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8, Vol. 17 Issue (3): 347-348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8.03.006

引用本文 

李建辉, 时良辰, 田义宗, 刘惠娟. 新疆在役核技术应用放射源库运营状况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08, 17(3): 347-348.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8.03.006.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8-01-10
新疆在役核技术应用放射源库运营状况分析
李建辉 1, 时良辰 1, 田义宗 2, 刘惠娟 3     
1. 新疆辐射环境监督站,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2. 天津市辐射环境管理所;
3. 海宁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314400
摘要目的 对在役新疆核技术应用放射源库运营状况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现状和资料调查。结果 源库贮源规范化程度20%~100%, 源坑坑深设计尺寸90~150cm, 库房周围5m范围贯穿辐射剂量率为92~1流488nSv/h, 库区外贯穿辐射剂量率为83~168nSv/h。结论 新疆在役核技术应用放射源库运营管理正常, 对周围环境的辐射影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限值的要求, 但源坑总体设计差异大, 贮源规范化程度不高。
关键词核技术    放射源库    环境影响    

上世纪80年以来, 新疆以油田企业为主先后建设了核技术应用放射源库9座, 总的存贮能力超过37TBq(1 000Ci),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放射源的增加与存贮能力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 对确保当地放射源的安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十几年来, 国家对核技术应用放射源库的要求进发生了一定变化, 依据当年建库标准建设的在役源库大多已经不能满足现行国家标准[1-3]的要求, 其硬件设施建设情况、环保设施运营管理状况到底怎样, 能不能起到有效的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的作用等, 值得关注。

1 源库建设情况

新疆核技术应用放射源库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 迄今为止, 已建成和投入使用了源库9座。除去退役3座外, 目前在役6座源库, 主要分布在盛产石油与天然气的新疆塔里木、克拉玛依、吐哈三大油田所在地克拉玛依市、轮台县等5个县、市, 均属石油勘探企业自主经营设施, 设计存贮能力2.41~20.4TBq/座(65~550 Ci/座), 总存贮能力约55.5TBq(1 500 Ci), 在役源库中, 建于2000年及以前5座(占83%), 包括:上世纪80年代的3座、上世纪90年代中期和2000年各1座, 配备的主要配套环境保护设施有:①采用坑深90~150cm的地坑式源坑, 10~25cm混凝土结构坑盖; ②有报警监视装置1套、核辐射监测设备1~2套、机械提升设备1套、个人防护与清洗设备1套、通风设备1套等等设施与设备。此外, 还于2004年建设新库1座, 该库除了不仅配备上述环境保护设施外, 还对库内贮源坑非密封源、常用刻度源、中子源和γ源作的坑体作了有区别的设计, 对其存贮区域进行了合理划分(以下将该两项措施, 统称“贮源功能区划"), 既方便了管理, 还降低了企业员工和公众遭受的辐射照射的风险和剂量水平。

在役源库及其配套环保设施建设情况调查结果汇总见表 1, 调查结果表明, ①服役年限总体较久, 平均达14a;② 83%的源库源库贮源功能区划较差, γ源坑与中子源坑实行混放, 既不利于管理, 也增加了源坑体防护材料成本。③源坑深度和坑盖厚度差异较大, 1号源库分别为6号源库的1.6倍和2.5倍, 且仅源坑坑深一项指标, 即有50%不满足现行标准规定[2]要求, 存在环保设施老化问题。

表 1 放射源库及其配套环保设施状况
2 源库运营管理状况

由于在役6座放射源库存有新疆3大油田、17个测井公司的以241Am-Be中子源和137Cs、60Coγ源为主的放射源700枚, 总活度达50TBq(1 350Ci), 源库运营企业高度重视源库的安全管理工作, 设置了专职环保与安全管理机构, 制订了相应安全警卫制度、源库出入制度、源库双人双锁制度、源的状态标识与出入库仪器检查制度、源库安全防护性能的定期检查、环保监测和监测数据报送制度等一系列安全环保措施。经调查(调查结果见表 2), 采取以上各项措施均符合国家及石油行业标准[1, 2]要求, 但是, 由于在役4座源库源库建于《油(气)田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源库安全技术要求》(SY6322 -1997)和《油(气)田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GBZ142 -2002)出台之前, 设计中没有考虑对部分放射源的1源1坑[1, 2]存贮问题, 导致其该项指标无法满足现行标准要求, 对于按该问题, 笔者采用了“贮源规范化系数”衡量方法即应当采取该项措施的放射源数量与实际采取数量比值倒数(%)做了调查, 调查结果越高, 表明源的存贮规范程度越高, 实际调查结果表明, 1号源库贮源最为规范, 6号最差, 其他按编号由小到大依此类推。此外, 4号、5号和6号源库面临满负荷、超负荷运营状况, 6号源库已达设计贮存能力的99%, 4号与5号源库也分别达到各自的91%和94%。

表 2 放射源库辐射环境保护设施(措施)运营情况
3 源库辐射环境影响状况

对新疆在役6座源库库房墙外围四周5m范围区域、库区外围区半径500m区域的环境γ辐射剂量率+中子剂量当量率(以下统称“贯穿辐射剂量率”)水平于2006年10月~2007年2月进行了调查, 调查方法见表 3, 调查结果见表 4表 5

表 3 放射源库周围辐射现状调查测点布设情况

表 4 库房墙外围四周5m范围区域贯穿辐射(nSv/h)

表 5 库区外环境贯穿辐射(nSv/h)

表 4表 5结果表明, 在役6座源库, 库区外围区半径500m区域贯穿辐射剂量率测量结果范围为83~168 nSv/h, 属当地天然本底辐射水平[4]; 在役6座源库, 对其库房墙外围四周5m范围区域环境贯穿辐射剂量率水平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影响最大的是6号源库, 最高可达1心488nSv/h, 影响最小的是1号源库, 仅为170nSv/h, 其他按编号由大到小依此类推, 但总体均符合《油(气)田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GBZ142 -2002)规定库房外小于2500nSv/h的限值规定。

4 结论

(1) 在役源库安全运营管理基本状况良好, 其安全运营管理, 确保了地区大量核技术应用放射源处于安全有利的存贮环境之中, 降低了企业放射源丢失、被盗事件发生的几率。

(2) 在役源库源坑设计参数差异较大, 导致部分源库面临老化问题, 源库贮源规范化程度普遍不高, 个别源库接近满负荷运营等, 应适时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3) 个别在役源库, 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合理规范, 大大降低了源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SY6322-1997, 油(气)田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源库安全技术要求[S].
[2]
GBZ142-2002, 油(气)田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S].
[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库选址、设计与建造技术要求(试行)[S].2004.
[4]
新疆天然放射性本底调查课题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报告[Z].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