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7, Vol. 16 Issue (1): 90-93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7.01.053

引用本文 

赵维钧, 毕存德, 周立强, 沈思林, 吕存兴. 云南省放射性废物现状及防治对策[J]. 中国辐射卫生, 2007, 16(1): 90-93.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7.01.053.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6-10-13
云南省放射性废物现状及防治对策
赵维钧 , 毕存德 , 周立强 , 沈思林 , 吕存兴     
云南省辐射环境监督站, 云南 昆明 650034
摘要:放射性废物是放射性污染防治的重要方面, 笔者针对云南省放射性废物迅速增加的现状, 阐述了云南省放射性废物的种类和放射性水平, 提出了管理和安全处置的措施, 表明放射性废物管理不容忽视, 应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放射性废物    放射污染    管理对策    

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核技术作为一种高新技术, 得到了迅速发展而被广泛应用, 遍及国民经济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社会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 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利益的同时, 随之而来产生了大量的放射性废物(含废放射源), 由于重视不够, 监管不力, 由此造成的放射性污染事故威胁着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云南省2001年7月16日发生被盗100多枚放射源、2003年11月6日发生被盗50多枚放射源等事故, 这些放射性废物监管失控事件, 不仅影响环境质量, 还对公众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 加强放射性废物管理就成了当务之急。

1 云南省放射性废物种类

放射性废物是指含有放射性核素或被放射性核素所污染、其浓度或比活度大于规定的清洁解控水平、预期不再利用的废弃物。放射性废物以各种各样形式存在, 其物理和化学特性、放射性浓度或活度、半衰期和生物毒性可能差别很大。放射性废物与别的有害废物不同, 它的危害作用不可以通过化学、物理或生物的方法消除, 只能通过其自身的衰变规律降低放射性水平达到无害化。云南省没有核设施, 放射性废物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⑴放射源使用, 如退役、废弃放射源等。

⑵放射性药物影像诊断、放射性药品治疗和放射免疫分析等产生固体废物, 如注射器、原料瓶、棉球、工作服等。

⑶铀矿山开采、水冶的废弃物, 如尾矿等。

⑷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废弃物。

2 现状 2.1 放射源应用

根据2004年云南省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专项清查调查表明:云南省16个州市都有放射源(含密封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应用的企事业单位共453家, 在用放射源总数为1 844枚(见图 1), 总活度约为46814429.8 ×1010Bq。经统计, 目前云南省放射源一共有27个种类放射性核素(见图 2), 分别是137Cs、60Co、90Sr、241Am、238Pu、226Ra、85Kr、14C、63Ni、147Pm、125I、129I、232Th、230Th、192Ir、131I、239Pu、210Po、55Fe、238U、32P、3H、57Fe、Ra/Th、40K、90Y和241Am-Be中子源, 其中137Cs应用最为普遍, 使用量为1 251枚, 占统计数的51.50%, 60Co和90Sr两种核素也较为常用, 在云南省应用分别为468枚和266枚, 占统计数的19.27%和10.95%, 应用超过70枚的有226Ra、238Pu和241Am。放射源活度最大的是60Co, 用于辐照装置; 流动使用的放射源最大活度3.7 ×1012Bq(100Ci), 核素为192Ir主要应用于工程管道探伤。

图 1 在用放射源分布

图 2 在用放射源核素种类分布图
2.2 放射性药品

根据2004年云南省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专项清查调查结果表明:云南省放射性药品应用的核素种类是125I、131I、32P、89Sr、90Sr、99Tc、238U和153Sm八种, 云南省44家单位使用放射性药品。使用量最多的是125I, 有33个单位, 占统计数67的49.2%;使用量次之的是131I, 有16个单位, 占统计数67的23.9%;使用99Tc的有7家单位, 占统计数67的10.4%;使用32P的有3个单位, 占统计数67的4.4%;使用最少的是90Sr和238U, 只有大理、丽江各1个单位。

图 3 放射性药品使用分布
2.3 退役、废弃放射源

截止2006年9月21日, 云南省总计收贮各类废弃放射源1535枚, 共计31种放射性核素, 分别为:60Co、137Cs、226Ra、90Sr、241Am、210Po、238U、U-Ra、232Th、3H、14C、35Na、14Ba、45Ca、204T、147Pm、238Pu、239Pu、54Mn、110Ag、141Ce、85Kr、55Fe、Ra-Th、Sn-In、SNM ET、36NHCL、Ra-Be、U RACO、环境样和Am-Be中子源。其中, 从图 4看出:收贮的废弃放射源137Cs、60Co、226Ra所占比例较大。

