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8, Vol. 17 Issue (1): 43-44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8.01.013

引用本文 

胡江明. 应用密切值法评价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管理质量[J]. 中国辐射卫生, 2008, 17(1): 43-44.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8.01.013.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7-10-19
应用密切值法评价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管理质量
胡江明     
池州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安徽 池州 247000
摘要目的 加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的质量管理。方法 应用密切值法评价剂量监测数据。结果 显示5年中各地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监测上报率、异常数据率不同, 密切值优劣不同, 与实际情况相符。其优劣主要取决于异常数据率, 其次是其他2项指标。结论 提示密切值法可以用作放射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管理评价。
关键词密切值法    评价    剂量监测    质量    

池州市从2001年开始进行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 我们以按要求上报个人剂量监测元件作为工作质量考核的标准, 但在管理过程中发现各个县参加监测的放射工作人员比例基本上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已参加监测人员上报率忽高忽低, 各县卫生行政部门对此关注度不高, 个别放射工作人员利用虚假照射影响该项工作的进行。为了探讨更科学, 更严谨的管理方式, 我们尝试用密切值法对每个年度各地区监测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以期获得更直观、更有效地评价各地区工作状况的方法, 并促进各地区改进工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建立原始数据矩阵

根据1999年医疗照射调查资料中放射人员数量及后续变动情况、2002年至2006年我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数据, 计算能反映不同地区放射个人剂量监测管理状况的评价指标(表 1)进行综合分析。贵池、石台、青阳2002 ~ 2006年放射工作人员数分别为42、13、30人。东至县2002~ 2006年放射工作人员分别是53、56、58、59、59人。评价指标为参加监测率、监测上报率、异常数据率(参加监测率=实测人数/应测人数×100%、监测上报率=实报次数/应报次数×100%、异常数据率=异常数据数/实报次数×100%)。

表 1 不同地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状况
1.2 原始数据规范化

先将评价指标转化为规范化值, 然后找出各评价指标的“最优点”和“最劣点”, 分别计算出各评价单元的密切值, 再根据密切值的大小确定各评价单元的优劣顺序。根据放射个人剂量情况, 反映不按规定佩戴个人剂量计、造成单次(2个月)监测剂量超过2.4mSv [1]、并经过审查认为是虚假照射的“异常数据率”为负向指标, 该数值越小越好; 其余的2项指标为正向指标, 反映放射个人剂量监测工作进度, 其数值越大越好。

原始数据的规范化按下式处理, 公式为:

其中i =1, 2, 3, ……, n为评价单元数; j =1, 2, 3, …… m为评价指标数; aij为i个评价单元的第j个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 rij为aij规范化值。处理后的值见表 2

表 2 个人剂量监测率转化为规范化值
1.3 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最优点”和“最劣点”

“最优点”就是各评价指标规范化值中的最大值, “最劣点”是各评价指标中的最小值。即:

最优点。最劣点

表 2中确定2002年最优点集为{ 0.545、0.531、0}, 最劣点集为{ 0.346、0.431、-0.963}, 余此类推。

1.4 计算评价单元与“最优点”和“最劣点”的距离

按以下公式计算, 结果见表 3

表 3 最优点和最劣点距离
2 结果 2.1 计算密切值

密切值是以各评价单元距最优点的最小距离, 距最劣点的最大距离为参比, 进行自身对照。根据这一原理, 即:令:

则密切值Ci= dj+ /d+-dj-/d-, 将表 3中的数据代入即可算得密切值。不同地区不同年度的密切值见表 4.

表 4 2002 ~ 2006不同地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管理密切值
2.2 各评价单元的比较

由密切值原理可知, 当C值越小时, 表示评价单元与最优点越密切, 与最劣点越疏远, 放射个人剂量监测管理工作越好。不同地区不同年度放射个人剂量监测管理质量优劣排序为2002年:青阳县、石台县、贵池区、东至县; 2003年:贵池区、石台县、青阳县、东至县; 2004年:贵池区、青阳县、石台县、东至县; 2005年:东至县、石台县、贵池区、青阳县; 2006年:贵池区、石台县、青阳县、东至县。密切值优劣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即小概率的异常数据出现, 会导致该地区密切值显著地增大, 放射个人剂量监测管理工作越差, 未出现异常数据的地区, 密切值的优劣与该地区的监测参加率和监测上报率大小有关, 2项指标越低, 密切值越大, 管理效果越差。

3 讨论

(1) 从1985年开始就进行了放射个人剂量监测, 至目前为止, 全国的放射个人剂量监测率仍不能达到卫生部规定的要求。因些提高监测率、实施规范的放射个人剂量监测是监测及监督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2]。本市从2001年10份开始放射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工作, 由卫生行政部门下达监测任务, 县级行政部门按要求组织辖区放射工作人员参加剂量监测工作, 各放射工作单位按市级统一布署, 规范上报个人剂量监测元件, 每年监测结束时, 由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参加监测单位人员的相关情况进行总结通报, 这种工作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据统计放射个人剂量监测参加率、监测上报率、异常照射出现率基本在一个范围内波动[3]。必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 加强放射个人剂量监测的报告工作。

(2) 密切值法原理清晰, 逻辑性强, 在不考虑权重情况下充分利用数据信息, 进行自身比较, 同时能将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转化后进行同步分析, 克服了百分法和模糊数学等评价方法的局限性。该法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监督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评价[4, 5], 作者将密切值评价方法应用于放射个人剂量监督中作综合效果评价, 使抽象的放射个人剂量监测管理工作有了横向比较手段, 必将提高放射个人剂量监测管理质量。

(3) 每年在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管理会议上仅通报已参加单位及人员的个人剂量元件上报情况, 并且以此公布有关单位的顺序。这样的排序不利于调动未参加县人员参加个人剂量监测的积极性。本次通过对每个县区的参加监测率、监测上报率、异常数据率密切值分析, 重新对各县区完成此项工作的优劣进行排序, 能促进各辖区组织放射人员参加监测的积极性, 同时促进各县管理已参加单位监测元件上报工作。在进行密切值评价过程中发现, 部分地区部分年度密切值较大, 主要是有小概率的异常监测数据出现, 这些异常数据分析均是虚假照射数据[3]。因此加强管理, 确保异常数据不再出现, 是提高放射个人剂量监测管理质量的主要方法, 其次是提高监测率及上报率。

参考文献
[1]
杨伯云, 朱剑雯, 朱永康, 等. 上海市1990-1994年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与评价[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6, 16: 266.
[2]
胡爱英. 我国个人剂量监测工作现状和展望[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4, 24: 377-379.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04.04.035
[3]
胡江明. 池州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情况评价[J].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6, 12: 73-75.
[4]
周爱群. 密切值法在评价食品卫生监督质量中的应用[J]. 中国公共卫生, 1997, 增刊: 102-103.
[5]
宋金林, 杨益国. 应用密切值法评价盐城市公共场所卫生工作质量[J].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1, 7: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