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8, Vol. 17 Issue (3): 297-299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8.03.020

引用本文 

杨晓光, 贺强, 李鹏武, 王亮华. 某医院放疗科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与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08, 17(3): 297-299.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8.03.020.

通讯作者

贺强(1973~), 副教授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8-01-07
某医院放疗科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与分析
杨晓光 1, 贺强 1, 李鹏武 1, 王亮华 2     
1.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1;
2. 长春大学特教学院
摘要目的 对某医院放疗科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从辐射防护最优化与确保安全运行角度提出放射防护建议, 保障职业人员及公众的健康和安全。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和监测, 将获取的资料和监测结果与标准的要求相比较。结果 该放疗科及周围环境辐射水平最大值为3.84μGy/h, 60Co贮源器表面5cm和1m处, 泄漏辐射空气比释动能率分别为12.67和0.65μGy/h。60Co治疗机机头表面β辐射污染最大值为3.9Bq/cm2。个人剂量监测除一人年剂量为5.26mSv外, 其他工作人员年个人剂量限值均小于5mSv;结论 该医院放疗科放射防护控制效果基本达到国家标准规定要求, 但需在个人防护用品的配置及放射防护管理体系的建设上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从确保安全角度考虑, 增加60Co治疗机机房门的红外联锁装置, 尽量减少在60Co机房内的工作时间。
关键词放射防护    剂量限值    控制效果评价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单位和放疗设备数量都在快速地增长。放疗场所人员众多, 有职业人员和患者, 周边还有许多公众人员, 如果不加强放射治疗科室的防护评价, 容易出现辐射事故, 轻则导致不必要的照射,

重则导致辐射损伤甚至发生生命危险。同时, 放疗质量也难以保证, 不利于病人的治疗和科室的发展[1-2]。本文对某医院放疗科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在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方面做了简单的探讨。

1 仪器和方法 1.1 仪器

BH3103 X-γ便携式巡测仪进行射线防护监测、PCM-100(α、β、γ)表面污染测量仪进行表面污染监测、FJ-377热释光剂量仪进行个人剂量监测、LiF(Mg, Cu, P)热释光剂量计。所有设备都经国家标准剂量学实验室标定。

1.2 监测方法

参照GBZ161-2004《医用γ射束远距治疗防护与安全标准》规定的布点原则进行射线防护监测。表面污染利用表面污染仪在污染物表面连续测量, 测得污染物表面单位面积的污染水平。依据GBZ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的规定进行个人剂量监测, 监测周期3个月[3-4]

2 结果与分析 2.1 现场卫生学调查

辐射源项分析, 该院放疗科所用设备见表 160Co密封源的辐射类型为β衰变伴有γ辐射, 主要发射0.31MeV的β射线和1.17MeV及1.33MeV的γ射线, 60Co半衰期为5.26a。本项目主要应用60Co的γ射线进行肿瘤治疗。60Co治疗机照射野中心80cm处空气比释动能率70CGy/min, 机架可旋转190°。

表 1 模拟定位机和60Co治疗机相关参数
2.2 职业病危害的防护措施和辐射安全防护控制系统 2.2.1 职业病危害的防护措施 2.2.1.1 60Co治疗机房和模拟定位机机房的防护设施

60Co治疗机房的防护措施为:治疗室单独建造在平房内, 治疗室面积36m2, 层高4m, 控制室与机房分离, 控制室、机房防护门为铅门, 无窗, 有通风, 治疗室墙壁及顶棚有一定厚度的防护层。模拟定位机机房的防护措施为:治疗室建造在建筑物的底层, 控制室与机房分离, 控制室、机房防护门均为铅门, 窗为铅窗, 有通风。

2.2.1.2 警示标志设置情况

科室内监督区和控制区入口及高活度工作场所醒目位置均设置了电离辐射警示标志。

2.2.1.3 放射治疗过程中放射性“三废”处理

放射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放射废物主要有报废的固体60Co源和治疗过程中射线与空气作用后产生的臭氧等气体废物。报废源由管理部门统一收贮, 少量的气体废物由屋顶烟囱排入大气。

2.2.2 60Co治疗机房辐射安全控制系统

(1) 机房入口采用迷路形式, 有用线束没有朝向迷路。迷路口安装有良好屏蔽效果的防护门。

(2) 防护门与放射源联锁, 在门与墙的结合处有行程开关, 机房门开时源处于非出束状态, 门口安装有指示治疗放射源工作状态的指示灯。

(3) 治疗室的入口处及治疗室内墙壁上靠治疗机较近的适当位置安装有3个应急开关。

(4) 治疗控制室内有在实施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状态的监视装置和与患者进行信息联络的对讲装置。

