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9, Vol. 18 Issue (3): 365-366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9.03.068

引用本文 

林盛才, 邓东, 李春兰, 林创武. 多层螺旋CT成像及后处理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J]. 中国辐射卫生, 2009, 18(3): 365-366.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9.03.068.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9-01-12
多层螺旋CT成像及后处理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林盛才 , 邓东 , 李春兰 , 林创武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广西 南宁 530021
摘要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0月间60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 并对60例患者的冠状动脉各节段进行影像学评价。其中50例与选择性冠脉造影对照, 并对冠脉各节段数量显示及有无其他病变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88.90%, 特异性为87.40%, 对诊断有临床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94.8%, 特异性为70.0%, ,假阳性率28.6%, 假阴性率12.0%。两者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操作简便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性高, 是筛选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冠状动脉    螺旋CT    后处理技术    血管造影术    

近年来, 冠心病发病率呈持续增长趋势, 如何及早诊断、及早干预对降低致死率及致残率有重要意义; 以前, DSA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的定性、定位和诊断上一直居主导地位, 自从多层螺旋CT应用于临床以来, 其无创伤性检查方法对冠脉疾病诊断和随访很有意义和潜力的[1]。笔者总结了我院60例16层螺旋CT冠脉成像方法与结果, 进一步探讨螺旋CT成像技术在冠脉病变中的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2006年1月~ 2008年10月间我院60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 行心脏冠状动脉CT增强检查, 其中男性32例, 女性28例, 年龄35 ~ 68岁, 所有患者均为窦性心律且无严重心律不齐。扫描机型为西门子Sensation 16。

1.2 扫描前准备

严格控制心率, 对心率大于65次/min的患者应用倍他乐克控制(检查前30min含服倍他乐克片25 ~ 50mg), 向患者交待相关检查流程及可能出现的短时不适, 消除患者顾虑和紧张情绪, 同时对其进行呼吸屏气训练, 争取检查配合准确, 提前进行肘前静脉皮试准备。

1.3 检查方法

患者仰卧, 双手上举, 常规联结ECG触发监护电极, 红色电极置于, 黄色置于, 蓝色置于。扫描范围自气管隆凸线到心脏底部, 首先行冠脉钙化积分的扫描, 再进行冠脉动态增强扫描; 增强时应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 智能监测扫描, 监测点在主动脉弓根部, 阈值120HU, 扫描参数:120kV:, 350mA, 12 ×0.75, 扫描间延迟: 7s, 选择0.42s螺旋扫描, 螺距(Pitch) :扫描机根据心率自动选择; 显示野(FOV): 220mm; 。注射参数:使用高压注射器, 经肘部静脉以4 ~ 3.5ml/s的注射速度注射优维显(370) 120ml。扫描完毕后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和心脏分段(Snap Shot Segment)重建算法。层厚0.75 mm; 间隔0.5mm。矩阵: 512 ×512。加30ml盐水。

1.4 图像后处理

扫描结束后应用图形工作站对数据进行分析:将已传入图像工作站的钙化积分软件进行分析得出钙化积分。将病人的心脏CT图像原始数据在心动周期R-R间期75%进行横断面重建。以心脏横断面CT原始图像为基础, 对左冠状动脉主干(LMA)、左前降支(LAD)、第一对角支(FDA)、第二对角支(SDA)、左回旋支(LCA)和钝圆支(LMB)以及右冠状动脉(RCA)、后降支(PDA)等主要分支血管进行容积重建(VRT)、二维曲面重建(2D curve planar reformatting, CPR)和最大密度投影(Maximurnintensityprojiection, MIP)重建, 必要时可以进行仿真内窥镜(CJVE)重建, 对上述各支冠状动脉进行分析。

1.5 图像评价

由1位医师重建和2位主治医师进行图像分析, 将所建图像分3级: 1级, 图像显示极佳, 造影剂充盈良好管腔边缘锐利, 冠脉远端显示良好。2级图像显示较佳, 造影剂充盈较好, 管腔边缘略模糊, 无各种伪影, 冠脉远端显示略差。3级:图像显示差, 造影剂充盈不好, 冠脉不连续合并各种伪影。

2 结果
表 1 50例患者DSA与MSCT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88.90%, 特异性为87.40%, 对诊断有临床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94.8%, 特异性为70.0%, 假阳性率28.6%, 假阴性率12.0%。两者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16层螺旋CT后处理的临床价值

