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7, Vol. 16 Issue (4): 407-408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7.04.012

引用本文 

陈玉珅, 林智, 李秋香, 王川健, 李红环. 海口市核和辐射应急医学资源调查结果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07, 16(4): 407-408.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7.04.012.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7-08-15
海口市核和辐射应急医学资源调查结果分析
陈玉珅 1, 林智 2, 李秋香 1, 王川健 1, 李红环 1     
1. 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海南 海口 570203;
2. 海南省卫生监督总队
摘要目的 掌握海口市现有核和辐射应急医学资源及应急准备工作情况。方法 以现场调查方式普查海口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 以及相当于省、地市级的军队和企业医院。结果 13.6%的调查点有核/放射应急预案/程序, 医疗机构中25.0%有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程序, 81.8%的医疗卫生机构常设核/放射应急机构或公共卫生应急部门, 33.3%的放射卫生机构和核/放射应急组织体系有预警监测和核/放射应急演练, 放射卫生机构专业人员的应急培训共5人次, 放射工作人员知识培训共2 144人次, 无核/放射应急培训和放射损伤诊断与治疗培训。结论 海口市医疗卫生机构应急医学资源普遍准备不足, 应健全应急组织体系, 制定和完善核/放射应急预案及执行程序; 优化核/放射应急卫生资源配置, 提高效率, 加强核/放射应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
关键词核和辐射    应急    医学资源    

核能和放射性核素作为一种清洁、安全、并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资源, 其开发利用对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的现代化起着积极的作用[1]。但由于种种原因, 特别是人员误操作等因素, 核技术和辐射技术的应用中, 将可能引发核或辐射事故, 甚至是核辐射恐怖事件均有可能发生。9.11事件后, 核辐射恐怖作为制造恐怖事件的手段之一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2], 2003年SARs事件为中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敲响了警钟, 做好各种类型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工作成了政府部门的当务之急[3], 但核和辐射应急医学救援作为一种边缘学科, 不为人所熟悉, 且核医学应急准备内容包括了医学应急组织体系建设、技术准备、物资储备和经费保障[4], 涉及面广, 因此有必要开展核和辐射应急医学资源调查。

1 材料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和方法

调查海口市地市级以上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 以及相当于省、地市级的军队和企业医院, 共22个调查点。

1.2 调查内容 1.2.1 核和辐射应急医学资源情况

包括医疗卫生机构基本情况; 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核和辐射应急任务; 相关科室设置及医疗卫生人员情况; 相关医疗设备、辐射防护设备和操作人员情况; 放射损伤诊治情况; 参加核和辐射应急培训和放射损伤诊治培训情况。

1.2.2 核和辐射应急医学救援准备情况

应急救援计划情况; 应急救援组织及人员情况; 应急药品储备情况; 应急救援演习情况; 组织应急救援培训情况; 对公众相关知识宣传教育情况。

1.3 质量控制

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放射防护的有关专家对调查的设计和实施进行技术指导; 统一调查方法和表格; 调查结果采用双录入法录入和比对。

1.4 统计方法

采用卫生部应急医学资源数据库软件录入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放射卫生机构 2.1.1 基本情况

共四家, 其中省级2家, 地市级2家; 50.0%有放射性检测能力及常设应急机构; 25.0%预警监测和核/放射应急演练, 25.0%的机构有核/放射应急预案/程序; 2002~ 2005年共5人次接受核/放射应急培训; 无处理核/放射事故和参与诊断放射性疾病情况; 无核/放射应急药品储备。

2.1.2 检测设备

共6台, 其中X、γ射线巡测仪4台, 自动血球计数仪和热释光测量仪各1台。个人防护服装2套。

2.1.3 专业人员

共8人, 其中研究生2人, 本科4人, 大专、中专各1人; 预防医学6人, 检验1人, 职业病1人; 男、女各4人; 职称中高级5人, 中级2人, 初级1人; 从事工作中现场检测5人, 个人剂量检测1人, 核/放射应急管理4人; 年龄中30~40岁4人, 40~50岁4人。

2.2 医疗机构 2.2.1 基本情况

共16家, 其中三级医院4家; 均设有公共卫生应急部门, 4家有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程序, 占25.0%, 1家有核/放射应急预案/程序, 占6.3%;百级层流病房9个, 千万级层流病房4个; 无专门从事放射损伤诊断治疗和核/辐射应急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 无放射损伤诊治情况。