2.3 监测结果 2.3.1 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辐射剂量检测

(1) 模拟定位机机房及周围环境辐射剂量检测。结果见表 2, 检测条件:管电压62kV, 管电流1mA; 散射体为25cm×25cm ×15cm水体模型, 照射野20cm×20cm。

表 2 模拟定位室周围辐射剂量检测结果

(2) 60Co治疗机机房及周围环境辐射剂量检测。结果见表 3, 检测条件:源处于出束状态, 源活度为1.34×1014Bq, 东墙外和西墙外对着源出束方向测量。散射体为30cm×30cm×30cm水体模型, 照射野40cm×40cm。天空散射为治疗室周围距放射源15~30m范围内的辐射水平。

表 3 60Co治疗机机房周围辐射剂量检测结果
2.3.2 放疗设备可能导致职业照射的部分防护性能检测

60Co源防护屏蔽周围杂散辐射空气比释动能率检测。距离贮源器表面5cm和距源1m球面进行巡测, 源活度为1.34×1014Bq, 测量结果见表 4

表 4 60Co源防护屏蔽周围杂散辐射空气比释动能率检测结果
2.3.3 60Co治疗机机头表面β辐射污染水平检测

利用表面污染仪在60Co治疗机机头表面连续测量, 测得表面污染为2.58 ~3.90Bq/cm2, 平均为3.34Bq/cm2

2.3.4 职业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调查结果

对放疗科全部从事放射性工作的3位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监测周期为3个月, 3人的年受照剂量为0.05~5.26mSv/a, 平均为2.12mSv/a。

3 讨论与分析

从调查和监测结果来看, 放疗科在独立的平房内, 机房均与操作室分开设置。操作人员可通过监控系统看到患者状态, 整个放疗科总平面布局有利于对医、患的保护。机房的防护设施除60Co治疗室机房门不是电动门, 且连锁装置相对较少外, 60Co治疗室工作场所的防护措施和辐射安全防护控制系统基本满足GBZ161-2004《医用γ射束远距治疗防护与安全标准》第4.6条和第6项的的要求。放射性警示标志的粘贴以及固体放射性废物的处理符合标准要求。放疗科被检测机房周围辐射剂量均符合标准要求。60Co源防护屏蔽周围杂散辐射空气比释动能率和载源器表面β辐射污染水平均低于GBZ161-2004《医用γ射束远距治疗防护与安全标准》第5.2.1条和5. 2.4条规定, 符合标准要求。被监测的职业人员个人剂量, 除一人外均低于年个人剂量约束值, 该人剂量有待进一步调查。放疗科建立了辐射防护管理领导机构, 制定了较完善的辐射安全规章制度, 建立了个人剂量档案和健康档案, 应急预案及日常检测和培训记录不够完善[5, 6]

依据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及GBZ161-2004《医用γ射束远距治疗防护与安全标准》, 从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考虑[7], 该医院放疗科应平时定期检查联锁装置和机器的运行状态, 最好在60Co治疗室机房门上再加一种红外联锁装置和将门改为电动门。平时严格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治疗室。由于治疗机头附近剂量较高, 工作人员在机房内工作时尽量缩短时间, 定期进行个人剂量的监测, 加强剂量和防护检测设备的配置, 完善应急预案以及日常检测和培训记录。强化放射源管理和安全责任制, 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 放疗科的辐射防护日趋补充和完善, 随着医用加速器和γ刀的普及和推广, 未来放疗科的辐射防护工作将会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Florig H, Keith Florig H, Keith. An analysis of public-interest group positions on radiation protection[J]. Health Phys, 2006, 91(5): 508-513. DOI:10.1097/01.HP.0000232650.11844.74
[2]
Nestle U, Berlich J. Radiation protection.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 on the new regulations governing roentgen ray irradiation and radioprotection[J]. UROLOGE, 2006, 45(8): 1021-1031. DOI:10.1007/s00120-006-1128-1
[3]
GBZ161-2004, 医用γ射束远距治疗防护与安全标准[S].
[4]
GBZ128-2002,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S].
[5]
GB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
[6]
卫生部令第55号令,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S].
[7]
姜德智. 放射卫生学[M]. 苏州: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