图 4 处置的放射源分类图

图 5可看出历年放射源收贮数量呈增长规律, 一方面说明放射源更新换代的速度比较快, 另一方面说明自2002年以来加强放射源的监管, 使废弃放射源的管理更加有序。

图 5 历年放射源处置

目前云南省各行业在拥有1 844个密封放射源的基础上, 用户核技术应用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加, 未来还将产生一定数量的废弃放射源。在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期间, 大量企事业单位、人员变动频繁, 重视不够, 再加上管理不善, 导致很多废弃、放射源失控, 将给社会造成很大的潜在威胁。

2.4 铀钍矿开采

云南省的铀钍矿资源较为丰富, 临沧、保山、文山、玉溪, 德宏等大部分州市都有铀钍矿资源的分布, 其中临沧" 765矿"和保山腾冲的" 381矿"是具规模开采的两个典型矿区, 这两个矿区作为我国最早进行开发利用的铀钍矿, 为我国的原子能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 也产生大量的放射性废物, 废弃物的的放射性水平见表 1

表 1 矿山开采废弃物的放射性水平(Bq/kg)
2.4.1 " 765矿"

" 765矿"位于临沧县西南, 早期由部队进行管理和常规开采, 1976年5月移交至核工业部, 2000年由于国家统一战略部署需要, 经国家环保总局、核工业部等相关部门批准进行退役, 但目前该矿区尚有铀储量约千吨, 目前, 正对矿区进行退役治理, 其方式是封存所有矿洞, 对尾矿、矿渣、污染物和污染场所进行污染层剥离, 将剥离物集中堆放后覆土恢复植被。对矿渣堆放场所用碱中和吸附, 预计2006年完工。

2.4.2 " 381矿"

" 381矿"矿区富矿(既铀品位3‰以上铀矿)已在早期以常规法开采, 产生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污染。目前主要是3‰以下品位的铀矿, 现由核工业北京某研究院进行地浸开采。

2.5 伴生放射性矿产资源利用

云南省伴生放射性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储量大, 相当多的矿物中伴有天然放射性元素, 其中较典型的有煤锗铀伴生矿、铜铁铀伴生矿等, 其次是褐煤、磷矿、锡矿、铜矿、铁矿、稀土矿等。这些矿山除主要矿物元素之外, 往往伴生(共生)有带放射性的铀、钍、镭等元素。而在这些矿物资源的开采和加工过程中, 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向环境释放, 造成环境潜在的放射性危害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从表 2所列数据表明:伴生放射性矿物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在开采和生产过程中, 一部分随扬尘和废气排入大气, 通过沉降和降雨转入土壤和水体; 一部分随废水排入水体, 再转入土壤; 大部分则浓缩在废弃物中。所列伴生放射性矿种与云南省土壤的天然放射性水平比较其差异都较为明显, 将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表 2 伴生放射性矿产资源调查

从以上分析可知, 放射性废物量大、管理任务艰巨任重道远。

3 防治对策和措施 3.1 放射性废物的管理措施

放射性废物管理以安全为核心, 处置为目标。放射性废物应优化管理, 实行全过程管理, 实现安全处置。

3.1.1 建立地方法律框架

地方政府应制定放射性废物管理条例, 根据市场变化制定废物收费的价格政策, 并在适当的地方法律框架内, 环保部门才能履行职责和管理职能

3.1.2 分类管理

放射性废物是重要的辐射源和环境污染源, 要实现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经济、科学的管理, 应对放射性废物进行分类管理。

3.1.3 许可证制度

国家和省级环保部门应严格行使审批许可证和审管职能, 地方环保部门实施监督检查和监测管理, 废物产生者对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负责。

3.1.4 控制放射性废物的产生

其产生应控制在可合理达到的最少化, 通过管理、适当设计和运行、在循环和在利用、减容等措施, 使放射性废物的活度与体积尽可能少。

3.1.5 安全文化和保安文化的培养 3.2 放射性废物的安全措施 3.2.1 确保矿山开发和核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安全

应在开采、设计、运行和制度建设中优先考虑安全问题。

3.2.2 确保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放射性废物具有辐射, 必须控制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的辐射在国家规定的限值以内, 并且尽可能合理的低。

3.3 云南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管理

(1) 废旧放射源应按照协议返回生产厂, 也可以向云南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送贮。

(2) 云南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是一个非盈利的公益型运行组织, 只收贮核技术利用单位产生的放射性废物, 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排污、谁付费"的原则实行有偿服务。同时政府应满足废物库管理的人力、物力、财力的需要。

(3) 放射性废物库属暂存性质, 应加强放射性废物进出的动态管理。

参考文献
[1]
李玉先. 云南省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M]. 昆明: 云南省科学技术出版社: 140-180.
[2]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岗位培训丛书》编委会编著.核安全专业实务[M].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 9, 186, 314-379