2.2.2 专业人员、病床情况

(1) 医生共1425人, 血液病科28人, 内科570人, 烧伤科13人, 外科620人, 核医学科16人, 放疗科29人, 急诊科138人, 其中三级医院1114人, 占78.2%, 二级医院311人, 占21.8%。

(2) 护士共1796人, 血液病科39人, 内科25人, 烧伤科20人, 外科744人, 核医学科15人, 放疗科28人, 急诊科235人, 其中三级医院1329人, 占74.0%, 二级医院467人, 占26.0%。

(3) 医技共61人, 血液病科5人, 内科13人, 烧伤科0人, 外科10人, 核医学科7人, 放疗科26人, 急诊科0人, 其中三级医院43人, 占70.5%, 二级医院18人, 占29.5%。

(4) 病床共4986张, 每千人2.9张, 血液病科70张, 内科1588张, 烧伤科55张, 外科1490张, 核医学科22张, 放疗科83张, 急诊科101张, 其中三级医院2777张, 占55.7%, 二级医院2209张, 占44.3%。

2.2.3 药品

磷酸铝凝胶规格20g×4袋/盒共475盒; 尼尔雌醇规格1mg×6片/盒共62盒, 规格1mg×10片/盒共10盒, 规格1mg/瓶共14瓶; 雌三醇规格15g/支共18支; 碘化钾规格500g/瓶共20瓶, 规格4%×100ml/瓶共4瓶。

2.2.4 相关设备

共69台, 每千人0.04台, 三级医院39台, 占56.5%, 二级30台, 占43.5%。其中γ计数器7台, 三级医院4台, 占57.1%, 二级医院3台, 占42.9%;表面污染仪4台, 三级医院3台, 占75.0%, 二级医院1台, 占25.0%;活度计4台, 三级医院3台, 占75.0%, 二级医院1台, 占2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8台, 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各9台, 各占50.0%;吸碘仪6台, 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各3台, 各占50.0%;自动血球计数仪22台, 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各11台, 各占50.0%; SPECT3台, 三级医院2台, 占66.7%, 二级医院1台, 占33.3%;染色体自动分析仪2台, 三级医院2台, 二级医院0台; 液体闪烁仪2台, 三级医院2台, 二级医院0台; 扫描仪1台, 二级医院1台, 三级医院0台; PET、γ照相机、辐射巡测仪和放射性除污染洗消设施均为0台。设备产地国产25台, 进口44台。资金来源中自筹53台, 政府拨款7台, 其他来源8台, 项目拨款1台。使用状态中使用64台, 停用5台。

2.2.5 相关设备使用人员

共254人, 其中医生36人, 物理技师209人, 护士9人。

2.3 医疗卫生机构 2.3.1 放射性同位素

活度8.03×1013 Bq, 最大等效年操作剂量9.38×1011 Bq, 其中, 远距离治疗8.03×1013 Bq, 核医学6.91×1011 Bq, 籽粒插植1.85×1011 Bq, 贴敷治疗4.59×1010 Bq, 仪器刻度8.28×108 Bq, 其他3.73×109 Bq。在职业病危害评价中预评价1种次, 防护效果评价4种次, 在定期检测中, 防护检测27种次, 质量控制检测4种次, 临床剂量检测3种次。

2.3.2 射线装置

共100台, 每千人0.06台, 放射卫生机构4台, 三级医院58台, 占58.0%, 二级医院38台, 占38.0%。其中医用诊断X射线机52台, 三级医院23台, 占44.2%, 二级医院29台, 占55.8%;CT机13台, 三级医院7台, 占53.8%, 二级医院6台, 占46.2%;C臂X射线机1台, 三级医院1台; 加速器及模拟定位机各5台, 三级医院均有4台, 占80.0%, 二级医院均1台, 占20.0%;核诊断ECT仪1台, 三级医院1台; X射线碎石机2台, 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各1台; X射线胃肠机7台, 三级医院6台, 占85.7%, 二级医院1台, 占14.3%;DR机1台, 三级医院1台; DSA1台, 三级医院1台; 牙科X射线机7台, 三级医院5台, 占71.4%, 二级医院2台, 占28.6%;钼靶乳腺机3台, 三级医院2台, 占66.7%, 二级医院1台, 占33.3%;核磁共振2台, 三级医院2台。

2.3.3 医疗卫生机构X射线影像设备分布

不包括加速器、核磁、ECT、DR机、DSA, 放射卫生机构共4台; 医疗机构X射线影像设备共85台, 三级医院49台, 占57.6%, 二级医院36台, 占42.4%。其中≤100mA22台, 100~200mA12台, 200~500 mA38台, 500~800mA10台, ≥1000mA3台。

