-TOF MRA未见明显异常。

3 讨论

头颅海绵状血管瘤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肿瘤, 属先天性隐匿性血管畸形。它分为脑内型和脑外型, 以脑内型多见, 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又称为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 是起自脑内毛细血管水平的血管畸形[3]。海绵状血管瘤由许多窦样血管和纤维间隔组成, 无弹力纤维和平滑肌, 血管排列紧密, 其间没有脑组织[4], 一般无粗大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 切面上呈海绵状。近年来研究表明海绵状血管瘤有家族倾向, 与人种有关, 遗传方式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基因位于第7条染色体上[5]。多发性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具有家族遗传性, 平时多无症状和体征, 与外伤无关[6]

笔者认为对于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主要依靠DWI、T2FLAIR、T2WI三个序列, 而T1WI平扫、T1WI增强扫描3D- TOF MRA三个序列意义不大。DWI对于病灶的检出率是最高的, 这主要是因为海绵状血管瘤周边含铁血黄素的沉积, 造成局部磁场不均匀, 从而破坏了信号正常采集。对于病灶黑色低信号周边的条状高信号, 有学者认为是病变与周边组织磁化率不同造成的化学位移伪影。我认为应该是化学位移伪影和磁敏感伪影共同形成[7]。T2FLAIR、T2WI对于显示整个瘤体的结构是最佳的, T2FLAIR是一个TR值非常大的重T2序列, 我们又称之为"黑水像", 能抑制自由水。所以很利于显示在脑室边、靠近脑沟的海绵状血管瘤[8]。3D-TOF MRA该技术基于血流的流入增强效应, 采用小角度、短TR值的扰相GRE T1WI序列进行采集, 成像容积或层面内的静止组织被反复激发而处于饱和状态, 磁化矢量很小, 从而抑制了静止的背景组织; 而成像容积外的血流没有受到射频脉冲的饱和, 当血液流入成像容积内就具有较高的信号[9]。介于这一原理笔者认为:海绵状血管瘤本身不具备完整的血管, 加之又会反复出血、沉积、堵塞等, 想形成一种流入性增强效应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海绵状血管瘤做MRA成像的意义不是很大。有学者报道, 其在0.5T的磁共振上, 利用3D-TOF MRA技术显示5例与MRI病灶位置相一致棉团状或棉絮状异常血流信号影[10]。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
Curling OD, Kelly DL, Elster AD, et al. Analysis of the natural history of cavernous angiomas[J]. J Neurosurg, 1991, 75: 702-708.
[2]
逄利博, 赵汝范, 陈丽君, 等. 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弥散成像的诊断[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6, 17(12): 12.
[3]
逄利博, 李刚, 刘静, 等.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诊断[J]. 中国CT和MR杂志, 2006, 7(3): 5-7.
[4]
Robinon JR, Award IA, Litrle TR, et al. Natural history of the cavernous anginomas[J]. J Neurosurg, 1995, 83(1): 56-59.
[5]
Polymeropoulos MH, Hurko O, Hsu F, et al. Linkage of the locus for cerebral cavernous hemangiomas to human chromosome 7q in four families of mexican-American descent[J]. Neurology, 1997, 48(3): 752-757. DOI:10.1212/WNL.48.3.752
[6]
李宇, 何志义, 李培麒, 等. 家族性颅内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瘤3例报告[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06, 35(1): 100-101. DOI:10.3969/j.issn.0258-4646.2006.01.048
[7]
杨正汉, 冯逢, 王霄英, 等. 磁共振成像技术指南[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 225-237.
[8]
杨正汉, 冯逢, 王霄英, 等. 磁共振成像技术指南[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 263-269.
[9]
杨正汉, 冯逢, 王霄英, 等. 磁共振成像技术指南[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 401-406.
[10]
赵宝华, 田莉, 张和振, 等.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磁共振成像与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1999, 15(9): 673-674. DOI:10.3321/j.issn:1003-3289.1999.09.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