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9, Vol. 18 Issue (1): 52-52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9.01.020

引用本文 

刘红卫. 濮阳市放射工作人员5年个人剂量水平调查[J]. 中国辐射卫生, 2009, 18(1): 52-52.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9.01.020.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8-06-10
濮阳市放射工作人员5年个人剂量水平调查
刘红卫     
濮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河南 濮阳 457000
摘要目的 调查2003~2007年濮阳市放射工作人员5年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方法 采用热释光测量法, 对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进行列表分析。结果 濮阳市放射工作人员连续5年的年人均有效剂量为1.20mSv, 符合国家标准。结论 濮阳市放射工作人员所处放射工作场所是安全的。
关键词放射工作人员    剂量水平    调查    

随着电离辐射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 为辐射防护提供依据的个人剂量监测工作也越来越受重视, 近年来我们在致力于提高监测质量的同时, 扩大监测范围, 使该项工作步入正规化、制度化, 为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现将2003年10月~ 2007年10月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仪器

北京核仪器厂生产:FJ-427A型微机热释光剂量仪、FJ-41热释光退火炉、LIF(Mg, Cu, P)圆片探测器。

1.2 质量控制

经河南省计量研究院铯-137标准源校核, 历年的刻度均值在±10%以内。个人剂量监测的准确度优于10%, 监测结果记录:对带有质疑的剂量值, 先经调查核实后决定取舍。

1.3 方法

按《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128 - 2002)要求。

2 结果与分析 2.1 2003 ~ 2007年濮阳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

表 1结果显示:从2003年至2007年共监测1 619人, 人均年有效剂量范围1.11 ~ 1.24mSv· a-1, 5a人均年有效剂量为1.20 mSv, 远远低于20mSv[1], 明显低于1996 ~ 2000年我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2]

表 1 2003 ~ 2007年度濮阳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2.2 2003 ~ 2007年不同种类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

表 2结果显示:5a中, 三种不同级别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由小到大依次为:乡级(1.08mSv· a-1)、县级、市级(1.29 mSv· a-1)。市级医院人均剂量较高, 是由于一部分正骨、介入人员所受照射的贡献, 而乡医院虽然设备陈旧, 但工作量小, 所以剂量较低。

表 2 2003 ~ 2007年濮阳市不同级别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2.3 2003 ~ 2007年不同职业类别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

表 3结果显示:5a中, 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为X射线介入人员, 其次为放射治疗人员。介入人员治疗时间长, 距球管距离近, 且无任何屏蔽, 长时间暴露在X射线下进行操作, 是导致接受较高照射剂量的直接原因。

表 3 2002 ~ 2007濮阳市不同职业类别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3 讨论 3.1 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是安全的

2003 ~ 2007年期间濮阳市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为1.198 mSv· a-1, 低于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限值1/10(2mSv· a-1), 表明濮阳市放射防护工作效果显著, 绝大多数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与安全能得到充分保障。

3.2 加强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

濮阳市X射线介入人员年均有效剂量为4.57mSv· a-1, 高于其他职业放射工作人群, 降低介入人员的受照水平是我们今后防护的重点, 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加强《职业病防治法》的宣贯, 增强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 完善个人剂量档案; ②控制X射线介入人员全年受照时间, 使其不超过年安全操作时间[3]; ③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应熟悉机器的性能, 提高手术的熟练程度, 减少曝光时间; ④采取切实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

3.3 加强监测工作的质量保证

监测结果不能真实地反映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 个人剂量监测将失去它的重要意义。只有抓好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控制, 才能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

参考文献
[1]
GB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
[2]
刘红卫. 1996~2000年濮阳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外照射剂量水平与评价[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01, 12(5): 276-277. DOI:10.3969/j.issn.1006-8414.2001.05.009
[3]
刘红卫. 介入诊疗工作人员安全操作时间探讨[J]. 中国辐射卫生, 2006, 15(3): 319-320.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6.0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