2.3.4 射线装置职业病危害评价

11台有防护效果评价, 均无预评价。

2.3.5 射线装置定期检测情况

97台有防护性检测, 占97%, 15台有影像质量检测, 占15%, 均无职业病危害评价。2.4核/放射应急组织体系共2家, 均指定核/放射应急医疗卫生机构和设有核/放射应急部门, 50.0%制定核/放射应急预案和进行核/放射应急演练, 均对公众进行了核/放射应急宣传, 有发放传单、媒体宣传、咨询等宣传形式, 共宣传5次。2000~2005年放射工作人员知识培训分别为88、655、92、644、15、650人次。放射防护专家2人, 无诊断治疗专家。2004、2005年均无核/放射应急经费及核/放射应急经费储备。

3 讨论

13.6%的调查点有核/放射应急预案/程序; 25%的医疗机构有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程序; 81.8%的放射卫生和医疗机构常设核/放射应急机构或公共卫生应急部门; 核/放射应急经费和经费储备为空白, 放射卫生机构无应急药品贮备, 医疗机构药品储备亦很有限, 一旦发生核和辐射突发事件, 应急医学救援难以到位。政府应当设立专项资金, 保障核辐射事故医学应急救援经费; 应健全我市的应急组织体系, 抓紧制定和完善各自的预案及执行程序。

33.3%的放射卫生机构和核/放射应急组织体系有预警监测和核/放射应急演练, 放射卫生机构专业人员的应急培训共5人次, 核/放射应急组织体系放射工作人员知识培训共2144人次, 无核/放射应急培训和放射损伤诊断与治疗培训。政府及应急组织体系应本着国家核应急工作方针, 做好培训、演练和演习工作, 做好科普宣教, 增强群众的核/放射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提高应对突发核/放射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 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 做好各类核突发事件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放射卫生机构专业人员中以预防专业(占75.0%), 本科(占50.0%), 高级职称(占62.5%), 现场检测(占62.5%), 应急管理工作(占50.0%)为主, 年龄均在30~50岁。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中, 三级占75.8%, 医护比0.80低于国内医护比平均1:0.64(1.56), 高于国际正常的平均比1:2(0.5), 医生配置、护士配置分别为每千人0.8人和1.0人, 均低于海南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5]。医疗机构中无专门从事放射损伤诊断治疗和核/辐射应急管理的专业人员。应加强并优化核/放射应急人力资源配置, 使专业人员构成科学合理。

放射卫生机构检测设备6台, 个人防护服装2套。医疗机构相关设备中三级医院占56.5%, 医疗射线装置中三级医院占57.6%, CT机13台, 核磁共振符合海南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5], 加速器5台, 参照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6]我省可配置10台, 基本符合配置要求。77.3%的射线装置有定期防护性能检测, 18.2%有影像质量检测, 应加强放射性同位素、X射线影像设备的职业病危害评价和定期检测, 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均以200~500mA的X射线影像设备为主, 分别占46.9%、41.7%, ≥1000mA的影像设备全部集中于三级医院。三级医院病床数占55.7%, 病床配置每千人2.9张, 低于海南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5]。可见大量的先进医疗设备主要集中于三级医院, 造成海口市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应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的宏观管理, 优化配置, 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此次调查, 获得首份海口市有关核和辐射医学资源储备情况详尽资料, 基本掌握了全市核和辐射应急医学资源及医学救援准备情况, 科学的评估了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将为今后在应对突发核事件或辐射事件时化“被动”为“主动”, 建立应急核和辐射技术方案, 能够为我省和国家核和辐射应急医学救援决策指挥提供依据, 制定并完善全省的应急核和辐射的预案/程序, 特别是要将预案规定的责任、制度、措施、资金保障等落到实处, 完善联动协调机制, 充分利用现有的医学资源, 做好核和辐射应急医学救援工作; 提高了各单位核与辐射应急救援的意识, 增强了开展应急救援的应变能力; 同时, 也将为下一阶段整合和配置海南省核和辐射应急医学资源, 有效开展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医学应急准备与响应工作提供基础依据。

参考文献
[1]
郭力生, 耿秀生.核辐射事故医学应急[J].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2004.
[2]
苏旭, 刘英. 核辐射恐怖事件医学应对手册[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3]
王陇德.卫生应急工作手册[J].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4]
刘英. 核与放射突发事件的医学应急准备与响应[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4, 24(5): 474.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04.05.042
[5]
海南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试行)[S].2001.
[6]
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试行)[S].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