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8, Vol. 17 Issue (1): 100-101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8.01.065

引用本文 

李永利, 赵国权, 杨建波, 曹在民. CT导引下心包积液一次性置管抽吸引流法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08, 17(1): 100-101.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8.01.065.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7-07-16
CT导引下心包积液一次性置管抽吸引流法分析
李永利 , 赵国权 , 杨建波 , 曹在民     
河北金能邢台矿业集团公司总医院影像中心, 河北 邢台 054000
摘要目的 分析CT导引下对心包积液一次性置管抽吸引流方法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方法 使用一次性留置静脉针在CT导引下通过12例心包积液进行一次性置管抽吸引流回顾性分析, 其中有8例B超导引穿刺失败, 4例直接行CT导引下穿刺。结果 12例心包积液中, 肿瘤转移性6例, 结核性3例, 风心病心衰, 围产期心肌病、甲状腺机能减退致心包积液各1例, 穿刺成功率为100%。结论 CT导引下对心包积液穿刺一次性置管抽吸引流是一种准确、安全、成功率高、操作简便、无菌操作程度高的可靠方法。
关键词CT导引    心包积液    抽吸引流    

心包积液是由于感染性(结核性、化脓性)和非感染性(尿毒症、肿瘤、风湿病等)病因引起心包腔内液体积聚, 若心包腔内由于液体大量积聚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以诊断性穿刺和心包穿刺抽吸引流显得极为重要, 笔者搜集了12例心包积液在CT导引穿刺一次置管抽吸引流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笔者搜集了2003年~2006年具有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经X射线和B超证实了心包积液12例, 其中男性5例, 女性7例, 年龄27-78岁, 平均年龄42.7岁, 其中肿瘤转移性6例, 结核性3例, 风心病, 甲减, 围产期心肌病各1例, 其中B超引导穿刺失败8例, 应用philips Tomoscan螺旋CT机和一次性留置静脉针, 穿刺前检查出凝血时间, 血小板计数和凝血酶原时间, 同时了解心脏功能情况, 咳嗽者可服用少量镇咳剂, 精神过于紧张者可服用安定5mg。具体方法首先是在心前区行常规CT平扫数层, 选择含积液最深最宽的层面设计为穿刺层面, 作体表标记, 再行该层面的扫描, 确定穿刺点, 在显示屏上预先测量穿刺点到液性暗区的中心距离。常规消毒、局麻、铺孔巾、行穿刺进至有落空感后, 用5ml注射器抽吸有积液即证明在心包腔内然后边进针边退出针芯, 接上三通即可进行抽吸。

2 结果

12例均在CT导引下一次穿刺成功。积液检查发现外观呈血性5例, 草黄色4例, 浅黄色2例, 微混浊1例, 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5例, 其余为种类不同的白细胞和含量不等的淋巴细胞首次抽吸引流积液的量视病人心包填塞状和心包积液的量而定, 该组病例首次抽出的量为100~350ml, 拔管时间3~5d后, 每次抽吸完毕后用生理盐水5ml冲洗并保留, 预防管腔阻塞。本组病例无任何并发症和局部感染情况。(见图 123)

图 1 确定抽吸进针点

图 2 抽吸前

图 3 抽吸后
3 讨论

心包穿刺是解除心包填塞症状的主要首选方法, 文献[1]报道心包穿刺致病性并发症高达11.7%~20%, 心包积液患者既往绝大数情况由主管医师在B超导引下心包穿刺引流, 本操作由CT室固定的专业介入人员进行穿刺, 操作熟练, 无菌程度高, 因为B超引导下操作无法铺孔巾等。B超导引时当患者因呼吸或其它活动使病灶移动及穿刺针显示不清时, 如不及时矫正穿刺针的方向和角度, 使穿刺针与穿刺目标之间的关系清晰显示, 否则是造成穿刺失败的主要原因[2]。CT导引几乎能满足一切需要影像监视, 经皮非经血管的穿刺活检和介入性治疗, CT可用于全身各部位介入技术的引导, 凡透视, B超不能导引的部位均可应用CT导引, 由于CT扫描分辨率高、对比好、可清楚地显示病变的大小、外形、位置以及病变与周围结构的空间关系, 亦可精确地确定进针点角度和深度, 避免损伤血管神经和病变相邻的重要结构, 提高了介入技术的精确度和安全系数[3]。CT导引下使用一次性留置深静脉针操作非常简便, 创伤小, 免除应用中心静脉留置管反复送入、退出扩张器, 钢丝等操作。抽吸心包积液的注意事项:不可太快, 太多, 首次抽出100ml为宜, 当积液较少时最好随着心脏博动在舒张期抽吸。设计穿刺点时就尽量靠近心包腔的壁层, 以防当剩余积液较少时导管触到心包的脏层诱发心律失常和损伤, 最好有心脏内科主管医师亲临监护。

综上所述, 在CT导引下使用一次性留置静脉针行心包积液穿刺是一种准确、安全、成功率高、操作简便、无菌程度高的可靠方法,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坤申, 姜兴久. 心包穿刺术的常规并发症及处理经验[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997, 17(2): 68-70.
[2]
李德树, 夏承秉.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各部位器官点位性病变诊断与治疗的应用价值[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9, 15(10): 784-786. DOI:10.3969/j.issn.1002-0101.1999.10.022
[3]
卢延, 张雪哲. CT介入放射技术的临床应用[J].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7, 31(6): 367. DOI:10.3760/j.issn:1005-1201.1997.0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