随着多层螺旋CT特别是16层螺旋CT投人临床以来, 它能在一次屏气期间大范围成像, 并可以在扫描后对容积数据进行多种方法的重建, 对临床治疗起到重要意义。横轴位图像是最原始图像, 具有去伪存真的作用, MIP是将组织最大密度的像素进行投影, 因此能清楚、真实地显示组织的最大密度部分, 较好地显示冠状动脉管壁的钙化, VR是用所有的数据对图像进行重建, 原始数据丢失少, 能逼真地显示冠状动脉与各心腔的三维关系, 并可以任意切割选择, 便于多角度进行观察。CTVE类似纤维内镜, 能沿管腔漫游观察血管内的情况, 显示腔内钙化及管腔狭窄。MPR可以任意平面, 角度、层厚对图像进行二维重建。当横轴位图像不能对此有精确评价弯曲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时, 对冠状动脉中度以上狭帮助, 因此在本研究中窄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较横轴位图像及其他后处理方法高。曲面重建通过手动绘制, 可以将走行弯曲的冠状动脉在一个平面上全程显示, 但与操作者的手法关系很大。

3.2 影响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因素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受控于多种因素, 如患者的心率、呼吸、扫描条件的优选、扫描系列的设计、图像后处理方法选择、后处理技术人员的熟练程度、冠状动脉钙化及造影剂的应用方法等等。心率是影响冠状动脉CTA图像采集和重建质量的最主要因素[3], 其快慢和稳定性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直接关系到诊断和适应证选择。因此, 适当控制被检查者的心率有助于减轻或消除冠状动脉的运动伪影, 改善冠状动脉CT图像质量[4]。多数患者为基础心率控制良好, 而扫描过程中发生明显心率波动, 致使成像质量下降。

3.3 16层螺旋CT临床意义

16层螺旋CT能立体显示冠脉的血管分支[5], 了解冠脉有无发育变异, 起源异常以及管腔再狭窄, 对于介入手术筛选, 支架和搭桥术后复查, 可以部分取代导管法冠脉造影[6]。16层螺旋CT密度分辨率高, 对钙化和软斑块显示清晰, 通过测量软斑块的值可大致估计斑块的脂质含量, 预测斑块的稳定性, 防止斑块碎裂所致急性心肌梗死, 为临床早期, 合理的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综上所述, 16层螺旋CT作为一种全新的心脏及冠状动脉影像学检查和诊断方法[7], 准确显示冠脉的解剖位置以及血管的通畅性和狭窄的部位及程度, 对冠脉支架内部情况可进行评估, 对冠脉搭桥术后的随访观察, 有无再狭窄方面有独特的优越性, 与常规DSA相比具以下的优势:安全、高效、无创, 因此可作为冠心病患者复查和随访观察的有效手段, 甚至可作为一种无创性冠心病普查手段。

参考文献
[1]
姜荣, 吴晓华, 贺文. 心率波动对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4, 20: 1574-1576. DOI:10.3321/j.issn:1003-3289.2004.10.033
[2]
Rydberg J, Liang Y, Teague SD. Fundamen tals of multichannel CT[J]. Radiol ClinNAm, 2003, 41(5): 465-474.
[3]
Xiao Y, Tian JM, Wang PJ, et al. 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technique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J]. Chin J Radiol, 2002, 36: 357-361.
[4]
Nieman K, Pattynazna PM, Rensing BJ, et al. Evaluation of Patlents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CT angiographyic assessm ent of grafts and coronary arteries[J]. Radiology, 2003, 229(3): 749-756. DOI:10.1148/radiol.2293020856
[5]
Warren R. Current status of mechanical computed tomography in cardiac imaging[J]. Am J of Cardio1, 2001, 88: 35.
[6]
JOnes CM, Athanasiou T, Dunne N, et al. 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in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assessment:ameta-analysis[J]. Ann Thorac Surg, 2007, 83(1): 341-348. DOI:10.1016/j.athoracsur.2006.08.018
[7]
Schoenhagen P, et al. Non-invasive assessment of plaque morphology and remodeling in mildly stenotic coronary segments:comparison of 16-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J]. Coron Artery Dis, 2003, 14: 459-462. DOI:10.1097/00019501-200309000-0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